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系列渲染圖、真車申報圖、官圖的陸續披露後,幾何汽車的首款純電SUV——幾何C終於在6月20日開幕的粵港澳大灣區車展首發亮相。
新車共推出400km優選續航版和550km甄選續航版兩款車型,補貼後預售價13.98萬元起,計劃在今年三季度上市。
用官方的話說,幾何C的目標是向純電SUV市場TOP行列發起衝擊,上市後小半年內銷量要達5000,成為細分市場Top 3、中國純電市場Top 5。而在更深層次的意義上,這款車型就是要以更加嚴謹、考究的產品實力來滿足主流人群的主流需要,從而完成幾何品牌當下最為迫切的使命。
時至今日,在動輒600km、700km的「參數轟炸」之下,純電動車用戶的續航焦慮並不單純源於續航裡程的長短,續航真實度其實是一個更為重要的影響因素。究其原因,廠商對於產品續航裡程的虛標與實際使用場景「縮水」太大、表顯續駛裡程與實際續駛裡程不一致等做法難辭其咎。
幾何對此當然也做了充分的功課。
根據發布會上透露的數據,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的平均出行半徑為30公裡以內,即使按照每個工作日50公裡、周末100公裡的行駛裡程來計算,450公裡續航的產品便可以輕鬆cover一周的出行需求(也就是做到一周一充),但純電動車廣泛存在的裡程虛標、顯示不準等問題,卻讓用戶的實際使用不敢過於「放肆」——這才是亟待解決的痛點所在。
針對這一點,幾何C搭載了一套SEM智能能量管理系統,藉助以算法為核心的能效機制,從蓄能、節能、回能、控能、升能五個維度實現電能的最大化利用,從而帶來所謂的精準「真續航」。更何況,以北京地區的家用電價來計算,幾何C每公裡的用電費用僅7分錢(400km續航版本),對年輕消費者來說十分友好。
在控能方面,幾何C採用了行業領先的自學習VCU預測算法,通過實時計算前一段駕駛裡程內的車輛平均能耗以及行駛工況來準確預估當前電量可行駛的裡程,不僅可以達到接近100%的精準度,還能讓續駛裡程越開越準,從而最大程度杜絕半路拋錨的情況發生。
純電動車的另一大痛點,便是北方用戶較為關心的低溫續航問題,而這也恰恰是幾何C的強項之一。
幾何C搭載的ITCS電池液冷溫控管理系統目前已迭代到了3.0版本,這套系統的作用在於,它可以將電池單體溫差控制在±2℃以內,從而使電池溫度始終處於最佳工作狀態。
例如,通過智能預約電池加熱技術,用戶可以利用App提前設定出行計劃,將電池提前調整至最佳性能狀態,正常行車時的電能損耗便可以降低;開啟Eco+超級節能模式後,幾何C則可以通過節省空調能耗與座椅加熱能耗,一鍵提升8%的續航。
總而言之,讓續航更真實、更準確、更經得起推敲,是幾何C為解決用戶裡程焦慮交出的答卷。客觀來看,這一思路的確有助於讓時下的純電動汽車廠商從粗暴堆疊電池、比拼參數的競爭中解放出來,不失為一條值得參考的產品打造路徑。
去年,幾何品牌將旗下第一款純電轎車幾何A推向市場。但從上市至今,幾何A的銷量表現始終稱不上理想,今年1-5月的累計銷量僅為1058輛。
同時,過去一年也是新能源汽車補貼大面積退坡的年份,整體市場銷量的跌跌不休也讓新能源汽車銷量遭遇了近十年來的首次同比下降,最終錄得同比4%的降幅。
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下,幾何C的上市就更添幾分決絕的含義。它不僅要進一步豐富幾何品牌的產品矩陣,同時也要真正在終端市場刷新存在感,有效提振品牌銷量。而從目前來看,13.98萬元的預售價加上足夠良心的產品實力,幾何C在同級市場還是頗有競爭優勢的。
作為幾何汽車首款純電SUV,幾何C還肩負著一項更為重要的戰略使命:成為踐行幾何+計劃的首款量產車型。
5月10日,幾何+發布。作為幾何「白科技戰略」的落地平臺,幾何+不單單是全球首個科技出行創意共享站,同時也是一個「技術開放站」、「社群分享站」以及「創意孵化站」。它的出現,旨在成為科技出行領域的「超級接口」和「準入標準」。
而幾何+計劃的首款開放產品幾何C,必然也要在幾何品牌開拓邊界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根據官方的介紹,幾何C將成為幾何+開放平臺中設計+、智能+、遊戲+、創造+的承接車型,用戶可以將其看作一個具備「無限改裝潛力」的「白車身」,盡情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加上幾何將在這一平臺上逐步落實的技術開源,這個「白車身」未來必然會呈現出更加多元的形態。
此外,剛剛履新幾何品牌銷售公司總經理的劉智豐,也將在幾何C的下一步市場開拓中發揮重要作用。他曾先後在北京吉普、北京現代等企業任職多年,並立下了顯赫戰功。毫無疑問,這位汽車營銷老將的加盟將會給幾何品牌未來的戰略規劃帶來更多的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