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中》中的「三體人」和水熊蟲,哪個才是真正的生存王者?

2020-12-04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傳說中生命力最頑強的應該要數《三體》中的三體人,因為他們可以在惡劣條件下主動脫水並且長期保存,當然要防止蟲蛀與鼠咬,只是不知道Proximab上有沒有類似的物種!捱過三日凌空和漫長的飛星不動時期,然後等待溫暖溼潤季節到來再浸水復活!

三日凌空:三體運動中(三體人所在的恆星系是三星系),恆星因運動而相距不遠,行星圍繞三顆恆星據距離運行,三倍的恆星的光輻射(近距離效應可能會更高)導致行星一片火海!

飛星不動:三星運動中,恆星與行星被另兩顆恆星捕獲時,行星被甩到到軌道最遠的距離,猶如冥王星和太陽之間,橫跨三十億千米以上,恆星在天空看起來就如一顆星,行星上將會出現低於零下200℃的低溫,因此生命是無法生存的!

那麼水熊蟲呢?體型最大只有1.4毫米,放大了看有點像一隻布口袋,但確實有一點像熊,水熊蟲的名稱也許就有這個關係!水熊蟲有哪些耐極端條件的能力呢?

1、真空和超高壓環境下(6000個大氣壓),水熊蟲都能生存一段時間;

2、-200℃(接近冥王星表面溫度),高溫181°,超過水星表面平均溫度下,也能生存一段時間;

3、高強度輻射條件,超超過人類承受極限的600-700倍條件下水熊蟲還是無法被徹底殺死!

水熊蟲有三體人一樣的特殊技能,在極端惡劣條件下,不適合生存時能夠停止新陳代謝以準備長期休眠,然後等待環境好轉由可以自然甦醒!

當然這並不是說水熊殺不死,畢竟也是蛋白質組成的碳基生物,在高溫火焰的炙烤下分分鐘燒成焦炭,但水熊蟲如此耐極端條件科學家也是非常感興趣的,假如這種特性人類能掌握一部分,那麼似乎跟冬眠效果都要好一些!

種花家實在是非常好奇,大劉在寫《三體》時對三體人的標定是不是參考了水熊蟲的創意,如果是這樣的話,水熊蟲是不是該收點版權費?

三體人是傳說中的王者,而水熊蟲是現實中的絕地生存的王者,兩者相較,當然水熊蟲更厲害一點,而事實上即使在地球上所有生物中,如果水熊蟲認了老二,相信沒有任何生物敢認第一!

相關焦點

  • 現實世界的「三體人」,地球最強生物——水熊蟲
    小說《三體》中,遇到不適合生存的亂紀元時,三體人會大喊一聲「脫水」,進入休眠,等到相對溫和的時期再浸泡復甦。
  • 永生的隱藏打開方式「三體人」=「水熊蟲」
    永生和死亡究竟哪一個更殘忍? 四個體節,八隻腳,透明的身體,僅一毫米的存在。無論你相不相信,這都是一種可以「永生」的生物——水熊蟲。 聽起來是不是很像現實版的三體。這種科幻小說中的存在,其實就是來自水熊蟲脫水的啟發。一旦進入假死狀態,無論外面環境有多惡劣,水熊蟲都不會受到影響。直到一滴足夠讓他再度甦醒的水。
  • 人類有望像三體人一樣脫水生存,水熊蟲體內物質讓劉慈欣預言成真
    在劉慈欣的著作《三體》中,他介紹了三體世界中生物度過惡劣環境的一種生存方式——脫水。通過脫水把自己的身體壓縮成一個薄片,並停止新陳代謝,從而避免被惡劣環境傷害。當惡劣氣候過去之後,只要把身體泡在水中,就能「復活」。
  • 《三體》中冷酷又絕望的名句:真正進入太空的人,再也不是人了
    我沒有太多可說的,只有一個警告:生命從海洋登上陸地是地球生物進化的一個裡程碑,但那些上岸的魚再也不是魚了;同樣,真正進入太空的人,再也不是人了。所以,人們,當你們打算飛向外太空再也不回頭時,請千萬慎重,需付出的代價比你們想像的要大得多……這是劉慈欣《三體》中一個經典的警告,由青銅時代號艦長"尼爾·斯科特"在法庭發出。他們被審判的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在黑暗戰役中他們襲擊了自己的同伴量子號。
  • 雷軍和歐巴馬怎麼都愛看《三體》?科幻只是幌子,這才是真正目的
    馬化騰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到該讀什麼書,他直接脫口而出的回答說,《三體》和劉慈欣最近的短篇小說。雷軍甚至在朋友圈留言: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分享閱讀《三體》的經驗。它的理念對公司制定三到五年的戰略非常有幫助!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這些政商大亨如此喜歡「三體」?他們都是科幻迷嗎?其實,科幻只是一個幌子,這才是真正的目的。
  • 「水熊蟲」會是首批實現星際移民的旅客嗎?
    圖解:「創世紀號」能夠在太空中生存的動物·「水熊蟲」「水熊蟲」是緩步動物門,動物的俗稱,它們主要生活在沉渣、潮溼的土壤以及苔蘚植物的水膜中,大部分「水熊蟲」都是全球性分布的,無論是平均海拔7千米以上的喜馬拉雅山脈還是在海拔零下4千米的海底
  • 水熊蟲又進化了!科學家發現新種水熊蟲,可將致命紫外線轉為良性藍光!
    但此「熊」非陸地上體型龐大的哺乳類熊科動物,而是體長不超過1毫米,只能通過顯微鏡觀察的,俗稱水熊蟲(water bear)的緩步動物。它們能適應地球上各種極端環境:抗缺水、超強抗壓、超級耐寒和耐熱、不畏輻射,也是已知唯一一種能在太空真空環境生存下來的動物,可謂是將自己的防禦屬性點到最滿。換句話說,它們能與太陽同壽,堅持到太陽毀滅的那一天。
  • 地球「三體人」,水熊蟲真不像地球本土生物
    科幻作家劉慈欣的著作《三體》,曾風靡一時,書中描寫的三體人,在環境惡劣時會休眠避難,環境優異時復甦發展,且自身抗高溫、抗輻射,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極強。,接受來自宇宙的紫外線輻射(高於地球1000倍)和超低溫的寒冷考驗,雖然實驗中有90%的水熊蟲獻身於偉大的科研,但存活下來的水熊蟲在回歸後,生活毫無影響,依舊能生兒育女。
  • 在《三體》中,地球人為何從來都沒有碰見過「三體」人?
    首先,它們和地球人一樣屬於碳基生物,需要水、氧氣、陽光,這些都和地球人生存條件非常相似。第二,它們也一樣有頭、有手腳,也是直立行走的生物。《三體》裡說過,它們能用手敲打鍵盤,能用嘴巴吃東西,能站立在地上。
  • 《三體》中的三體文明是怎樣的?不擅隱藏的三體人思維如何?
    千艘戰艦就能夠容納三體社會幾億人,側面反映出三體人的個頭很小。如此分析的話,三體人就是一群高智慧的螞蟻啊,怎麼就以絕對強大的優勢碾壓地球人呢?正是因為環境惡劣,三體人為了生存,將思想理性化,壓抑軟弱無用的情感,杜絕靡靡之音的文化,沒有時間與精力搞精神建設。
  • 三體:小說中的三體第二艦隊在金牛座爆發的戰役是黑暗戰役嗎?
    地球人類沒有一個人見過真正的三體人,除了水滴和智子這種AI的高科技產品出現在地球人的眼裡。更值得津津樂道的是大場面的戰爭尚未展開,便匆匆結束。三體第一艦隊在威懾建立前被羅輯威脅轉向更遠處的外太空,而第二艦隊在執劍人更換前期就離開三體世界朝著太陽系而來。就在幾年後,即將到達地球時,萬有引力號發射了三體世界的坐標,導致連地球都不要了,直接向宇宙深處逃亡。
  • 劉慈欣,在《三體》中對人性的揭露,人類的劣根性才是失敗原因
    其實嚴格來說劉慈欣並沒有從根本上否定人性,而是說明了這個問題的存在,記述了一個文明發展的過程,展示了人變成神,從「人性」到達「神性」的過程!三體文明是人類的一面鏡子,一個反面!和人類相比,三體是具有神性的「神」,巧合的是在《三體》作品中三體文明在人類之中多次成為宗教中的「神」,和神相比人性自私而猜忌、墮落而怯懦、懷疑又充滿惡毒。因為人性自私和猜忌,人類自己阻止了自己的流亡,終於招致了整個文明的滅絕。
  • 《三體》中三體星被毀滅的謎團,其實早有預謀!三體編年史三十二
    第一艦隊前進,前進,向著天狼星方向,向著無邊的黑暗前進……當水滴毀滅地球的引力波發射器之後,第一艦隊隨即接到了元首的命令:第一艦隊不得轉向,繼續向天狼星方向行進,為三體世界尋找新的生存空間所有的人都知道,繼續航行對這支只有光速1%,已經航行了300年的艦隊究竟意味著什麼?這支偉大的艦隊將在無邊的宇宙荒漠中耗盡最後一絲生機,直至滅亡。「三體世界已經不信任我們了,三體世界已經背叛了我們……」人們抱怨著,甚至充滿著對人類的同情!
  • 三體|宇宙之間的生存法則「零道德」
    《三體》系列書籍一共分為三部,而今天想要和大家聊聊的是第二部——《三體Ⅱ:黑暗森林》。個人認為,這是最精彩的一部!在危機紀年中,三體世界雖然暫時放棄了進攻地球,讓人類世界的科技水平大幅度發展,甚至向地球傳達了和平談判的信號。但是,當三體文明的『水滴』靠近地球時,當人類上前去擁抱這位「和平使者」時,『水滴』所做的是攻擊人類,摧毀了人類幾個世紀才建造出來了太空艦隊。
  • 如果《三體》中的人類不聯繫三體人,他們何時才能發現地球?
    其實三體已經知道太陽系的存在很長時間了,因為太陽是離三體最近的恆星,這很容易測量。此外,三體文明可能早就知道地球的存在。三體文明可能通過行星凌日法、視速度法、微引力透鏡法等一系列方法發現了地球。但即使是三體文明,他們也很難知道地球是否宜居,地球上是否有生命和文明。由於地球太小,4光年的距離在宇宙中還很遙遠,天文望遠鏡很難直接觀測到地球表面的細節。
  • 《三體:黑暗森林》和《三體:死神永生》最好看是哪一部?
    今天小編就和讀者們聊一下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中第二,三部《黑暗森林》,《死神永生》。話題就是這兩本書那本更好看。在《三體:黑暗森林》中,地球、三體和宇宙更高級文明構成了一個更大規模的三體結構,面對三體人令人難以置信的科技和前來毀滅地球的龐大艦隊,人類舉全球之力,制訂了「面壁計劃」,由四位面壁人獨立完成反擊方案,每一套方案對策構思獨特,氣勢磅礴,令人拍案叫絕。尤其是宇宙社會學設定的兩條公理:「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的,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 你對《三體》小說中的三體文明了解多少呢?
    三體文明仿佛是建立在化石上的,因為在它之前就已經有199個文明毀滅於三顆太陽的不規則運行中了,當然此時的三體文明與過去的199個文明可能不是一個物種,就像人類和恐龍。所以三體的危機感很強,他們考慮問題的尺度都是上千年或是更長。
  • 三體一書中的三個邏輯漏洞
    但是,羅輯這個人物其實······沒有那麼高明,他和三體制衡的邏輯,肯定也會有其他人想到,地球可是幾十億人哦。並且在人類幾百年來對抗三體人的時間裡,除了面壁派、逃亡派、主戰派之外,肯定還有個求援派!即:肯定有群人會想到要邀請其它非三體的外星人來幫忙!
  • 《三體》中歸零者想要重建高維度宇宙,他們會將自己的文明毀滅嗎
    作者在小說中沒有給出歸零者是否能成功的答案,只是說給了所有宇宙文明一個希望。就像葉文潔的地球叛軍組織最後是成功還是失敗呢?三體入侵、地球人發現了黑暗森林,沒有葉文潔,地球也許還有無數個和平紀元可以生存,因為葉文潔,地球人發現了黑暗森林,也讓文明早早陷入絕境。
  • 《三體》中的宇宙神級文明,最終是被誰給毀滅的?答案讓人無奈
    看過《三體》的人可能會對書中漫長而規模宏大的星際戰爭感到震撼,也會為人類在短時間內取得的進步感到吃驚。實際上,如果沒有三體文明的入侵,人類或許還會保持原來緩慢的進化節奏,在太陽系安然的度過漫長的時光,但是最後卻在長達三個世紀的星際戰爭中與它們同歸於盡,這個結局實在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