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濟南海關查獲的部分走私蝴蝶標本。
蝴蝶被人們譽為「會飛的花朵」、「蟲國的佳麗」,它們本應飛舞在繽紛的花叢中,如今卻被捕捉製成一個個標本。濟南海關4月5日透露,該關在郵遞渠道截獲2800餘枚涉嫌走私進境的蝴蝶標本,其中1180枚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以下簡稱《公約》)附錄II保護物種。該案是我國籤署《公約》以來查獲的最大宗走私瀕危蝴蝶標本案。
連衣裙變身蝴蝶標本
2016年1月28日下午,濟南海關國際郵件處理中心一派繁忙。此時,監管現場關員已在X光機前盯了三個多小時。突然,一個包裹的圖像引起了關員的注意。這個來自馬來西亞的包裹申報品名為「連衣裙」,而正常連衣裙的X光機圖像會顯示較多褶皺以及配件,但這個包裹圖像卻沒有。憑藉豐富的判圖經驗,現場關員認定該包裹有重大嫌疑,遂進行開箱查驗。果然,箱子裡並非「連衣裙」而是花花綠綠的蝴蝶標本,經清點共有疑似瀕危蝴蝶標本261枚。
瀕危蝴蝶!濟南海關立即成立專案組,兵分幾路,部署加強嫌疑郵包的監控,同時迅速將蝴蝶標本送檢鑑定。
蝴蝶發燒友牟利走私
在對涉案郵包進行查扣後,專案組迅速根據郵包收件人信息鎖定了目標嫌疑人。
2月3日早上6點,專案組在嫌疑人徐某住處蹲守了近3小時後,在其出現的第一時間將其控制。根據事先掌握的情況及徐某的供述,涉案所有4名嫌疑人均於當天悉數到案。辦案人員還在嫌疑人住所和辦公場所,起獲涉嫌走私進境的蝴蝶標本2000餘枚。
與此同時,專案組又在郵件中心陸續截獲來自馬來西亞等國家的4個郵包,申報品名五花八門,但無一例外都是蝴蝶標本。至此,所截獲的5個包裹內共有蝴蝶標本829枚。
據濟南海關緝私局偵查員範樹介紹,自2015年上半年以來,嫌疑人蝴蝶發燒友魏某、徐某等4人,通過網際網路從境外訂購蝴蝶標本,利用郵遞渠道及偽報品名方式走私進境,加工裝裱後在淘寶網進行倒賣。
根據云南瀕科委司法鑑定中心出具的鑑定結論,確認查扣的2800餘枚蝴蝶標本中有1180枚屬於《公約》附錄II保護物種,涉及翠葉紅頸鳳蝶、維多利亞鳥翼鳳蝶等6個種屬。「其中,維多利亞鳥翼鳳蝶價值最高,其製成品價值千餘元。」範樹說。
瀕危動植物進出境須許可
「一般來說,通過攜帶或郵寄方式進境動植物及其製品需經檢驗檢疫部門審批許可。而此次查獲的蝴蝶標本,不僅沒有許可證書,而且還有受國際限制貿易的瀕危蝴蝶標本。」濟南海關監管通關處副科長張磊說。
據了解,1981年我國加入《公約》。在我國,只有獲得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辦公室籤發的允許進出口證明書,方可進出口CITES公約規定的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未經批准擅自進出口上述物品,一經海關查獲,當事人輕則受到海關行政處罰,重則會因觸犯刑法而被追究刑事責任。
「走私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不僅使許多野生動植物瀕臨滅絕,而且部分被走私的野生動植物可能因攜帶病毒而成為潛在的疾病傳播者。」濟南海關副關長魯皓說。
截至目前,此案逮捕1人,取保候審3人。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之中。(蔡巖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