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中所描述的高科技在現實生活中有可能實現嗎?

2020-12-06 白達侃娛樂

小編最近迷上《三體》,感覺大劉在書中對人性的探討都很深刻,同時也被那些神奇的科技以及想像所吸引,諸如智子,水滴,反物質發動機,曲率驅動光速飛船等等,真的猶如天馬行空一般。那麼書中的高科技真的離我們很遠嗎?現在看來並不如此,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已經有許多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核聚變技術

在《三體》中,人類的科技曾經被智子鎖死,當得知三體艦隊正在趕來時,人們逐漸陷入絕望。經過長時間的頹廢之後,人類重燃鬥志,並且利用先進的技術成功實現了可控熱核聚變,並建造了龐大的城市以及飛船。因此,在能源方面,實現可控的核聚變技術將無疑給我們生活帶來最大程度的改變。實現熱核聚變的原理很簡單,用強大的作用力將氘或氚融合在一起,將會釋放巨大的能量。並且地球上原料儲備豐富,實現這一過程既乾淨又安全。不過要實現近億度的高溫並將反應約束在爐中以保證其持續進行一直是難題。但是就在去年,我國的科學家們成功利用託卡馬克裝置,將等離子體中心加熱到1億度,可以說是又離成功近了一步。

二:暗物質粒子

暗物質粒子仿佛如同「幽靈」一般,促成了我們宇宙現在的模樣。我們有時會想,為什麼行星總是在轉動?為什麼它總要圍繞在其他星球上公轉?也許是暗物質組成的空間「網」,將每個行星與星系連接起來不至於脫離。暗物質粒子是一種攜帶暗能量的「被極化」的磁極粒子,本身也可能會傳遞能量,而且我們的科學家一直在致力於尋找這樣一種粒子,「悟空」天文探測器就是去探索研究這一現象的,期待它在未來能夠帶給我們驚喜!

三:量子糾纏

不得不說,三體人對微觀世界的探索研究還是非常強大的,為了防止地球發生技術爆炸,三體就派出智子監視人類的一舉一動,那麼一顆小小的粒子如何將信息傳輸到幾光年之外的地方呢?那就是利用量子糾纏。進行過「配對」的兩個粒子,它們無論相隔多遠,其運動總有關聯性,而這一技術如果在未來被用於通信,那對於人類的信息生活真的是質的提升。在最近,我們也成功地利用衛星來完成了這一實驗,通過「墨子」衛星,首次實現了7600公裡遠的量子密鑰分發,這也意味著我們在微觀領域的重大突破。

除了以上介紹的之外,小編還對書中空間維度,曲率引擎產生了興趣,不多說了,回去猛補物理知識去了。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了現實中的三體世界,竟和科幻小說描述的一模一樣
    科學家發現了現實中的三體世界,竟和科幻小說描述的一模一樣讀過劉慈欣三體小說的任何人都知道,三體是虛構的外星智慧文明。在這個科幻小說中,深刻描繪了距離地球4光年遠的三體文明生活環境、科技水平,以及宏大璀璨的宇宙。
  • 三體中的水滴可以實現嗎?
    在三體中有一種三體文明的宇宙探測器——水滴。他撞擊地球文明的星際戰艦猶如子彈打豆腐一般摧枯拉朽,勢不可擋如入無人之境。那麼水滴有沒有在現實中被製造出來的科學依據呢?^_^)製造水滴所需的技術要求現實就是依靠引力就得需要極大的質量,如果不依靠引力想要達到這個密度,那不管是什麼牛逼哄哄的內部裝置也得依靠強相互作用力,而強相互作用力的作用範圍只在原子核內部,想要撐起宏觀結構是不可能的。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小說三體中的水滴雖然運行速度雖然超高但是其居然可以做到無減速銳角轉彎!
  • 《流浪地球》所描述的把地球推離太陽系在現實中可行嗎?
    《流浪地球》所描述的把地球推離太陽系在現實中可行嗎?在現實中不可行,基於兩個理由,一是推力不足,二是地殼無法承受!當然推力不足只是《流浪地球》中設定的條件,而現實中甚至連核聚變發動機都還沒有時間,更不要談推力不足了!
  • 《三體》中極為可怕的黑暗森林法則,它會出現在現實中嗎?
    引言:劉慈欣在《三體》中塑造了一種無形的規則,凡是存在於宇宙中的文明都必須遵守這個規則,它就是「黑暗森林法則」。雖然黑暗森林法則被認為是最殘酷最現實的法則,但它的存在是有必要的。那麼現實的宇宙中是否存在黑暗森林法則呢?
  • 科學家發現了現實中的三體世界,竟和科幻小說描述的一模一樣
    一提到科幻小說《三體》,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三體人生存的星球附近有三顆恆星,他們的運行軌道極其不規則無法預測。也因為如此,三體人的生活環境非常惡劣,在他們的文明遭遇數百次的毀滅與重生之後,他們準備逃離這個鬼地方。正在這個時候,接收到了來自地球的信號,於是三體人侵略地球的故事就此展開。那麼,宇宙中是否存在類似三體的星球呢?
  • 三體中的二向箔在現實中有可能存在嗎?
    在三體的宇宙世界中,二向箔是超級文明採用宇宙物理定律作為武器,對相對低等文明進行降維打擊的手段,它可以把三維的世界變成二維的。那麼基於人類目前所認識到的物理定律來分析這個」二向箔「在現實中到底有沒有可能被創造出來呢?首先,這其中涉及到很多有趣的物理概念。
  • 談談《三體》中為我們展現出的奇幻高科技工程
    《三體》這部小說被稱為硬科幻的代表作,在小說中充滿了以一定的科學理論為指導幻想出的的未來高科技工程,那作者在小說中幻想了多少種充滿期待的未來科技呢?下面我們一一列舉下,漏了的或是和小說中不符的在評論區補充更正吧。
  • 三體一書中三體文明與地球文明還有別的選擇嗎?
    現實生活中新聞報導最近國內某醫院已經實現了腦機接口對接,國外某科技公司更是直言十年時間內通過腦機對接治癒人類各類疑難雜症!以人類的科技發展速度,加之考慮地球自然資源的有限,最終,人類是否通過腦機對接,實現在虛擬世界中生存呢?就像是黑客帝國一樣,所有人都活在一個類似與母體的虛擬世界中但與黑客帝國的母體不同,人類的身體已經不再是人生存的必須條件,也不需要食物等現實資源,人類意思形態可以儲存於存儲器中,由電子信號轉化為人類感官,並且這一類感覺並不比外界現實生活中差 甚至更加豐富深刻。
  • 它可以被實現嗎?三體中的水滴,硬度強到可以摧毀恆星戰艦!
    它可以被實現嗎?三體中的水滴,硬度強到可以摧毀恆星戰艦!最近,我重新刷了一遍三體,雖然這本小說已被多次閱讀,但每當我重讀它時,我總會被黑色技術洗腦。這部小說太棒了,人類文明和宇宙社會衝突的想法是完美的,充分展示了宇宙和科學的奧秘,讓我們每次讀到它都會有新的收穫。這次我重新閱讀,讓我再一次對三體人摧毀人類艦隊的水滴感興趣。當我第一次看到這種黑色技術時,我感覺並不強烈,它似乎是由外星人創造的一種非常強大的技術,它就像最硬的子彈,數以千計的恆星級戰艦在瞬間被摧毀。但隨後仔細閱讀,發現這項技術非常引人注目,技術的魅力是不用隱藏的。
  • 《三體》中的曲率飛船有可能實現嗎?速度達到光速?大劉真是厲害
    曲率驅動一直是第一個讓人們想起星際迷航內部的扭曲宇宙飛船的名字,雖然它們在原理上描述相似,但它們並不相同。《三體》內部的曲率太空飛行器不會超過光速,而《星際迷航》內部的曲速太空飛行器會超過光速。我們不會再談論星際迷航的曲速飛船了,讓我們來看看曲率太空飛行器內部的《三體》,為什麼我說它是偽光速,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飛行時產生的相對論效應,在小說中程欣和AA正從太陽系飛到雲天明在一個彎曲的宇宙飛船上傳送給她的恆星時間,由於時間的相對論效應,它們的時間比地球時慢,距離地球200光年遠的天體動力學只需要幾天的時間。
  • 《流浪地球》中的這些高科技產品,現實生活中已經有了,還不貴!
    而作為一部科幻片,又是未來發生的事情,那麼片中的很多技術都是未來的技術,當前的現實中肯定是沒有的,但其實我們仔細看,這部片子中的很多高科技,現實生活中就已經有了。第一是講的肯定就是那個同聲翻譯器,劉培強中校和其他不同國家的太空人交流時,由於語言不一樣,所以需要戴上同聲翻譯器,對方說的話可以同聲翻譯成中文。
  • 《三體》中的物理學:水滴態可能存在嗎?
    儘管《三體》中的物理設定有硬傷,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一部偉大的科幻小說,也是一部與當代科學特別是物理學接軌的小說。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淼在著作《<三體>中的物理學》(湖南科技出版社,2019年)中以《三體》為起點介紹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現代物理學和現代宇宙學知識,認真探討了這些神奇的設定是否可能。
  • 《三體》哲理:在生活中,你要遠離這種人
    古人有所謂的「四十不惑」的說法,認為人到了四十歲,就不會再因為很多以往看不開的事情所迷惘了,而這種「不惑」,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對人性的了解,對人心的洞察。雖然古聖先賢教導我們「人之初性本善」,但是,隨著我們步入社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畢竟人類社會始終都存在龍蛇混雜的狀態。
  • 三體羅輯傳:人體冬眠可能原理,現實中有哪些人體冬眠可能技術?
    但是不同的是,冬眠的青蛙也是有生命活動的,因為青蛙並不需要冬眠幾個世紀。而且自然情況下完全的停止生命活動就是死亡,像青蛙這樣的複雜生物不可能在完全無生命活動情況下自我激活、甦醒。更何況人類的體型更大更加複雜。所以可以看到三體中,人體冬眠後需要機器維持生命活動,這裡的維持有兩種可能。
  • 三體羅輯傳:人體冬眠可能原理,現實中有哪些人體冬眠可能技術?
    在三體中冬眠是非常重要的技術,如果沒有冬眠技術,那劇情就沒有辦法發展,因為主角的壽命都是有限的,即使達到最高的醫療水平,人類的壽命也就在150年左右。所以主角要通過冬眠前往未來,才能繼續主角的故事。但是不同的是,冬眠的青蛙也是有生命活動的,因為青蛙並不需要冬眠幾個世紀。而且自然情況下完全的停止生命活動就是死亡,像青蛙這樣的複雜生物不可能在完全無生命活動情況下自我激活、甦醒。更何況人類的體型更大更加複雜。所以可以看到三體中,人體冬眠後需要機器維持生命活動,這裡的維持有兩種可能。
  • 《三體》中的歌者文明,像極了現實中的美國
    《三體》的主要故事脈絡講述的是兩個文明之間的矛盾、對抗等種種交錯,其中三體文明與地球文明各有優劣,雖然三體文明的科技水平高於地球,但從文明本身來說,三體文明並沒有比地球文明高尚多少。而如果僅憑科技實力來看,整個系列中只有一次上鏡機會的歌者文明,無疑是當時整個宇宙中實力最強大的宇宙文明之一。
  • 中國天眼,現實中的《三體》紅岸基地
    大劉的科幻小說《三體》系列第三部,入圍雨果獎提名。這是即15年三體系列,第一部實現亞洲人雨果獎零的突破後,《三體》系列第二次入圍該獎提名。說到三體就不得不提紅岸基地,人類從這裡向宇宙發出了第一聲鳴啼。而在現實生活中位於貴州省平塘縣的中國天眼,口徑達500米,相當於30個足球場,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通過反射單元的獨立轉動來接收不同功率的信號,綜合性能比美國300米望遠鏡提高了近10倍,靈敏度是德國100米望遠鏡的10倍。
  • 三體裡面的量子「幽靈士兵」,沒在現實空間中,卻能影響三維世界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小宙斯帶你看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三體裡面的量子「幽靈士兵」,沒在現實空間中,卻能影響三維世界。《三體》這本書可以說已經快是一個科幻類的巨作了,所傳達的科幻概念讓很多人感到非常驚訝,比如說三體裡面的量子「幽靈士兵」,當時在書中描述的是第二面居然為了對付三體人作出的決定性計劃,當時面壁人是用球狀閃電直接毀掉了地球人類的整艘艦隊,並且讓人類的整艘艦隊裡面的士兵,全都變為了量子幽靈士兵,他們以這種形態去迎接外星人的戰爭。
  • 現實中的「三體」世界被發現,還不止一個,三體人是否存在?
    三體指的是三顆質量類似的恆星因為引力而彼此運動形成的天體體系。風靡全球的科幻小說《三體》中描述的外星人就日子在這樣一個體系中,小說中的多星並行導致三體人屢次遭受生計危機,閱歷了屢次毀滅和重生。這和地球安穩一個太陽的環境徹底不能比較。
  • 《三體羅輯傳》:三星系統在宇宙中存在嗎?
    三體人生活的星系有三顆恆星,形成的三星系統,而三體人的行星就在這樣的三星系統中。三體中的描述指三體人所在的三星系統是無規律的,三體人也因此進化自己,可以通過"脫水""浸泡"來生存,適應恆星的無規律運動帶來的溫度變化。那這種三星系統在宇宙中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