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在數學課堂上掉了一支筆,就再也沒有聽明白老師這節課講得內容。這句話說的是不是你和我。於是,聽不懂後半截數學課的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學數學到底有什麼意義,數學為什麼這麼難?

一、中國高考數學到底有多難?
在說到難度問題,就勢必要拿來和外國比較。美國高中每門課程都分為四個等級:Academics,Honors,Pre-AP,AP,難度是依次增加的。關於數學的學習也細分為各個板塊,如三角函數、代數1,代數2,幾何1,幾何2,三角函數,預備微積分等等。難度方面,Academics,Honors差不多是中國初中數學的難度,Pre-AP和中國高中難度差不多,AP相當於大學入門難度。
也就是說,美國高中關於數學課程的學習有很完善的分級制度。但是中國高中的數學課程,雖然分為必修和選修,但是對於學生而言,是完全沒有概念的,什麼選修必修,只有考試和不考試。
在中國,老師總是最苦口婆心的,這道題懂了沒有,內道題會了沒有?還有誰不會?但就是這樣很認真的教授,有些學霸早就會了,認為聽課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有些學習成績差的同學,還是沒聽懂。沒辦法,老師如果要保證每個人都會,那就永遠沒法講到下一個知識點了。但分級制度意味著,他們可以選擇自己想要達到的水平。

不喜歡數學的,學數學頭疼的,好,那你就從初級學起。感覺自己還行的,就從中級學起啊。如果你是一個數學天才,那就直接到大學級別,大學就可以更深入該專業領域的學習了。
二、為什麼我們會覺得難?
而說到,為什麼覺得中國數學會這麼難?這就在於難度和個人的學習能錄不匹配的問題。
但中國人總是有一種戰勝困難的精神和犧牲精神的。比如董存瑞炸碉堡,劉胡蘭,中國人總是堅信,主要自己夠努力,肯犧牲,有些事情總是可以達成的。對於高考數學,「天賦決定你的上限,努力決定你的下限。」
你說自己是文科生,數學就是不行,那就不停刷題(或者點擊我的視頻),至少也可以及格。如果聽了我的課還不能,那只能說你不夠努力。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這就像你無法叫一個不動筆的人數學直接達到140.
有沒有必要的問題是無解的,因為你只要放棄學習數學了,別人會說是你自己的成績不行,而不會說,是大部分人都不需要學數學。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子》中柯景騰問沈佳宜:「你信不信,就算我數學題不會,過了很多年後,我還是可以活得很好。」沈佳宜說:「我信啊,因為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本身就是徒勞無功的啊。」

這句話也送給屏幕前的你,願你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也許意義就在行進的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