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宇宙之間的生存法則「零道德」

2020-12-04 雜味小屋

2020/8/6

雜味小屋陪你度過的第37個夜晚

序言

/

騰訊視頻的推介會在前幾天已經結束了,相比於各個明星在紅毯上爭奇鬥豔,我更關注在接下來的日子會有什麼好劇可以看。果然,我等到了你——《三體》。

這部作品的名聲在已經流傳千裡,其影視化的消息也早已經公布,觀眾與相關影視作品見面也只是時間問題。

至於有的人現在開始擔心劇版的質量問題,我覺得還為時尚早。畢竟你再怎麼擔心,也改變不了翻拍的事實。不如跟隨著我的文字,再一次走進《三體》的世界瞧一瞧。

《三體》系列書籍一共分為三部,而今天想要和大家聊聊的是第二部——《三體Ⅱ:黑暗森林》。

個人認為,這是最精彩的一部!

宇宙文明之間的原則:零道德

//

這部書不同於我們曾經看過的作品,把另一種文明善良化、美觀化,《三體》的核心宗旨之一就是宇宙之間的零道德原則。這一思想在第一部中打下了牢牢地根基,在第二部得到了充分淋漓的體現。

在危機紀年中,三體世界雖然暫時放棄了進攻地球,讓人類世界的科技水平大幅度發展,甚至向地球傳達了和平談判的信號。

但是,當三體文明的『水滴』靠近地球時,當人類上前去擁抱這位「和平使者」時,『水滴』所做的是攻擊人類,摧毀了人類幾個世紀才建造出來了太空艦隊。

為了在浩瀚縹緲的宇宙中生存下去,從接收到地球上發出的友好信件的那一刻起,三體文明的想法只有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那就是消滅人類,佔領地球。

就像作者劉慈欣在第一部的後記中寫到這樣的一段話:「人之初,性本善之說在人類世界都很可疑,放之宇宙更不可能皆準。」

茫茫宇宙中,倘若真的存在一個文明,她沒有必要為了一個未知的文明而變得善良,為了自己文明可以繼續生存,不被未知文明屠戮殆盡,「先下手為強」又何錯之有?宇宙之間的原則存在零道德的可能。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適用於一國,亦適用於宇宙。

///

在整本書的故事中,人類為了應對已經出現的三體危機而成立了名為面壁者的組織。

作為面壁者之一的羅輯,在向宇宙中的一個名為187J3X1的星系發射一個咒語後而選擇冬眠。等他再次被解凍時已經是一百八十餘年後,羅輯茫然的面對已經高速發展的世界。

一張餐巾紙上可以隨時上網,看似是一把雨傘其實是人類的代步工具,一件衣服可以根據試穿者的身材而自動修改尺碼……而他曾經工作的組織:一個為了抗擊三體文明的入侵而不斷努力的面壁者,只不過是人類歷史上一個笑話。

現在的世界擁有了人類自己的太空艦隊,他們曾戰勝了曾經來自三體的艦隊,人類有著對三體文明必勝的信心,三體已經不是人類的威脅了。對於三體文明傳遞的談判的和平信號,人類大度的接受並且自認為可以允許他們與自己和平共處。

可是當「和平使者」——『水滴』到來時,人類的噩夢也就到來了。

在驗證水滴是否是和平使者的那一天,丁儀博士帶著其他艦隊成員來到水滴面前的那一天,水滴用自己的行動向全宇宙宣布了自己的性質與來意。

不到半個小時,人類引以為傲的太空艦隊全部化成的廢品成為了茫茫星河中多餘的垃圾,『水滴』的到來,帶走了丁儀博士等人的性命,帶走了人類最先進科技水平的傑作,也帶走了人類那無知的優越感與必勝的信心。

「生於憂患」的道理我們每個人都清楚,可是「死於安樂」的悲劇卻不停的在發生。現代人常常講:人要離開自己的舒適圈才會真正的成長。可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人呢?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

在最新一屆的《主持人大賽》上,董卿的一句話再一次引起了大家的共鳴:「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整個宇宙世界就是一架天平,地球與三體世界被放置在天平的兩端。當紅巖基地不斷地向宇宙中發送信息時,天平便開始輕微的搖晃;當三體世界決定向地球靠近時,天平便開始不斷的傾斜;慢慢地,地球的反擊,三體文明的滲入,羅輯咒語的發射等,一件件的事情開始讓這家天平不斷地顫抖。直到水滴的到來向地球開了第一槍……

故事的最後,在羅輯的努力下,三體文明撤離了地球,人類的世界在混亂中慢慢的平復,宇宙的天平暫時恢復了原樣,

可是,那一槍還是響了。

人類世界付出了世界秩序混亂的代價,而三體世界所得到的是入侵地球的失敗以及埋藏在人類心中仇恨的種子。

也是,不同的文明在宇宙之中可以暫時的和平共處,也許是一年、十年、幾個世紀。然而,三體世界入侵地球的野心沒有消失,未來的人類也不會再一次坐以待斃,甚至可能會主動出擊。無論怎樣,鏡子上的裂紋已經出現,永遠無法癒合。

不論是格局還是立意,我一直認為《三體Ⅱ:黑暗森林》是整個系列中最好的一部。劉慈欣通過自己的想像,向我們展示當我們面臨星際大戰的那一天,人類世界會發生什麼。或許這個故事和大多數的觀點不謀而合,亦或者大相逕庭。

作者/依小米

圖片/堆糖

小屋無腦推薦

《洗澡》|不枝不蔓的冷靜撞上不堪回首的過去

「壞小孩」的童年|隱秘的角落 劇評

更多故事,請關注【雜味小屋】

相關焦點

  • 黑暗森林法則是宇宙文明生存的真相
    黑暗森林法則含義與我們看過的很多科幻片中善良的外星人不一樣,劉慈欣在《三體》中設想的外星文明的道德高度是值得商榷的,他認為存在零道德的宇宙文明是完全可能的。黑暗森林法則是劉慈欣在《三體》系列小說《黑暗森林》中提出的,簡單點說就是在宇宙中不慎暴露自己位置的文明一定會被幹掉。從作者的角度看,這是一個假說;從小說的角度看,這就是宇宙文明生存的真相。
  • 人類在零道德的宇宙中能生存嗎?劉慈欣:不要輕易和外星文明接觸
    人類能在「零」道德的宇宙中生存嗎?如果一個文明發現了其他生命,在無法辨別其危險的程度下,他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掉。在這個理論的背後存在著很多哲學意義上的邏輯,其中容易引起爭論的就是有道德的人類在「零道德」的宇宙中是否能生存下去?答案顯而易見,很難。「道德」這個觀念可能只存在於人類的文化中,而且只有在地位差不多的人之間才會講「道德」和「誠信」,這就像人類會和豬狗牛羊講道德一樣滑稽。如果真的存在比地球更高級的文明,那我們所說的「道德」就猶如泡沫一般。
  • 《三體》——生命與文明的讚歌
    《三體》藉助一個虛構的故事,講述了文明最壞的情況,它戳破了某些人們習以為常的溫馨夢幻。劉慈欣在《三體》中似乎是第一次如此盡情地描繪人類終結之時的場景。這一次他徹底沉入到末日景象之中,並從中找到了力與美,體悟到人類悲劇的深刻性。
  • 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約束了宇宙各大文明,它是由誰開啟的?
    宇宙浩瀚,存在著千千萬萬顆天體,根據小概率事件,就算是宇宙中環境再惡劣,還是存在著很多文明的,這些文明有的或許跟人類文明一樣正在探索宇宙生命;有的文明或許已經超越人類文明,實現了星際旅行;有的文明或許比人類文明還要低級,生命正在慢慢長成。對此,很多人認為宇宙文明之間是可以交流的,通過文明的交流,達到資源和技術的共享,從而友好生存。
  • 三體:三體文明是什麼時候知道了黑暗森林法則
    三體文明在兩百多次的輪迴中,對於生存環境的摸索,引發對行星運行規律的研究,比溫室中的地球更早地去接觸外太空的奧秘。要是地球文明沒有發現三體文明,甚至沒有論證到黑暗森林打擊,永遠不會相信黑暗森林法則的存在。相反的,會認為地外文明都是善意的,可以溝通交流的。從地球文明的發展歷史中可以得知,走出去,才能拓寬視野。
  • 《三體》讀後感5:宇宙中真的存在黑暗森林法則嗎
    整本《三體》都是圍繞著黑暗森林法則展開的,書中最早發現這個法則的是葉文潔,在晚年葉文潔劇透給了羅輯,後來羅輯使用黑暗森林法則暴露了一顆恆星的坐標,在三體人入侵地球的途中這顆恆星被更高等的文明消滅了,證明了黑暗森林法則確實存在,羅輯做了執劍人利用黑暗森林法則威脅三體人。我們先分析一下書中黑暗森林法則形成的原因。
  • 《三體》的『黑暗森林法則』是否成立?
    『黑暗森林法則』是《三體》當中的宇宙法則:文明以指數級擴張,物質總量卻保持不變,因此文明之間存在矛盾,由於猜疑鏈的存在,無法判斷對方文明的善意還是惡意,而對方很有可能因為技術爆炸導致科技在短時間內超越之間,所以,讓你知道我的存在或者讓你存在下去,對我來說都是危險的,因此能做的事情只有一件事
  • 怎樣反駁《三體》的黑暗森林法則?
    大劉在成名作《三體》系列中提出了黑暗森林法則,整套書也是圍繞著這個理論展開的。如果把宇宙比喻成山的話,這有點像我們俗語裡說的「一山難容二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是基於兩個基本公理: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2、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 三體電影上映時間 三體小說快讀
    該片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紅岸基地人類文明初次向宇宙發出啼鳴後,開啟了與計劃殖民地球的三體文明間生存之戰。三體將於2017年10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三體世界,希望通過遊戲,告知地球人他們的存在,也希望遊戲中的人類,幫他們發現三體運行的規律,以便在恆紀元中生存下來,繼續發展自我。汪淼參加一次玩家聚會時,接觸到了地球上應對三體人到來而形成的一個秘密組織(ETO)。
  • 劉慈欣《三體》:黑暗恐怖威懾整個宇宙,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三體》也十分具有教育意義,被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能拓展孩子的想像力、也可以讓孩子了解宇宙的浩瀚和人類的渺小、更能拓展孩子的創新思維。這時,不禁有人提起,《三體》到底存在什麼樣奇幻的故事內容?生存還是毀滅?
  • 三體:歸零者這樣的大神級文明,脫離黑暗森林法則和猜疑鏈了嗎?
    在《三體》故事的初期,根據文明的兩條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不斷增長擴張,但物質資源總量不變;和兩個重要概念,猜疑鏈和技術爆炸,讓羅輯發現了黑暗森林法則,並根據此法則,羅輯成功與三體文明談判,遏制了三體侵略地球的舉動。
  • 「三體宇宙」啟動了,宇宙法則大劉一個人說了算嗎?
    「我們是同志了」,手臂蓋上「鋼印」的科幻迷,拿著「絕密檔案」走進三體宇宙發布會。會場外三個象徵太陽的橘紅大塑料球滾來滾去(不知道的還以為美年達贊助呢)。人們在三體主題的畫作前合影,地球往事、亂紀元……不同畫風的作品像一個個平行宇宙。未來事務管理局(以下簡稱「未來局」)是科幻創作和產業開發的重要平臺。
  • 貫穿《三體》的黑暗森林法則,揭露了宇宙文明進化的秘密
    在目前有一部非常著名的人科幻小說那就是《三體》,這本書中講述了宇宙中的規則以及星際文明更替的定律,尤其是在《三體》三部曲中,有一條非常重要的法則貫穿了這三部曲,那就是非常著名的宇宙黑暗森林法則。講述了宇宙中的任何文明,都是建立在其他文明的失敗之上的,在看似和平的宇宙中,隱藏在許多黑暗的鬥爭之中,宇宙就是森林,內部鬥爭時有發生。這就是眾所周知的黑暗森林法則,許多科學家認為這是費米悖論的延伸。
  • 劉慈欣《三體》:原稿的開頭比現在看到的更震撼,也更殘酷
    《三體》第一部《地球往事》面世已有十年之久,在這十年裡中國文學發生了不少事情,在網絡小說和自媒體寫作造成的混亂局面之下,劉慈欣帶著他的三部曲猶如一道照進黑暗森林中的光芒進入了大眾的視野。十年過去了,《三體》帶給我的震驚絲毫沒有減退,身邊也越來越多的朋友變成了《三體》的讀者。
  • 《三體》中讓所有文明都害怕的黑暗森林法則,離我們還有多遠?
    雖然《三體》僅僅是一部科幻小說,也有很多人探討黑暗森林法則是否真的行得通,但是這其實是劉慈欣完全遵循人類的發展歷史來延伸出來的想像。黑暗森林法則黑暗森林法則是《三體》全書中最重要的理論基礎。《三體》有兩個重要公理:1.生存是文明的最根本需要;2.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 如今的網絡暴力像極了《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
    《狩獵》——人性的黑暗森林法則《狩獵》是一部充滿黑暗,讓人不寒而慄的電影,在影片的結尾都沒有給出一個讓冤案製造者們烈日灼心的結局,真相永遠泯滅,電影也充滿了科幻小說《三體》裡提出的宇宙黑暗森林法則。黑暗森林法則是大劉在《三體》第三部裡提出來的,大劉是這樣描述黑暗森林法則的。「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
  • 《三體》黑暗森林法則其實就是理論化的絕地求生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問題,有網友說《三體》太過深奧,文科生看不懂。下面,讓我們通俗點講一下《三體》的核心理論之一黑暗森林法則,幫助那些有興趣但是看不太懂的朋友梳理梳理。不知道看過這本書的人有沒有玩過一款遊戲絕地求生,其實黑暗森林法則在某種程度上與絕地求生的設定非常相似,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黑暗森林法則。在《三體》中,羅輯將宇宙比喻成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一個帶槍的獵手,他們穿梭在森林裡面,像幽靈一樣隱藏自己不被別的獵手發現,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獵手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
  • 《三體2》開篇寓意,結尾慘烈,《三體3》正面強攻!
    文 |影劇書賞心黑暗森林透露宇宙法則,死神永生揭露地球最終命運,宇宙奇幻!明確提到了寫這整套的主旨:人之初性本善之說,在人類世界都很可疑,放之宇宙更不可能皆準。……我認為零道德的宇宙文明完全可能存在,有道德的人類文明,如何在這樣一個宇宙中生存?這就是我寫地球往事的初衷。所以,第二部叫《暗黑森林》。
  • 劉慈欣用關一帆的結局來填坑,總算讀懂了《三體》的宇宙史詩
    劉慈欣在《三體》中著力去寫有道德的人類文明在一個零道德的宇宙環境中如何存在?結合社會歷史背景,深切的刻畫了人性,在多次生死攸關的抉擇時刻,選擇人性失去很多,選擇獸性失去一切。在故事的末尾,歸零者宣言中提到了三體文明和地球文明,讓智子和程心相擁而泣。能夠在這浩瀚無邊的宇宙中,留下文明的痕跡,那是一件多麼讓人振奮的事。
  • 《三體》的黑暗森林法則是什麼?為什麼邏輯能拿著它與三體人對峙
    有趣的是,劉慈欣的「黑暗森林法則」與霍布斯的「自然狀態」理論驚人地相似:人的自我保全對應宇宙中文明將生存視為第一要務;所有權的排他性對應宇宙物質總量的有限性;人的語言不可信對應猜疑鏈原則;人殺死彼此的平等能力對應「技術爆炸」這個設定;最後,一切人對一切人的戰爭,對應的就是「黑暗森林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