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再獲國際科幻大獎,卻對當今科幻小說很失望

2020-12-04 藝綻

美國當地時間2018年11月8日晚8點15分,由亞瑟克拉克基金會主辦的克拉克獎頒獎禮及晚宴在美國華盛頓D.C.西德尼哈曼劇院舉辦。當晚,劉慈欣被授予2018年度克拉克想像力服務社會獎,表彰其在科幻小說創作領域做出的貢獻。

這也是劉慈欣繼2015年憑藉《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後,再一次獲得科幻國際大獎。

藝綻君(ID:bjvariety)給大家普及一個知識點,什麼是克拉克獎?

克拉克獎

亞瑟·克拉克爵士是20世紀享譽世界的英國科幻小說家,其科幻作品多以科學為依據,代表作《2001:太空漫遊》於1968年被導演斯坦利庫布裡克拍攝成同名電影。由亞瑟克拉克基金會設立的克拉克獎,每年度會評選出終身成就獎、想像力服務社會獎、及創新者獎三大獎項,以表彰世界上最卓越並最富創造力的思想家、科學家、作家、技術專家、商業領袖以及創新者。

亞瑟·克拉克爵士△

克拉克想像力服務社會獎於2012年首次設立,授予全球極具影響力的教育家、英國著名學者肯·羅賓森爵士,表彰其在推動教育、創造力以及創新領域發展做出的貢獻。

肯·羅賓森△

2013年,該獎項授予美國重要的科幻、奇幻作家厄修拉·勒古恩,獎勵其在創作成人和兒童科幻作品中做出的努力。

厄修拉·勒古恩△

此後五年時間,包括劉慈欣在內共有四位作家獲得該獎項:分別是五次贏得雨果獎、《環形世界》的作者,美國科幻作家拉裡尼文;因20世紀最經典的幻想小說《使女的故事》享譽世界的加拿大小說家、詩人、文學評論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以及多次獲得雨果獎和星雲獎、代表作有《火星三部曲》的美國科幻小說家金斯坦利羅賓森。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阿瑟克拉克人類想像力中心主任Sheldon Brown在頒獎詞中稱,21世紀人類社會面臨新挑戰,科幻有助於人類擴展知識,以及思考人與人的關係。《三體》受到歐巴馬的喜歡,「他說重讀《三體》,使他能夠正確看待他面臨的問題。而現在,重讀《三體》,有助我們正確看待自己的問題。」

克拉克獎對劉慈欣而言,份量或許比雨果獎還要重。他曾表示過,正是上世紀80年代最初讀到克拉克作品《2001:太空漫遊》和《與拉瑪相會》,使他成為一名科幻作家。並在各種場合表示過:「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對阿瑟·克拉克作品的拙劣模仿。」

《2001:太空漫遊》美國首版封面△

可以想像獲得這個獎大劉會有多麼激動,他的答謝致辭顯然也準備得很認真,其中飽含著他對科幻文學的深情,以及對當下科幻小說發展困境的探討。全文讀來既令人激動有感慨萬分,所以在他獲獎後,這篇致謝詞也被國內讀者紛紛轉發。

他在文中描述了當年與克拉克的初次「相遇」:

在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出版了他的《2001:太空漫遊》和《與拉瑪相會》。當時文革剛剛結束,舊的生活和信仰已經崩塌,新的還沒有建立起來,我和其他年輕人一樣,心中一片迷茫。這兩本書第一次激活了我想像力,思想豁然開闊許多,有小溪流進大海的感覺。讀完《2001:太空漫遊》的那天深夜,我走出家門仰望星空,那時的中國的天空還沒有太多的汙染,能夠看到銀河,在我的眼中,星空與過去完全不一樣了,我第一次對宇宙的宏大與神秘產生了敬畏感,這是一種宗教般的感覺。而後來讀到的《與拉瑪相會》,也讓我驚嘆如何可以用想像力構造一個栩栩如生的想像世界。正是克拉克帶給我的這些感受,讓我後來成為一名科幻作家。

這樣重要的獎盃在手,大劉不由得要去回看自己的「初心」

我最初創作科幻小說的目的,是為了逃離平淡的生活,用想像力去接觸那些我永遠無法到達的神奇時空。

但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想做科幻作家並沒有那麼容易:後來我發現,周圍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像科幻小說了。這種進程還在飛快地加速,未來像盛夏的大雨,在我們還不及撐開傘時就撲面而來。同時我也沮喪地發現,當科幻變為現實時,沒人會感到神奇,它們很快會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我只有讓想像力前進到更為遙遠的時間和空間中去尋找科幻的神奇,科幻小說將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變成平淡生活的一部分,作為一名科幻作家,我想我們的責任就是在事情變得平淡之前把它們寫出來。

克拉克引導著大劉走上科幻之路,但他卻遺憾地發現世界正向著與克拉克的預言相反的方向發展:

在《2001:太空漫遊》中,在已經過去的2001年,人類已經在太空中建立起壯麗的城市,在月球上建立起永久性的殖民地,巨大的核動力飛船已經航行到土星。而在現實中的2018年,再也沒有人登上月球,人類的太空中航行的最遠的距離,也就是途經我所在的城市的高速列車兩個小時的裡程。與此同時,信息技術卻以超乎想像的速度發展,網絡覆蓋了整個世界。在IT所營造的越來越舒適的安樂窩中,人們對太空漸漸失去了興趣。相對於充滿艱險的真實的太空探索,他們更願意在VR中體驗虛擬的太空。這就像有一句話說的:「說好的星辰大海,你卻只給了我Facebook。

這樣的現實也反映在科幻小說的創作中,克拉克對太空的瑰麗想像已經漸漸遠去,人們的目光從星空收回。現在的科幻小說,更多地想像人類在網絡烏託邦或反烏託邦中的生活,更多地關注現實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科幻的想像力由克拉克的廣闊和深遠,變成賽博朋克的狹窄和內向。

面對這樣的現實,劉慈欣則表示自己一直很堅定,一直與克拉克站在一起:

作為科幻作家,我一直在努力延續著克拉克的想像,我相信,無垠的太空仍然是人類想像力最好的去向和歸宿,我一直在描寫宇宙的宏大神奇,描寫星際探險,描寫遙遠世界中的生命和文明,儘管在現在的科幻作家中,這樣會顯得有些幼稚,甚至顯得跟不上時代。正如克拉克的墓志銘:「他從未長大,但從未停止成長。」

而且他堅信↓

從長遠的時間尺度來看,在這無數可能的未來中,不管地球達到了怎樣的繁榮,那些沒有太空航行的未來都是暗淡的。

大劉心目中的未來綺麗多姿,聽來就讓人感覺熱血沸騰,想要趕緊放下手機去仰望星空:

我期待有那麼一天,像那些曾經描寫過資訊時代的科幻小說一樣,描寫太空航行的科幻小說也變得平淡無奇了,那時的火星和小行星帶都是乏味的地方,有無數人在那裡謀生;木星和它眾多的衛星已成為旅遊勝地,阻止人們去那裡的唯一障礙就是昂貴的價格。

浩瀚的星空永遠能夠承載我們無窮的想像力。

劉慈欣獲獎和他在演講中的觀點,在網絡上也引起了許多網友的關注和探討。

微博網友

Keanemai

不亞於IG奪冠給中國帶來的榮譽(這是個電競深度愛好者吧)

劉老弎

有人得獎,華人之光;有人刷榜,還到處嗆(這種類比也是有些奇怪了)

唱唱反調

大劉的科幻是忘憂草,身處陋室也能感受無限。

知乎網友

「還我大號」

「說好的星辰大海,你卻只給了我Facebook。」這是對現在太空發展的吐槽嗎?那為什麼要超出現有支持力度去發展「星辰大海」呢?你可以說是為了人類的好奇心,那的確偉大,但是現在的條件下依然是滿足少數人的「雄心壯志」,可是卻要花費大多數人的資源,或者說是為了人類未來發展所需的資源和空間……

「郭柏辰」→「還我大號」

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農民當年對哥倫布也是這樣想的

「江海」→「還我大號」

可惜做出偉業的人恰恰就是那些仰望星空的人,人類的發展就是奇思妙想堆疊出來的。

「秋水」→「還我大號」

我現在知道冷戰後人類科學停滯不前的原因了。

-End-

本期圖片來自網絡

本期監製:周南焱

相關焦點

  • 這本書是劉慈欣眼中的神作,獲得國際科幻獎項數量超出三體1
    劉慈欣劉慈欣是當今中國科幻的領軍人物,被嚴峰稱讚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帶到世界領先水平。然而大劉一直保持謙虛態度,聲稱自己自己的所有作品都是對阿瑟·克拉克的拙劣模仿。他和庫布裡克共同構思的《2001太空漫遊》是世界科幻史上的經典,而他的另一部作品《與羅摩相會》斬獲了雨果獎、星雲獎、軌跡獎、木星獎、約翰坎貝爾獎等諸多科幻大獎,相比之下大劉的《三體1》雖然獲得了雨果獎,卻在星雲獎的評選中敗給了《遺落的南境:湮滅》,軌跡獎也只有提名。劉慈欣這樣評價《與羅摩相會》:「《與羅摩相會》是太空科幻的經典之作,引領我走上科幻之路的作品,其帶來震撼至今難忘。」
  • 劉慈欣《三體》獲雨果獎 中國科幻小說邁進一步
    本報北京8月23日電(記者陳馨瑤)北京時間23日下午1時許,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會議中心揭曉的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授予了中國作家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也是中國科幻小說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 我與共和國共成長|劉慈欣 在平行宇宙生活著的硬核科幻作家
    是劉慈欣的出現,以一部部作品告訴讀者,科幻是與科學相鄰,與想像力相關,可以承載未來訴求和表達價值觀的文學形態。劉慈欣被譽為「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他一邊在山西省陽泉市娘子關發電廠擔任計算機工程師,一邊利用業餘時間出版了13本小說集。
  • 中國科幻界走向世界的領頭人,科幻小說《三體》的作者——劉慈欣
    就在2006年,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他業餘時間所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開始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面連載,並且很快的就受到各方科幻迷的熱烈追捧。於是劉慈欣趁熱打鐵在2008年和2010年又相繼的出版了《三體》系列的第二部和第三部《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
  • 繼「雨果獎」後,劉慈欣又獲「克拉克獎」:全程英文演講談科幻使命
    ——劉慈欣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科幻大神」劉慈欣又獲大獎了!美國當地時間2018日11月8日晚8點15分,劉慈欣被授予2018年度「克拉克想像力貢獻社會獎」(Clarke Award for Imagination in Service to Society),表彰其在科幻小說創作領域做出的貢獻。
  • 豆瓣8.4分 劉慈欣又一科幻小說將改編電影
    在中國科幻銷售界,劉慈欣已經成為一個招牌。最難的《三體》電影一直沒有拍出來,但《流浪地球》創歷史的票房也刺激了國內科幻電影,劉慈欣又一個科幻小說《全頻帶阻塞幹擾》確定要改編電影了。網絡報導,《全頻帶阻塞幹擾》電影已經通過了備案,將由北京聚合影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拍攝,編劇為易常春。
  • 劉慈欣:建築科幻文學王國
    之後,他又看了蘇聯作家阿·卡贊採夫的科幻小說《太空神曲》和葉弗列莫夫的《仙女座星雲》,神奇的未來想像震撼無比。自此,他偏愛閱讀科幻小說,並飽讀了英國小說家威爾斯的《時間機器》《莫洛博士島》《隱身人》《星際戰爭》等書。不過,科幻圖書讀得再多,也無法滿足一顆饑渴的心。劉慈欣索性自己寫起了科幻小說。這一年,他才上高一。
  • 劉慈欣談科幻小說:末日題材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雨果獎」在美國頒出,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作品《三體》獲獎,創造了中國科幻文學的一個記錄。近日,劉慈欣做客中新網訪談節目,暢談了《三體》的創作過程,並分享了他對科幻小說的理解。  寫好科幻小說的關鍵是有科幻思維方式  劉慈欣在訪談中表示,之所以走上科幻寫作的道路,因為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科幻閱讀愛好者。在他看來,科幻小說是一個類型很豐富的文學題材,很難一概而論。
  • 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透露 正創作與《三體》風格不同的科幻小說
    今日(11月3日)上午,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接受了紅星新聞記者採訪,透露了他正在進行的科幻創作,他計劃寫出和《三體》風格和題材都不一樣的科幻小說。談到成都,劉慈欣非常熟悉,這裡有孕育了很多科幻作家的《科幻世界》,有非常濃厚的科幻色彩,他說:「《科幻世界》在成都落戶有很多歷史的原因,它也讓成都成為了一個和科幻很密切的城市。而且成都市政府對科幻產業非常的重視,對於全國其他城市來說,這方面的科幻色彩就少了一些。」
  • 《三體》入選教育部中小學生閱讀書單 科幻閱讀再獲重視
    劉慈欣《三體》入選高中階段文學書目▲《三體》十周年紀念版封面畫【進書單,科幻閱讀再獲教育部重視】《指導目錄》分為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其中小學110種、初中100種、高中90種。自1999年高考作文《假如記憶可以移植》起,科幻這一文學題材就成為被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熱議的話題,當時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的高考學子,有的成為了知名的科幻作家(寶樹),有的成為了科幻譯者(陳灼),還有的成為了中國科幻大片的製片人(龔格爾)……近年來隨著科幻小說《帶上她的眼睛》正式進入中學語文教材、《微紀元》入選高考語文全國卷,《流浪地球》電影入選教育部《向全國中小學生推薦優秀影片片目》,科幻在當今青少年基礎教育中受到前所未有肯定和重視
  • 2017科幻嘉年華助力中國科幻走向世界
    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幻走向世界」國際科幻高峰論壇和第八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大陸科幻作家vs臺灣科幻作家——海峽兩岸的科幻之路沙龍」以及「大手拉小手——華語少兒科幻老作家與新銳作家對話沙龍」四部分組成。
  • 《科幻世界》姚海軍:一百年前的科幻小說竟然寫了這些
    然後這個義士又向歐洲進發,中途就碰到很大一隊飛艇往中國這邊飛,正想啟動「W光」發射器的時候發現,這個艦隊聽說中國已經有了這麼強大的軍力,是來祝賀的,說以後再開什麼國際大會,該給中國的席位都要給中國了。所以這個義士也不好意思再用「W光」,就算了。就這麼個故事,有點兒像現在的一些YY小說。當然大家看這個《貓城記》,就更有名了,老舍先生的一部作品。
  • 劉慈欣深度參與《球狀閃電》,科幻電影「戰國時代」降臨?
    實際上,現在確實是科幻電影改編的最好時機,劉慈欣本人獲了雨果獎,《三體》大賣200萬冊,成為國內科幻圈的一座豐碑;中國的特效技術也在逐漸提高,不少還給好萊塢在代工;中國電影市場異軍突起,20億30億票房的作品逐漸出現;好萊塢科幻電影票房大賺,與之相比的,中國卻沒有一部成功的科幻電影……不知道編劇張小北和摩天輪會如何打造《球狀閃電》呢?
  • 《三體》紅到歐美 劉慈欣:科幻小說是可以共同交流的
    原標題:中國科幻小說紅到歐美導讀:劉慈欣被不少讀者和科幻作家親切地稱為「大劉」,當然更多的科幻迷們是帶著幾乎崇敬的心情將劉慈欣稱為「中國科幻教父」。英文版出版後劉慈欣收到不少歐美當代科幻作家的反饋,「幾乎都是正面的評價」,這讓他很開心,「科幻小說表達的東西是全世界都可以共同交流的。」新聞事件《三體》登全美百佳圖書榜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系列第一部《三體問題》的英文版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熱議和好評。
  • 劉慈欣:暗物質給科幻小說留下了巨大創作空間
    劉慈欣絕不是無知無畏的一般觀眾,知道各種事故的慘烈掌故。但他在火箭發射前仍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興奮地說:「我不怕死,讓我再靠近一半距離都可以!」  12月17日的清晨,冒著零下15攝氏度的低溫,人們翹首仰望蒼穹,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將一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發射升空。身懷絕技的「悟空」不負眾望,成功進入軌道,打開它美麗的太陽帆板。
  • 東陽高中女生寫科幻小說獲金獎 頒獎人是劉慈欣
    據悉,本屆星雲獎共設七大獎項及科幻電影創意獎、青少年優秀作品獎兩大專項獎,有來自中國大陸各省、港臺地區及美國、加拿大、義大利、日本語文老師代替去領獎出席此次盛典的有中國當代科幻創作的領軍人物劉慈欣因為我們學校是一個以科學教育見長的學校,出了嚴濟慈、潘建偉等一大批理科人才,同時我們對學生的人文素養也很重視,我們語文組特別重視學生的文學創作,並在多種全國性的作文賽事中獲得大獎,金遠晴同學榮獲第十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陳可馨同學在第四屆新東方『優能杯』全國中學生創新作文比賽中榮獲一等獎、王雨寬同學在第六屆新東方『優能杯』全國中學生創新作文大賽中榮獲一等獎、金曉慧獲得第十五屆『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冬季決賽特等獎
  • 世界十大最著名科幻小說家,中國劉慈欣第九
    被譽為「美國現代科幻小說之父」、「美國科幻空前絕後的優秀作家」、「美國科幻黃金時代四大才子之一」。海因萊因是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硬科幻小說大師,其代表作有《星船傘兵》、《星際迷航》、《嚴厲的月亮》、《雙星》、《銀河系公民》、《銀河行商》等。6、弗蘭克·赫伯特,代表作:《沙丘》系列弗蘭克·赫伯特,美國科幻小說家,作家。
  • 中國科幻小說極簡史
    同年,劉興詩發表了控制天氣的短篇小說《北方的雲》,從這部作品中,人們發現了一位崇尚唯美主義語言的科幻作家。1963 年是中國科幻小說的王國忠年。這一年,他的小說集《黑龍號失蹤》出版。該書包括了《神橋》《黑龍號失蹤》《打獵奇遇》《半空中的水庫》《山神廟裡的故事》《渤海巨龍》等。這些故事從國際關係的大格局到科學技術的發明應有盡有。
  • 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
    所有人的生活方式都是合理的,沒必要相互理解談起科幻小說,你都會想到哪些?《三體》、《命運》、《鏡子》,繼而又會想到「雨果獎」,而中國第一位獲此獎項的作家——劉慈欣劉慈欣他被譽為「中國科幻第一人」你或許知道世界科幻三巨頭:英國的阿瑟·克拉克、美國的羅伯特·海因萊因和艾薩克·阿西莫夫。科幻作家們都是極具想像力的人物,在激發想像力或者激勵人類探索未知方面科幻的作用堪稱顯赫!正如「科技狂人」馬斯克所言,正是科幻小說激勵自己探索未知!6月23日是劉慈欣先生的生日。這一天,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基地》中文預告播出。
  • 劉慈欣:美國是世界科幻中心 中國科幻市場還沒啟動
    3月6日,美國《紐約客》網絡版刊登了該雜誌編輯兼撰稿人喬舒亞·羅斯曼對劉慈欣的推薦文章,文章將劉慈欣喻為「中國的阿瑟·克拉克爵士」,盛讚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是對極限問題的哲學思考。  日前,劉慈欣在京出席由微像文化和《勁漫畫》聯合主辦的「超新星紀元:從小說到漫畫」對談交流會活動,其間接受了北青藝評記者的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