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遊戲擅自充錢咋辦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張夢雯

  網絡世界異彩紛呈,不僅成年人喜歡玩遊戲,孩子們也喜歡。遊戲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復活」、「道具」、「關卡」等功能,通常都要收取一定費用。孩子們一通亂點,最後往往是家長為此買單。《花光環衛工爺爺的積蓄充值遊戲》《玩手遊花光40萬買房款》……這類孩子玩遊戲導致的「慘案」時有發生,真的無可避免嗎?

  未成年人充值並非個例

  在事業單位工作的秦先生有一位5歲的孩子,最近,孩子因為咳嗽在家裡休息,除了看看繪本,偶爾還會使用iPad玩會益智類遊戲。讓秦先生沒想到的是,在下載了一款遊戲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裡,自己的蘋果手機裡被扣費800多元。

  秦先生說,在微信帳單,他發現4條支付信息,分別是648元、68元、68元和50元,共計834元。這些錢被充值到一款名為《植物大戰殭屍2》的遊戲中,而且,錢已在他未確認的情況下付給了遊戲方。

  「孩子沒有輸入任何密碼,也不知道怎麼就付了錢。」秦先生說,孩子使用的是iPad,他沒告訴過孩子支付密碼,這怎麼會通過他的微信來充值呢?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遊戲越來越便捷化,隨時隨地都能玩到,雖然採取了實名制,但依然無法阻止孩子用大人的帳號進行遊戲操作。新聞上不斷有孩子玩遊戲花了幾萬甚至十幾萬的報導消息:《9歲孩子玩遊戲,5天充值4000多元》《北京10歲男孩拿姥爺看病錢充值玩遊戲,充值5萬多》《孩子玩手遊一晚上充值2萬,花光收廢品奶奶積蓄》《1歲男孩充值遊戲4萬多,花光外公養老錢》……類似數不勝數的新聞在告訴我們,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止一次發生了。

  法律清晰 想退錢卻很難

  家長們的血汗錢「光速」般飛出去後無法回來,著實痛心。

  濟南市愛都小學家委會會長、山東魯禎律師事務所行政主管林東告訴記者,很多遊戲註冊登錄需要微信驗證或手機號驗證,若孩子拿的是家長手機,一般情況下遊戲平臺默認是手機用戶本人登錄遊戲,沒有進一步的驗證步驟。此外,諸多遊戲平臺對充值金額不設上限,單日充值次數等均無明確約束,也是一個嚴重的監管漏洞。更有一些平臺誘導開通免密支付,這讓認知能力缺乏的未成年人的充值門檻更低。

  孩子在網絡上充值網路遊戲和打賞主播的充值款是否可以要回?林東說,未成年人在法律上包括兩種:一種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小於8歲的孩子,監護人完全代表他的意願),一種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在8歲到18歲之間,可以進行純利益行為的)。

  林東表示,如果孩子未滿8周歲,無論花費多少錢,家長都可以主張此花費無效,要求退款。如果孩子在8周歲到18周歲之間,就要分情況討論。

  法律規定雖然非常清晰,可在實例中,這類問題非常不好解決。「很多未成年人玩遊戲用的是家長的帳號,可能這個遊戲家長也在玩,真的很難分清到底是孩子充值還是家長充值。如何證明充值是孩子操作的,家長一般都無法拿出證據。」林東說,因為這個原因,通常充值不多的家長會抱著「花錢買個教訓」的心態不了了之。如果家長不進行追要,商家是不會主動退款的。

  防止孩子誤充值 可以試試這樣做

  對於孩子誤充值這件事,林東有幾點建議,一是建議家長保留好充值記錄、遊戲帳號註冊時間、登錄時間等信息,及時與遊戲公司客服協商解決。大多數正規遊戲公司,在充值後48小時內退回的機率比較大;二是建議用孩子的身份證、微信號註冊遊戲,這樣有益於留存證據,同時遊戲的防沉迷系統也可以避免孩子沉迷遊戲;三是建議家長尋找相關部門進行投訴,可撥打12345加遊戲公司當地區號,更直接地找到相應部門,給遊戲公司施壓;四是建議家長不要開通小額免密支付。避免事情發生,比發生以後亡羊補牢更有效。

  資深遊戲玩家趙帥表示,部分手機的應用平臺和遊戲平臺不需要支付密碼,只需添加銀行卡或通過手機驗證碼便可進行充值操作。對於孩子誤充值這件事,家長應該把預防工作做到前面。「首先,家長要管理好帳戶密碼。其次對孩子使用的手機APP進行分類管理,分為學習應用、娛樂應用、禁用應用,根據孩子的實際需求,合理安排上網時間。」趙帥說,家長還可以藉助手機的一些管理軟體,對孩子的手機進行管控。

(責任編輯:徐自立)

相關焦點

  • 5e新推出的plus服務,讓《CSGO》徹底變成充錢變強遊戲!
    ①真正讓CSGO進入「充錢就能變強」的時代CSGO這個遊戲其實一直以來都是擁有一個純粹的競技遊戲所共有的特點,那就是「不充錢也能玩」。作為一個純粹的競技遊戲,遊戲當中任何一部分的操作,從擊殺、身法到爆彈,無一不建立於玩家千百個小時的積累之上。但是5E PLUS真正做到了包括FACEIT、ESEA、B5等等平臺永遠做不到的一點,那就是「充錢就能變強」。
  • 茶哥直播說漏嘴:旭旭寶寶不讓主播充錢了
    茶哥直播說漏嘴:旭旭寶寶不讓主播充錢了 最近,旭旭寶寶衝紅17的消息,在整個DNF圈中鬧得沸沸揚揚。不說別的,就光說在遊戲裡的投入,旭旭寶寶不說是全國第一,至少也是前三。
  • 你玩過最噁心的遊戲是什麼,各大奇葩遊戲現身,最後一款讓人抓狂
    你玩過最噁心的遊戲是什麼,各大奇葩遊戲現身說法,最後一款讓人抓狂這遊戲僅僅用『噁心』二字根本無法形容它,我感覺在加個『賤』字才勉強符合它的身份。這款披著『馬裡奧』玩法的外衣,卻幹著『噁心人』勾當的遊戲,除了濃重的手繪畫風想讓你吐槽,最重要的是你永遠不知道遊戲製作者前面給你設計了什麼坑。這是小編在網上看到主播玩的遊戲,玩著特別想砸電腦的遊戲,它折磨的你幾近瘋狂。
  • 馬斯洛需求理論:孩子玩遊戲上癮是貪玩?他們在意的也許不是玩!
    現在,陳先生覺得很苦惱,孩子上小學了還一直那麼貪玩,還玩遊戲上癮,肯定會影響學習。但每次明令禁止孩子玩遊戲,他就哭鬧甚至威脅被不去上學了。02孩子玩遊戲上癮是貪玩?許多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因為貪玩,才會玩遊戲上癮的。但真的是這樣嗎?
  • 聰明的父母,都會讓孩子玩這三種遊戲,開發大腦讓孩子更聰明
    智商主要反映人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觀察能力、計算能力、律動能力等,它是由多種因素組成的一個結果,任何一方面的提升,都會使孩子的智商提高,從而變得更聰明。而當下最普遍的訓練方法,就是讓孩子多玩益智類遊戲,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五種能夠顯著提升智商的遊戲,看看你家孩子在玩幾種?
  • 開心過六一 那些適合家人孩子一起玩的遊戲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在這個特殊的節日應該做的就是和家人孩子一起開開心心的「玩」了。除了去遊樂場之類的傳統娛樂項目之外,在家打開電視找一些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的遊戲成為了現在越來越多人的選擇。下面就是小91為大家帶來的一些適合在家中與孩子一起玩的遊戲,還在為「玩什麼」而發愁的朋友們快來看看吧。
  • 流浪地球上映期間,養活了多少遊戲?玩家:玩一天就統治宇宙還行
    電影固然不錯,因為流浪地球的火熱,不少遊戲也是蹭了他的熱度。其實蹭熱度這件事一直都是有的,豬年遊戲還蹭生肖的熱度呢。不過這一波熱度蹭的還是比較有水平的,一般遊戲都是推出個新皮膚啊,攻個沙城啊。流浪地球出來以後那是不得了了,這是要玩家統治宇宙了。大魚我去玩了一下這款遊戲,媽耶,果然和其他網遊一樣又不太一樣。其實手遊的套路就是那樣,宣傳和實際畫面天差地別。
  • 怎樣開發孩子的大腦,提高他們的智力?試試讓他們玩遊戲
    找來了20個年齡相仿的孩子進行測試,這20個人一共被分為了兩組,每組10個人,分別讓其每天玩手機和學習課程。一段時間後去後, 是實驗結束,便分別針對其測試,在同一時間和同一環境下學會一項技能。結果表示,經常玩手機的這組孩子,學習都比看書這組孩子學習能力要強,而且大腦反應也非常的快。
  • 孩子總是玩遊戲,怎麼說都不聽,跟一級專業教師輕鬆解決遊戲問題
    孩子在小王帶的時候,也確實不玩遊戲。但是,當小王工作繁忙,家裡的奶奶看孩子的時候,孩子就開始玩遊戲了。而且孩子是想盡一切辦法背著大人玩遊戲,即便是被發現,只要不是被抓現行,就死不承認。你要說了,我不是這樣禁止孩子接觸遊戲的,那我們接著看案例2。案例二:小張家則與小王家完全相反,小張兩口子信奉老莊的「無為而治」,一切都順著孩子。自小便是孩子想玩多久的遊戲就玩多久的遊戲,從來都不禁止。
  • 比爾蓋茨透露真相:為什麼我們有錢人,都不讓孩子玩遊戲?
    但是家長有沒有發現,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沉迷在電子遊戲中,如果是成年人的話,那麼他的工作多半比較清閒,如果是孩子的話,那麼他們的家庭條件一定不會太好,因為遊戲只是有錢人給窮人設計的消遣工具罷了。如果家長仔細調查過富人的生活,就會發現絕大多數的有錢人都不會讓孩子去玩遊戲,這種做法只是為了防止遊戲影響孩子的學業嗎?
  • 妻子玩遊戲花光50萬積蓄,還欠下十幾萬外債,丈夫:家都癱瘓了
    導語: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各類網路遊戲被開發。人們現實的休閒活動逐漸被虛擬世界取代。之前經常曝光小學生沉迷遊戲,不僅耽誤學業還背著父母刷光家裡積蓄的報導。小學生年紀小缺乏自控能力,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也有責任,因此大家不會過度責怪。
  •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提出「寓學習於遊戲」,讓孩子「玩」出好成績
    最早提出「寓學習於遊戲」的想法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他強調不要強迫孩子去學習,主張讓孩子在遊戲中通過釋放天性帶有趣味性的去學習。貝爾科教作為國內STEAM教育的早期開拓者,一直倡導讓孩子在「玩」中學,並且將該教育理念運用到了課程研發當中。
  • 幼兒園不教知識,孩子上小學跟不上咋辦?快用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
    幼兒園不教知識,孩子上小學跟不上咋辦?目前,教育部門明令禁止幼兒園小學化,不提前給孩子講授拼音、識字等知識,這可愁懷了家長:孩子在幼兒園學不到知識,等上了小學跟不上進度怎麼辦?家長想送孩子上補習班,可補習班孩子多,老師講的知識很籠統,花費高額補習費也達不到理想效果,怎麼辦?
  • 創新工場王詠剛:AI時代 要陪孩子玩這幾個遊戲
    【TechWeb】2月15日,正值春節假期,也是孩子們放寒假時間,假期陪孩子玩什麼遊戲來度過親子時光?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執行院長王詠剛在這篇《AI時代 要陪孩子玩這幾個遊戲》提到的遊戲很值得一玩。
  • 馬斯洛需求模型:孩子遊戲成癮是因為貪玩?其實娃在意的不是玩
    玩遊戲會上癮,這一點無論是玩遊戲還是不玩遊戲的人都知道。遊戲的魅力之大在於,任何年齡段的人只要接觸了它,如果沒有強大的自控力,那麼便會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曾經人民網報導了一則消息,一位84歲的老爺爺在玩遊戲時,因為被兒子打斷叫去吃飯,竟然生氣的要絕食。可見這位老爺爺真的是一位老頑童,他的表現讓人又好氣又好笑,甚至覺得有些可愛。
  • 少兒英語小遊戲激發孩子恆久學習興趣
    家長可以描述物品的顏色、大小、位置等特徵,也可以用肢體動作來輔助孩子理解。  這個遊戲可以在家裡進行,也可以在戶外進行。對小孩子,建議家長做一個「單筒望遠鏡」(把報紙捲起來),來增加遊戲的趣味性,吸引孩子去觀察周圍的事物。  在玩遊戲的時候,家長可以用下列句子引導孩子觀察:  「Ispy with my little eye.」
  • 【央視裡的長島】鄰居家的孩子走錯門,鳥爸鳥媽該咋辦
    【央視裡的長島】鄰居家的孩子走錯門,鳥爸鳥媽該咋辦 2020-06-11 04: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多帶孩子玩迷宮遊戲,4大好處你可能從沒想過!
    其實,孩子走迷宮的表現好壞,除了跟智力有關外,還跟平時多玩還是少玩有關。因為孩子玩迷宮遊戲,會給孩子帶來4個好處,並且越早玩越受益。當孩子進行走迷宮遊戲時,研究者發現孩子大腦裡記錄空間關係的頂葉區變得活躍。簡言之,如果孩子經常玩走迷宮遊戲,能鍛鍊孩子大腦在空間定位方面的能力。那些經常玩迷宮遊戲的孩子,被發現在圖形或空間旋轉的測試題方面有更優秀的表現。
  • 叢林法則遊戲新手攻略 遊戲角色介紹
    叢林法則已經正式上線,那麼這個遊戲怎麼玩呢?相信很多玩家都不是很清楚,接下來就跟18183小編一起來看看遊戲裡的角色都有哪些吧!
  • 我玩過最好玩的單機遊戲,遊戲沒有任何缺點,維護時間長
    Arknights是我玩過最好玩的單機遊戲。遊戲沒有任何缺點,維護時間長是為了我們玩家更好的遊戲體驗,下午維護也是很正常的只不過是我沒見過世面,遊戲卡頓也是我手機的問題。伺服器如絲般順滑流暢,畫風極其精美,聲優無比豪華,遊戲從來沒有出過問題,有問題也是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