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木槿,全日制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一級專業教師,從教十餘年,接觸孩子千餘人,幫助過百餘名孩子及其背後的家長順利度過人生迷茫期。
我找到了孩子及家長經常會被絆倒的15個坑,在本課程中,我為你抽絲剝繭,把它們一一解決。
我曾經做過有關孩子玩電子遊戲的調查問卷,共發放問卷1000張,回收有效問卷952張。
在這些問卷中:
100%的孩子都有過玩電子遊戲的經歷。53.2%的孩子有過為遊戲充值的經歷。7.9%的孩子充值超過100元。孩子沉迷電子遊戲早已不是個案,而是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
家長們深知遊戲的危害,為保護兒童權益,紛紛對各大網路遊戲商口誅筆伐,使得各大遊戲商推出了針對未成年人的遊戲防沉溺系統。
但是,這並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
於是,家長們不得不用自己的方法來防止自家孩子被電子遊戲侵害。
我們來看看,家長們都是怎麼做的?接下來就是一個一個的案例了,睜大眼睛哦~
案例一:
小王家孩子今年讀小學一年級,小王對孩子的管理很嚴格,堅決不允許孩子玩遊戲。
孩子在小王帶的時候,也確實不玩遊戲。
但是,當小王工作繁忙,家裡的奶奶看孩子的時候,孩子就開始玩遊戲了。
而且孩子是想盡一切辦法背著大人玩遊戲,即便是被發現,只要不是被抓現行,就死不承認。
你要說了,我不是這樣禁止孩子接觸遊戲的,那我們接著看案例2。
案例二:
小張家則與小王家完全相反,小張兩口子信奉老莊的「無為而治」,一切都順著孩子。
自小便是孩子想玩多久的遊戲就玩多久的遊戲,從來都不禁止。
但是孩子的自制力是很差的,五六歲的時候就經常一玩遊戲就是一個下午也不停,直到身體特別難受了才放下遊戲。
而今年剛上初中,眼睛度數就有600度了。
你還想說,這兩個案例都走了極端了,那我們來看案例3。
案例三:
小李家屬於既不激進,也不克制的中庸型管理方法。
給孩子每天規定玩遊戲的時間,讓孩子每天都能玩遊戲,但是每天也玩不了多長時間。
6歲之前,規定每天只能玩10分鐘遊戲。12歲之前,規定每天只能玩15分鐘的遊戲。上初中後,學習緊張,規定每周只能周末玩1個小時的遊戲。高中後,孩子住校,一個月回一次家,就又變成了每月玩2個小時的遊戲。
相信絕大部分家長的處理方法都不出這三個案例。那親愛的朋友,你覺得這三種方法,哪一種更好呢?
兩相比較,可能支持第三種教育方法的家長要多一些。第三種方法確有可取之處,但是卻也不是最好的方法。接下來,要對三個案例依次進行分析,不要閉眼哦~
分析案例一:
用第一種方法教養孩子,
在你無法管理他的時間或空間內,會迎來一個玩遊戲爆發期。
比如老人帶孩子期間,再比如他上大學後單獨住校期間,只要脫離了你的掌控,他就會抓住難得的時機瘋狂的玩遊戲。
而且,這樣的孩子往往會更具有虛偽、軟弱、兩面三刀等負面人格。
你可能要問了,難不成需要用第二種方法教養?
分析案例二:
用第二種方法教養孩子,對孩子的成長也極為不利。
對正在長身體的孩子而言,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打遊戲,對身體成長極為不利。長時間不間斷的用眼,造成用眼過度,是一生的傷害,無法恢復。中小學階段是孩子學文化打基礎的最佳時機,這個時候學的任何知識技能都是童子功,如果因為遊戲佔用了本該是學習的時間和精力實在是得不償失。並且,你不要認為,完全放縱孩子玩遊戲,等他長大之後就不會再玩遊戲了。這完全是你一廂情願的想法,更大的可能是,孩子已經習慣了自我放縱,從而自律性很差。
分析案例三:
第三種方法教養孩子,確實有可取之處,比前兩種要好。但是孩子依然有不小的機率會爆發式玩遊戲以及自我放縱。
以上三種方法都是治標不治本。
那怎麼能解決這個問題呢?今天的重點來嘍!敲黑板拉~
探尋最核心原因
要想解決一個問題,就一定要深入的研究這個問題,知道了最核心的原因,才能夠制定出最佳的解決方案。
那親愛的朋友,尊敬的各位家長,我們細想一下,孩子為什麼那麼喜歡玩遊戲呢?因為好玩。那遊戲為什麼好玩呢?這個、這個…因為遊戲的界面挺漂亮。製作精良的遊戲,界面確實漂亮,音樂確實動聽,但是這絕對不是孩子沉迷遊戲的最核心的原因。孩子沉迷遊戲的最核心的原因在於遊戲中的強大到讓人沉醉的獎勵晉升機制。
(1)在遊戲前期,孩子幾乎不用費力費腦,只需點點手指,就能通關,獲得通關獎勵。
而且,不止是通關獎勵,只要你玩遊戲的時間夠長,遊戲副線觸發的夠多,依然是只需點點手指,各種各樣的勳章就紛至沓來。
試想一下,誰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幻想過自己是個英雄呢?誰沒有幻想過自己成就斐然呢?
孩子更是如此,因此,當他不需要費多少力氣,就能得到很多的榮譽和獎勵,他怎麼會不沉迷這項活動呢?
(2)到遊戲中後期,難度一般都會增加,想要通關或者是獲得勳章就不那麼容易了。
這個時候,遊戲系統會推薦你買各種各樣的道具,有了這些道具加持,玩家猶如神助,立即就能大殺四方,各種通關獎勵和榮譽勳章又開始紛至沓來,這就是一些孩子不管家庭條件如何,都要花錢充遊戲的原因。
那既然知道了孩子沉迷遊戲的根本原因,我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家長做法詳細步驟來嘍!重點中的重點,睜大眼睛哦~
家長該這樣做
第一步,做為家長,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
那就是:
我們和我們的孩子相差至少二十多歲,我們之間的三觀也好、各種見解、想法也好,都有很大差距。我們之間的代溝可以用鴻溝來描述。
家長眼中的遊戲是洪水猛獸。孩子眼中的遊戲則是溫順的小貓咪。客觀來說,遊戲發展到今天已然成為一個巨大的產業。
根據黑格爾「存在即合理」的理論,可以這樣說,遊戲是被現代生活需要的。
這裡要重點強調一下,遊戲在孩子生活中的作用真的不僅僅是放鬆和娛樂,更多的是一種交際手段,
尤其是男孩子,一個從來不打任何遊戲的男孩子要想融入男生大集體,怕是真的有些困難。
而我們和孩子因為玩遊戲發生的爭吵,往往就是因為對遊戲的認知不同所造成的。
因此,我們家長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接納,接納遊戲的存在,接納遊戲在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步,發揮遊戲該有的功能,遠離垃圾遊戲,引入優質遊戲。
目前,對孩子而言遊戲有兩個功能,娛樂放鬆和社交手段。
既然是娛樂放鬆,那麼我們自然是要尋找優質的、有教育和引領意義的遊戲介紹給孩子玩,甚至我們自己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玩這些優質遊戲。
在這裡,我介紹一款遊戲「模擬城市」。顧名思義,這是一款城市建設類養成性遊戲。
這個遊戲,我零星的玩了兩年左右。為什麼推薦給大家,因為這正是一款具有教育和引領意義的遊戲。
要想玩好這個遊戲,
必須掌握地理中的盛行風向與工業區布局的關係。必須掌握犯罪率與公安總署布局的關係。必須掌握城市總人口數與工作職位需求數之間的關係,以及其他的一些地理學知識。還有一些其它的比較優質的遊戲,為避免廣告嫌疑,我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如果你有需要,可以關注我後,私信我,我把優質遊戲的名單單獨發給你。
可能家長朋友們會問另一個問題,那如果我們孩子玩了這些優質遊戲,他的其他小夥伴們不玩這些遊戲,這些遊戲還有社交能力嗎?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
在這裡,我得說一下遊戲圈子裡的一個鄙視鏈。大體是主機遊戲鄙視PC遊戲,同時PC遊戲也會在某種程度上鄙視主機遊戲;而主機遊戲和PC遊戲會同時鄙視手遊(現在中小學生玩的絕大部分都是手遊)。
因此上,如果我們家長,介紹幾個優質的主機遊戲或者PC遊戲給孩子玩兒,那麼不但不會失去遊戲的社交能力,反而可能出現自家孩子引領身邊這幫中小學生的遊戲品位的情況。
當然,我們接納遊戲,並選擇優質遊戲來豐富孩子的業餘生活時,也要注意時間的限制,不可以長時間玩遊戲,這裡可以參考案例三。
前面這兩步都依然只是治標的方法,最厲害的在第三步,第三步是治本的方法。
本課程共15節,均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常見坑。原價59元,上線福利價9.9元,不定期漲價,不定期恢復原價。如果覺得本課程沒用,請立即關閉;如果覺得有用,請立即購買!成大事者,不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