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的這些高科技產品,現實生活中已經有了,還不貴!

2021-01-13 只談科技

《流浪地球》在這個春節太火了,火到現在很多原來對什麼木星都不熟悉的小朋友都開口閉口說木星了,足以見其成功之處。

而作為一部科幻片,又是未來發生的事情,那麼片中的很多技術都是未來的技術,當前的現實中肯定是沒有的,但其實我們仔細看,這部片子中的很多高科技,現實生活中就已經有了。

第一是講的肯定就是那個同聲翻譯器,劉培強中校和其他不同國家的太空人交流時,由於語言不一樣,所以需要戴上同聲翻譯器,對方說的話可以同聲翻譯成中文。

這個東西,現實中就有很多了,甚至品牌眾多,不信大家可以去網上搜一搜,雖然效果可能沒有電影中的好,但其實就是這個玩意,並且也不貴。

第二個要講的肯定是那個人工智慧MOSS系列了,能夠和劉培強對答如流,還能夠計算各種情形,可以說是超級計算機了。

這麼強的人工智慧,現實中不敢說一定有,但在最近兩年大行其道的人工智慧音箱不就是這玩意麼,只是還是初級階段而已,

比如小米的小愛同學,微軟的小冰,還有蘋果的siri,三星的bixby,還有天貓精靈等等,都是這種技術,只是MOSS在這上面做了更多改進而已,更強了。

第三個要講的是機械臂了,那些救援隊成員都有這東西,可以攀巖,可以使出更大的力氣,甚至還可以是槍,是其他工具。

如果你經常看美國科幻大片,那就麼肯定不陌生,因為美國大片中的那些改造人都是帶有這玩意的。這個東西在現實中也是有的,不過主要用於醫療行為,並且主要用處就是用來做假肢等,以輔助人的生活。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比如偵察無人機,救援隊用的,這個玩意就不用多說了,早就有了,並且應用太廣泛了,個人都可以擁有,也不貴,深圳的大疆創新還是這個行業最牛的企業。

可見,所謂的藝術就是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科幻片裡的素材也是來源於生活,只是進行了一些加工和升華而已。

相關焦點

  • 訊飛翻譯實力顛覆想像,《流浪地球》中A.I.黑科技竟成現實
    毫無疑問,這個春節檔是屬於《流浪地球》的。在這部開年科幻片裡,我們看到了被A.I.黑科技支配的地球未來。其實電影中有一些離我們現實生活還比較近的高科技,就比如在影片中出現3次鏡頭的A.I.翻譯器。訊飛翻譯將科幻電影「黑科技」照進現實在科幻電影中看到「黑科技」已經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了,科技的進步,讓許多科幻作家筆下的未來世界逐漸成為現實,科幻又在研究之外加以延伸,把脈未來。《流浪地球》中出現的平凡場景看似是「黑科技」,其實早已經來到我們身邊。
  • 流浪地球中的榴槤蚯蚓幹,現實中真的有嗎?感受地底的味道!
    今年年初有一部電影非常的飽火爆,不知道大家都有沒有看過呢,很多人小夥伴都已經說出來了,沒錯就是《流浪地球》。對於我國的第一部科幻電影來說,《流浪地球》的出現已經先很多愛好科幻的朋友看到希望,雖然它不是那麼的完美,但卻為中國的科幻開了一個好頭。
  • 《流浪地球》所描述的把地球推離太陽系在現實中可行嗎?
    《流浪地球》所描述的把地球推離太陽系在現實中可行嗎?在現實中不可行,基於兩個理由,一是推力不足,二是地殼無法承受!當然推力不足只是《流浪地球》中設定的條件,而現實中甚至連核聚變發動機都還沒有時間,更不要談推力不足了!
  • 現實版流浪地球,銀河系中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流浪地球》非常受歡迎,它還被拍成電影在春節檔放映。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太陽進入快速膨脹期,為了逃離被吞噬的命運,科學家在地球上安裝了行星發動機,推動著地球逃離太陽系。此後,地球不再繞任何恆星旋轉,成了所謂的流浪地球。
  • 《流浪地球》中行星發動機,在現實中合理嗎?能否推動地球運動?
    《流浪地球》作為2019年春節檔上映,它的出現讓人重新認識到宇宙,地球的環境一直發生變化,慢慢變得不適合人類生存,這時候全世界為了人類文明能夠延續,開始製造行星發動機,可控核聚變已經在實驗室生成,雖然已經看到了希望,但是很難將它應用到現實中,這時候有人提出,如果在現實創造出像《流浪地球》中的小型發動機,能否運用它自身的動力,將地球推動離開太陽系?
  • 《流浪地球》中,「引力彈弓」借木星加速,現實中為何不能實現?
    相信許多的朋友,無論是科幻迷或者不是科幻迷,在最近一定都聽說過《流浪地球》這部國產科幻大作,而且想必許多人也都已經不止一次地反覆觀看這部電影,二刷甚至三刷四刷地貢獻票房。《流浪地球》主要講述的故事就是,在未來的時間內,太陽有可能會發生氦閃,對地球上的人類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人類為了繼續繁衍生息,不得已利用行星推進器,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前往4.2光年外的比鄰星。
  • 生活中的高科技產品大盤點!讓生活充滿科技感
    我們已經步入科技引領社會發展潮流的時代,未來會有越來越高端的科技產品替代傳統的產品,生活也會越來越智能化。在我們傳統的想法中,高智能化的科技產品跟我們生活關聯不大,但其實很多高科技產品就是為我們生活所設計的,下面小編給大家盤點幾款高科技產品,讓你享受高科技帶來的便利。
  • 流浪地球中的叛軍
    如果你看過這部影片的話,在《流浪地球》的結尾有一群人喊還我陽光,很多人覺得莫名其妙不明所以。其實,只要讀過《流浪地球》原著的人,立刻就知道是其中一條重要的情節線,被刪得面目全非之後的一點遺存。這條情節線因為容易引發爭議,在電影呈現中幾乎給刪沒了。但在電影中還自始至終隱約有叛軍,結尾中還有喊著還我陽光的遊行隊伍。據說該電影上映時被減掉了差不多三十多分鐘,所以有一些細節給大家錯愕的感覺。比如,救援隊去救援為什麼要帶著槍,還有一部每分鐘5000發子彈的加特林機槍?
  • 這些科幻電影裡的智能產品,已經走進了生活
    試想一下,如果電影007中那些用最尖端科技打造的裝備,都成為普通人觸手可及的產品,那每個人的生活是不是就都像邦德一樣精彩?每個人都是渴望更絢麗多彩的生活,而科幻似乎給這種渴望找到一個出口。值得欣慰的是,這個出口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其實,只要留心翻看一下歷年來大開腦洞的科幻作品,你就會發現很多眼熟的物品;稍加思量你還會恍然大悟,這不就是昨天剛用過的某樣物件嗎?
  • 《流浪地球》中的重元素核聚變技術是什麼?現實中能夠實現嗎?
    最近有一部電影《流浪地球》火了,電影描述的是影片中描述的是太陽即將開始死亡倒計時,地球和人類面臨著滅頂之災,繼而啟動了逃離太陽系的計劃。要知道這一萬多個巨大的行星發動機肯定是非常強大的,否則也不可能將地球推離太陽系,讓地球成為流浪行星。而且如此多的行星發動機也需要很多燃料才行,這種燃料必然非常常見才行,否則就無法滿足它們的運行。對此,《流浪地球》中也進行了解釋,這些行星發動機都是應用了核聚變,使用的燃料就是地球上非常常見的石頭,只有這種常見的容易處理的石頭才能夠滿足上萬座行星發動機的需求。
  • 《流浪地球》,在中高考作文素材方面的妙用
    自《流浪地球》上映以來,票房一路飆升,廣受好評,可謂是票房口碑兩開花,甚至還上了《焦點訪談》,可以說熱度不減,已成為2019年初現象級的電影。而身為一名語文教師,我思考的是,能不能將這個人見人愛的小破球,轉化成我們中高考語文的作文素材,來豐富提高我們的寫作。
  • 無法在現實中體驗《流浪地球》?那就在遊戲中看看宇宙的樣子
    無法在現實中體驗《流浪地球》?那就在遊戲中看看宇宙的樣子大家好,相信大家最近都已經在院線二刷三刷《流浪地球》了,也熟記了」北京第三交管委提醒: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淚兩行」這段話了。大家也通過了電影了解到了劉慈歡筆下的宇宙,今天就讓鄙人來介紹一下遊戲了的宇宙世界是怎麼樣子的。
  • 《流浪地球》中地球擺脫太陽引力哪些是不可能實現的?
    最近大火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是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擺脫太陽引力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小說中有一個設定就是當地球推力到達一個值時就可以擺脫太陽引力,推力達到這個值在現實中可行嗎
  • 現實版流浪地球?科學家大膽推測:宇宙中可能遍布著流浪的行星
    他認為,這些太空區域很可能遍布著大量的流浪行星,只不過它們過於暗淡,以至於我們目前還看不到。一說到流浪行星,很多人可能會想到流浪地球。不過,流浪地球是科幻作品裡人類為了逃離太陽系而驅動地球的主動遷移,而這些流浪地球則是被動地流浪。
  • 電影《流浪地球》中的心理元素
    電影《流浪地球》中的心理元素大年初三帶著孩子們到電影院看《流浪地球》,本來想看另一部適合兒童看的動畫電影的,但是考慮到自己不滿3歲的兒子可能對動畫片也沒有超過20分鐘的耐性(除了小豬佩琪能連續看2個),所以就選擇了據說是國產首部災難科幻片的《流浪地球》。
  • 現實版的「流浪地球」!宇宙中神奇的流浪行星!
    銀河系中可能存在許多流浪行星雖然銀河系中的流浪行星很多,但想要確定一個流浪行星卻是很困難的事情!PSO J318.5-22行星便是科學家發現的流浪行星。PSO J318.5-22行星流浪行星的作用也許有些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流浪行星是否圍繞恆星進行公轉,有什麼實際意義?首先,流浪行星的存在完善了人類對宇宙,尤其是對銀河系的認知。
  • 「流浪地球」的劇情並不遠?現實中已存在人類撤離計劃,令人震撼
    「流浪地球」的劇情並不遠?現實中已存在人類撤離計劃,令人震撼近期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強勢席捲,讓國人第一次走進硬科幻,走近星際旅行和遷徙,在電影中,太陽以不可逆的態勢極速膨脹,為了躲避滅頂之災,人類為地球安裝上了燃料推進器,進行了一次漫長浩蕩的星際遷徙。
  • 《三體》中所描述的高科技在現實生活中有可能實現嗎?
    小編最近迷上《三體》,感覺大劉在書中對人性的探討都很深刻,同時也被那些神奇的科技以及想像所吸引,諸如智子,水滴,反物質發動機,曲率驅動光速飛船等等,真的猶如天馬行空一般。那麼書中的高科技真的離我們很遠嗎?
  • 《流浪地球》已經有動畫版了?
    《流浪地球》的攝製過程和後期工作都高度保密,即使已經準備大年初一上映了,預告片跟去年放出的幾支先導片相比,也沒有透露更多的秘密,電影團隊裡的各創意人員依然嚴守口風絕不洩露天機,職業精神已經得分。有多少人參與劇本、改了多少稿等等這些都不算數,畢竟數量跟質量不一定成正比。
  • 《流浪地球》中1萬臺行星發動機啟動,為何地球不缺氧?
    雖然,《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已經上映很久,但是仍有網友對其念念不忘,時不時地討論其中的劇情。而其中,討論最多的話題,大都是關於那1萬臺行星發動機的,有人對建造這種行星發動機的所需時間感興趣,也有人對這行星發動機的燃料感興趣,還有人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如果《流浪地球》的劇情真的成為了現實,那麼在這上萬臺行星發動機開啟的時候,地球難道就不會缺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