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檢察日報
2016年初的一天,一件申報品品名為「連衣裙」的包裹引起了山東濟南海關工作人員的注意。經過開箱查驗,濟南海關最終查獲了涉嫌走私進境的蝴蝶標本2800餘枚,其中1264枚屬於瀕危保護物種。
(第一排由左至右)呂宋鳳蝶、珂裳鳳蝶、翠葉紅頸鳳蝶
(第二排由左至右)裳鳳蝶、黃點鳥翼鳳蝶、黃綠鳥翼鳳蝶
這是我國籤署《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也稱《華盛頓公約》)以來,海關系統查獲的最大宗走私瀕危蝴蝶標本案。近日,經濟南市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
「發燒友」國外購進瀕危蝴蝶標本
32歲的魏茂朋系山東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渠道業務員,他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34歲的徐春東,兩人均為蝴蝶標本「發燒友」,因共同愛好而往來密切。
2014年初春,徐春東在淘寶網上開設了一家網店,專門銷售蝴蝶標本製成的藝術品。
2015年5月13日,二人經商議以徐春東的名義在濟南註冊成立了山東蝶藝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門從事蝴蝶標本的加工、製作和銷售。
該公司由魏茂朋實際控制,兩人口頭約定利潤分成:徐春東55%,魏茂朋45%。
由於經銷國內蝴蝶標本利潤太低,魏茂朋和徐春東商定,通過網絡從國外購買翅膀沒有展開的原蝴蝶標本後,由徐春東製作成各類工藝品出售。24歲的山東某大學碩士研究生朱林因同樣愛好蝴蝶標本與徐春東在網上結識。
2015年暑假期間,應徐春東的邀請,朱林來到徐春東的公司打工,具體負責蝴蝶標本的展開和修整。其間,魏茂朋每月向朱林支付報酬2000元。
2015年10月,因朱林英語水平較高,魏茂朋便要求其協助與外商聯繫購買蝴蝶標本,並支付其報酬600元。
自2015年上半年以來,他們通過網際網路,從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購買紅頸鳥翼鳳蝶、呂宋鳳蝶等蝴蝶標本總計9個郵包,以「連衣裙」「藝術品」的名義,通過中國郵政公司寄遞渠道偽報品名走私入境。根據云南瀕科委司法鑑定中心出具的鑑定意見,確認查扣的2800餘枚蝴蝶標本中有1264枚屬於CITES公約保護物種。
辯稱自己真正熱愛蝴蝶
此案中年紀最小的被告人朱林仍是研二在讀學生,在法庭辯論中,他表示要更好地保護瀕危蝴蝶,就應該讓人們真正了解它們的處境。被告人徐春東從小就喜歡蝴蝶,曾作為志願者多次舉辦蝴蝶標本公益展覽活動。「被告人的主觀惡性低」「他們都是真正熱愛蝴蝶的年輕人」等觀點頻頻出現在辯方意見中。
對於這一系列的非法購買,辯方律師強調都是因為被告人對違法後果的預估不足,在整個犯罪過程中,3名被告人的表現甚至顯得過於坦蕩:對於能買到心儀的蝴蝶標本,魏茂朋和徐春東非常得意,他們把通過走私購進的部分蝴蝶標本拍照後,用手機發到相關微信群內展示「戰果」。
2016年初,依據群眾舉報,濟南海關偵查人員在郵遞渠道截獲了蝴蝶標本。海關人員在查驗其中一個來自馬來西亞的包裹時,發現申報品品名為連衣裙,但是用X光掃描時,發現包裹內物品完全不呈現連衣裙圖像該有的褶皺及配件。對此,朱林解釋道,賣方自稱是為了避稅等因素,其實大多數包裹都是用英文寫的「乾燥的昆蟲」,他們並未要求對方將包裹內物品進行刻意隱瞞。
2016年2月4日,3人因涉嫌走私珍貴動物製品罪被濟南海關刑事拘留;同年3月11日,3人被濟南市檢察院以涉嫌走私珍貴動物製品罪批准逮捕。
總共花了2000多美元,
咋鑑定價值150多萬元?
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期間,三人走私進口的2800餘枚蝴蝶標本中,屬於CITES公約附錄I保護物種呂宋鳳蝶20隻,屬於CITES公約附錄II保護物種的翠葉紅頸鳳蝶1089隻、裳鳳蝶12隻、黃點鳥翼鳳蝶74隻、珂裳鳳蝶6隻、黃綠鳥翼鳳蝶4隻、石冢鳥鳳蝶15隻、綠鳥翼鳳蝶44隻。經鑑定,以上物品涉案總價值150.9萬餘元。
「我對罪名和案件事實沒有異議,但是對於鑑定價值有異議。」魏茂朋十分不解,「俺們總共花了2000多美元,折合成人民幣也就1.6萬餘元,怎麼涉案金額就被鑑定成了150多萬元。」我國刑法規定,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製品罪的涉案價值超過100萬元以上,可能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面對如此重刑,被告人與檢察官的爭議焦點集中到了對涉案蝴蝶的價值計算上。
辦案檢察官李學倫告訴記者
我國《林業部關於在野生動物案件中如何確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產品價值標準的通知》規定了一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的價值標準,按照該種動物資源保護管理費的12.5倍執行;二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的價值標準,按照該種動物資源保護管理費的16.7倍執行。正是基於這樣的標準,涉案蝴蝶的價值被鑑定為150.9萬餘元。
據悉,此案將於近期作出一審判決。
(盧金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