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幻小說《三體》腦洞很大,改變你對宇宙的認知了嗎?

2020-12-05 星宇飄零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基礎科學#系列徵文

《三體》是一本腦洞很大的科幻小說,看完後確實很佩服作者的想像力和科學知識。

但是要說對宇宙認知的改變,不管你有沒有,我好像沒有。由於看《三體》的時候我已經是一個科學愛好者了,已經建立對基礎科學理論的一些粗略認識,雖然理解不深,但畢竟還是有所了解的。我本身並不是科幻愛好者,對科幻的興趣其實不是很大,這可能是小時候看過一篇國產科幻留下的陰影,裡面提到外星飛船接近光速飛行,由於時間膨脹效應來回幾光年之外的外星只需要三個月時間,我那個去……從此我對科幻小說完全提不起興趣………我覺得科學理論本身比科幻小說更有趣(^_^) 。

《三體》

後來在網上看到一篇介紹二向箔的文章,才了解到原來有【硬科幻小說】這玩意兒,在多方吹捧下,我決定看一下這本大家口中的硬科幻小說。《三體》確實沒有讓我失望,從第一部到第三部,作者充滿想像力也充滿野心,企圖去解釋一個個科學懸案和歷史謎題。比如第二部裡用黑暗森林來解釋費米悖論;比如腦洞最大的第三部裡,作者通過四維空間同時解釋了兩個謎題,一個是用四維碎塊解釋歐洲的魔法時代,一個是用高維跌落解釋弦理論的高維蜷縮。說實在這腦洞我不得不服。

(太陽系二維化)

還有一些諸如小宇宙裡的超球面空間這樣的彩蛋無不顯示著作者深厚的知識水平和豐富的想像力。

但問題是,這些科學知識我原本就知道了,而高維跌落、四維碎塊穿越這種事我又不信,所以實在沒有什麼顛覆我的宇宙觀……

另外,我發現了書中一些對科學理論的理解錯誤,比如對環日加速器製造的微型黑洞的描述就有問題。書中描述一個被黑洞吸進去的人,這裡不討論他是否能整個人完整被吸進這麼小的微型黑洞,單單說裡面描述他一直停留在視界面,並且能通過顯微鏡看到,這是錯誤的。

(時間凝固在黑洞視界上的人體)

在理論裡,人會停留在視界面進不去,這是因為引力時間膨脹造成的,在靠近視界時,時間會變得越來越慢,在外界時間裡,落入黑洞的人永遠無法在有限時間內越過視界面。然而這是針對超大型黑洞才會出現的,在靠近超大型黑洞視界時,時間就變得足夠慢,然而對於書中這種微型黑洞,只有在視界上才有足夠的時間延遲效應,然而對於一個靜態黑洞,視界面=無限紅移面,是看不到的,因為無限紅移面上的光子波長都無限大了,頻率為0,所以實際的情況是人很快落入黑洞紅移並消失,對於這麼小的黑洞,你甚至都看不到紅移消失的過程,「biu」的一下就沒了……這是在不考慮他是否被蠶食還是完整落入的情況下。

科幻小說嘛,不是科普,不要太當真。

那麼你呢?你的宇宙觀有沒有被《三體》刷新了?

相關焦點

  • 當《三體》硬科幻遇上古惑仔的軟精神,這部港片腦洞大開
    馬慶雲/文從去年開始,劉慈欣老師的《三體》便被傳出已經電影立項,並且素材拍攝完成,可上映日期卻一拖再拖。2016年年底的時候說這部電影今年暑假上映,而暑期檔的時候又沒了消息,說推遲到2018年上映。離2018年還有最後一天,這部《三體》又傳出已經製作的特效技術場面戲根本不過關,只能重新花更多的金錢進行製作,同時,因為特效技術的升級,不少演員動作捕捉的戲份可能也需要重新完成。電影《三體》當年的運作方,可能會轉手這一項目。顯然,2018年《三體》能否上映,已然成為未知數。不過,《三體》影迷倒是可以關注一下《香港大師》。
  • 腦洞成為黑洞,《三體》就是奇點——讀劉慈欣小說《三體》
    總算啃完了劉慈欣一百多萬字的小說《三體》。 小半條命差點搭上,燒腦費神。像是一場太空激戰殘留下的廢墟和塵埃,腦海一片昏天黑地,地老天荒。木然地回到現實,決定寫一篇,算是一名後進的學生參加畢業典禮,但我從《三體》裡能畢業了嗎? 《三體》是建立在人類文明視角上展現星際衝突,拷問宇宙法則的巨製,源於人類地球,高於人類地球,如深空一般暗夜無邊,深邃迷離。
  • 《三體》,那些腦洞大開的事,你知道多少?
    《三體》,那些腦洞大開的事,你知道多少?對於《三體》的三部曲的三本書,相信對於很多喜歡科學,喜歡看科幻電影的朋友們來說,一定不陌生,劉慈欣的《三體》獲得了科幻借最具權威的雨果獎和星雲獎,由此可見,著作的實力是多麼地雄厚,但是如果自己去親自閱讀之後,你會發現,《三體》的三部曲除了是一部文學作品之外,同時也是一部科幻大片,閱讀的本身就仿佛置身於看科技大片的環境中。
  • 強推4本腦洞大開的硬科幻小說:作者邏輯嚴謹,書迷好評如潮
    大家好,我是小馬哥,每天小編推薦的小說都是精心為你們挑選的,高人氣高質量,希望你們喜歡,今天推薦硬科幻小說,一起來看看。強推4本腦洞大開的硬科幻小說:作者邏輯嚴謹,書迷好評如潮第一本:《大宇宙時代》 作者:zhttty書評:地球即將遭遇毀滅,高層建造宇宙飛船準備逃走,主角機緣巧合救下一個科研人員,得到關於宇宙飛船的消息,在地球毀滅的最後時間裡,主角找到宇宙飛船並得到飛船控制權,而後帶隊組織拯救能救下的人,一共帶了十多萬人上飛船,一起帶入宇宙航行。
  • 擊穿腦洞,探索小說三體「神級文明」
    劉慈欣的」三體「名著,被科幻愛好者奉為經典,開啟了我國硬科幻時代的到來,這裡省略我滔滔江水的溢美之詞,只對其中腦洞大開的「神級文明」,來進行一番探索和想像。1964年,俄羅斯天體物理學家卡爾達舍夫提出了這樣一個理論:他認為人類文明的技術進步與將其國民可控制的能源總量息息相關。
  • 五本硬科幻小說,探索宇宙星空的奧秘,人類無窮的想像力書荒必備
    《卡徒》大神方想的作品,卡片流的開創者,小說描繪了一個完全由卡片為核心的力量體系,在這個世界,萬事萬物都需要卡片來維持,不同的卡片組合就會有不同的效果,千變萬化。《卡徒》是十年前的作品了,獨特的卡牌設計,精彩的戰鬥描寫,冷靜專注的主角性格,當年曾經是一本相當驚豔的小說。
  • 你知道嗎?三體、輻射、質量效應其實都是「親戚」
    你知道嗎?網易愛玩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豪豬,未經授權請勿轉載看到這個標題相信很多讀者會奇怪,論類型,《三體》是一本科幻小說,而《質量效應》與《輻射》是遊戲;論作者《三體》是中國人寫的,後兩款遊戲是老外製作的,這三者究竟有什麼關係呢?為了讓一些沒看過《三體》的讀者便於理解,這裡簡單介紹一下這本科幻小說。
  • 《一本好書》今晚上演《三體》,這八個細思極恐的腦洞你聽過嗎?
    不過當聽說新的一期要把《三體》搬上舞臺時,鵝妹心裡還是多少嘀咕了,三體?就是那個構建了龐大宇宙觀,中國科幻小說當之無愧巔峰,電影版概念預告剛放出來就讓所有書迷沸騰的三體?要知道,《三體》的腦洞可不是五毛特效過家家,它是在現實世界中開出的另一片天地,既和現實世界連接,但又有自己獨立生長的體系,構成一個完整的文明。
  • 《三體》中的宇宙觀有沒有平行宇宙?大神文明怎麼理解?
    如果平行宇宙指的是目前闡述的那種平行宇宙,也就是被猜測與量子狀態有關的、互相獨立存在但又不相連的各個宇宙,嚴格來說《三體》裡面並沒有出現。這樣的處理,符合三體「硬科幻」的特點。畢竟平行宇宙這個概念目前還是猜測性的,並沒有實質證據支持,在小說中加入這個概念,就會變成偏玄幻的科幻。
  • 《三體》到底是什麼? 美國人都在看什麼樣的科幻小說?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關於《三體》的方方面面,並附上國外的硬科幻小說神作強力推薦!其中有很多經典之作尚無譯本,但作為留學生的最大好處之一就——我們可以看英文原版書呀~(*^__^*) ~知道了這些書,和美帝科幻迷們聊起天來,也不至於雞同鴨講了。
  • 如果霍金來寫玄幻小說,辰東能比得過嗎?
    不過,今天我有一個突發奇想,如果霍金身體完好,讓霍金來寫玄幻小說,會不會寫出一本超越《三體》的書籍?或者會不會寫出一部腦洞比辰東還玄幻的小說?到時候辰東能比得過嗎?,大到宇宙小到任何一種物品都可以隨作者信手拈來,只要你能寫出較為合理的故事邏輯出來。
  • 三體中的水滴可以實現嗎?
    在三體中有一種三體文明的宇宙探測器——水滴。他撞擊地球文明的星際戰艦猶如子彈打豆腐一般摧枯拉朽,勢不可擋如入無人之境。那麼水滴有沒有在現實中被製造出來的科學依據呢?所以大概一平方釐米的水滴外殼得有一座喜馬拉雅山的重量,也就是說當地球文明的宇宙戰艦與水滴發生碰撞的時候就好像一頭撞在一顆中子星上一樣,三體人操控水滴比電影裡滅霸用力量寶石拿恆星砸鋼鐵俠還要狠。(點擊關注,腦洞劇情每天和你一起腦補全新內容,大家有什麼寶貴意見請在文末評論,我會一一回復,謝謝大家 !
  • 《三體》早已拍成電影,為什麼遲遲沒上映?小說中到底在說什麼?
    影版《三體》早在2015年就拍攝,但是該片至今都未上映。那究竟電影《三體》為什麼被停了?又為何被禁播?而三體到底講什麼?三體到底講什麼《三體》是 劉慈欣 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其中《三體》經美籍華裔科幻作家 劉宇昆 翻譯後獲得了 第73屆雨果獎 最佳長篇小說獎。
  • 《命運》是劉慈欣很優秀的短篇科幻小說:篇幅雖短,兩個腦洞卻大
    《命運》是劉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說,全書只有不到6千字,但是包含了故事一波三折,而且腦洞非常大,可謂是短篇科幻小說中的精品。作為科幻小說,《命運》雖短,卻包含了兩大科技腦洞:一個是穿越時間、改變歷史,一個是恐龍與人類對世界的統治。《命運》一文懸念很多,建議閱讀全文之後,再看本文的評述。
  • 四本完結很久仍經典難超越的小說,堪稱硬科幻四大書,你難說看過
    今天為大家帶來幾本經典硬科幻小說,在整個起點都找不出幾本比這些小說更好的硬科幻,希望你們能夠喜歡。《深空之流浪艦隊》這是一本硬科幻小說,這種小說最大的特點就是有考究的科學依據,用科學技術推動情節發展。所以有時候這樣的小說讀起來有點燒腦的感覺,但是經得起推敲,不會給人太過扯淡的印象。也因此,這種題材的小說創作難度比較大,能夠寫好就更難。小說講述了主角通過試劑變聰明,從地球出發找尋文明前進之路的故事。挺套路的金手指,所以小說開篇有些慢熱,但是當劇情展開以後將變得越來越精彩。作者以細膩的文筆描寫硬核科幻,完美結合的矛盾體,讓作品綻放華彩。
  • 小說《三體》到底在說什麼?又為何會被禁播?看了內容你才知道
    《三體》被拍照成電視劇的音訊讓不少喜愛這部小說的網友感到萬分激動。依據網上曝光的備案公示表來看,劇版《三體》合計24集,於2019年9月開機。而劇版《三體》的音訊,也讓人聯想到了被「蕭瑟」多年的電影《三體》。
  • 你知道嗎?三體、輻射、質量效應其實都是"親戚"
    》是一本科幻小說,而《質量效應》與《輻射》是遊戲;論作者《三體》是中國人寫的,後兩款遊戲是老外製作的,這三者究竟有什麼關係呢?為了讓一些沒看過《三體》的讀者便於理解,這裡簡單介紹一下這本科幻小說。但你要說外星人不存在吧,似乎又說不過去。以目前我們可觀測的手段能夠確定銀河系擁有超過1000億顆恆星,考慮到我們在銀河懸臂中所處的位置比較偏僻,有很大一部分恆星我們是觀測不到的,那麼樂觀估計銀河系有超過4000億顆的恆星。而在宇宙這個尺度上,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至少也有1000億個。
  • 5本讓老書蟲難以忘懷的完本硬科幻,全程高能不斷,書荒了別錯過
    當年的神作啊,現在去看,依舊精彩,各種腦洞大開啊,以故事為主,講述人類在災難之後,開始了人類在一艘宇宙飛船流浪宇宙的故事,對各種外太空場景,外星生物,外星戰爭都有很獨特很精彩的描寫,很有超時空要塞的味道。亮點是生命守恆定律,解釋了宇宙的文明跡象為何如此稀少。可惜最後結尾太匆忙,話說這個大佬的書要不是爛尾,可以吹爆的好嗎!喜歡硬核的不容錯過!2.
  • 四本完結很久仍經典難以超越的小說,文筆考究情節燒腦,堪稱硬科幻...
    今天為大家帶來幾本經典硬科幻小說,在整個起點都找不出幾本比這些小說更好的硬科幻,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深空之流浪艦隊》 這是一本硬科幻小說,這種小說最大的特點就是有考究的科學依據,用科學技術推動情節發展。所以有時候這樣的小說讀起來有點燒腦的感覺,但是經得起推敲,不會給人太過扯淡的印象。
  • 中國硬科幻小說的頂峰之作,書荒我選擇再看一遍!
    英雄人物激情,江湖義氣,佳人柔情似水,兩者之間或者一本小說,倒不如說是一部電影,全線無尿點的那類。不愧為現代都市屠榜文,近些年看了最好是的重生文。強推。4.《走進修仙》——作者:吾道長不孤這是一本肯定非主流女生的理科仙俠小說。各種各樣物理學數學課有機化學微生物的大神出現,元力上人牛頓,三師莫敵錢學森,各種各樣腦洞大開開啟搞怪超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