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中的水滴可以實現嗎?

2021-01-08 腦洞劇情

在三體中有一種三體文明的宇宙探測器——水滴。他撞擊地球文明的星際戰艦猶如子彈打豆腐一般摧枯拉朽,勢不可擋如入無人之境。那麼水滴有沒有在現實中被製造出來的科學依據呢?

三體水滴

水滴的結構

首先,水滴的體積並不大,但是其表面密度超高,達到中子星的密度水平,約等於原子核的密度。與之相比,地球戰艦也是由基本的原子構成,但原子中有原子核和電子,知曉盧瑟福的原子核內結構的實驗的人都知道原子核與電子之間還存在很大的空間,也就是說原子內部基本上是「空的」,原子99%的質量集中在原子核內部,而原子核的體積只佔到原子體積的千億分之一。而水滴雖然也是有原子組成但其表面受內部裝置的影響,水滴表面外殼的原子核高密度整齊劃一的規範排列著,這個密度結構基本和中子星是一樣的。所以大概一平方釐米的水滴外殼得有一座喜馬拉雅山的重量,也就是說當地球文明的宇宙戰艦與水滴發生碰撞的時候就好像一頭撞在一顆中子星上一樣,三體人操控水滴比電影裡滅霸用力量寶石拿恆星砸鋼鐵俠還要狠。

(點擊關注,腦洞劇情每天和你一起腦補全新內容,大家有什麼寶貴意見請在文末評論,我會一一回復,謝謝大家 ! ^_^)

製造水滴所需的技術要求

現實就是依靠引力就得需要極大的質量,如果不依靠引力想要達到這個密度,那不管是什麼牛逼哄哄的內部裝置也得依靠強相互作用力,而強相互作用力的作用範圍只在原子核內部,想要撐起宏觀結構是不可能的。

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小說三體中的水滴雖然運行速度雖然超高但是其居然可以做到無減速銳角轉彎!這就更加不可思議了,按照水滴的運行動能,想要轉彎根本不可能不做減速運動還是銳角轉彎,唯一的可能就是水滴在運行過程中扭曲了其周圍的空間,其本身並沒有改變運行方向,只是它讓空間發生了扭曲變化,那麼在扭曲的空間外部進行觀測就與自行改變運動方向別無二致。但是,這種幾乎180°的空間扭曲需要極大的質量,恐怕黑洞也沒有在小範圍內實現這種程度空間扭曲的能力。

那麼如果水滴可以做到的話就說明水滴擁有極其巨大的質量,足以讓空間發生強烈扭曲,但是小說中特別指明了其總體質量並不大,那麼這就是說水滴的設定是自相矛盾的。

結論

所以現實世界中水滴是不可能被製造出來的,即便是外星高等文明也不能違反宇宙基本定律。除非水滴擁有可以在一瞬間達到超越黑洞的質量,又在下一瞬間立刻恢復原本質量的能力。但是,如果說三體文明已經掌握了這種牛逼哄哄的技術,那何必費盡周折大老遠來侵略地球呢?操控水滴質量,改變他們的恆星運行軌跡從而永遠達到恆紀元它不香嗎,大老遠跑來欺負地球這明顯就是賠本買賣啊!

不過說一千道一萬都不影響我喜愛三體這部作品,只要是科幻小說就一定會不可避免地存在解釋不通的地方,但是並不影響它是一部優秀的科幻作品,只要是能夠提供全新視野的,腦洞給力的作品就是好作品,我們閱讀科幻文章也不是為了專門糾結其中一兩個無傷大雅的小bug,而是為了打開全新的世界,領略不一樣的風採,三體為我們打開了全新的宇宙世界觀,徹底刷新了人們對於宇宙原本的猜想這是其最值得被稱讚的。

相關焦點

  • 它可以被實現嗎?三體中的水滴,硬度強到可以摧毀恆星戰艦!
    它可以被實現嗎?三體中的水滴,硬度強到可以摧毀恆星戰艦!最近,我重新刷了一遍三體,雖然這本小說已被多次閱讀,但每當我重讀它時,我總會被黑色技術洗腦。這次我重新閱讀,讓我再一次對三體人摧毀人類艦隊的水滴感興趣。當我第一次看到這種黑色技術時,我感覺並不強烈,它似乎是由外星人創造的一種非常強大的技術,它就像最硬的子彈,數以千計的恆星級戰艦在瞬間被摧毀。但隨後仔細閱讀,發現這項技術非常引人注目,技術的魅力是不用隱藏的。
  • 傾盡人類科技,能在150年內能製造出《三體》中神物「水滴」嗎?
    隨後三體文明則製造了探測器水滴,它是危機紀元205年到達太陽系的(危機紀元:2007年-2208年),比三體艦隊快了200多年那,其實速度和三體艦隊差不多,也是10%光速,只是探測器的更容易加速和減速,因此它的到達時間要比三體艦隊要早得多。
  • 真的有三體中「水滴」的強互作用力材料嗎?
    大劉在三體《黑暗森林》這部小說中,有一個讓人無限震撼的場景,三體文明的一個探測器「水滴」摧毀了整個地球太空艦隊。
  • 傾盡人類所有科技,150年內能製造出《三體》中的水滴嗎?
    劉慈欣寫的三體在全世界,那是相當火的,而在三體一書中,除了咱們熟的二向玻以外,還有另一個極具攻擊性,對人類艦隊帶來毀滅性打擊的東西,那就是水滴,如果按照現在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來說,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夠達到這樣的科技?歡迎收看本期的三體世界學。說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先來看一下水滴到底是什麼?
  • 《三體》裡的物理學,水滴探測器在理論上有可能存在嗎?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三體裡最著名的「水滴」探測器。什麼是強相互作用三體裡的水滴到底是咋回事,有可能存在嗎?按照書裡的說法,水滴是利用強相互作用力結合在一起形成的物質,具有超大的密度,而且幾乎是絕對光滑。
  • 《三體》中所描述的高科技在現實生活中有可能實現嗎?
    小編最近迷上《三體》,感覺大劉在書中對人性的探討都很深刻,同時也被那些神奇的科技以及想像所吸引,諸如智子,水滴,反物質發動機,曲率驅動光速飛船等等,真的猶如天馬行空一般。那麼書中的高科技真的離我們很遠嗎?
  • 《三體》中水滴用了什麼科學原理?為什麼可以摧毀上千艘飛船?
    按照書裡的說法:它的強度比太陽系中最堅固的物質還要高百倍,這個世界中的所有物質在它面前都像紙片般脆弱,它可以像子彈穿透奶酪那樣穿過地球,表面不受絲毫損傷。具有這種強度的水滴,當然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摧毀兩千多艘太空戰艦。這場末日戰役的悲壯,書裡寫得淋漓盡致了,水滴的威力也展現得很清晰了。
  • 《三體》中水滴為什麼不先殺羅輯再封鎖太陽,因為三體人不敢
    而且"水滴"摧毀地球艦隊後,並沒有順手消滅艦隊基地,而是繼續飛往地球,它的目標還是羅輯。還是來看一段原文吧。"水滴越過了三萬四千公裡的地球同步軌道,它近距離掠過了"新上海"太空城,城中的所有人都清晰地看到了那個從他們的天空中飛速划過的耀眼光點,新聞宣布,撞擊將在八分鐘後發生。
  • 《三體》水滴第一任務為何會失敗,牛逼反被牛逼誤
    《三體II——黑暗森林》中水滴到達太陽系的第一任務是什麼?水滴為何在距離地面倆萬公裡的地方突然轉向,徑直飛向太陽並急劇減速而沒有撞擊地球?水滴這次任務的失敗帶給三體世界的是什麼?水滴與人類文明初次接觸可以說人類是嚴陣以待的,同時人類的內心充滿了自信甚至狂妄。
  • 不考慮水滴的情況下,太陽系艦隊能否與三體第一艦隊抗衡?
    水滴給太陽系艦隊的陰影實在是太大了,數千艘迎接水滴的飛船除了青銅時代和量子號事先進入深海狀態逃脫以外,其他悉數被毀!水滴所具有的技術對於太陽系艦隊是絕對優勢,用碾壓甚至都無法形容水滴!但除開水滴以外,太陽系艦隊能否抗衡三體艦隊?
  • 《三體》這部作品裡面,水滴是怎麼被打敗的?
    三體人是指我國作家劉慈欣所寫科幻小說「三體」中的一個外星智慧文明種群,居住在距離太陽系四光年外的半人馬座α星。何為「三體人的水滴」?在這部作品中,「水滴」是三體人用來對地球進行通訊幹撓的裝置,穿透力超強,同時可以屏蔽地球人向太陽傳出的信號,簡言之「水滴」是三體人的武器之一。
  • 三體中可怕的文明,用水滴團滅人類,不同文明之間差距有多大?
    看過劉慈欣《三體》的人都知道,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差距很大。在末日戰爭中,三體人民用水滴摧毀了人類的戰艦,消滅了人類。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謝弗根據先進文明對資源的利用程度將先進文明分為三個等級,即:一級文明:可以利用星球的所有資源,對應地球。二級文明:可以利用其恆星系統中的所有資源,對應太陽系。
  • 三體章北海傳:水滴的材料是什麼?
    水滴是三體人的探測器,但是僅僅一個探測器就摧毀了2000多艘人類戰艦,只有少數幾艘戰艦進入前進四狀態。水滴的攻擊方法就是單純的撞擊,除了可以規劃自己的最佳撞擊路線,並且可以準確撞中燃料庫。它還有非常堅硬的外殼,這是水滴最可怕的地方。
  • 劉慈欣《三體》裡的「水滴」可輕鬆穿透地心 其內部構造如何?
    》中,公元2212年,人類捕獲了來自半人馬座艾爾法星三體文明的探測器。它的液滴外形是那麼栩栩如生,以至於觀察者有時真的以為它就是液態的,根本不可能有內部結構」上面是書中對水滴的描寫,但是既然「水滴」是一個探測器,它肯定是有內部結構的,那麼「水滴」的結構是什麼樣的呢?
  • 「三體」中有哪些令人震驚的黑科技
    為什麼阻止人類對粒子結構的了解就可以鎖死地球科技進步?比如古代的人們知道木炭硝石硫磺可以做成火藥,知道這個物質可以與另一個物質發生反應形成一種可以利用的物質,但他們不知道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構成的,不知道分子鍵,催化原理等等,就造不出火箭推進器,就不可能飛上太空。智子是怎麼鎖死地球科技發展?
  • 《三體》中的物理學:水滴態可能存在嗎?
    近日,流媒體平臺網飛(Netflix)宣布將拍攝《三體》英文版劇集,原著作者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三體Ⅰ》和《三體Ⅲ——死神永生》)將共同擔任製作顧問。從內容本身到製作班底,這部劇集在許多方面都值得期待。例如,《三體》有很多神奇的設定,從智子到水滴,從四維空間到黑暗森林,影視作品將如何呈現這些腦洞?
  • 三體文明僅用一顆水滴,就把人類的戰艦摧毀,文明等級差距多大?
    三體人的一個水滴,能將人類的艦隊毀掉,它們到底有多強大?通過《三體》小說,能夠知道外星文明的優秀之處,從中能了解到劉慈欣對宇宙的獨特看法,在《三體》小說中,他明確指出三體文明和人類文明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三體文明憑藉一己之力,能輕輕鬆鬆毀滅人類。
  • 《三體》末日之戰,水滴攻擊怎麼會故意放走兩艘恆星級戰艦?
    作為科幻迷,《三體》三部曲,值得精讀。作者劉慈欣在《三體》末日之戰中描述的戰鬥場景,充滿著奇異色彩,讓人大開眼界,不得不佩服一個理工男的冷酷。按照人類對戰爭的想像,太空戰,怎麼著也得雷射亂掃、飛彈亂飛、爆幾顆核彈、搞點反物質什麼的吧,怎麼著也要「尊重」對手,咱們拉開架勢幹一場。聽上去頗有點春秋時期的風格。
  • 三體裡水滴的啟示:如果一個人進入了四維空間,會成為「神」嗎?
    水滴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裡,三體文明的發達程度,人類很難抗衡。不僅擁有智子這樣的監察型機器,悄無聲息地監察著其他文明,還掌握了水滴這樣的超級武器,一個水滴就將人類的太空武裝力量壓制,2013艘恆星級戰艦都沒有了用武之地。就是這麼強大的武器,卻在四維空間中被輕易摧毀。轉瞬之間就扭轉了局面,看過的人都知道,四維空間裡的水滴非常脆弱,內部的特殊力場直接崩潰,失去了原本的能力。
  • 就像三體的水滴:石墨烯令人意想不到的降維打擊
    石墨烯2004年,自從英國科學家在實驗室中成功剝離出第一片石墨烯,它就以超高的強度,優異的儲能、導電石墨烯在實驗室中的製備過程非常簡單、粗暴,就是用特殊的膠帶一層層的撕掉、剝離多餘的原子,直到薄片越來越薄,最終在一個維度上只剩下「一層」碳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