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劉慈欣眼中的神作,獲得國際科幻獎項數量超出三體1

2021-01-16 一人之見
劉慈欣

劉慈欣是當今中國科幻的領軍人物,被嚴峰稱讚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帶到世界領先水平。然而大劉一直保持謙虛態度,聲稱自己自己的所有作品都是對阿瑟·克拉克的拙劣模仿。從某種意義上這並非大劉妄自菲薄,因為阿瑟·克拉克乃世界科幻三巨頭之一,是「黃金時代」科幻的代表人物,他在科學預言、作品構思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都非普通科幻作家可比。他和庫布裡克共同構思的《2001太空漫遊》是世界科幻史上的經典,而他的另一部作品《與羅摩相會》斬獲了雨果獎、星雲獎、軌跡獎、木星獎、約翰坎貝爾獎等諸多科幻大獎,相比之下大劉的《三體1》雖然獲得了雨果獎,卻在星雲獎的評選中敗給了《遺落的南境:湮滅》,軌跡獎也只有提名。劉慈欣這樣評價《與羅摩相會》:「《與羅摩相會》是太空科幻的經典之作,引領我走上科幻之路的作品,其帶來震撼至今難忘。」

三體1和與羅摩相會

《與羅摩相會》中的羅摩是以印度神話人物羅摩命名的一艘圓柱形外星飛船,小說描述了人們在發現這艘神秘飛船來到太陽系後對其進行的一系列的探測,與此同時人們紛紛猜測飛船前來的目的……該小說創作於1972年,卻依稀可以看到《普羅米修斯》(2010)《黑洞表面》(1997)《異形》(1979)等科幻電影的影子,但這也導致這部小說的情節看上去有些老套,不過這絲毫不影響這部經典小說的魅力,這部小說在藝術特色上和劉慈欣的許多優秀小說極為相似,下面就來具體分析一下。

一是海量詳實的技術細節。

和大劉的大部分小說一樣,《與羅摩相會》屬於硬科幻小說,詳盡繁複的數據報告和細緻入微的科技描寫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大劉認為好的科幻應該寫得像新聞報告一樣真實;從這點看《與羅摩相會》當之無愧為一科幻經典。

二是簡潔空靈的藝術設計。

大劉筆下的頂級外星文明大多有一種簡潔空靈的超然之美。「低溫藝術家」只是一個球體,「李白文明」的個體也只是一張平面外加一個球體。而大劉設想的「水滴」、「二向箔」把這種極簡主義美學發揮到了極致,《與羅摩相會》中的羅摩飛船同樣也只是一個外表光滑也沒有任何外露發動機的超級圓柱體,這種超凡脫俗的設計更增加了外星文明的神秘感,反觀一些軟科幻對外星文明的設計就太過人性也太過平常了。

水滴與羅摩飛船概念圖對比

三是傳奇超人的人物設定。

大劉小說中的主人公大都有著超人般的傳奇經歷和不同流俗的個性:《球狀閃電》中認為生命毫無意義的物理天才丁儀,《三體》中證明腦活動的量子效應的失敗主義面壁者希恩斯…《與羅摩相會》中的人物同樣如此。被人稱為當代湯因比就暴跳如雷的天才歷史學家桑德斯,有火星妻子和地球妻子的主人公諾頓船長…超乎尋常的人物設定,大大增加了小說的趣味性和可讀性,也增加了情節的衝突張力。

如果大家對這部科幻小說感興趣,不妨找來讀讀,相信不會讓你失望。

相關焦點

  • 三體:徵服世界的中國科幻神作
    《三體》2006年開始連載,2016年才真正在中國火起來!用了整整10年時間!《三體》是國產科幻標杆,作者劉慈欣一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然後,《三體》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幾乎是眾望所歸的,斬獲了2015年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大獎!
  • 劉慈欣再獲國際科幻大獎,卻對當今科幻小說很失望
    這也是劉慈欣繼2015年憑藉《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後,再一次獲得科幻國際大獎。厄修拉·勒古恩△此後五年時間,包括劉慈欣在內共有四位作家獲得該獎項:分別是五次贏得雨果獎、《環形世界》的作者,美國科幻作家拉裡尼文;因20世紀最經典的幻想小說《使女的故事》享譽世界的加拿大小說家
  • 劉慈欣《三體》,三部科幻巨作,一部比一部精彩,直到星辰大海!
    科幻巨作2015年8月,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中國科幻小說界的最高榮譽獎項——「銀河獎」,更是摘得了「雨果獎」,被譽為「中國科幻的領軍人物」。雨果獎的地位,相當於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獎,而劉慈欣不僅是第一個獲得這個獎項的中國人,也是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亞洲人,被盛讚:「這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 中國科幻界走向世界的領頭人,科幻小說《三體》的作者——劉慈欣
    就在2006年,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他業餘時間所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開始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面連載,並且很快的就受到各方科幻迷的熱烈追捧。於是劉慈欣趁熱打鐵在2008年和2010年又相繼的出版了《三體》系列的第二部和第三部《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
  • 《三體》與《基地》,劉慈欣與阿西莫夫,誰才是科幻文學的圭臬?
    《三體》與《基地》,劉慈欣與阿西莫夫,誰才是科幻文學的圭臬?阿西莫夫《三體》的大名在中國可以說是無人不知者無人不曉,憑藉這本書一舉斬獲科幻文學界最高獎項「星雲獎」的劉慈欣也在中國爆紅,即使是從來沒有看過劉慈欣著作的國人,提到《三體》的大名也是如雷貫耳。
  • 科幻「神作」《三體》 :未來戰爭的全新想定?
    8月5日,中國科幻迷心目中的「神作」《三體》小說改編的電影宣告殺青,進入後期特效階段。  《三體》構思的全新未來戰爭  作為國內科幻作品中的佼佼者,《三體》的過人之處讀者自有體會。雖然在故事架構等方面,《三體》不可避免的對前人經典有所借鑑,但這掩蓋不了它作為一部優秀的科幻戰爭作品的創新之處。大膽的想像中,《三體》描繪的全新未來戰爭圖景值得我們深思。  其一,科技進步與封鎖的悖論。
  • 劉慈欣《三體》獲雨果獎 中國科幻小說邁進一步
    本報北京8月23日電(記者陳馨瑤)北京時間23日下午1時許,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會議中心揭曉的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授予了中國作家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也是中國科幻小說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 《三體》紅到歐美 劉慈欣:科幻小說是可以共同交流的
    英文版出版後劉慈欣收到不少歐美當代科幻作家的反饋,「幾乎都是正面的評價」,這讓他很開心,「科幻小說表達的東西是全世界都可以共同交流的。」新聞事件《三體》登全美百佳圖書榜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系列第一部《三體問題》的英文版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熱議和好評。
  • 《三體》打開中國科幻的大門!為何劉慈欣還沒唐家三少賺得多?
    以小說《三體》而著名劉慈欣和以網絡小說《鬥羅大陸》而出名的唐家三少別佔據了作家富豪榜和網絡作家富豪榜的第一名,但是兩人所獲得的利益卻不一樣,一個千萬,一個億,為什麼這兩人之間有如此大的差距?按理說劉慈欣的文學成就要遠遠高於唐家三少,因為他,中國一度落後的科幻事業被重新打開,不僅體現在書籍上,也體現在各種影視上。1、《三體》,打開了中國科幻的大門按理說劉慈欣的文學成就要遠遠高於唐家三少,因為他,中國一度落後的科幻事業被重新打開,不僅體現在書籍上,也體現在各種影視,商業上,就如同中國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一時間,中國科幻進入市場。
  • 為什麼科技大佬喜歡推薦科幻小說《三體》,劉慈欣在裡面藏了什麼
    一經上映,票房達到46.55億元(中國內地)6.998億美元(全球),更是獲得了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和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錄音獎。《流浪地球》中體現的中國親情觀念、英雄情懷、奉獻精神、故土情結和國際合作理念。電影不再是超級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類共同改變自己的命運。
  • 向全世界安利三體!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
    所有人的生活方式都是合理的,沒必要相互理解談起科幻小說,你都會想到哪些?《三體》、《命運》、《鏡子》,繼而又會想到「雨果獎」,而中國第一位獲此獎項的作家——劉慈欣劉慈欣他被譽為「中國科幻第一人」你或許知道世界科幻三巨頭:英國的阿瑟·克拉克、美國的羅伯特·海因萊因和艾薩克·阿西莫夫。科幻作家們都是極具想像力的人物,在激發想像力或者激勵人類探索未知方面科幻的作用堪稱顯赫!正如「科技狂人」馬斯克所言,正是科幻小說激勵自己探索未知!6月23日是劉慈欣先生的生日。這一天,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基地》中文預告播出。
  • 《三體》獲得各界好評,被問想得諾貝爾獎嗎?劉慈欣:拿到就毀了
    劉慈欣被譽為「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代表作《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不僅備受讀者與媒體讚譽,還是首部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兩項國際大獎的中國科幻小說。說他一個人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至世界級水平,一點也不誇張。
  • 外太空疑似傳來外星信號,三體劉慈欣:別惹,別回應
    作家劉慈欣就在《三體》提出了這樣一個法則,黑暗森林法則,這當然不是劉慈欣首先提出的,但劉慈欣用他的小說對這個法則進行了更系統的講解。《三體》這部小說獲得了雨果、星雲兩大國際獎項,但對於人類來說,《三體》來的有點兒遲,因為以前就有科學家將地球的位置播放了出去,不過來總比不來好。
  • 歐巴馬:劉慈欣的《三體》讓我覺得當美國總統太卑微,太弱小了
    對於這本著作,劉慈欣自爆大部分創作內容都是在電力系統的工作崗位上完成的,就像他說的:「在崗位上寫作,有一種佔便宜的感覺,因為每個人面前都有一臺電腦,別人只看到你坐在電腦面前打字,誰也不知道你在寫科幻小說。」那這本小說有多好看呢?
  • 《三體》短片出世,劉慈欣看完稱:這是我心目中的《三體》電影
    《三體》是中國科幻小說界的巔峰之作,擁有大量的粉絲。作者劉慈欣也被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隨著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電影《流浪地球》的熱播,《三體》的粉絲們希望儘快看到《三體》的上映。然而,自2015年開拍歷經5年,遲遲未能上映,這讓《三體》的粉絲大失所望。但此時,另一部以「三體」為原型改編的電影《水滴》問世。
  • 劉慈欣:我所有作品都是對它的拙劣模仿
    時至今日,劉慈欣仍然時時懷念《2001:太空漫遊》給自己帶來的影響,更不放過任何一個場合瘋狂表達自己對這本神作的崇敬,他說:「我所有作品,都是對它的拙劣模仿」。這自然是大劉的自謙,但也足以證明《2001:太空漫遊》在科幻界無法逾越的地位。
  • 劉慈欣:《三體》之外,我只是個普通的工程師
    ·壹·《三體3》像一場地震,把以前的「科幻」都震碎了「我們以前寫的那些東西——至少是絕大多數,在《三體Ⅲ》面前,簡直不值一提,我們的確是不敢搞科幻了。」——科幻作家韓松黑暗森林法則,猜疑鏈,技術爆炸……《三體2》以前所未有的高度,把我們對《三體3》的期待推到了頂峰,結果沒讓我們失望,第一個收到書稿的編輯姚海軍表示——「完全超出了人的這個預想,他能爆發成這樣子。」
  • 繼《三體》後時隔八年,劉慈欣新作重磅首發!
    扎克伯格:「我的下一本年度之書是劉慈欣的《三體》。」雷軍:「劉慈欣寫出了最好看的科幻小說,其中的哲學道理對制定公司三到五年戰略非常有幫助。」  但自從《三體》取得巨大成功,從劉慈欣就鮮有新作問世了。就在此刻,這本書由湛廬閱讀獨家首發,8月9日—8月24日,在湛廬官方小程序、湛廬商城、湛廬APP下單即可獲得[獨家閱讀大禮包]內含:《十二個明天》紙質書+電子書+解讀音頻  現在,中文版《十二個明天》由湛廬獨家首發!8月24日前,買紙質書,就送獨家閱讀大禮包!
  • 《三體》漫畫即將上線,劉慈欣這樣說
    《三體》漫畫將在騰訊動漫和波洞星球連載,來看看劉慈欣是如何看待的。本文來自騰訊科技,作者孫實儘管一千個人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如果問到「中國最偉大的科幻作品是什麼」這個問題時,恐怕很多人的會異口同聲回答——《三體》。
  • 盤點最值得期待改編影視的科幻神作,《三體》排名第一!
    隨著《流浪地球》的大火,也重燃了國人對國產科幻影視的強烈期待。事實上,已經在有很多作者投身到原創科幻的創作當中,為國產科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天,就為大家盤點最值得期待改編影視的科幻神作!《三體》劉慈欣作為科幻迷來說,還有什麼比在大熒幕上看到《三體》更讓人激動和期待的呢?雖然劉慈欣老師的《流浪地球》率先推出電影,但作為星雲獎獲獎作品的《三體》,可以說兼備了一部優秀電影所需要的宏大場面和出類拔萃的世界觀,「三體文明」對於不讀科幻的人來說,恐怕耳邊也是經常能夠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