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和xx不能同吃」的說法,我們從小聽到大,出鏡率比較高的如「豆漿和雞蛋」「蝦和維生素C」「榴槤和牛奶」……
只是,這些說法都是真的嗎?
本期,小薇總結了常見「食物相剋謠言」的清單,小夥伴們可要收好了~
01榴槤+牛奶
傳言:
榴槤和牛奶一起吃,會導致咖啡因攝入過多,引起中毒!
這是徹頭徹底的謠言。
因為榴槤和牛奶中根本沒有咖啡因,榴槤+牛奶也不會產生咖啡因!
況且,吃了這麼多年的榴槤蛋糕、榴槤冰淇淋、榴槤奶糖等既有榴槤又含奶的食物,我們不也活得好好的~
02 西瓜+桃
傳言:
桃子和西瓜不能一起吃,會產生劇毒!
假的!
西瓜和桃都是水果,從食品成分上看,二者都含有豐富的水、維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等等,只是含量略有不同。
既沒有劇毒,也不存在同吃會反應生成有毒物質。
因此,西瓜和桃可以放心一起吃。
03 蝦+維生素C
傳言:
蝦中含有的五價砷會和維生素C生成砒霜!
蝦中微量的無毒的五價砷確實會被維生素C還原成有毒的三價砷——砒霜。
但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
一次性得吃下起碼125kg的蝦和一定量的維生素C,才能生成足以致死的砒霜的量(辦不到的)。況且,它們之間的反應很複雜,並不是混在一起吃就能產生劇毒。
所以,吃蝦的同時,放心吃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蔬菜吧~
04豆漿+雞蛋
傳言:
豆漿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會影響雞蛋中蛋白質的吸收。
實事求是的說,豆漿中真的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只是,它非常怕熱,一旦豆漿煮熟了,它就「死翹翹」了,根本影響不到雞蛋的營養吸收。
所以,豆漿+雞蛋,大膽地想吃就吃。
但,不要把生雞蛋打入豆漿中哦(未煮熟的雞蛋存在沙門氏菌感染的風險)~
05水果+豆漿
傳言:
水果中含有很多酸性物質,會使豆漿中的蛋白質沉澱,影響吸收。
小薇想問:胃酸就不是酸了嗎?
其實,蛋白質遇酸產生沉澱是正常現象,不管同不同豆漿一起喝,進入胃裡後,都會有沉澱物生成,但這並不影響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和吸收。
因此,豆漿放心搭配雞蛋、水果當早餐~
06豆腐+菠菜
傳言:
豆腐中的鈣會和菠菜中的草酸結合成草酸鈣,導致腎結石。
並不會!
雖然鈣確實會和菠菜中的草酸形成草酸鈣,但草酸鈣卻不會被腸道吸收,更不用說還透過消化系統進入血液循環最後到腎臟形成結石了。
另外,高鈣的食物反而還能降低結石的風險。因為鈣和草酸結合能避免草酸被吸收後在體內形成結石。
如果還不放心,把菠菜焯一下水,就能幹掉大部分的草酸了。
其實呢,「食物相剋」是不存在的。
有時我們同時吃了幾種食物會出現拉肚子等不適,並不是因為食物反應產生了有害、有毒或者不良反應,而是:
食物不乾淨,如西瓜放冰箱太久,變質了;
食物處理不當,如豆漿沒煮熟;
食物過敏或不耐受,如喝牛奶拉肚子;
腸應激症候群,如受到刺激如冷,引起腸胃不適。
因此,吃東西時,不需要顧忌「xx和xx不能一起吃」,對於飲食,我們真正應該要關注的是如何均衡、衛生、安全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