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基礎科學#系列徵文
《三體》是一本腦洞很大的科幻小說,看完後確實很佩服作者的想像力和科學知識。
但是要說對宇宙認知的改變,不管你有沒有,我好像沒有。由於看《三體》的時候我已經是一個科學愛好者了,已經建立對基礎科學理論的一些粗略認識,雖然理解不深,但畢竟還是有所了解的。我本身並不是科幻愛好者,對科幻的興趣其實不是很大,這可能是小時候看過一篇國產科幻留下的陰影,裡面提到外星飛船接近光速飛行,由於時間膨脹效應來回幾光年之外的外星只需要三個月時間,我那個去……從此我對科幻小說完全提不起興趣………我覺得科學理論本身比科幻小說更有趣(^_^) 。

後來在網上看到一篇介紹二向箔的文章,才了解到原來有【硬科幻小說】這玩意兒,在多方吹捧下,我決定看一下這本大家口中的硬科幻小說。《三體》確實沒有讓我失望,從第一部到第三部,作者充滿想像力也充滿野心,企圖去解釋一個個科學懸案和歷史謎題。比如第二部裡用黑暗森林來解釋費米悖論;比如腦洞最大的第三部裡,作者通過四維空間同時解釋了兩個謎題,一個是用四維碎塊解釋歐洲的魔法時代,一個是用高維跌落解釋弦理論的高維蜷縮。說實在這腦洞我不得不服。

還有一些諸如小宇宙裡的超球面空間這樣的彩蛋無不顯示著作者深厚的知識水平和豐富的想像力。
但問題是,這些科學知識我原本就知道了,而高維跌落、四維碎塊穿越這種事我又不信,所以實在沒有什麼顛覆我的宇宙觀……
另外,我發現了書中一些對科學理論的理解錯誤,比如對環日加速器製造的微型黑洞的描述就有問題。書中描述一個被黑洞吸進去的人,這裡不討論他是否能整個人完整被吸進這麼小的微型黑洞,單單說裡面描述他一直停留在視界面,並且能通過顯微鏡看到,這是錯誤的。

在理論裡,人會停留在視界面進不去,這是因為引力時間膨脹造成的,在靠近視界時,時間會變得越來越慢,在外界時間裡,落入黑洞的人永遠無法在有限時間內越過視界面。然而這是針對超大型黑洞才會出現的,在靠近超大型黑洞視界時,時間就變得足夠慢,然而對於書中這種微型黑洞,只有在視界上才有足夠的時間延遲效應,然而對於一個靜態黑洞,視界面=無限紅移面,是看不到的,因為無限紅移面上的光子波長都無限大了,頻率為0,所以實際的情況是人很快落入黑洞紅移並消失,對於這麼小的黑洞,你甚至都看不到紅移消失的過程,「biu」的一下就沒了……這是在不考慮他是否被蠶食還是完整落入的情況下。
科幻小說嘛,不是科普,不要太當真。
那麼你呢?你的宇宙觀有沒有被《三體》刷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