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收緊!在美中概股面臨大絞殺,加密企業的「出海」上市路難上加難

2021-01-20 金色財經區塊鏈

「這一杯,誰不愛。」曾幾何時,我們的朋友圈會被瑞幸咖啡的分享連結刷屏。首次登錄APP免費贈送一杯、送好友咖啡後自己也能得一杯、買2贈1、買4贈2……憑藉著大幅補貼、大肆燒錢的營銷手段,「小藍杯」怒刷存在感,迅速爆紅於都市白領間。

僅在2年時間,瑞幸就靠著各種「燒錢」姿勢,跑出了星巴克過去20年在中國的開店速度,甚至還熬過了一個又一個虧損季度。更令人驚訝的是,借著「邊融資,邊擴張」的運作方式,成立僅18個月的瑞幸竟然上市了,速度刷新了國內網際網路公司上市紀錄。而在上市後,瑞幸市值一度逼近60億美金。也難怪,「小藍杯」要在杯身上寫著,「創業一點也不辛苦」。

不過,蒙眼狂奔過後,瑞幸的「東方咖啡故事」終究還是講不下去了。今年2月,知名做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 Research)發布報告稱,瑞幸從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存在財務和運營數據造假,誇大門店訂單量、商品淨售價等行為。4月7日,瑞幸宣布停牌,等待更多消息披露。在被停牌長達一個多月後,瑞幸於20日在納斯達克(Nasdaq)上的股票交易恢復交易,但復牌首日就暴跌約36%。

更難的是,瑞幸於5月15日就收到納斯達克交易所退市的通知。雖然瑞幸計劃在納斯達克摘牌前舉行聽證會,不過根據納斯達克上市規則,因問題太嚴重而沒有補救措施足以緩解時,可直接作出摘牌決定。

從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收到通知到最終被摘牌,瑞幸「渾水」也難摸魚了。更令人頭疼的是,瑞幸偽造交易事件也造成了漣漪效應,觸發中概股信任危機。據外媒報導,納斯達克向美國證交會(SEC)關於修訂上市規則的提議,主要針對部分國家公司的上市標準收緊。

與此同時,5月21日,美國參院通過了Chinese Company Oversight Bill(「中國公司監督法案」,「中概股法案」), 該法案要求中國公司證明沒有外國政府的控制,還可能要求中國公司從美國交易所退市。

瑞幸「苦」了,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也苦了,那些想赴美上市的海外企業更苦了。

造富神話之所,赴美上市成風

中國企業逐夢納斯達克,因為這是個每日都在發生造富神話的地方。

1971年,美國發生了兩件不得不提的大事,一是基辛格秘密訪華,打破了中西方對立的局面;二是納斯達克的誕生,現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的證券交易市場,在全球獨領風騷。

不過,剛成立的納斯達克還只是草根,並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交易所,它所有交易都通過自動報價系統完成,甚至沒有任何的掛牌標準。直到1975年,納斯達克才提出掛牌標準,在企業公共股東、盈利能力和市值三個方面提出了要求,只要達到標準就可以申請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

1980年12月12日,是納斯達克逆襲的日子。這一天,蘋果公司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當日這隻股票就造就了包括投資人兼前CEO馬庫拉在內的4位年輕億萬富翁,自此,納斯達克「造富神話」開始為人津津樂道。

1994年,美國政府提出建設全球信息基礎設施的倡議,該倡議直接催生了90年代納斯達克的大牛市。例如,1995年,成立不到16個月的網景在納斯達克上市,定價14美元,兩個小時內,500萬股被搶購一空,收盤價58.25美元。再例如,1996年雅虎上市,創始人楊致遠一夜之間成為億萬富翁,雅虎市值曾於2000年一度超過1250億美元。

1982年,納斯達克實行了首次一分為二的分層,質量高的股票被歸入「全國市場」,其他被劃入「常規市場」。此次分層設計大大增加了掛牌企業數量,為市場注入了流動性,使其擁有一大批全球科技企業蜂擁追隨。

2000年,一篇名為《納斯達克指南》的文章曾這樣描述道,納斯達克引發了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在短短10年內,它便孕育了微軟,使其目前的總市值達到了5000億美元;而在更短的時間裡,它又培育了雅虎,使其目前的總市值達到了1000億美元;戴爾公司、高通公司、英特爾公司、甲骨文公司、愛立信公司以及昇陽電腦公司等,無一不是在納斯達克市場上成長起來的巨人。

而在201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創業企業融資法案》,該法案放鬆了對小企業和創業公司的監管,放寬上市準入門檻,降低上市成本,允許其通過將少量股票賣給私人投資者的方式籌資,且年收入低於10億美元的企業IPO之後的5年內無需公開財務信息。

一時間,赴美上市已然成為一種潮流,與紐交所相比,其雖不對盈利作要求,但其市值和收入標準較高,因此納斯達克對新興產業更具吸引力,成為了科技企業上市的首選,甚至使用的納斯達克大屏也成為時代廣場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尤其是對於那些尋求高增長、高估值的企業而言,納斯達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國赴美上市企業數量也不斷攀升,據媒體統計,2018年,有42家中國公司成功登陸美股市場;2019年,有23家中國公司赴美上市。而2018年是近些年的高峰,超過了2017年和2016年赴美上市數量的總和。

不過,納斯達克崛起的意義不在於成為「億萬富翁的溫床」,而在於它是一個充滿機會和希望的「土壤」,能為新興的創業公司提供機會。對於創新型企業而言,納斯達克像是一個投資人的角色,願意在初期給企業提供融資,但對部分中國初創公司而言,這更是資本退出和企業背書的陣地。

中概股即將上演大獵殺?

自2000年,新浪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後,便拉開了中國新經濟公司赴美上市潮,而這股潮流奔湧了二十年。其中,中概股將美股市場作為主要上市地。據基巖資本發布的《2019年全球中概股發展研究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企業共227家。其中,大部分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納斯達克上市中企共145家,佔美股中概股總數的63.88%。

在數輪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中,阿里巴巴、網易、攜程等優質公司都得以發展壯大,股價漲幅均超過了1000%。不過,其他的路或許能讓我們走的快一點,但不會走的很遠。曾經風光一時,而如今,那些「遠走他鄉」的中國概念股或將遭遇信任危機「絞殺」。

早在去年8月,納斯達克就曾更改交易規則。原因在於,他們發現大多數中國小公司在美國上市後的股票交易量都很小,因為它們大多掌握在少數內部人士手中。它們的低流動性使它們對許多大投資商沒有吸引力,而納斯達克正是要尋求迎合這些投資者的需求。納斯達克希望通過此舉以提高中國小型公司的IPO審批門檻,放慢這些企業的IPO審批速度。

積雪需要一個冬天,而雪崩卻只需要幾秒。

瑞幸財務的造假事件,讓納斯達克把中國企業赴美IPO的路給「賭」了。據外媒報導,納斯達克的新規要求,企業IPO籌資額須達2500萬美元以上,或至少達到上市後市值的四分之一,以及要求會計事務所確保其報表符合國際會計準則。儘管納斯達克不會在規則調整中特別提到中國公司,但此舉主要是出於對一些有望在其交易所進行IPO的中國公司缺乏會計透明度,以及與有權勢的內部人士關係密切的擔憂。

而據Refinitiv的數據顯示,自2000年以來在納斯達克上市的155家中國公司中,有40家的IPO募集資金低於2500萬美元。如若按照這個標準,這40家公司都將達不到標準。與此同時,一旦新規實施,即將赴美上市的企業將面臨不小的阻礙。

值得一提的是,被渾水、Wolfpack Research等美國做空機構「突襲」似乎成為了明星中概公司的「標配」,包括新東方、好未來、拼多多、奇虎360、唯品會、京東等公司都未能倖免。以被稱為「中概股殺手」的渾水為例,自2010年成立至今,渾水共做空了18家中概股,目前這些中概股或股價出現短暫波動,或私有化退市,或回歸A股,或直接停牌退市。

由此來看,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或將面臨兩難境地,甚至導致大量退市。而一批企業赴美IPO的想法也將被澆滅。不過,上述法案還需經眾議院通過,總統籤署後才能生效。

被畫上問號的「區塊鏈中概股」

2019年11月,多次衝擊資本市場未果的比特幣挖礦巨頭嘉楠科技正式掛牌美國納斯達克,成為首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加密貨幣公司。

不過,嘉楠科技的納斯達克敲鐘之旅並不順利。在2018年的港股IPO中,嘉楠科技計劃募資4億美金,而在赴美上市的前幾天,由於最大的銀行承銷商瑞士信貸退出後,嘉楠科技的IPO規模大幅縮減,下調到了9000萬美元,比預期少了75%。

此外,上市後的嘉楠科技股票也不給力。開盤後,嘉楠股票瞬間暴漲40%,報價為12.6美元,隨即下行,收盤報8.99美元,跌破9美元的發行價,總市值14.2億美元。截至5月20日收盤,嘉楠股價已較發行價跌去約五成了。

另外,由於嘉楠目前業績九成依賴礦機銷售,隨著比特幣價格下跌導致礦機銷量和機平均售價大幅下降,嘉楠財務狀況也樂觀,據嘉楠披露的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報顯示,2019年全年淨虧損高達10.35億元,淨利潤同比下降了944.97%。

值得一提的是,嘉楠於今年上半年兩度遭到做空。

2月20日,華爾街做空機構Marcus Aurelius Value發布做空報告稱,自2016年以來三度未能在亞洲交易所上市後,嘉楠充分利用這些泡沫洶湧的市場,於2019年11月完成了納斯達克的首次公開募股。此前的一個交易日中,股價飆升了80%以上,吸引了數千名毫無戒心的散戶投資者參與投機炒作。但嘉楠存在未公開的關聯方交易、涉及許多客戶和分銷商的違規行為。

5月14日,美股研究機構White Diamond發布針對嘉楠(CAN.US)的做空報告稱,嘉楠的業務是出售比特幣採礦機硬體,除此之外,沒有其他重要的業務、也沒有經常性的軟性收入。基於目前比特幣的價格和運行機器的電價,現如今嘉楠的礦機對於礦商來說是無利可圖的。目前8.5億美元以上的市值是不合理的,而應該在1億-2億美元。

這些做空報告並不是空穴來風,沒有盈利、業績正在下滑、收入高度依賴比特幣行情等這些問題確實正讓嘉楠上市後的業績「變臉」風險很大。而在新規定下,即便嘉楠已滿足「發行時至少要籌集2500萬美元」這一要求,但這個「區塊鏈第一股」的未來仍要畫上一個巨大的問號。

那麼,其他區塊鏈中概股呢?「風暴眼」下,恐怕也是不能獨善其身。

納斯達克或為加密世界開新門

與中國內地資本市場(A股市場)監管政策趨嚴相比,美國的資本市場受政策影響很小,只要符合美國的上市程序,赴美IPO的難度要比中國要小很多。赴美上市成為加密貨幣或區塊鏈企業的最佳選擇之一。

嘉楠科技或許是個「幸運者」,還有很多加密貨幣企業在排隊,或者尚且不夠資格。比特大陸在去年年底已悄悄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一份由德意志銀行支持的IPO申請。雖然目前還不清楚比特大陸希望籌集多少資金,但其曾希望能獲得多達30億美元的資金。此外,4月底,礦業晶片製造商億邦在美國提交了1億美元的IPO申請,並透露其計劃在納斯達克全球市場或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EBON。

新政策實施下,「出海」上市將更難了。對於沒有一定經濟規模的企業,這或許是件「奢侈」的事。

據路透社透露,尚未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審計公司將必須確保其國際特許經營權符合「國際標準」,而納斯達克也將對審計中國有希望上市美國的小公司的帳目的審計進行審查。

雖然對中概股日益嚴苛,但納斯達克對加密貨幣和區塊鏈其實一直持著開放的態度。納斯達克CEO阿德娜·弗裡德曼(Adena Friedman)曾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納斯達克肯定會考慮成為一家數字加密貨幣交易所。當我們認為是時候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公平的交易體驗,並且人們已經準備好迎接一個更規範的市場的時候,我們會這麼做。」

早在2015年5月,納斯達克就開始探索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並先後開發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股權交易平臺Linq,聯合花旗推出區塊鏈平臺ChainCore,這兩項成果分別應用於私募股權交易,以及全球支付自動處理環節。2017年10月,納斯達克與投資市場Reality Shares聯手推出「區塊鏈經濟指數」,用於追蹤新興區塊鏈產業的公司。2019年2月26日,納斯達克上線了比特幣BTC指數(BLX)與以太坊ETH指數(ELX)……

無論是區塊鏈還是加密貨幣領域,納斯達克的布局已經趨顯成熟。除此之外,高盛、紐交所等也都頻送「秋波」,積極搶灘區塊鏈和數字貨幣交易市場。

區塊鏈企業赴美窗口變小,但或許可以期待納斯達克的加密貨幣新故事,為加密世界的企業打開新門。

本文來源: 金色財經 / 作者:PANews

相關焦點

  • 美國強化對中概股監管,這次需要擔憂嗎?
    今年4月、5月可謂是中概股的「至暗時刻」,在激化的貿易摩擦和地緣政治衝突的背景下,一邊是「瑞幸事件」餘波未平,另一邊又是美國持續收緊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ADR)的監管,甚至傳出要禁止美國大學捐贈基金等投資中概股。6月以來,隨著京東、網易成功在香港股市「二次上市」,也令中概股軍團暫舒一口氣。
  • 中概股回歸潮湧向香港
    不過,中國香港資本市場在遭遇多重來自美國的消極因素影響之際,一系列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也帶來諸多利好。多家中概股被傳將回流香港《日本經濟新聞》13日援引消息人士透露的信息稱,騰訊音樂、唯品會和歡聚集團三家已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目前正尋求在香港二次上市。加上稍早前傳聞中的百度、嗶哩嗶哩、攜程和汽車之家,目前共有七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被傳出打算或正在安排香港二次上市。
  • 中概股走出「深水區」?老虎證券聯合《財經》發布《2020中概股投資...
    延伸至一級市場,巫天華在論壇主旨演講中指出,作為今年承銷最多中概股赴美上市的投行,老虎證券看到中概股IPO市場表現依舊強勁,整體個股融資規模明顯提升,比如小鵬汽車、理想汽車、貝殼等公司上市時均受到了華爾街的火熱認購。從流程上看,赴美上市耗時較短,對公司國際知名度幫助較大。此外,在美上市後,符合標準的企業推進回港等二次上市時或也更為便捷。
  • 中概股回歸的「難言之隱」
    看似兩全其美的選擇,也夾雜著中概股回歸的「難言之隱」。01矛頭自然指向了美國資本市場對中概股的偏見,而瑞幸正是那個讓不少企業被迫「回家」的害群之馬。何況在渾水之後迅速出現了幾十家做空中概股的機構,逐漸為中概股貼上了「財務造假」的標籤。而瑞幸就像是落在火藥桶上的一顆小火星,中概股原本面臨的還只是被汙名化的隱憂,眼下已然演化成了海外機構對中概股的信任危機。
  • 華興證券:2021年將有更多中概股回歸,做空機構並非是必勝一方
    熔斷潮、瑞幸暴雷、新能源汽車股群星閃耀、做空機構一次次發起猛烈攻勢等等一幕幕也還歷歷在目。與此同時,伴隨著監管趨嚴,中概股也迎來了回歸港股和A股的浪潮。 2021年已經如約而至,中概股又將會面臨什麼樣的前景?2020年的中概股熔斷潮、IPO潮,以及增發潮又是怎麼回事?投資者面對亂局又該何以自處呢?
  •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張巍:中概股回歸還需做好發行註冊制改革
    騰訊財經11月15日訊,在第十一屆財新峰會上,與會專家就中概股回歸的話題發言。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張巍表示,中概股出海赴美上市,中國企業取得了發展所需的資金,也提升了國際知名度,而美國的投資人則分享到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這是雙贏的事情。對於中概股回歸,張巍表示,需要放低門檻,做好發行註冊制的改革。
  • 中概股是什麼意思 納斯達克中概股名單介紹
    最近幾年,發現不少中概股都選擇回歸A股,但並不是說回歸就回歸的,因為中概股回歸A股的主動權在於國家政策。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中概股是什麼意思呢?順便將納斯達克中概股名單介紹出來。中概股有哪些 所謂的中概股,這是指在國外上市的中國註冊的公司,或雖在國外註冊但業務和關係在大陸的公司的股票
  • 中概股回歸「浪潮」下 新加坡會不會成為海外投資的機會點?
    新加坡會不會成為國內企業「曲線出海」的選擇?「2020年註定是中概股回歸元年」,有業內人士表示道,在發生了瑞幸咖啡巨額造假事件後,中概股在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與此同時,中美關係日益緊張,也讓中概股在美的處境越來越艱難。
  • 「盤面全覽12-03」股指分化 題材表現混亂 中概股又被盯上了?
    午後三大股指震蕩整理,板塊上大金融繼續分化,生物疫苗延續了上午的熱情,全天保持強勢。市場資金從多個行業淨流出,僅醫藥生物、農林牧漁行業資金淨流入,其他行業均為淨流出,流出最多的行業為電子、有色金屬、化工。
  • 腫瘤NGS第一家中概股或將誕生!燃石醫學赴美IPO
    這是5月20日美國參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後,首個遞交招股書的中概股。燃石醫學為啥非要在瑞幸咖啡造假事件餘波未平的情況下,赴美上市呢?在此過程中,「法無禁止即可為」,說不定「輕舟能過萬重山」。中概生物醫藥股在美表現出色燃石醫學赴美上市前景如何呢?不如來看看已在美上市的生物醫藥股的實際表現。當前,生物醫藥健保類中概股一共有8家。
  • 中概股先驅新浪,終究走向私有化
    受此消息影響,新浪當日上漲10.55%,收盤價為40.54美元/股,市值為26.51億美元。開啟一個時代在中國網際網路發展進程中,新浪曾是一面旗幟。作為第一家赴美上市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新浪讓國內同行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性,拉開了一個時代的帷幕。
  • 中概股十二時辰
    渾水、狼群、員工、看空、造假、股市,獵殺中概股的齒輪開始慢慢轉動,在這十二個時辰裡,中概股驚心動魄。亥正,夜闌人靜,狼群出沒亥時,喧鬧漸歸平靜,地球的另一邊,資本市場暗流湧動。十年來一直虧損的愛奇藝被美國做空機構Wolfpack Research(狼群)盯上了。
  • 透視中概股:蔚來推出磷酸鐵鋰車型?李斌表示有點離譜!
    摘要 【透視中概股:蔚來推出磷酸鐵鋰車型?李斌表示有點離譜!】了解中概股,從這裡開始!我們每日整理熱門上市公司、中概股回歸、業績報告等信息供投資者參考。
  • 《2020中概股投資價值報告》:跟誰學榮獲「2020年中概股最具投資...
    報告中,在線教育中概股跟誰學(GSX.US)榮獲「2020年中概股最具投資價值」獎,在多個榜單均排名前列。該榜單的產生過程,以公開市場數據為基礎進行量化統計,對以美國為主要上市目的地,仍在交易的236隻中國內地公司股票,進行指數化評分。計算模型中包括公司規模、股價回報、成交熱度、公司質量和投資者關注度五個維度的量化指標。
  • 美聽證會通過TikTok禁令,中概股下跌!A50跳水拉回,三因素影響A股
    昨夜傳出大消息。美聽證會最終還是通過了對TikTok的禁令,下一步將提交參議院全體投票。美聽證會通過TikTok禁令中國日報報導,據美媒,當地時間7月22日,美國參議院國土安全和政府事務委員會投票通過共和黨參議員喬希·霍利提出的「禁止在政府設備上使用TikTok法案」,下一步將提交參議院全體投票。
  • 中概股一周精選:中概股本周表現強勢,公司層面異彩紛呈
    本文來自「中概股一周精選」,本欄目系富途證券與36氪共同出品 編輯/Jeffy 1、一周中概股市場表現回顧 1.1 中概股等權重指數整體表現 2015年1月1日以來中概股等權重指數上漲331.32%,跑贏標普500指數,相對回報率為257.19%。
  • 中概股回歸:資本叢林食物鏈揭秘 江南嘉捷漲停板摩天樓漸起
    他對自己在整個「食物鏈」中的地位相當清楚。2015年鼎盛時期,有30多家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啟動私有化進程,希望回歸A股上市。在這場資本盛宴中,券商往往是私有化項目的承銷商,自然近水樓臺先得月,處於食物鏈頂端。券商一般不會直接參與中概股私有化分銷,而是通過成立有限合夥公司來完成。
  • 思摩爾IPO衝刺電子菸第一股,全球政策收緊或阻礙投資者積極性
    一旦上市,公司有望成為國內電子菸第一股。節點財經注意到,2019年下半年以來全球都收緊了對電子菸行業的監管,思摩爾選擇這個時機IPO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因此很多投資人好奇,是什麼支撐這家公司逆勢擴張?公司上市後前景如何?
  • 瑞幸之後愛奇藝也被盯上 中概股慘遭獵殺 這6隻...
    美國股指的上漲未能帶動中概股,根據收盤數據顯示,赴美上市的多隻中概股股昨夜表現不佳。易恆健康大跌19.33%,海亮教育大跌18.79%,美聯國際教育下跌16.89%,尚德機構跌幅近16%。事實上,自瑞幸咖啡曝造假後,中概股問題密集爆發,愛奇藝被做空,好未來自曝員工造假。
  • ...今年的募集不管是從數量上,還是從金額上,基本上中概股佔據整個...
    紐交所首代楊旭:今年中概股募資佔比10%-12%;紐約證券交易所中國區首席代表楊旭表示,今年的募集不管是從數量上,還是從金額上,基本上中概股佔據整個美股市場10%到12%的份額,可以說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我個人覺得直接上市(DPO)可能會在明年看到更多的案例,因為它對於科技型企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友好的上市模式,所以我們也非常期待可能在不遠的未來,能夠找尋到符合直接上市要求的中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