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科幻短篇《詩云》數學算法會終結人類的藝術?
邏輯上劉慈欣的恐龍三部曲到《詩云》也就終結了,三部小說的排序為《命運》、《人和吞食者》、《詩云》。當然也有出版社將《白堊紀往事》也歸為恐龍系列中,這並無對與錯。
點擊下方播放視頻版
強大的吞食者帝國航行於無盡的宇宙之中,他們四處掠奪,在毀滅波江座—ε星後,吞食者飛船駛向了太陽系。人類在月球設下無數核彈,拼盡全力,意圖推動月球撞毀吞食者飛船。然而功虧一簣,月球和吞食者飛船擦肩而過,這是人類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星戰,人類文明從此消逝,幾十億人類被當作家禽飼養在吞食帝國。
點擊下方播放音頻版
但是,文明不止尖端的科技與無限的數字,還有詩與遠方。此刻,恐龍使者大牙正乘著飛船飛離大環,隨行的有一個叫伊依的人類,即將成為進獻給神的禮物。
神是神級文明的一個代表,神級文明掌握了不可思議的技術,已經純能化了,能瞬間從銀河系的一端躍遷到另一端,如今其中一位代表來到了太陽系,這就是吞食者帝國停留在此的原因,他們想要學習。
神喜歡收集宇宙中的小生物。伊依的特別之處在於,他是一名詩人,在飼養場教授古典文學,自視清高且目空一切,算是個有趣的小家禽。伊依透過舷窗向外看去,以燦爛的銀河為背景:完美的球體懸浮在正方形平面上空,發出柔和的白光,那就是神,簡明又抽象。
在這個宇宙中,文明程度的度量標準,是一個種族所進入的空間維度:進入六維以上空間是文明種族的基本條件,神級文明已能夠進入十一維空間,吞食帝國可以在實驗室中小規模地進入四維空間,只能算一個未開化的原始群落。
而人類,在神級文明眼中就好比雜草塵埃,理所當然地,神十分厭棄伊依。命令大牙將這個人類蟲子扔到垃圾焚化口裡,伊依拼命掙扎著,口袋裡掉出了幾篇古詩抄錄紙,那些精巧而工整的字符矩陣,引起了神的注意。神命令大牙將漢語的資料庫以及有關地球歷史的一切知識傳給了自己,很快,他就能用標準的漢語讀出一首中國古詩了: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一旁的大牙殷勤地解釋道:「恆星已在行星的山後面落下,一條叫黃河的河流向著大海的方向流去,哦,這河和海都是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構成的化合物質組成,要想看得更遠,就應該在建築物上登得更高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