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首席書評人角谷美智子曾採訪過美國前任總統歐巴馬,他們談論了閱讀的意義。其中,歐巴馬對劉慈欣的《三體》讚不絕口。歐巴馬說:「三體背景宏大,而相比這部小說,他平日和國會的纏鬥就顯得分外渺小,畢竟他不需要擔心外星人入侵。」
因此在歐巴馬讀完《三體1》時,他藉助自己的職務之便,向劉慈欣催更,還藉助職位提前拿到了《三體》的續集死神永生。後來歐巴馬還客串了劉慈欣的另一部作品《流浪地球》。這足以表明, 歐巴馬對《三體》的痴迷程度。除此之外,還有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也非常欣賞《三體》。而在國內更是有騰訊馬化騰、小米雷軍、360周鴻禕等商界大佬對《三體》的高度評價。
《三體》被評為「科幻界諾貝爾文學獎」雨果獎。劉慈欣也成為了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亞洲作家,甚至有人稱讚「他是上帝派來拯救中國科幻的人」。《三體》的橫空出世,取得了重大突破,它將中國科幻小說推向了世界級水平。
《三體》也十分具有教育意義,被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能拓展孩子的想像力、也可以讓孩子了解宇宙的浩瀚和人類的渺小、更能拓展孩子的創新思維。
這時,不禁有人提起,《三體》到底存在什麼樣奇幻的故事內容?
生存還是毀滅?
在《三體》中,無論是地球人類還是三體人,他們都在為了自己的生死存亡而鬥爭。故事中被人類責罵,甚至是恨之入骨的葉文潔,並非真的想要毀滅地球。而是想把地球引向更高的高度去。所以她才會回答三體人發出的信號,從而把他們引來了地球。讓葉文潔沒有想到的是,三體人急需生存,所以對地球展開了毀滅性的攻擊。
而羅輯玩世不恭、沒有責任心,對學者的使命感也抱著一種嘲笑的態度,卻成為拯救人類重要使命的面壁者。羅輯冷靜思考,推演出宇宙黑暗森林的狀態,從而找到威懾三體人的「黑暗森林法則」。他成功讓地球得以片刻的平靜。而在第三部程心的「聖母心」,地球最終還是面臨了毀滅的局面。
這時閱讀者就會想,為什麼三體人要入侵地球,為什麼不在自己的地盤安靜地生活,互不打擾?但是換個角度想,三體人又真的願意面對戰爭的殘酷嗎?答案是否認的,三體人也想平靜地生活,但是前提是有一個居住的地方。可三體人生存環境十分惡劣,在黑暗地籠罩下,意外和明天,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他們受夠了這樣艱難存活的日子,所以他們選擇了侵略。
由此可見不管是人類還是三體人,他們都是想要生存,而不是毀滅。所謂一山不能容二虎,既然地球不能讓三體人和人類共同生活,就只能選擇戰鬥。《三體》裡面的內容已經超越了道德、文化、法律、制度、人性,並且將生死存亡直接擺在每個讀者的眼前,引起讀者的深思。
科幻世界 精彩無限
《三體》至今還沒有拍攝出電影。一個很重大的原因是,目前拍攝科幻片的技術,還不能滿足《三體》裡科幻場景的要求。對於眾多科幻迷來說,《三體》是一個他們不敢想像的世界,書中所呈現的"黑暗森林法則"、"水滴"等內容,徹底顛覆了人類對宇宙和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劉慈欣採用了環環相扣,步步緊逼的手法,把讀者一步步地帶進他設定的科幻世界裡。讓讀者去感受劉慈欣帶來的科幻世界和讀者自己想像的世界有什麼不同。這也是《三體》作為一本科幻小說最成功的地方。
看完《三體》你會不會習慣性地抬頭望向天空,嘗試去看天空外的宇宙,去思考外星人真的存在嗎?真的有和我們一樣的同伴生活在這浩渺的宇宙嗎?還是會去思考人性下的險惡?人類文明將何去何從?《三體》——給時光以生命,給歲月以文明。它將超越你的想像力,帶你探尋浩瀚未知的世界。
點擊下方連結進去了解和體會《三體》帶來科幻的震撼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