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AFM|3D列印高強韌雙網絡顆粒水凝膠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Esther Amstad團隊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上發表了「3D Printing of Strong and Tough Double Network Granular Hydrogels」的文章。
-
中科院團隊實現雙網絡水凝膠3D列印,高強韌性、製備方便性凸顯
圖 | 二次塑性後的 3D 列印雙網絡水凝膠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曉龍及其團隊通過構築雙物理交聯網絡實現了超高強韌水凝膠的 3D 列印。此前,王曉龍所在團隊於 2015 年利用分子工程設計製備出了具有雙交聯網絡的超高強度水凝膠,斷裂應力超過 6MPa,斷裂拉伸率達到 700% 以上(Adv. Mater. 27, 2054-2059)。這次他們結合 3D 列印技術同樣完成了雙交聯網絡高強韌水凝膠的製備。
-
中科院王曉龍團隊實現雙網絡水凝膠的3D列印
此前,王曉龍所在團隊於 2015 年利用分子工程設計製備出了具有雙交聯網絡的超高強度水凝膠,斷裂應力超過 6MPa,斷裂拉伸率達到 700% 以上(Adv. Mater. 27, 2054-2059)。這次他們結合 3D 列印技術同樣完成了雙交聯網絡高強韌水凝膠的製備。
-
全解ETH瑞士材料實驗室《自然》可列印二氧化矽氣凝膠的增材製造
纖維增強劑和粘合劑可用於克服其在建築和工業絕緣中的大量應用,但可加工性差,再加上難以精確鑄造小物體的困難,限制了二氧化矽氣凝膠的微型化潛力。增材製造為實現小型化提供了另一種途徑,但「被認為對於二氧化矽氣凝膠不可行」。【科研摘要】先前,瑞士聯邦材料實驗室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華人學者Shanyu Zhao 和Wim J.
-
上普學術,貽貝啟發的天然雙網絡水凝膠及在生物3D列印中的應用
貽貝的啟發近日,清華大學孫偉教授、彌勝利教授、郭忠偉博士在ACS Bio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發表了一篇關於受貽貝啟發的天然雙網絡水凝膠及在生物3D列印中的應用研究:Mussel-inspired naturallyderived double-network hydrogels and its application
-
超級絕緣體氣凝膠:3D列印世界上最輕的材料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發現3D列印在構建氣凝膠物體方面獨具優勢,目前已經在石墨烯、氧化石墨烯、氮化碳、金、纖維素等氣凝膠領域得到了良好的驗證。但是,對於純SiO2氣凝膠而言,3D列印依然充滿挑戰,可謂幾乎不可能!有鑑於此,瑞士聯邦材料科學與技術實驗室Wim J.
-
超級絕緣體氣凝膠:3D列印世界上最輕的材料!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發現3D列印在構建氣凝膠物體方面獨具優勢,目前已經在石墨烯、氧化石墨烯、氮化碳、金、纖維素等氣凝膠領域得到了良好的驗證。但是,對於純SiO2氣凝膠而言,3D列印依然充滿挑戰,可謂幾乎不可能!有鑑於此,瑞士聯邦材料科學與技術實驗室Wim J.
-
瑞士科學家打造出纖維素含量更高的熱門3D列印材料
近日,據外媒報導,纖維素是一種天然聚合物、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它作為一種生態友好、生物兼容的3D列印材料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現在,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列印纖維素含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的複雜物體的方法。
-
3D列印微型二氧化矽氣凝膠
增材製造為小型化提供了思路,但一直被認為不適用於製備二氧化矽氣凝膠。近日,瑞士聯邦材料實驗室的趙善宇研究員、Wim J. Malfait研究員合作利用3D列印技術將二氧化矽氣凝膠顆粒與二氧化矽溶膠結合,首次成功製備出微型二氧化矽氣凝膠。該氣凝膠只含二氧化矽,且比表面積高達751 m2/g,熱導率僅為15.9 mW/(m·K)。
-
3D列印微型二氧化矽氣凝膠
近日,瑞士聯邦材料實驗室的趙善宇研究員、Wim J. Malfait研究員合作利用3D列印技術將二氧化矽氣凝膠顆粒與二氧化矽溶膠結合,首次成功製備出微型二氧化矽氣凝膠。【增材製造的過程】作者將粒徑尺寸為4–20 μm的二氧化矽氣凝膠顆粒加入到二氧化矽/1-戊醇的溶膠中,形成漿料,然後通過3D列印製備了小型的二氧化矽氣凝膠材料。戊醇的蒸氣壓較小(20 oC下是水的1/18),避免了氣凝膠在乾燥過程中表面的破壞。
-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提出專利概念——減排9成二氧化碳還能循環利用?
近日,洛桑聯邦理工學院Valais Wallis學院的研究人員申請了一項新概念的專利,該概念可將卡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近90%。過程是將二氧化碳捕獲在排氣系統中,將其轉化為液體並將其存儲在車輛上;然後將液態二氧化碳輸送到服務站,在那裡液態二氧化碳會被轉化為傳統燃料。
-
二氧化矽氣凝膠能被3D列印成微小結構嗎?
aau訊(編輯 盧晶)據外媒報導,由Shanyu Zhao、Gilberto Siqueira、Wim Malfait 和 Matthias Koebel領導的瑞士聯邦材料科學與技術實驗室(EMPA)的國際研究人員正在探索在微型規模上使用氣凝膠進行3D列印的新方法,並出版了題為「 3D列印二氧化矽氣凝膠
-
Nature:油墨微筆直寫3D列印二氧化矽氣凝膠技術
但是二氧化矽氣凝膠的缺點在於其脆性,機械加工性能差,限制了二氧化矽氣凝膠在小型化方面的應用。採用增材製造技術,為二氧化矽製造體的小型化帶來了可能,但是二氧化氣凝膠的可列印性是難點。近日,瑞士聯邦材料科學與技術研究所Wim J.
-
Nature 揭示二氧化矽氣凝膠微結構製造的突破性進展,3D列印是關鍵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研究,近期發表在訂刊 Nature中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微型二氧化矽氣凝膠製造技術取得的突破性進展。來自瑞士國家聯邦實驗室(Empa)的研究團隊展示了如何通過墨水直寫3D列印技術實現二氧化矽氣凝膠材料的高精度製造。
-
Nature 揭示二氧化矽氣凝膠微結構製造的突破性進展,3D列印是關鍵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研究,近期發表在訂刊Nature中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微型二氧化矽氣凝膠製造技術取得的突破性進展。來自瑞士國家聯邦實驗室(Empa)的研究團隊展示了如何通過墨水直寫3D列印技術實現二氧化矽氣凝膠材料的高精度製造。
-
《材料視野》綜述:受生物啟發的雙網絡水凝膠
【科研摘要】近年來,模仿自然組織的特性和/或結構的雙網絡(DN)水凝膠的設計和合成蓬勃發展,克服了單網絡水凝膠的機械性能瓶頸,並擴展了其在各個領域的潛在應用。已證明具有出色機械性能,出色的生物相容性和相當大的強度的此類生物啟發性DN水凝膠是生物醫學應用(如組織工程和生物醫學)的有希望的候選者。
-
《Materials Horizons》綜述:受生物啟發的雙網絡水凝膠
自從17年前有關DN水凝膠的第一份報告以來,已經報導了各種基於DN原理的系統,這些系統大大擴展了DN水凝膠的工具箱(圖2)。 2.1共價雙網絡水凝膠 常規上,DN水凝膠是通過兩步順序聚合方法合成的。在第一步中,形成了由聚電解質(例如聚(2-丙烯醯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PAMPS))組成的共價交聯的剛性和脆性網絡。在第二步中,該網絡在包含中性單體,引發劑和少量交聯劑的溶液中完全溶脹,導致在第一網絡內部形成鬆散交聯的,柔軟而靈活的網絡。
-
瑞士洛桑大學屬於幾流大學
洛桑大學(法語:Université de Lausanne;英語:University of Lausanne),簡稱UNIL,瑞士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距今已有470多年的歷史。學校學術氛圍濃厚,與洛桑聯邦理工學院一起,形成致力於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高等權威學府,是世界著名的綜合性院校。位於西南部沃州的洛桑市,瑞士法語區中心地區,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獲得中國教育部認證。
-
「前沿技術」光碟機動的水凝膠微致動器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受肌肉啟發,用金納米棒和水凝膠製成納米致動器,可用於構建柔性微機電系統、軟體機器人等。圖1 納米致動器結構水凝膠的可塑性和組織相容性好,在生物工程領域有重要應用前景,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機械性能較差。
-
他是上海科技大有機所聯培研究生,將赴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讀博
劉星宇上海科技大學-有機所聯培研究生林國強院士課題組愛好:看電影、玩遊戲、彈吉他畢業去向: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博士尤其參與在上科大舉辦的中國化學會第十一屆全國有機化學學術會議的志願者,這個經歷讓我很難忘。這是我第一次可以和全國各地的研究有機化學的老師以及同學進行交流和學習。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問上海交通大學張萬斌課題組的一個學長:眾所周知醛類化合物相比於α,β-不飽和雙鍵活性高的多,如果做氫化的話應該是醛基優先被還原,為什麼想到去嘗試金屬催化的α,β-不飽和醛類化合物的不對稱共軛還原反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