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是劉慈欣很優秀的短篇科幻小說:篇幅雖短,兩個腦洞卻大

2021-01-09 小喵奇談

《命運》是劉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說,全書只有不到6千字,但是包含了故事一波三折,而且腦洞非常大,可謂是短篇科幻小說中的精品。

作為科幻小說,《命運》雖短,卻包含了兩大科技腦洞:一個是穿越時間、改變歷史,一個是恐龍與人類對世界的統治。

《命運》一文懸念很多,建議閱讀全文之後,再看本文的評述。

故事情節一波三折

《命運》雖然只是一個短篇,故事情節可謂是一波三折,它的故事分成了三段:

l 太空度蜜月:改變隕石走向

l 來到白堊紀的地球:發現隕石是滅亡恐龍的小行星

l 來到現代的地球:發現歷史已經改變,恐龍統治的世界

作為一個短篇科幻小說,《命運》用情節快速升級的方式:

第一段:只是主角夫妻小兩口在太空飛船中度蜜月,並且改變了一個隕石的走向,此時將讀者引入一個一個比較小的格局和懸念中:「會讓我們賠發動機嗎」、「與地球聯繫不上」。

宇宙中的太空飛船

第二段:來到地球才發現是白堊紀,原來他們已經進行了時間穿越,此時引出了時空蛀洞的概念,原來之前推開的就是毀滅的恐龍的小行星。

滅亡恐龍的小行星

第三段:穿越時間,回到現代後,發現人擇原理並不成立,世界已經由恐龍統治。

三段故事,逐段升級主題,懸念層層相扣,這讓這個字數不到6千的短篇科幻小說,情節非常飽滿。

穿越時間並改變歷史

《命運》是劉慈欣科幻小說中較少的穿越時間並改變歷史的腦洞,也就是所謂的時間旅行。從科幻的遠離上來說,這種腦洞已經不能屬於 「硬科幻」了。

《命運》屬於直接改變單一的世界歷史,沒有採用平行宇宙的理論,也沒有採用命定的方式,因此這個可能有邏輯上的自洽性。不過由於《命運》直接忽視了現在的世界,這個問題也被繞過了。

《命運》對於時間旅行的設定就是:

「地球政府最關心的還是向過去的跳躍……誤入蛀洞的飛船必須返回」。

按照這個理論,改變的過去應當不是平行宇宙。

推翻人擇原理

《命運》當中時間旅行其實只是故事的「因」,而故事「果」則是:恐龍代替人類,成為了地球的統治者。這種設置本身推翻人擇原理。

在恐龍統治的地球當中,人類萬物之靈的地位已經不復存在:人被放在動物園裡面觀賞,還有人被當成食物「菜人」。

改變隕石方向、時間旅行的情節,其實只是一個配菜,《命運》的主餐竟然是描述一個恐龍統治人類的世界。

情節上的亮點

從故事性上來說,《命運》情節上最大的亮點就是發現人類被恐龍統治,而且統治得非常自然,這一點在科幻小說中非常少見。

下面是全篇小說最精彩的反轉情節:

「我的腦海中炸響了一聲驚雷,愛瑪在旁邊驚叫一聲癱倒在地,她也一定同我一樣明白了這一切。」

在情節反轉之前,書中的懸念還集中在比較小的點上面:改變世界後的人類發展成什麼樣子了?人類如何馴化了恐龍?

情節反轉之後,人類直接變成被恐龍統治的對象,而且恐龍產生了社會文明。

恐龍統治人類的社會

恐龍社會

在《命運》這篇比較短科幻小說中,也介紹了恐龍社會,並且是一個恐龍統治人類的社會。如果僅僅是恐龍的社會,並不能算很大的創新,但恐龍統治人類的社會,這就是非常有意思了。

在《命運》中的恐龍的社會中,恐龍建起來高樓、甚至有了宗教。恐龍還將人類作為當成動物,就像人類面向其他動物一樣。在恐龍社會中,人類是「菜人」或者「觀賞人」。

《命運》中的世界屬於恐龍
《命運》中的世界屬於恐龍

《命運》開放式結尾

為了突出主角夫妻的作用,《命運》採用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尾,在面臨恐龍所統治世界的已經絕望的時候,又給了他們希望——原來恐龍在紀念推開魔星的救世主。

結尾是開放式的,當主角夫妻與恐龍碰面之後,要證明自己是救世主,但是結果未嘗可知。

與這篇小說緊湊的結構相比,如何證明救世主這種冗長的情節,的確不做描寫更好。

撞擊地球的小行星
撞擊地球的小行星

總結

《命運》是劉慈欣短篇科幻小說當中最短的幾篇之一,但它包含內容卻並不少,恐龍滅絕與穿越歷史兩個科學腦洞,恐龍統治人類這個人文社會上的思考,都是非常新穎的。

相關焦點

  • 淺析劉慈欣的20篇短篇科幻小說:各篇主題鮮明,社會人文特點顯著
    劉慈欣最廣為人知的小說是拍成電影的《流浪地球》,已經獲獎的《三體》,它們分別是中篇科幻小說、長篇科幻小說。本文要進行論述則是劉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說,它不僅不同於長篇,與中篇科幻小說也有著本質的差別:劉慈欣的中篇科幻小說,大都是從長篇縮減而來的,裡面有著較大的世界觀,主旨也並非單一。
  • 「幻海航行」幾部優秀的中短篇科幻小說推薦
    首先,要公布近期更新的視頻小說內容:均為20萬字以上的長篇《遙遠的地球之歌》、《銀河帝國基地2:基地與帝國》、《銀河帝國基地3:基地與地球》等內容。長久以來,在製作視頻期間,航行團隊也閱讀了大量的科幻作品,其中長短篇均有,都是以硬科幻為主。
  • 讓你震驚的那些短篇科幻小說
    他寫這部小說時二十出頭,寫作技巧便不俗,之後又多加歷練學習,風格自成一派。雷-布拉德伯裡,《霜與火》。人類的太空船在一座星球墜毀,這座星球氣候惡劣,導致人類新陳代謝加快,只有八天生命。主角不甘於蜉蝣般命運,決定尋找墜毀的太空飛船,帶領族人離開星球。《霜與火》是老雷最經典的短中篇作品,當年有不少《科幻世界》老讀者被深深震撼。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一直活到了現在:劉慈欣科幻小說《命運》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一直活到了現在:劉慈欣科幻小說《命運》     《命運》與劉慈欣其他早期作品如《白堊紀往事》、《人和吞噬者
  • 劉慈欣:建築科幻文學王國
    2019年春節期間上映的一部名叫《流浪地球》的科幻電影火了,截至目前票房已突破46億元。這部電影是根據劉慈欣的同名短篇科幻小說改編而成的。有趣的是,與《流浪地球》同期上映的還有一部名叫《瘋狂的外星人》的科幻電影,也改編自劉慈欣的作品《鄉村教師》,口碑和票房也很不錯。
  • 美國最大科幻出版社:今年將出版劉慈欣科幻短篇小說集英文版
    紅星新聞記者日前獲悉:美國最大的科幻出版社Tor在其官網上正式宣布,將在今年出版中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的短篇小說英文版,取名為「To Hold Up the Sky」(暫譯名《擎天》)。新書封面紅星新聞記者在出版社官網上看到,該短篇集選取了10篇大劉的經典科幻短篇,分別為《坍縮》《全頻帶阻塞幹擾》《鄉村教師》《地火》《時間移民》《歡樂頌》《詩云》《鏡子》《夢之海》和《思想者》。這10篇小說的英文版譯者陣容強大,由四位譯者分別擔綱。
  • 劉慈欣科幻短篇《詩云》數學算法會終結人類的藝術?
    劉慈欣科幻短篇《詩云》數學算法會終結人類的藝術?
  • 今日精選書籍推薦—科幻小說
    今日的精選書籍為3本科幻小說類書籍,書名分別為《海底兩萬裡》、《呼吸》、《克萊因壺》。我個人很喜歡科幻小說類作品,讀起來特別帶感。其中最為推薦的是劉慈欣的《三體》,下次為大家專門推薦這本書。所以凡爾納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是當之無愧的《呼吸》作者:(美)特德·姜豆瓣評分:8.6本書介紹:作者出道30年,僅17個短篇,卻四獲星雲獎/四獲雨果獎/三獲 軌跡獎/三獲日本科幻大獎,此外還獲得過英國科幻協會獎/斯特金獎/坎貝爾獎。歐巴馬誠摯推薦:這是優秀科幻小說應該有的樣子。
  • 劉慈欣《三體》獲雨果獎 中國科幻小說邁進一步
    本報北京8月23日電(記者陳馨瑤)北京時間23日下午1時許,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會議中心揭曉的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授予了中國作家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也是中國科幻小說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 《三體》紅到歐美 劉慈欣:科幻小說是可以共同交流的
    原標題:中國科幻小說紅到歐美導讀:劉慈欣被不少讀者和科幻作家親切地稱為「大劉」,當然更多的科幻迷們是帶著幾乎崇敬的心情將劉慈欣稱為「中國科幻教父」。英文版出版後劉慈欣收到不少歐美當代科幻作家的反饋,「幾乎都是正面的評價」,這讓他很開心,「科幻小說表達的東西是全世界都可以共同交流的。」新聞事件《三體》登全美百佳圖書榜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系列第一部《三體問題》的英文版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熱議和好評。
  • 八部關於冥王星的小說:葉永烈和劉慈欣都寫過
    科幻作家寶樹推薦了八部關於冥王星的小說,內容簡介為編者所加。1.喬·霍爾德曼《千年戰爭》曾獲雷射物理學學士和天文學學士學位的喬·霍爾德曼,作品不多,《千年戰爭》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一部隱喻越南戰爭的科幻小說。該書男主角的受訓地就是冥王星。
  • 為什麼科技大佬喜歡推薦科幻小說《三體》,劉慈欣在裡面藏了什麼
    電影不再是超級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類共同改變自己的命運。隨著電影的爆火,作者劉慈欣也從小圈子裡火到了大圈子裡。在封閉的家屬大院內,《地心遊記》這樣的科幻小說,便成了他同年為數不多的興趣。這一興趣,也埋下了他對科幻熱愛的種子。1981年,劉慈欣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山西娘子關電廠,擔任計算工程師一職,並且一幹就是25年。
  • 腦洞成為黑洞,《三體》就是奇點——讀劉慈欣小說《三體》
    但作為劉慈欣這類科幻作家而言,地球文明只是他小說裡一道不起眼的星光,億萬年遵循固定的運行規律,默守在浩瀚的宇宙深空。 科幻的工具是想像,本質則是超越。無論作者是誰,身居何方,什麼職業,不僅要超越作者自身的視野局限,更要超越人類現實的羈絆,將想像的觸角延伸至宇宙深處,構築起四面八荒的時空故事。劉慈欣的小說《三體》做到了。
  • 劉慈欣談科幻小說:末日題材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近日,劉慈欣做客中新網訪談節目,暢談了《三體》的創作過程,並分享了他對科幻小說的理解。  寫好科幻小說的關鍵是有科幻思維方式  劉慈欣在訪談中表示,之所以走上科幻寫作的道路,因為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科幻閱讀愛好者。在他看來,科幻小說是一個類型很豐富的文學題材,很難一概而論。
  • 強推小眾且腦洞大的網絡小說:或設定奇葩,或劇情希區柯克式
    強推小眾且腦洞大的網絡小說:或設定奇葩,或劇情希區柯克式《輕,短,散》作者:得了吧一本由小故事組成的腦洞文。其實本書從很早以前就有書友跟我安利,但這種短篇小說集在大網站看有點古怪就謝絕了。前些日子群裡又聊到本書,出於好奇看了下確實不錯,相較於字數不到百萬不罷休的尋常作品,本書的故事篇幅躲在萬字以下,看點在於腦洞及部分故事同現實的交叉合寓意。比早年的故事會足足高出半個層次。
  • 本土科幻小說《AI迷航》銷量翻40倍
    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流浪地球》持續熱映,強勢帶動本土科幻小說暢銷。《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作品全線熱銷,多個版本的《流浪地球》登上排行榜,整個科幻文學板塊也被帶動,由讀客文化出品的本土科幻小說《AI迷航》躍入噹噹小說暢銷榜第17名,銷量猛翻40倍。
  • 科幻巨作《三體》火了,作者劉慈欣被噴只是個電工,寫不出好作品
    從一開始,他就被書中的想像所吸引,就連歐巴馬總統本人也發了一封電子郵件來敦促劉慈欣更新。除了人們的欣賞,大銀幕上也有很多關於劉慈欣的作品,比如最近上映的《流浪地球》不僅獲得了很高的關注度和票房,也讓作者劉慈欣一下子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認識的人。人們對科幻小說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也開始有了更多的關注。
  • 連線劉慈欣,人類應對未來任何機遇中隱藏的危機保持警覺
    今年初,B站獨家首播了「三體動畫系列」《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就引發了國內外科幻迷的熱議,3月底大結局時豆瓣上評分達到9.7分。《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劇照緊接著,美國《動漫月刊雜誌》(Animation Magazine)以「B站三體主題動畫好評如潮」為標題,大篇幅介紹了《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
  • 劉慈欣再獲國際科幻大獎,卻對當今科幻小說很失望
    當晚,劉慈欣被授予2018年度克拉克想像力服務社會獎,表彰其在科幻小說創作領域做出的貢獻。厄修拉·勒古恩△此後五年時間,包括劉慈欣在內共有四位作家獲得該獎項:分別是五次贏得雨果獎、《環形世界》的作者,美國科幻作家拉裡尼文;因20世紀最經典的幻想小說《使女的故事》享譽世界的加拿大小說家
  • 科幻巨著改編成電影,原創、短篇更易成功?
    原創、短篇更易成功林奇版《沙丘》是電影史和科幻史上一個著名的失敗案例。譬如奧森·斯科特·卡德寫於上世紀80年代的《安德的遊戲》,前幾年好不容易拍成電影,雖視效出色但反響平平,對遊戲的套用和外星種族的刻畫被批還不如老片《星河戰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