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姿勢 20部必讀的酷兒理論著作 (上)20 MUST-READ QUEER THEORY...

2021-01-07 網易

  20 MUST-READ QUEER THEORY TEXTS

  20部必讀的酷兒理論著作 (上)

  文/EUGENE WOLTERS

  譯/田可耘

  編輯/Dracarys

  酷兒理論是批評理論傳統裡的一個迅速發展的領域。酷兒理論通常考察資本主義、性別、異性戀至上主義與國家的交叉點,一向致力於打破規範、質疑現狀。我們和幾位酷兒理論愛好者進行了交流,列出了二十部必讀的酷兒理論著作。

  01

  

  羅斯瑪麗·漢尼塞(Rosemary Hennessy)

  《利益與快感:晚期資本主義的性向身份》

  (Profit and Pleasure: Sexual Identities in Late Capitalism)

  《利益與快感》是理解資本主義與性認同(sexual identity)之間關係的一次開創性的嘗試。羅斯瑪麗·漢尼塞大膽地為酷兒理論重新定向,從對精神分析、語言、表演的關注轉移開去,強調對晚期資本主義、勞動及商品化的結構進行細緻的分析。她認為性認同一直關涉著性別、種族與國族,但這些身份自身源於資本主義。全球化改變了資本主義也改變了性認同,它既開啟了(對性認同身份的)商品化(commodification)的新形式,又為能動性帶來新的契機。一方面,中產階級同性戀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可見度,但另一方面,社會仍然依賴著不平等的性別分工,無法使某些主體享有平等。《利益與快感》涵蓋了從切·格瓦拉到《哭泣遊戲》(譯者註:The Crying Game,1992年的一部以北愛爾蘭政治衝突為背景的酷兒題材電影)等國際範圍內的諸多案例,使對性向的討論深入到對物質現實與兩性日常生活實質的考察。

  02

  

   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

  《性別麻煩》(Gender Trouble)

  巴特勒提出,傳統女性主義訴諸自然、「本質」的女性觀——或者是生理性別觀和社會性別觀——是錯誤的。她從質疑「女性」這一範疇著手,並沿著這條線索考察「男性氣質」(the masculine)與「女性氣質」(feminine)。巴特勒最著名也最常被誤解的是她的性別概念,她把性別界定為一種重複性(reiterated)的社會表演,而不是對某種先驗現實的表達。

  

  03

  

   南希·弗雷澤(Nancy Fraser)

  《異性戀至上主義、誤認與資本主義:對朱迪斯·巴特勒的一個回應》

  (Heterosexism, Misrecognition and Capitalism: A Response to Judith Butler)

  南希·弗雷澤雖然部分同意朱迪斯·巴特勒的觀點,但在許多重要方面與這位酷兒理論家有所分歧。

  04

  

   凱文·弗洛伊德(Kevin Floyd)

  《欲望的物化》(The Reification of Desire)

  《欲望的物化》開闢了新的理論進路以闡明馬克思主義與酷兒理論的關聯。該書勾連了兩種很少被一併分析的批評視角——馬克思主義的奠基性論點與酷兒理論的基礎——並審視這些觀點之間的親緣與張力,提出馬克思主義與酷兒研究之間新的理論聯結。

  《欲望的物化》在馬克思主義和酷兒理論之間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重要聯繫。值得讚賞的是,凱文·弗洛伊德的分析在抽象的理論與最具體的社會經濟機制(socio-economic dynamics)、男性化文化(masculine clture)之間遊走自如。

  05

  

  加絲比·普爾(Jasbir Puar)

  《恐怖主義裝配》(Terrorist Assemblages)

  加絲比·K·普爾在這部開創性的著作中提出,當今的國防安全化(securitization)、反恐怖主義、民族主義的勢力正在重塑性向、種族、性別、國族、階級、族裔的形態。她考察了自由主義政治如何通過給予法律承認(例如廢除反雞姦法)、提高酷兒在主流中的可見度等舉措,將特定的酷兒主體整合進民族國家的框架中。許多酷兒人群曾經(由於愛滋病肆虐)被建構為死亡的形象,而上述整合形式則使他們與生命、生產性(同性婚姻以及繁衍下一代的親屬關係)緊密相連。但普爾認為,這種對某些酷兒主體的勉強接納,建立在對東方化(Orientalized)的恐怖主義人群的建構之上。作為民族國家的美國所一向依賴的異性戀正統主義意識形態,如今伴隨著不斷複製狹隘的種族、階級、性別、國族理想的同性戀正統主義意識形態(譯者註:homonormative,指不反思異性戀正統主義的基本預設,以私有化、去政治化、新自由主義化為導向爭取性少數權益)。這些「同性戀民族主義」(譯者註:homonationalism,指同性戀平權運動與民族主義的共謀)被用以將正派的、「正當異性戀」(properly hetero)以及如今的「正當同性戀」(properly homo)的愛國主義美國人區隔於性變態的、種族化的、看上去像恐怖分子的人群——尤其是錫克教徒、穆斯林和阿拉伯人——他們被隔離、拘留、驅逐出境。

  普爾結合了跨國女性主義(transnational feminism)與酷兒理論、福柯的生命政治學(biopolitics)、德勒茲哲學與技術科學批判,並汲取了極為豐富的資料,包括政府文件、法律決議、電影、電視、民族志素材、酷兒媒體、行動主義組織的材料與宣言。普爾考察了大量文化事件與現象——從女性主義與酷兒對阿布格萊布監獄虐囚(譯者註:指2003年美國軍隊佔領伊拉克後,英美軍員在伊拉克阿布格萊布監獄虐待伊拉克戰俘的事件)照片的回應,到最高法院在勞倫斯訴德州案後廢除反雞姦法,到美國錫克教徒和南亞離散酷兒群體為了避免被歸為恐怖分子所採取的措施,再到普爾指出的全球酷兒組織中與日俱增的伊斯蘭恐懼症——以強調恐怖主義與性向之間的棘手聯繫。

  06

  

  安德裡亞·史密斯(Andrea Smith)

  《酷兒理論與原住民研究:移民殖民主義的異性戀正統》

  (Queer Theory and Native Studies: The Heteronormativity of Settler Colonialism)

  酷兒研究強調超越身份政治與再現政治進行分析的重要性。具體到原住民研究領域,酷兒理論指出不應將議程局限於為原住民提供發聲平臺,因為這項議程很容易演變成在多元文化的學術工業體系中消費作為商品的原住民。酷兒理論的無主體/題批評(譯者註:subjectless critique,指酷兒研究不預設確定的主題或穩固的批判主體,而是揭示一切以「正常」為名的社會暴力)可以為原住民研究帶來幫助,批判性地詰問這個領域如何無意間在去殖民化的議程中重新創造了殖民等級。這一批評也闡明了原住民如何存在於殖民想像中——包括那些自以為激進的學者和運動所抱有的殖民想像。與此同時,原住民研究可以借鑑有色酷兒批評(queer of color critique)對無主體/題批評的對話。

  「後身份」(postidentity)的趨向使酷兒理論往往遮蔽了這片土地上那些被後殖民、後現代、離散、酷兒主體視為絆腳石的被殖民的原住民,從而重蹈白人優越論、移民殖民主義的覆轍。在原住民研究的議題上,就連有色酷兒批評也未必能說明身份是如何被移民殖民主義形塑的。因此,原住民研究與酷兒理論的對話很重要,因為移民殖民主義以及去殖民化的邏輯必須被酷兒化,以便合理地解釋當今的種族清洗——不僅不斷遮蔽原住民群體,還使殃及所有人群的白人優越論、移民殖民主義、異性戀父權制的結構更加牢固。

  07

  

  凱西·科恩(Cathy Cohen)

  《朋克、女同、福利皇后:酷兒政治的激進潛能?》

  (Punks, Bulldaggers, and Welfare Queens: The Radical Potential of Queer Politics?)

  科恩考察了從酷兒理論發展出的酷兒政治行動主義的失敗之處,並探討了交叉性為何不僅能推動更具包容性的政治行動主義,也能形成新的集體以尋求變革。換言之,要想讓酷兒真正有所作為,就不僅要改變異性戀正統主義的壓迫,也要改變性向、種族、性別、經濟階級等範疇交互構成的系統性支配。「我們必須拒絕如下這種酷兒政治——僅僅關注傳統範疇是否有效,卻忽略身份與社群如何幫助人們的生存,如何利用壓迫與反抗的共同經驗來構建本土資源、樹立意識、推進集體行動。我認為,身份的多樣性和相互關聯性為這些傳統範疇的去穩定化和激進政治化指明了最具前景的方向。」

  08

  

   何塞·埃斯特班·穆尼奧斯(Jose Esteban Mu?oz)

  《不認同》(Disidentification)

  身份不僅僅是認同或者堅決反對自己的文化。何塞·埃斯特班·穆尼奧斯考察了那些處於主流種族、性向之外的人群如何與主流文化進行協商——不是擁護或者反對這些排外的作品,而是將這些作品用於實現自己的文化訴求。穆尼奧斯將這一過程稱為「不認同」,並通過研究其運作機制來發展出看待少數群體的表演作品、生存策略與行動主義的新視角。

  「不認同」自身也稱得上是一場表演(performance),試圖通過對主導性意識形態進行研究、共同協作以及與之對抗,來建立一個酷兒的世界。通過考察電影、演出、民族志、古巴玩樂文化(Cuban choteo)、男同性戀大眾文化(例如色情片)、博物館、藝術攝影、坎普、變裝、電視節目裡的認同過程,穆尼奧斯不斷指出,在當代美國都市,身份與欲望由於與主流文化及意識形態之間產生錯位而相互交叉、聯通。

  09

  

  羅德裡克·弗格森(Roderick Ferguson)

  《黑色的偏離:走向有色酷兒批評》

  (Aberrations In Black: Toward A Queer Of Color Critique)

  美國的種族關係社會學往往會論述貧窮、種族和經濟歧視,但其中被忽略的性別差異問題可以和其他維度一樣具有啟發性的意義。在這部野心勃勃的作品中,羅德裡克·A·弗格森揭示了社會學領域中的性向話語(discourses of sexuality)如何被用來闡述關於種族差異的理論。他展示了以貢納爾·默達爾(Gunnar Myrdal)、歐內斯特·伯吉斯(Ernest Burgess)、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丹尼爾·派屈克·莫伊尼漢(Daniel Patrick Moynihan)、威廉·朱利葉斯·威爾遜(William Julius Wilsom)為代表的社會學正典如何以非裔美國人對異性戀父權制核心家庭模型這一規範的遵從程度為衡量標準,來論證他們不適合存在於自由資本主義的秩序中。簡而言之,只要非裔美國人的文化與行為偏離了這些規範,他們就無法實現經濟與種族平等。

  10

  

   李·艾德曼(Lee Edelman)

  《無未來》(No Future)

  在這部尖銳的論戰之作中,李·艾德曼勾勒了一種新的、激進而不留餘地的酷兒理論倫理學。他主要的攻擊目標是無所不在的孩童形象,他將其解讀為「繁殖未來主義」(reproductive futurism)這種普世政治的核心。艾德曼提出,被視作純潔而需要保護的孩子代表著未來的可能性,而酷兒與這種可能性正相對立,體現著無比自戀的、反社會的、否定未來的驅力(drive)。他大膽宣稱酷兒的意義正在於願意去拒絕社會與政治秩序。在《無未來》中,艾德曼呼籲酷兒放棄調和的立場,承認自己的形象代表著與反諷、享樂乃至死亡驅力相聯繫的否定性力量。

  20部必讀的酷兒理論著作(下)將會於下個星期一(2月13日)推出。

  這次介紹的這十部酷兒理論著作,有哪些是你讀過的呢?

  有哪些你讀過的酷兒理論著作,是酷拉君沒有介紹過的呢?

  歡迎留言或投稿分享!

  原文發表於http://www.critical-theory.com/20-must-read-queer-theory-books/

  作者:Eugene Wolters 翻譯:田可耘

  本文為【酷拉時報】獨家原創翻譯內容

  如需轉載請在後臺留言,取得轉載授權。

  向【酷拉君】回復「M」,獲取目錄以及更多好玩的關鍵詞!

  

  點評時事、藝術、文化

  打破二元對立的陳規定勢

  發展兇猛有力的華語酷兒論述

  投稿/聯絡:QueerLala2013@gmail.com

  微信【酷拉君】: QueerLalaTimes

  

  酷拉時報讀者營報名正在招募中!

  點擊報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時差播客:酷兒、跨性別與情感理論
    我自己當時有一個樸素的想法,我想在這些被大家視為落後的東西裡面,去挖掘一些很酷兒的東西。當時也有寫一些東西,包括關於要去殖民化酷兒理論的一些思考,如何讓酷兒理論不要變成我們只追求西方現在所追求的議題。我認為大家都去追趕美國最新的議題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成功了 。但是當我開始寫博士論文以後,我發現自己並不能用一篇博士論文解決世界上所有的問題。
  • 性別酷兒--他們是誰?
    要知道,我們的語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會中的對性別的認知。像「他」和「她」這樣的代詞常被用來區分一個人的生理性別。但由於性別酷兒人群不一定堅持一種性別,所以使用性別中立的語言很重要。像「一one」、「澤ze」、「希爾hir」以及「他們them」、「他們的their」和「他們them」這樣的詞彙更具有包容性,並且尊重豐富多樣的性別角色。
  • Must Read
    如果同一航班上有五名乘客在冠狀病毒檢測中呈陽性,航空公司將被勒令暫停該航線一周的航班。2If the number exceeds 10, the airline must suspend the flights for four weeks.如果數量超過10個,航空公司必須暫停航班4周。
  • 聞邦椿:90歲院士完成100部著作
    聞邦椿撰寫的20部產品設計理論與方法的著作。李晨 供圖如今,他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這句話的深刻內涵。細數100部著作,背後是心懷社會的擔當。聞邦椿所撰寫的100部著作正對我國社會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在聞邦椿所寫的著作中有10部是屬於傳記類和鄉土文化類著作。
  • 女同性戀之愛:「酷兒」其實是一種精神
    2015年,由凱特·布蘭切特和魯尼·瑪拉主演的同性題材電影《卡羅爾》已經拿下坎城影后和四項紐約影評人協會大獎,在馬上要揭曉的奧斯卡金像獎上也是大熱門。電影改編自美國傳奇女作家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的著作《鹽的代價》。在此之前,她的另一部小說《天才雷普利》曾被改編為經典影片《火車怪客》。
  • 甘肅集中出版四部考古學術著作 展示20年來考古發掘成果
    甘肅集中出版四部考古學術著作 展示20年來考古發掘成果 發布時間:2020-11-29 15:08: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
  • 20種經典推薦
    20世紀的偉大科學經典之一為DNA的發現作了概念上的準備這本書必定屬於20世紀最有影響的科學著作之列。它是一位物理學家的有力嘗試,試圖理解真正的生命奧秘,他的深刻洞見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組成的理解。——羅傑·彭羅斯(著名英國數學家、數學物理學家)7.
  • 東北大學聞邦椿:90歲院士完成100部著作!
    細數100部著作背後是心懷社會的擔當聞邦椿所撰寫的100部著作正對我國社會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在聞邦椿所寫的著作中有10部是屬於傳記類和鄉土文化類著作。聞邦椿撰寫的10部傳記類及鄉土文化類著作聞邦椿在專業方向上撰寫了20部有關產品設計方法類著作。
  • 東北大學教授聞邦椿:90歲院士完成100部著作
    聞邦椿撰寫的20部產品設計理論與方法的著作。李晨 供圖如今,他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這句話的深刻內涵。細數100部著作,背後是心懷社會的擔當。聞邦椿所撰寫的100部著作正對我國社會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在聞邦椿所寫的著作中有10部是屬於傳記類和鄉土文化類著作。
  • 為何他們叫「酷兒」?
    打開 Queer the map,網頁上所有的建築物都是粉色的,原本指代商業地點的橙色圖釘則變成了黑色,上面記錄了 Queer 群體在這些地點發生過的故事。這裡所說的酷兒可不是我們小時候喝的酷兒。這棵樹,不僅僅激發了他對那段關係的回憶,還有他們對自身身份的認知,也標誌著酷兒群體的覺醒。對於拉羅謝爾來說,這棵樹已經變成了一個「酷兒空間」。拉羅謝爾自稱是一位「多學科融合的設計師,圍繞酷兒理論、酷兒身體和技術,以及空間和建築展開工作」。
  • 以三本書走入暴動:酷兒、謀殺與愛滋 | 石牆50年
    我們酷兒有機會在一個自信的環境裡說出真話,也讓那些不是酷兒的人理解說出那幾個字的壓力。大三的時候,我開始負責工作坊的活動。我對同性戀已經有所了解,那年我組織了學校的驕傲遊行,設計了T恤,上面是粉色倒三角形的眼睛圖案和我親手寫的單詞,而且是我在我家地下室裡自己印刷的。倒三角的圖案是納粹集中營中給同性戀囚犯貼上的標籤,後來被愛滋平權聯盟(ACT UP)挪用。
  • 圖論Graph theory
    Tait、Heawood、Ramsey和Hadwiger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和推廣導致了對任意屬曲面上嵌入圖的著色的研究。泰特的再形成生成一個新類的問題,分解問題,特別是研究了彼得森和Knig。拉姆齊關於著色的著作,尤其是圖蘭在1941年獲得的結果,是圖論的另一個分支——極值圖論的起源。
  • 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漲姿勢
    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漲姿勢時間:2020-09-30 16:20   來源:親親寶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外卡戰隊是什麼意思什麼梗?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漲姿勢 外卡:本身沒有參賽資格,但是又會給這些沒有資格的隊伍一些額外的名額讓他們競爭。搶到這些額外名額參賽的隊伍叫做外卡隊。
  • 【漲姿勢】公務員考試常識600題(一)
    原標題:【漲姿勢】公務員考試常識600題(一) >從今天起,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公務員考試常識600題,每天100道,這才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答:小明的父母 54.7~11歲兒童的認知水平相當於皮亞傑理論中的——階段,具有相對具體性和刻板性等特點? 答:具體運算 55.88歲有個俗稱,請問是什麼?
  •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時間:2020-06-28 17:16   來源:禮儀之家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媚宅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媚宅,從字面上看就是向宅這一群體諂媚的意思,可以說是一個狀態詞,也像是一個動詞,說白了也就是很多動畫就是刻意去討好觀眾,觀眾怎麼喜歡怎麼來。
  • 今日全宇宙最漲姿勢的十張圖
    今日全宇宙最漲姿勢的十張圖 2020-10-20 12: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時間:2020-10-03 15:59   來源:名資匯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ky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我想應該有許多人都是混飯圈的,那麼有的時候我們會在網絡上看到有人說你不要再ky了,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莎翁全部著作將被譯成中文:腐國人怎麼看?
    但是莎翁的赫赫聲名直到20世紀才在中國漸漸流傳開來。這一批譯文和巡演將把他的作品引薦給更多的中國讀者。但是,莎翁家鄉的人民對他們政府資助這一項目有何看法呢?有更多人一起分享莎翁的傳世著作,他們對此感到欣慰嗎?
  • 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漲漲漲漲姿勢
    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漲漲漲漲姿勢時間:2020-04-06 17:1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番茄鍾什麼意思什麼梗?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漲漲漲漲姿勢 番茄鍾,是把任務或工作分成半小時左右來做,集中精力25分鐘來工作,休息5分鐘,完成一項任務,即種一個番茄,這樣的流程能使下一個30分鐘更有動力。根據番茄工作法理論進行開發的一款方便、實   原標題:番茄鍾什麼意思什麼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