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意義上講,「費米悖論」是維繫《三體》、《質量效應》、《輻射》等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文藝作品之間聯繫的紐帶。
網易愛玩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豪豬,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看到這個標題相信很多讀者會奇怪,論類型,《三體》是一本科幻小說,而《質量效應》與《輻射》是遊戲;論作者《三體》是中國人寫的,後兩款遊戲是老外製作的,這三者究竟有什麼關係呢?為了讓一些沒看過《三體》的讀者便於理解,這裡簡單介紹一下這本科幻小說。
劉慈欣《三體》已被譯為多國語言版本,得到世界各地硬科幻愛好者的認同
《三體》算是近10年來中國影響力最大的科幻作品,某種程度上講把「科幻」去掉也是成立的。憑著這部小說,原本算是小眾文化的科幻文學進入了大眾視野,原本只是玩票性質的作者劉慈欣老師實現了財務自由。這部作品甚至邁出國門,走向世界,斬獲了有科幻界奧斯卡之稱的「星雲獎」。在《三體》三部曲裡,廣為讀者熟悉的莫過於「黑暗森林」法則,在許多讀者看來這個理論不但在小說中成立,還能解釋許多現實裡的問題。「黑暗森林」法則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至於被許多網友奉為圭臬,有時候我們甚至會懷疑劉慈欣的腦子是怎麼長的,能想出這麼牛B的概念與想法。擁有這麼牛B概念的小說,到底和這些遊戲有什麼關係呢?
這還要從「費米悖論」說起。
外星人存在嗎?
關於外星人,從官方到民間已經有太多的爭論,到底有沒有外星人?不少人傾向於相信有,而另一部分人則堅持「無圖無真相」,在沒有實錘之前堅決不承認外星人的存在。但有一個情況是所有人無法否認的,那就是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個直接證據顯示外星人真實存在。
但你要說外星人不存在吧,似乎又說不過去。
以目前我們可觀測的手段能夠確定銀河系擁有超過1000億顆恆星,考慮到我們在銀河懸臂中所處的位置比較偏僻,有很大一部分恆星我們是觀測不到的,那麼樂觀估計銀河系有超過4000億顆的恆星。而在宇宙這個尺度上,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至少也有1000億個。
在這麼多恆星裡,太陽不過是一個非常普通的恆星,地球也是非常普通的巖石行星(NASA就發現了十幾個適合生命繁衍的類地行星)。哪怕把地球自身特別之處算進去——比如距離太陽不遠不近(行星宜居帶內),有月球這樣大型衛星提供的潮汐效應,又沒有小行星撞擊過(6500萬年前恐龍就因此滅絕),還有木星這樣大質量行星負責把亂七八糟的小行星吸走,這還不算,還得經受住宇宙中無處不在的輻射(比如伽馬射線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