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市公司「玩遊戲」的名堂
時至2014年,上市公司涉足遊戲業務的熱潮仍然沒有退卻,記者注意到,僅在1月,就有科冕木業(002354)、綜藝股份(600770)、世紀華通(002602)等公司相繼宣布擬進入遊戲領域,且頗為一致的是,這些公司自從套上遊戲概念之後,二級市場的股價立馬出現強勢上漲,由此一時成為資本市場炒作熱門話題。雖然遊戲業務存在一定的盈利空間,但縱觀去年以來涉足遊戲業務的上市公司,許多實為傳統業務企業,並不具備經營遊戲業務的經驗,這難免令人產生遐想:上市公司此舉究竟是實幹還是噱頭?
上市公司
紛紛戀上「玩遊戲」
世紀華通日前因二級市場的股價異常波動而被迫停牌自查,事實上,世紀華通所謂的股價異常是該股被市場連續拉了八個漲停板,股價足足翻了一倍有餘,從最初的7.3元/股漲至目前的15.6元/股,累計上漲114.24%。而促使世紀華通這隻主營汽車配件的股票備受資金追捧的原因,則是由於該公司計劃進入遊戲行業,其在1月22日公告稱擬花18億元收購兩家遊戲公司。
記者注意到,類似世紀華通這種套上遊戲概念後股價便出現狂飆的案例並不在少數,這種現象幾乎成為去年至今資本市場的一道「風景線」。
根據公開數據統計,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涉及遊戲概念的已達到47家,其中關注度較高的有華誼兄弟(300027)、天舟文化(300148)、順榮股份(002555)等。華誼兄弟自2013年7月24日公告了擬6.72億元收購銀漢科技50.88%的控股權後,該股順勢漲停,並連收近四個漲停板。天舟文化套上遊戲概念後的市場反應更為劇烈,該公司在2013年8月27日公布擬斥資12.54億元收購北京神奇時代網絡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後,當日股價也直接以漲停價開盤,且此後的九個交易日裡,均以無量漲停收盤。順榮股份的經歷與天舟文化類似,該公司自2013年10月10日披露擬收購上海三七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60%的控股權後,股價也連封九個漲停板。
對於上述現象,北京的一位市場分析人士指出,「資本市場都熱衷追逐概念和題材,去年是移動網際網路大肆發展的一年,各類遊戲如手機遊戲、網路遊戲恰好是最好的炒作由頭。在這樣的背景下,上市公司一旦套上遊戲概念,自然而然就會被市場拿來爆炒」。
記者發現,目前上市公司涉足遊戲業務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其中併購遊戲資產是大多數上市公司採用的方式,例如前面提及的華誼兄弟、天舟文化和順榮股份都是併購了標的公司的控股權。第二種方式是自己成立專門做遊戲業務的子公司,比如七喜控股(002027),該公司在2013年9月10日晚間公告稱分別出資500萬元設立兩家遊戲子公司——廣州善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廣州暢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第三種方式是與遊戲廠商合作開發遊戲產品,旋極信息(300324)便是其中的典型,去年7月17日,該公司公告稱擬用5670萬元通過增資和受讓股份形式入股手機遊戲公司上海索樂軟體有限公司,並將持有標的公司18%的股份。
多重因素
致上市公司熱衷遊戲
事出必有因。在分析人士看來,上市公司紛紛涉足遊戲行業是多重因素在推動。針對這個問題,財經評論員陳劍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指出,一方面,有些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可能在嘗試投資新興的行業。「遊戲是一個新興的行業,很多上市公司除了自己的主業之外,也沒什麼事幹,而現在要繼續投資傳統行業的話效益又不太好,公司又有一些閒錢,便嘗試投資一些新鮮的項目,看看有沒有回報。因為資本是逐利的,並沒有說只能投資固定的行業。」陳劍煒解釋道。另外,也不排除有些上市公司可能是利用遊戲項目來圈錢。陳劍煒表示,「因為現在手遊、網遊行業很火,很多PE公司都會關注這些項目,所以有些上市公司就通過參與這些項目,把遊戲公司做起來,不指望它賺錢,但指望它賣個好價錢」。
而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師楊德龍則分析認為,有些上市公司涉足遊戲領域可能是為了通過這個熱點來提升股價,這可以從往年的經驗中看出一二。「2000年時,網際網路曾掀起一股熱潮,市場都在炒網際網路的題材;2005-2007年之間,房地產很火,很多上市公司也爭相投資房地產;前兩年市場又在炒礦,輪到現在是遊戲了。」在他看來,上市公司的股價因此被市場炒高后,如果大股東想出貨的話,就可以賣個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