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家赴美上市的中國CAR-T公司,要改變行業「遊戲規則」?

2021-01-09 健康界

日前,亙喜生物(GRACELL BIOTECHNOLOGIES INC.)正式向美國證監會遞交了招股書,擬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GRCL」。本次上市發行由花旗、傑富瑞、長橋證券、富國證券擔任聯席主承銷商,擬募資規模為1億美元,用於支持亙喜生物主要候選藥物及早期候選產品的開發,擴大其在中國生產設施的建設和美國研發中心的建立等。

這並不是一個令人意外的消息。今年5月份,亙喜生物創始人曹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透露了有關於公司上市的清晰思路,「我們團隊有過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經歷,熟悉基本要求,在財務、法務、整個組織架構都做的非常乾淨......而定位在納斯達克,在國際資本市場,可能更合適一些,有利於之後與美國研究所和企業合作、license-in或者併購。」

對於亙喜生物來說,此番衝刺納斯達克可謂是有備而來。而一旦上市成功,其也將成為繼傳奇生物之後,第二家在美股上市的中國CAR-T企業。

01  二次創業,做「遊戲規則的改變者」

2017年,FDA先後批准了全球兩個首款CAR-T療法產品上市,拉開了CAR-T細胞治療商業化的大幕,這一年也因此被稱為「免疫細胞治療元年」。也正是這一年,亙喜生物宣告成立。成立短短3年多來,如今這家立志要「克服自體和同種異體CAR-T細胞療法所面臨的挑戰」的公司,已將目光投向了納斯達克資本市場。而在此前,亙喜生物也已累計完成近2億美元的融資, 淡馬錫、奧博資本、禮來亞洲基金、King Star Capital等知名風投機構先後入場。

資本如此青睞,亙喜生物手裡握著的究竟是什麼?這要從公司創始人曹衛的創業思路和切入點說起。

據公開資料,曹衛博士擁有30多年生物技術研發經驗,早年擔任過哈佛和斯坦福醫學院研究員,並曾在美國凱龍(諾華製藥和拜耳)和美國昂飛(賽默飛世爾科技)擔任高級科學管理職務。值得一提的是,曹衛還曾以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加入細胞治療公司西比曼,並於2015年成功帶領西比曼生物登錄納斯納克。

這之後,曹衛又離開西比曼開始了投資生涯。按照曹衛的說法,在投資過程中,他遍覽全球各類CAR-T項目,看到了一些不錯的技術,但也看到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大部分公開發表的CAR-T技術,是想要克服某個技術問題,或者提高某個技術特性,比較少從解決行業共性挑戰、克服產品的核心困難來考慮問題。」曹衛曾在接受研發客的採訪時如此談到。

在曹衛的觀察中,CAR-T行業普遍存在著成本高、製備周期長、缺乏即用型產品、對實體瘤效果不好等痛點。而瓶頸就是機會,曹衛的二次創業由此開端,這些行業普遍存在的痛點也就成為了亙喜生物產品開發的主要方向。

以「高成本」這一痛點為例,目前已上市的兩款CAR-T產品價格高達四十萬美元左右,這樣的高價是整個行業都面臨的挑戰,但卻很難有解決辦法。曹衛曾提到,有專家在國際大會上提到,私下也表達過一個意思:「誰要是能夠把成本降一半,這就是行業的game changer(遊戲規則改變者)。」

「就亙喜生物目前的潛在產品來說,成本降低絕對不止一半,可能降低好幾倍,這就是game changer。」曹衛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表示。在他看來,亙喜所帶來的創新技術雖然不能叫「革命」,但可以說做到了「改變遊戲規則」。

此外,通過翻閱資料可以看出,「想要打破常規,要靠技術革新」這一思路則貫穿曹衛創業的始終。如在此前的一次訪談中,曹衛就談到目前新入場的 「me-too」 CAR-T 公司越來越少,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小創新,但創新的步伐不大。他認為,能從這個賽道裡跑出來的公司一定是有超強創新能力,給這個行業帶來巨大變化的公司。

02  核心技術獨具特色,但產品仍處早期

回到前文提到的問題,亙喜生物手裡握著的到底是什麼?

具體來說, 從「周期長、成本高、缺乏即用型產品、對實體瘤效果不好」這四大痛點問題出發,目前亙喜生物已開發了FasTCAR 、TruUCARTM、Dual CAR和Enhanced CAR 四大核心技術,並以此為基礎開發了系列潛在研發管線,覆蓋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和實體瘤等疾病。

資料來源:亙喜生物招股書

一般傳統的CAR-T製備流程包括T細胞的分離、激活、轉染、擴增等,而亙喜生物搭建的FasT CAR技術平臺可快速製備同時激活與轉染,而沒有擴增過程,因而將製備周期壓縮到24小時以內。也就是說,基於該平臺將更有可能開發出表型更年輕、耗竭更少、殺傷更佳的自體CAR-T細胞產品。

TruUCAR為通用型CAR-T技術,旨在產生高質量的同種異體CAR-T細胞療法。同時,由於其臨床使用時無需橋接骨髓幹細胞移植,所以基於TruUCAR平臺所開發的「即用型」同種異體CAR-T細胞產品,將呈現出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方便性。

Dual CAR和Enhanced CAR則可與FasTCAR 和 TruUCAR一起使用,進一步增強CAR-T的治療效果。其中Dual CAR技術則主要針對治療後復發的問題, Enhanced CAR則對特定基因進行編輯,賦予免疫細胞治療實體瘤的能力。

基於以上技術平臺優勢,亙喜生物目前已搭建了一系列自體和異體細胞療法候選藥物,其中5款候選產品進入臨床階段,不過這些產品目前仍在臨床 Ⅰ 期。此外從靶點的選擇來看,亙喜生物的這5款潛在產品除了靶向BCMA/CD19的雙特異性CAR-T和靶向CD73的 CAR-T外,另外3款則都聚焦於當下大熱的靶點CD19。

資料來源:亙喜生物官網

GC012F

GC012F是亙喜生物基於FasTCAR平臺技術開發的靶向BCMA/CD19雙抗原的自體CAR-T療法,用於治療復發性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 (r/r MM)。目前,該產品正在中國進行 Ⅰ 期臨床試驗。
12月6日,在2020年美國血液病學會(ASH) 年會上,亙喜生物發布了GC012F 治療16例r/r MM患者的首次人體試驗數據。結果顯示,早期總響應率(ORR)達93.7%,所有響應均達到或超出很好的部分響應(VGPR),顯示出快速深入且持久的響應特點。

GC027

這是基於TruUCAR平臺開發的同種異體候選產品,則用於治療復發性或難治性T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r/r T-ALL)。該產品目前在國內進行 Ⅰ 期臨床試驗,預計在2022年向FDA和NMPA提交相關適應症的IND申請。

2020年4月底,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年會中,亙喜生物報告了GC027的一項 Ⅰ 期臨床試驗數據,旨在驗證其治療r/r T-ALL患者的可行性。結果顯示,5名(100%)受試者獲得完全緩解,不過5名受試者也均出現嚴重的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該毒性被歸因於使用了相對高劑量的Car-T細胞。

GC007g

這是亙喜生物的首個進入臨床的候選產品,源於健康供者T細胞的同種異體T細胞療法,目前該產品同樣處於 Ⅰ 期臨床試驗中。2020年4月,GC007g成為國內首個獲得臨床批件的異體CAR-T產品,用於治療異基因移植後復發難治性CD19陽性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

GC019F

一款基於FasTCAR平臺開發的靶向CD19的自體CAR-T候選產品,用於治療成人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已於2020年10月向CDE提交IND申請並獲受理,預計將於2020年底開始患者招募。

GC007F

同樣是基於Fastcar平臺研發的靶向CD19的自體CAR-T候選產品,用於治療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計劃在2021年向NMPA提交IND申請。

對於產品研發進度,此前曹衛曾表示,「目前亙喜生物成立僅3年多時間,接下來預計快則兩年慢則三年,公司第一個產品(符合老百姓承受力)可以上市。」而就當下來說,曹衛表示目前有很多企業對FastCAR和TruUCAR GC027感興趣,有可能通過合作產生現金收入。

總得來說,在目前業界和資本市場對CAR-T行業固有的瓶頸和前景表現出一定擔憂的背景下,亙喜生物基於獨具特色的核心技術,在CAR-T 產品在製備周期和成本上具備非常明顯的優勢。

但在另一方面,無論是從整個行業的發展現狀,還是從亙喜生物自身的研發進度來看,CAR-T細胞療法依舊是一塊「難啃的骨頭」。當然,即使不會那麼容易,但這個事情總得有人去做。

期待接下來,亙喜生物不管在研發還是資本市場上,都能有新的突破。


相關焦點

  • 膝關節健康行業 香港中基1號國際醫療赴美上市
    對話閆立先生  香港商報:中基1號此次赴美上市,對於公司的發展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閆總認為,此次赴美上市,對於中基1號來說,意味著什麼?  閆總:中基1號自2014年11月23日正式啟動到現在已經過去了836天。
  • 盤點那些「被上市」的手遊公司_網路遊戲新聞_17173...
    ,當時有消息稱觸控將在2013年底IPO,2014年赴美上市。這些舉動被認為是樂動卓越贏取上市籌碼的一個重要舉措。不久前,樂動卓越還聯繫多家媒體要求刪除旗下熱門遊戲《我叫MT》中含有「魔獸」字樣的關鍵字,以避免陷入暴雪的版權訴訟。亦被認為是上市前做出的準備。但樂動卓越官方表示,具體的上市計劃目前不方便披露。具備優勢:樂動卓越是國內領先的手機遊戲開發商。
  • 燃石醫學欲赴美上市「輸血」,國內腫瘤基因檢測公司盈利難在哪?
    記者 | 金淼15月23日,燃石醫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說明書,擬在納斯達克上市,摩根史坦利、美銀證券和科恩公司擔任聯席保薦人。這是繼去年泛生子赴美上市後,國內第二家赴美上市聚焦於腫瘤精準醫療二代測序(NGS)服務的企業。
  • 浙江省上市公司超500家!全國第二!五家超1000億市值
    據大象君統計,截至2020年11月13日,浙江省A股上市公司目前已達503家。在中國資本市場迎來建立30周年之際,浙江A股上市公司順利超過500家,總數僅次於廣東,位列全國第二,佔全國八分之一比例。 01 27家總市值各超500億!
  • 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赴美上市 老虎證券為唯一網際網路承銷商
    (原標題: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赴美上市 老虎證券為唯一網際網路承銷商)
  • 水滴公司將赴美上市:左手資本右手公益,愛心變現是門「好生意」嗎?
    近日,水滴公司再次傳出上市的消息,據公開媒體報導,網際網路健康平臺水滴公司計劃在2021年第一季度正式赴美IPO,募資規模計劃為5億美元,高盛、美銀等將擔任聯席主承銷商,這已經是公司年內第二次被傳出上市了。傳言四起並不是空穴來風,《每日財報》注意到,在水滴公司D輪融資的資方名單中,瑞士再保險集團赫然在列。
  • 外交部回應美方威脅禁止中國公司在美上市;尚緯股份:終止收購...
    文 | 靜靜今日頭條1.外交部回應美眾院威脅禁止中國公司在美上市此前,美國眾議院周三通過了一項法案,要求一些中國公司遵守美國審計標準,否則將被禁止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尚緯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在與標的公司股東各方籤署本次現金收購相關協議後,國家在此之後出臺多項直播營銷行業規範,對標的公司所在直播行業發展具有較大影響。為保證公司的利益,合作雙方經慎重考慮和友好協商,一致決定終止本次現金收購事宜。
  • 藥明巨諾赴港上市首日破發 過氣網紅CAR-T翻身難
    原標題:藥明巨諾赴港上市首日破發,過氣網紅CAR-T翻身難   高瓴又失手了,藥明巨諾破發!
  • 港交所為何要給同股不同權和生物科技公司「開後門」?
    視覺中國  4月24日下午,香港交易所發布早有醞釀的IPO新規,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上市,同時允許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該政策於4月30日起生效,即時接受上市申請。  早在2017年12月15日晚,港交所就曾宣布將在主板上市規則中新增兩個章節:接受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允許尚未盈利或者無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
  • 燃石醫學赴美IPO
    這是5月20日美國參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後,首個遞交招股書的中概股。燃石醫學為啥非要在瑞幸咖啡造假事件餘波未平的情況下,赴美上市呢?現在,面對瑞幸咖啡造假事件發酵升級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突然改變上市目的地怎麼給戰投交代?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自己選擇的路哭著也要走下去。其次,根據招股書可知,燃石醫學計劃以「BNR」為代碼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摩根史坦利、美銀證券以及Cowen擔任保薦人。
  • 美發布新規,限制中共黨員赴美旅行!還威脅禁止中國公司在美...
    美發布新規,限制中共黨員赴美旅行據參考消息報導,《紐約時報》網站消息稱,川普政府當地時間周三發布新規,限制中國共產黨黨員及其直系親屬赴美旅行。兩名知情人士透露,這項新政將中共黨員及其家屬的赴美旅行籤證最長有效期限制在單月單次入境,立即生效。
  • 中國手遊上市:別讓一條爛魚腥了一鍋「好湯」-虎嗅網
    距離上一家國內企業(唯品會,2012年3月23日在紐交所掛牌交易)赴美上市已經整整過去了六個月。2012年我們終於等到了第二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這本是好事,可當我看到上市企業是霸氣外漏的「中國手遊娛樂集團」之後,我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 526家上市公司扎堆 A股崛起粵港澳大灣區板塊
    摘要 【526家上市公司扎堆 A股崛起粵港澳大灣區板塊】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A股上市公司分布最密集的地區。  作為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同時也是中國A股上市公司分布最密集的地區,在中國資本市場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2月18日,A股共有上市公司3586家,其中註冊地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東9市的上市公司共有526家,佔廣東省A股上市公司的89.6%,佔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14.67%。
  • 新蛋赴美上市,電商老大哥的血淚失敗史
    這家電商公司的老闆叫張法俊,是個生在臺灣的華裔美國人。他在加州創業時,將自己的公司起名為「Newegg」。雞蛋象徵著新生命,張法俊的意思,是希望自己能夠在電商企業艱難生存的時期,能夠為這個行業帶來新的方向。
  • 國內CAR-T新貴藥明巨諾謀求赴港上市,計劃募資3億美元
    從今年四月開始,不斷有消息披露稱上海藥明巨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JW Therapeutics,以下簡稱 「藥明巨諾」)即將上市,近日,路透旗下「國際金融評論」 報導稱藥明巨諾將赴港上市,擬集資 2-3 億美元(約合 15.5-23.3 億港元),並已委任高盛和瑞銀安排上市事宜。
  • 上市公司「玩遊戲」的名堂
    原標題:上市公司「玩遊戲」的名堂   時至2014年,上市公司涉足遊戲業務的熱潮仍然沒有退卻,記者注意到,僅在1月,就有科冕木業(002354)、綜藝股份(600770)、世紀華通(002602)等公司相繼宣布擬進入遊戲領域,且頗為一致的是,這些公司自從套上遊戲概念之後,二級市場的股價立馬出現強勢上漲,由此一時成為資本市場炒作熱門話題
  • 在美中概股面臨大絞殺,加密企業的「出海」上市路難上加難
    造富神話之所,赴美上市成風中國企業逐夢納斯達克,因為這是個每日都在發生造富神話的地方。1971年,美國發生了兩件不得不提的大事,一是基辛格秘密訪華,打破了中西方對立的局面;二是納斯達克的誕生,現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的證券交易市場,在全球獨領風騷。
  • 美智光電將赴創業板上市 融資渠道將拓寬
    今年 5 月,美智光電經營範圍新增智能家庭製造等業務,成為美的旗下智能家居領域的布局之一;7 月初,美的宣布,為推動業績發展,公司擬在美智光電實施多元化員工持股計劃;隨後,美的正式發布公告,計劃分拆美智光電至創業板上市。多位業內人士指出,美的分拆子公司獨立上市,除了拓寬融資渠道以外,還有助於提高集團的整體市值。
  • 中國第二個CAR-T療法遞交上市申請 細胞療法或成主流?
    6月30日,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CDE)官網顯示,藥明巨諾申報的瑞基侖賽注射液(暫定名)上市申請獲國家藥監局CDE承辦,這是國內第二個遞交上市申請的CAR-T療法。藥明巨諾是一家專注於細胞免疫療法的生物製藥公司,成立於2016年4月,由藥明康德和美國巨諾公司共同成立。藥明巨諾是國內首個獲得以CD19為靶點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IND臨床批件的企業。2018年,公司完成了9000萬美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藥明康德、紅杉中國、美國巨諾公司等。同年,藥明巨諾宣布,將在蘇州生物納米科技園建立首家商用CAR-T細胞製造工廠。
  • 安永助力榮昌生物成功赴港上市,穩居生命科學行業上市服務前列
    作為今年登陸港交所的第11家創新藥企,榮昌生物本次發行定價每股52.10港元,在計入額外期權之前,榮昌生物本次共發售約7.65千萬股,發行市值249.22億港元,發售所得總集資額約為39.87億港元或5.15億美元。榮昌生物本次IPO募資高達39.87億港元(不含綠鞋),為香港聯交所引入上市規則18A章以來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IPO項目1(不含二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