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槤周身是寶,民間有「一隻榴槤三隻雞」的說法。不過最近,網上流傳一條榴槤牛奶同吃會中毒的信息,稱「有中國遊客吃榴槤後喝牛奶,導致咖啡因中毒、血壓飆升,引發心臟病猝死。泰國有明確規定,食用大量榴槤後,8小時之內不能飲奶類產品。」
這如果是真的,那榴槤奶昔、榴槤蛋糕是否也都不能吃了?不少美食愛好者頗為擔心。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對此進行了一番求證。
記者在搜索近幾年的微博和新聞後發現,這竟是一條會「七十二變」的傳言。在短短的4年內,先後出現過「榴槤+牛奶」、「榴槤+可樂」、「榴槤+酒」三個不同版本,我們來逐條進行分析。
3.0版本:榴槤配牛奶會中毒?無稽之談!
榴槤和牛奶同食可能導致中毒的傳言,其實從2013年起就廣為流傳。傳言甚至用「毒過眼鏡蛇」來形容其劇毒!但是,隨後有多家媒體進行闢謠,多名專家駁斥了這種說法。
市面上的榴槤牛奶
2013年10月30日,新聞晚報刊發《「榴槤+牛奶」致命?無稽之談!》一文,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營養科醫生表示,牛奶與榴槤一同吃,不會產生咖啡因,中毒傳言完全是無稽之談。如果這個中國遊客發生意外的事情是真,也可能是因為他吃得太多。任何食物都不能食用過量,否則會導致腸胃道不適,對心臟產生額外負擔。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尚沒有確鑿證據說明這兩種食物有「相剋」一說,臨床上也沒有案例。
2013年10月23日,新京報刊發《榴槤牛奶同食易中毒系無稽之談》一文,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也表示,牛奶與榴槤是冷飲中很常見的搭配,像榴槤奶昔、一些雞尾酒裡也加榴槤和牛奶。
2016年5月,由中國食品闢謠聯盟發布的「十大乳業謠言」中,也批駁了「吃榴槤後喝牛奶會中毒」這條謠言。「咖啡因是一種黃嘌呤生物鹼化合物,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大劑量或長期使用也會對人體造成損害,特別是它有成癮性。咖啡、茶、軟飲料及能量飲料中含的咖啡因較多。牛奶中不含咖啡因,榴槤中也不含咖啡因,兩種不含咖啡因的食物一起吃是不可能憑空產生出咖啡因的。榴槤和牛奶一起吃會導致咖啡因中毒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可以肯定,榴槤配牛奶不大可能導致咖啡因中毒。
2.0版本:榴槤配可樂會中毒?純屬謠言!
往回追溯,2013年的前幾個月,「榴槤系」中毒傳言中卻還是榴槤和可樂的搭配。記者發現,當時網上流傳最廣的傳言是「一名中國遊客在泰國旅遊時,吃了很多榴槤,然後又喝了不少可樂,導致咖啡因中毒、血壓升高,引發心臟病致猝死,年僅28歲。而泰國明確規定,大量食用榴槤後,8小時內不能飲用可樂。」細心的網友發現,除了「牛奶」變成「可樂」,傳言中的其他要素基本沒有變化。
圖片來源於網絡
2013年8月22日,半島都市報文章《網傳可樂榴槤同食毒超眼鏡蛇 專家稱純屬謠言》中,青島海慈醫院營養科主任楊紅表示,她也注意到了這則消息,她認為,可樂和榴槤同食致死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可樂就是碳酸飲料酸性比較大,飲用後會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對牙齒和消化道有一定的刺激性;榴槤是一種營養非常豐富的水果,除了各種蛋白胺基酸外,還含有一些含硫的化合物,這些物質本身對人體是無害的,即使與可樂同食後,榴槤的成分與碳酸也不會有產生毒素的反應。」楊紅猜測,如果真有人同時食用兩種食物身亡,也應該是其身體本身的原因,比如患有心臟病。
中國江蘇網在2013年10月的一篇文章也指出,美國曾有大量飲用含有咖啡因的能量飲料造成死亡和非致病心臟病的案例報導。咖啡因有中樞興奮作用,大量食用會引起心率異常,或者加重原發性心臟疾病。但是關於榴槤,僅有文獻報導榴槤對視力可能造成損害,榴槤種子可能會引起小腸梗阻,以及榴槤的過敏問題。從目前來看,榴槤和可樂兩者合用的科學研究未見報導,亦沒有明確的食用安全劑量的上限以及致死劑量的數據,因而不能簡單因為死者生前吃過榴槤、喝過可樂就給予定論。
因此,榴槤配可樂會導致中毒的說法,也被專家否定了。
1.0版本:榴槤配酒致命?也不靠譜!
時間再倒推1年,到2012年,這個傳言中會導致中毒的主角卻是「榴槤+酒」,稱「榴槤配酒=奪命砒霜」。「近日微博爆出某網友在泰國旅遊時,大量食用榴槤並飲酒引發心臟病猝死,成為各大媒體熱議的新聞。泰國有明確規定,食用大量榴槤後8小時之內不能飲酒。」
2013年5月,央視《是真的嗎?》欄目的實驗結果首先否定了榴槤配酒與砒霜之間的關聯。實驗結果如下:
榴槤分別與啤酒、白酒、紅酒進行混合,產生的砷(砒霜的化學名稱)的含量遠遠低於國家飲用水砷含量標準。
2012年8月18日,解放日報刊發《「榴槤配酒致死」?無據》一文,對榴槤配酒會中毒這個說法進行闢謠。文中,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劉佔舉表示,沒有榴槤配酒會致命一說,臨床上也沒有遇到過此種案例。而網上聲稱,人體靠分泌乙醇脫氫酶分解酒精,而榴槤是含有硫的化合物,這種物質能夠使乙醇脫氫酶的活性大大降低,導致酒精中毒。對此,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營養學系教授蔡美琴表示沒有依據。首先,含硫的化合物與降低乙醇脫氫酶活性之間並無必然聯繫;其次,含硫的化合物在多種食物中存在,如雞蛋、牛奶等,從沒有聽說喝酒時吃牛奶、雞蛋會導致酒精中毒。專家說,即使網友猝死確有其事,原因恐怕與旅遊勞累加上大量飲酒,或者某些基礎性疾病有關,而與「榴槤配酒」沒有直接關係。
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顧中一在新京報2012年8月28日的文章《榴槤降低人體分解酒精能力》中也表示,研究發現榴槤提取物對於體內可以代謝酒精的一種酶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因此如果同時吃榴槤並喝酒會有風險。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關於人體的實驗證明榴槤與酒精同時或在短時間內相繼食用會導致嚴重後果。而且過去在老鼠身上做過的實驗發現,吃了榴槤的老鼠反而不易醉。
因此,榴槤配酒=奪命砒霜?這個說法不靠譜!有業內醫生表示,大部分人不過量攝入榴槤和酒精肯定是不會致死的。但每個人體質不同,有些人大量吃榴槤是可能會影響體內酒精的代謝,一般會出現比較嚴重的醉酒現象,而少量吃是不會發生這種情況的。
食用榴槤注意方法
至此,可以得出結論,榴槤配牛奶、榴槤配可樂基本無毒;而榴槤配酒是否會中毒是缺乏人體實驗證明和臨床案例支持的,不用過分擔心。
從傳言的演變來看,「榴槤與牛奶同食會導致咖啡因中毒」這條傳言最初也應該就是從「榴槤配酒」這個說法演變而來的,甚至連傳言中「泰國有明確規定,食用大量榴槤後8小時之內不能飲酒」中的「不能飲酒」都被替換成了「不能飲奶類產品」,是典型的以訛傳訛。
當然,榴槤雖然好吃也要適可而止。它糖分多、脂肪含量高、熱量高,每100克蔬菜和水果中大約分別含有50-100千卡能量,而每100克榴槤中能量的含量接近150千卡,也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等反應。同時,榴槤GI值也較高,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士應少食。另外,榴槤也容易引起上火,不能多吃。
還是那句話,一切離開劑量談傷害都是「耍流氓」。食物相剋,不能只靠「相信」,光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是沒有說服力的。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蘇唯
上海闢謠平臺郵箱:shwlpy@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