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FN商業」(ID:FN-24H),作者:大壯,36氪經授權發布。
中國老祖宗傳下來一句話是「英雄莫問出處」,然而在中國網際網路史的開端,從政府到民間都對名校、海歸有盲目的崇拜。你從國外回來的,了不起;你從斯坦福回來的,那更了不起。
史丹福大學也一直被譽為「世界創業工廠」,在它南邊就是全球高科技公司的聚集地——矽谷。在斯坦福,每個人都在尋找下一個「New New Thing」,而創造出一個「1 Billion」公司是所有人的夢想。「如果你在斯坦福畢業,還沒創辦一家公司,你就是個失敗者。」
斯坦福「子弟」們在中國網際網路創業圈也多是翻雲覆雨之輩,他們演繹了無數個「創業即上市,上市即巔峰」的創業故事,創造出了很多「幾個甚至幾十 Billion」的公司,本期就講述幾個最有名的斯坦福「子弟」們的創業風雲。
【每個故事獨立成章,可自選閱讀】
陳歐:聚美優品創始人、史丹福大學MBA,80後
近日,聚美優品完成私有化退市,成為買方團擁有的私人控股公司,中國美妝電商第一股,結束了為期六年的美股上市生涯。
其實,聚美優品私有化紛爭最早開始於2016年,以創始人陳歐、紅杉資本等組成的買方團第一次提出私有化要約,但因7美元的收購價遠低於22美元的發行價,私有化未果。2017年陳歐撤回私有化要約,還被戲稱為「陳七塊」。
聚美優品最知名也最致命的都是創始人陳歐,他身上一直光環閃閃,16歲留學新加坡就讀南洋理工大學,大學期間曾成功創辦在線遊戲平臺,26歲獲得美國史丹福大學MBA學位。
2009年從史丹福大學畢業的第3天,陳歐回國開始第二次創業,拿到天使投資人徐小平的18萬美元投資+一套辦公場地。不過,錢很快見底,短暫的二次創業生涯結束。
作為一個連續創業者,2010年創建聚美是陳歐的第三次創業,闖入當時男人不好意思做的化妝品行業。這次創業相對有驚無險,不到2年時間,聚美就獲得真格基金、紅杉資本等多筆融資數千萬美元。
2012年「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更是風靡全網,陳歐的微博粉絲最多有4600萬,是中國第一代網紅帶貨的鼻祖。在2013年的聚美周年促銷活動中,儘管伺服器宕了機還是3天銷售了10個億。
在那個電商燒錢大戰的時代,聚美還與樂蜂網(這是紅杉資本沈南鵬投的)大打營銷戰、價格戰,貼身纏鬥良久。最終在2014年5月,31歲的陳歐帶領聚美優品團隊率先奔赴紐交所敲鐘上市,成為紐交所220餘年歷史上最年輕的上市公司CEO。
一夜之間,陳歐身價超120億元,締造了80後最勵志的創業+創富神話。
陳歐的創業導師徐小平在聚美這一項目上,4年即獲得千倍回報,一度成為投資圈佳話。然而,斯坦福系中國創業者們總是創造「上市即巔峰」故事。
從最高市值57.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408億元)的巔峰,到私有化市值2.2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6億元)的谷底,6年間,聚美市值跌幅達96%(大約近400億元)。
時至今日,聚美優品的最終私有化價格僅為2美元,從此中國網際網路江湖又多了個「陳兩塊」「陳一折」。聚美市值暴跌的罪魁禍首——假貨和陳歐都不冤,畢竟在資本世界裡,不能對股東與股價負責的掌門人都是耍流氓。
在聚美深陷假貨風波的這些年,陳歐也曾無數次試圖自救,希望通過跨界力挽狂瀾,並一直熱衷於抓風口。
2015年,陳歐打算砸10億做跨境電商,卻撞在了408跨境稅改新政的槍口;
同年,聚美3.72億元投資了母嬰品牌「寶寶樹」,據悉獲得6億超值回報;
2016年,跨界進軍影視,聚美影業投資1430萬美元拍了《溫暖的弦》,營收未知;
2017年,聚美跨界進入智能家居領域,推出空氣淨化器品牌Reemake,銷量未知;
同年,聚美徵戰共享市場,花4億收購了共享充電寶品牌街電。
一入共享誤終身,好在陳歐全情投入的街電在2018年首次實現規模化盈利;2018-2019年,街電在聚美財報中大放異彩,貢獻了數十億的營收。
眼見在美妝電商市場已很難東山再起,陳歐開始力推聚美私有化退市,那麼聚美私有化能否回歸A股或改道港股呢?頂著「主營業務門檻太低、經營不善退市」的名號怕是很難。不過陳歐也許正在為「聚美+街電」醞釀不一樣的資本故事。
梁建章:攜程網創始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博士,60後
梁建章身上有多重標籤——企業家、商界傳奇、經濟學家、人口學者、少年天才、神童,最近又多了「網紅帶貨CEO」,每一個都值得津津樂道。自從2016年11月第二次卸任攜程CEO,梁建章已經鮮少在公眾面前發聲,他更樂於做關心人口的學者。
梁建章創建的攜程已是中國OTA在線旅遊行業處於絕對壟斷地位的王者,20周年之際卻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旅遊業按下暫停鍵,攜程取消的數千萬訂單金額已超310億元。前有阿里飛豬的生態圍剿,後有美團的無邊界擴張,再加上新冠疫情的不測風雲,梁建章和攜程在2020年遭遇了內憂外患的危機。
面對OTA行業和攜程有史以來最恐怖的至暗時刻,兩度隱退的梁建章不得不在攜程內部開啟第三次創業,這次直接衝到業務一線,主動變身帶貨主播,帶領攜程聯合眾多酒店和景區發起行業復興計劃。
從創始人、學者到網紅,梁建章笑言沒有偶像包袱,5場直播累計上千萬人觀看,帶貨總金額超8000萬元,這是一場突破圈層的成功營銷。
言歸正傳,話題回到梁建章初創攜程的那段光輝歲月。還是1999年,那時網際網路熱潮席捲全球,攜程的創始管理團隊都很有來頭。
梁建章,曾是甲骨文中國區諮詢總監,有技術背景,任執行長;沈南鵬,是耶魯MBA,有投資銀行家的身份,具備融資能力和宏觀決策能力,任財務長;季琦(沈南鵬上海交大的師兄),有著豐富創業經驗,擅長管理、銷售,任總裁;範敏,曾是上海旅行社、大陸飯店總經理,擅長運營執行,任執行副總裁。
「我們將創業目標瞄準了旅遊業,其實當時也沒做深入調研,只是一種直覺。」梁建章說。而「攜程四君子」的黃金搭檔組合,成為海內外投資人眼裡的完美組合,成立初期就獲得IDG資本50萬美元的種子基金,後來也為攜程引來眾多投資人(比如日本軟銀、蘭馨亞洲、美國凱雷、老虎基金等)的資金支持。值得一提的是,蘭馨亞洲管理合伙人李基培也是史丹福大學MBA。
2003年12月,歷經四輪融資的攜程在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18美元,當日股價幾乎翻番,「攜程四君子」一夜之間成為億萬富翁。這份成功既源於「攜程四君子」的全力付出,也離不開網際網路大潮的推動。
與其他斯坦福創業者不同,梁建章在去斯坦福就讀博士學位之前,已經是上市企業CEO、非常成功的創業者。2007年,OTA燒錢激戰正酣,坐擁56%市場份額的攜程老大地位穩固。
而在梁建章的世界裡,一直要追求無限的挑戰,不能接受停滯不前的日常,於是他辭去CEO職位,選擇到史丹福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
一晃5年過去了,國內OTA市場格局大變,去哪兒網在莊辰超的帶領下成長迅猛,尤其是在百度的加持下,大有與攜程分庭抗禮、挑戰霸主地位之勢。
2013年初,梁建章重回攜程,開始積極應對價格戰、組織結構調整、回歸技術驅動、開放平臺、加碼無線戰略、大範圍投資併購等等一套組合拳過後,公司股價大漲、全員士氣高漲。
梁建章第二次回歸攜程,是切實希望利用自有資金和一切資源,將所有行業上下遊產業,以及競爭對手都收入囊中的。
4年的時間裡,梁建章把攜程從「滑鼠+水泥」帶入了移動時代,大手筆的投資和買買買,差不多又讓攜程處於了一個沒什麼對手的狀態。
於是,2016年11月,梁建章二次卸任攜程CEO,但繼續擔任公司的執行董事會主席,專注於創新、國際化、技術、投資和戰略聯盟等業務。2019年,攜程全年的總交易額達8650億元,同比增長19%,繼續保持全球在線旅遊行業第一。梁建章認為,攜程目前主要有兩個發展方向,即「國內深耕細作」與「國際開拓創新」。
古永鏘:優酷創始人、合一創投創始人,史丹福大學MBA,60後
每個從史丹福大學走出來的人,心中都會有一個創業夢。這個創業夢於古永鏘而言,來得比其他斯坦福學子要晚些。
在創業做優酷網之前,古永鏘在貝恩諮詢公司、富國投資公司、搜狐網絡公司有累計長達15年的職業經歷,從投資人、職業經理人到創業者,他的職業修煉過程為優酷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古永鏘1966年生於廣州,後在香港長大,14歲求學澳洲,19歲到了美國,接受的完全是西方教育,開明民主的父母養成了他獨立執著的性格。
在貝恩諮詢工作3年後,古永鏘在1992年考入史丹福大學深造,畢業後他面臨兩個選擇——要麼創業,要麼投資。於是,1994年,他從美國回中國,入職富國投資公司,5年4個項目(3個成功,1個清算),投資也做的不錯。
1998年是中國網際網路元年,古永鏘也開始關注網際網路。這年2月,張朝陽創建搜狐,給中國產業帶來了VC風險投資、CXO職業經理人團隊。8月,理性的古永鏘代表富國集團想投資搜狐,認識了感性的張朝陽,遂被邀加入搜狐任高級副總裁兼CFO,成為第一高管。
從1999年加入到2005年離開,古永鏘在搜狐任職的6年間,一路從CFO、COO,最後升任總裁,從幫搜狐完成3750萬美元融資、見證搜狐在納斯達克上市,到主導併購ChinaRen.com、17173、焦點網等,一時間古永鏘的聲望就在中國網際網路圈達到了頂點。
2005年底,古永鏘在東直門天恆大廈成立合一網絡。2006年6月優酷網上線,同年劉巖的六間房和李善友的酷6網成立,這一年被稱為中國網絡視頻元年。
優酷網剛上線不久,出身投資圈並已實現財務自由的古永鏘,就提出著名的「3個億」理論,「2007年投入過億,做視頻就得用錢砸;2008年流量過億,視頻網站好不好播放量說了算;2009年收入過億。」其殺伐決斷的野心可見一斑。
得益於古永鏘的15年職業生涯加持,優酷發展的順風順水,上市前獲得5輪融資,斯坦福校友李世默的成為資本和老東家貝恩資本都多輪連投。
2010年12月,優酷在紐交所上市,發行價12.8美元,融資2.33億美元,當日市值超33億美元。2012年3月,優酷與土豆合併,從此中國網絡視頻進入發展新階段。
古永鏘帶領優酷努力10年也沒有解決盈利問題,這可能是他心中最大的痛。
一邊是高昂的版權需要燒錢購買,一邊是百度愛奇藝、騰訊視頻、搜狐視頻的圍堵,靠著大樹才好乘涼。
2015年11月,優酷土豆以56億美元賣身阿里巴巴,成為後者全資子公司。一年後,古永鏘卸任優酷土豆董事長兼CEO,留下11年的創業傳奇。
離開優酷土豆,不管外界如何揣測評論,50歲的古永鏘又開始了新的人生徵程,回歸了投資圈。「上午閱讀,下午見人,看項目。」這是古永鏘常規的一天,最近三年時間裡他多是關注教育、健康等領域。
合一創投的資金都由古永鏘個人出資,沒有任何LP與業績壓力,「這也是合一的優勢,不用著急退出,會關注更長期的價值。」古永鏘如是說。
陳一舟:人人網創始人、史丹福大學MBA,60後
俗話說「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湖北人的聰明天下皆知。在中國網際網路圈,作為鄂軍主力的雷軍、周鴻禕、陳一舟都是傳奇人物。
陳一舟是雷軍武漢大學、張朝陽麻省理工的師弟,連周鴻禕都說:「湖北第一聰明的當屬陳一舟,雷軍第二,我第三。」巔峰時battle馬化騰、比肩馬雲,隨著人人網2000萬美元被賤賣,在中國網際網路圈20多年毀譽參半的陳一舟漸趨退隱。
陳一舟的聰明才智+斯坦福商學院的創業招牌,讓他成為海歸回國創業的第一批人裡最一帆風順的人。1999年,陳一舟和史丹福大學同學周雲帆、楊寧在北京清華門口創立ChinaRen。
彼時陳一舟創業,一不缺錢,帶著200萬美金投資回京;二不缺人,包攬了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大幾十號學生,其中就有周楓(網易有道CEO)、王小川(搜狗CEO)、許朝軍(原人人網負責人)。
ChinaRen社區在1999年8月上線,用戶很快突破100萬但是錢也燒光了,在網際網路泡沫下於2000年9月被搜狐以3000萬美金併購,陳一舟結束了短暫的第一次創業生涯,倒也賺得盆滿缽盈。
陳一舟從搜狐離職時表示:「我在斯坦福讀的是MBA,有一定的創業情結,興趣和優勢也在創業,熱衷於不斷嘗試新鮮的事物,喜歡non-stop的生活狀態,所以希望能在矽谷發展自己的特長。」
然而,陳一舟在美國投資的光通信並不成功,於2002年11月重返中國,以SP業務為基礎創建了千橡互動(據說名字來自斯坦福附近的橡樹林),幾個月內就賺到了上千萬,理工科出身+出色的商業頭腦,讓不差錢的陳一舟從此開始了折騰不止的社區擴張之路。
2005年,web2.0概念興起,陳一舟和併購來的貓撲網成為中國web2.0領域的超新星,還獲得1000萬美元融資;8月,陳一舟對外宣布上市構想。
2006年3月,千橡互動旗下擁有貓撲社區、UUme視頻網站、模仿Facebook的5Q校園網、renren.com和Dudu下載加速器,以及提供現金流的SP單元,又獲得4800萬美元融資,陳一舟第一次成為融資王。
2006年10月,陳一舟收購校內網(人人網前身,王興創立),從而坐穩社交帝國的第一把交椅;2008年1月,千橡集團獲得軟銀中國(看來孫正義大手筆燒錢投資早有端倪,詳情請閱讀《資本市場不配擁有孫正義》)等4.3億美元投資,成為當時中國網際網路融資之最,陳一舟第二次成為融資王。
陳一舟一直想在中國打造一個MySpace+YouTube+Facebook+Craigslist的綜合體,希望以一個超級完美的資本故事登錄美國資本市場。不過,就算有了孫正義的巨額投資,且人人網在國內沒有競爭對手後發展勢頭迅猛,陳一舟的上市夢想始終還是差一步。
直到2011年5月,人人網終於在紐交所上市,融資了將近8億美金。市值曾超過80億美元,一舉超越了搜狐、分眾、優酷、網易、攜程、新浪,成為僅次於騰訊、百度的中國網際網路市值第三的公司。截至4月20日,人人網股價是0.85美元,市值8600多萬美元。
在人人網市值跌去99%的這些年,陳一舟也曾多次嘗試跨界轉型,比如人人遊戲、糯米糰購、人人影視、人人直播、開心汽車、區塊鏈等,還投資了美國社交金融公司SoFi、匿名社交應用Yik Yak以及投資者社區雪球。
跨界做產品業務都不太行,反而是跨界投資做的風生水起,一度靠投資收益反哺人人網。
儘管「天下人人」是陳一舟的夢想,但這個夢想被微博和微信的先後出現給擊破。陳一舟在《王峰十問》中回憶稱:「曾經對騰訊很害怕很害怕很害怕,後來發現還是跑不掉跑不掉跑不掉……現在我對商業世界中的巨大物種都是非常小心的,對於他們喜歡去喝水吃草的地方躲得遠遠的。 」
移動網際網路大潮衝擊下,陳一舟和人人網真的挺難。「去社交」無法回頭,「新業務」沒有起色,在2015年中概股回歸熱潮下,陳一舟還曾試圖私有化也沒有成功。
陳一舟用「非戰之罪」來形容人人網的衰落,在接受《騰訊深網》採訪中表示:「人人網是輸給了發展趨勢。轉型比創業難,上市公司(徹底)轉型比上天還難。」
他還自我調侃,「人民也許想念周鴻禕,但人民暫時還不想念陳一舟。」也許作為投資人的陳一舟,比作為創業者的陳一舟,更值得人民想念!
周雲帆、楊寧:空中網創始人、史丹福大學MBA,70後
還記得上文提到的周雲帆(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和楊寧麼?沒錯,就是和陳一舟一起創業做ChinaRen社區(中國第一代SNS雛形)的那兩個。
話說ChinaRen社區被搜狐併購後,周雲帆、楊寧也和陳一舟一起入職搜狐,周雲帆任搜狐執行副總裁兼總經理,全面負責搜狐網站運營和電子商務,楊寧任搜狐技術總監。
楊寧在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講述了一個頗有意思的細節:「1999年,ChinaRen依靠校友錄短時間內成為了國內同類產品中規模最大、數據最全、用戶最多的網站,高盛很快投資了1000萬美元,雅虎也曾經提出1億美元的收購計劃,但是3位創始人都認為上市指日可待,所以拒絕了。」
原本搜狐要以3000萬美元現金收購ChinaRen,陳、周、楊三人堅持換股收購,後面故事就更戲劇化了,陳一舟在搜狐股價高點售出盈利頗豐,周雲帆和楊寧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眼看搜狐股價從7美元跌到0.8美元,最終二人在1美元時拋售了所有搜狐股票(而2008年前後,搜狐股價最高近80美元)。
2002年3月,周雲帆和楊寧靠出售搜狐股票獲得的50萬美元聯手創辦空中網,做的是當時比較火的彩信服務和SP業務,與陳一舟的千橡互動早期發家史差不多。周雲帆任空中網董事長兼CEO,楊寧任總裁兼CTO,在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早期,SP業務一直是網際網路企業的重要收入來源。
空中網成立不到半年便拿到美國DFJ等風險投資的300萬美元投資,周、揚二人將寶押在2.5G主要應用上,包括簡訊、彩信和WAP上網等,與電影《英雄》合作開了電影和手機合作的先河,2013年1月,成立不到1年的空中網首次實現全面盈利。
2004年7月,成立僅2年的空中網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募集資金超過1億美元,30歲的周雲帆和29歲的楊寧成為當時中概股上市公司中最年輕的創始人。
就在空中網上市的這一年,針對SP行業的大規模清洗開始了。尤其是2006年中國移動新政頒布後,業務線單一的空中網受到巨創,自此走上了下坡路。在SP業務衰落後,空中網一邊逐漸轉型為一家遊戲公司,一邊尋找下一個接任者。
2008年,周雲帆和楊寧先後離開空中網,接任者就是有「中國SP第一人」之稱的王雷雷(也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是周雲帆的好友。
2008年12月,周雲帆通過了北京市2008年公開選拔領導幹部招考,擔任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2017年5月至今,任科技部信息中心主任,是一位從商界轉型進入公務員隊伍的典範。
2008年底,離開空中網的楊寧決定開始第三次創業做「悟空搜索」,瞄準的是90後市場。當年楊寧雖然沒有成為谷歌的第十名員工,但一直念念不忘的是搜索「夢」。
起源於楊寧圓夢執念的「悟空搜索」在燒掉了幾千萬之後,依然看不到方向。2011年,楊寧將「悟空搜索」的業務方向進行轉型,並僅以股東身份參與。
2011年8月,楊寧對外宣布成立樂搏資本,募集金額達1億元。主要針對TMT領域,每筆投資額在200-300萬元人民幣。
作為天使投資人,楊寧最經典的投資案例是億航(2019年12月在納斯達克上市,是全球首家上市的無人機企業),據悉這個項目給他帶來超1000倍回報。
朱敏:WebEx網迅創始人、賽伯樂董事長,史丹福大學博士,40後
1984年,朱敏(生於1948年)以浙大管理系第一名的成績,作為第一批公派留學生到美國史丹福大學深造,就讀工程經濟系統專業,並在一年的時間內學完全部博士課程,平均成績A以上。
那時36歲的朱敏已人到中年,但對計算機還一無所知。陰差陽錯,他迫於經濟壓力而冒險應聘IBM公司高級工程師,居然成功了。
他在採訪中回憶說:「因為我出身於斯坦福,所以IBM以為我懂計算機就接納了我;而後來,因為我來自IBM,所以人們又相信我一定懂計算機,這樣就使得我有機會進入到這個本來陌生的行業。」這一切都為他的IT創業生涯奠定了成功的技術基因。
朱敏在1991年與新加坡朋友創立了第一家公司——Future Labs,於1996年以1200萬美元賣給了Quarterdeck公司,同時拐走了Quarterdeck的高管、印度裔的蘇布拉·埃亞(Subrah Iyar),後者曾效力於蘋果。WebEx網迅成立於1996年2月,在引入蘇布拉後,朱敏、徐鬱清夫婦與其平分股權。
最初兩年,公司的發展方向和產品不斷調整,在1999年成功轉型,成為美國第一家提出軟體服務化的機構,進而成為世界頭號網絡會議供應商。
2000年,網迅開始籌劃上市,同年7月以14美元的發行價在納斯達克上市,市值超過10億美元。2000年是中國網際網路泡沫從頂峰到破滅的一年,朱敏和他的WebEx網迅也未能倖免,曾一度面臨破產。
後來,朱敏輾轉拿到2000萬美元的私募融資,成功度過難關。2002年以後WebEx網迅走上快速發展之路,曾在2003年因微軟收購網迅最大競爭對手placeware有過危機。朱敏稱:「我們從沒有完全走出過微軟的陰影,這種陰影主要存在於投資者心中。」2007年,思科以32億美元收購WebEx網迅。
朱敏作為第一代矽谷中國大陸創業者,實現了名利雙收。2003年後,朱敏回國發展,成為美國早期風險投資機構NEA中國創投合伙人,開啟投資生涯;2005年,朱敏創辦賽伯樂投資,經典投資案例包括:聚光科技、微醫集團等。
截至目前,賽伯樂管理資金總規模超2000億元人民幣。當初朱敏回國進入投資圈,一直想告訴外界的是,「我不是VC。不打算和沈南鵬這些小兄弟搶資源,我投資的概念是培育一代完全不同的中國企業。」
至今,一直堅持「整合性投資」的賽伯樂,在中國創投圈也是一股不一樣的投資勢力。
值得一提的是,朱敏和妻子、兒子、兒媳、女兒一家五口人,都在史丹福大學畢業,人人都有自己創業的公司。朱敏的兒子朱磊14歲保送清華大學少年班、15歲(1985年)考入史丹福大學王牌專業——計算機系,與朱敏前後腳考入史丹福大學。
參考資料:
《古永鏘:內容行業平臺化的機會沒有了》,來源:《36氪》,作者:高海博
《攜程「四君子」越過山丘》,來源:《首席人物觀》,作者:王明雅 劉意默
《再見,人人網;再見,陳一舟》,來源:《騰訊深網》,作者:孫宏超
《王峰十問:誰還在乎人人網》,來源:《火星財經》
《創業痛點反思:楊寧三起三落與大佬擦肩而過》,來源:《中國企業家》,作者:鄒玲
《朱敏:美國往事》,來源:《中國企業家》,作者:何伊凡 李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