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
一部中國最有名的科幻小說,也是水平最高的科幻小說,水平有多高?
「三體」在2015年獲得了【世界科幻協會】頒布的雨果獎(這個分量相當於科幻屆的諾貝爾),同年還入圍了科幻領域另一重量級獎項——星雲獎。
三體裡面有哪些「黑科技」呢
三體人擔心在到達地球前,地球科技飛躍會用新技術打敗三體艦隊,所以利用智子阻止地球人類對粒子微觀結構的了解。
為什麼阻止人類對粒子結構的了解就可以鎖死地球科技進步?
比如古代的人們知道木炭硝石硫磺可以做成火藥,知道這個物質可以與另一個物質發生反應形成一種可以利用的物質,但他們不知道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構成的,不知道分子鍵,催化原理等等,就造不出火箭推進器,就不可能飛上太空。
智子是怎麼鎖死地球科技發展?
它是二維質子(通過質子展開)改造成計算機,再轉換成高維將體積減小,然後運用智子的知識體系從真空獲取能量變成高能粒子以光速飛到地球,再智能搜尋地球上的粒子加速器(用於粒子的對撞,通過對撞發現更小的粒子),在人類使用時代替實驗中的粒子(智子以光速移動,到達不同地點瞬間可視為同時)從而讓人類得到錯誤的實驗數據。
受三體世界智能粒子(也就是上面所講的智子)控制的擬人機器人,可視作三體人駐地球的大使
二向箔專門用於「歌者」文明清除那些位於結構複雜的多行星恆星系統的弱小文明,歌者在2403年朝太陽系投擲了二向箔,同年太陽系和和絕大多數地球人被二維化而滅亡。
二向箔
二向箔是什麼原理?
空間二維化,將原本的三維空間的單個維度捲曲壓縮,實現對空間的逐步吞噬和拆解,吧三位空間變成一個二維的平面。
三體文明共向太陽系發射了十個水滴,人類出動了幾乎所有的太空武裝艦隊,僅一個水滴就使其全軍覆沒,並且封鎖了太陽的電波放大功能(防止人類通過太陽的電波向宇宙發射信號)。
水滴
水滴結構
水滴的大體結構便是由外層大量的處於消電力場(抵消原子之間的電磁相互作用)下的緊密類金屬原子核,包裹著內部的消電力場發生器與推進系統等設備。在水滴被摧毀後的水滴「殘骸」應該為普通的純金屬。
水滴的原理
表面會反射幾乎全部的電磁波,絕對光滑,溫度處於絕對零度,為互相運動的原子相互壓縮到極致產生的高強度材料,水滴破壞引力波發射器時的速度為25000千米/秒,即8%的光速,根據動能公式算出水滴撞擊地球艦隊時的動能,約相當於地球三年內接受到的太陽輻射能量的總和。
當得知三體艦隊正在趕來時,人們逐漸陷入絕望。經過長時間的頹廢之後,人類重燃鬥志,並且利用先進的技術成功實現了可控熱核聚變,並建造了龐大的城市以及飛船。
熱核聚變原理
核聚變是兩個較輕的原子核聚合為一個較重的原子核,並釋放出能量的過程。然界中最容易實現的聚變反應是氫的同位素——氘與氚的聚變,這種反應在太陽上已經持續了50億年,(我們熟知的氫彈就是利用這個原理)。
如果核聚變可控,就可以有效控制「氫彈爆炸」的過程,讓能量持續穩定的輸出。
中國可控核聚變裝置EAST日前取得重大突破,實現加熱功率超過10兆瓦,等離子體儲能增加到300千焦,等離子體中心電子溫度首次達到1億度,獲得的多項實驗參數接近未來聚變堆穩態運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條件。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