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評論的三要素淺析

2020-11-26 人民網

2012年2月27日,浙江經視《相對論》正式開播。有別於傳統的讀報類節目,這是一檔深入解讀焦點話題的新聞評論節目。其突出的特點是,有別於「意見領袖」我說你聽的灌輸式話語,強化了主持人與評論員之間的問答和交鋒。在每周一到周五10點檔的半個小時裡,考量著我(主持人)和評論員對新聞時效和話題延展拿捏的功力。

10個月之後,《茅瑩的新聞周報》悄然而生。人,人性,人情,人文,加之以女性的視角,讓《新聞周報》從開播的第一天起,就有了獨特的新聞質感。

從《相對論》到《新聞周報》,一年多高強度的新聞實踐,讓我對電視新聞評論有了真切的體會。在我看來,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有其核心的三要素,即:價值觀、識別度和主持人。

一、價值觀,是電視新聞評論的基石

在自媒體崛起的時代,電視作為大眾主流媒體,如何在事實報導的基礎上,提供有水準的價值判斷,既是職責所在,也是生存之道。梁曉聲說:媒體是社會的「複眼」。那麼新聞評論,便是媒體的複眼。從《相對論》的「善意、理性、建設性」,到《新聞周報》的「小女人情感、大時代情懷」,在每一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創立之初,就有著鮮明的價值觀導向。

價值觀決定了節目的定位和風格。已故的媒體人陳虻有一個關於「坐標系」的理念,他把媒體人的知識背景和思考角度稱為思維的「坐標系」,認為一個欄目,或者一個記者,必須建立自己對事物認知的坐標系,強調由此出發,找到獨特的定位,形成自己的風格。

以《新聞周報》為例,這個坐標系就非常明確:第一個坐標,就是「人」的坐標,不管看待什麼事情,首先從人性的角度去觀察,用「小女人的情感」,以尊重為起點去認知新聞事件中的每一個人,平等地、平和地給予「同情之理解」。第二個坐標,就是「時代」的坐標,把每一個新聞都放到社會變遷的大視角下去觀察和辨析,用「大時代的情懷」,尋找和思考新聞當事人與社會發展、社會變革之間的關係,包容地、客觀地給出觀點,而不是迎合和宣洩情緒。

比如,今年2月中旬的一周,有一條微博特別火:在四川成都,「@家居曹老師」發微博說自己丟了一條寵物狗,請網友幫忙找,酬勞是成都市區的一套房子,現在價值50多萬元,如果等到拆遷價值超過100萬元。在40多萬次轉發的背後,我們看到了「不上學了,找狗去」、「不編程了,找狗去」的排隊調侃,我們也看到了養寵物和不養寵物的人之間最常見的口水仗,質疑「一隻狗怎麼就能值一套房」,質疑發帖人是不是在炒作。

可是這些,都不是《新聞周報》評論關注的焦點。因為曹老師在微博中說:他兒子6歲進體校,30出頭他就成了中國最年輕的空巢老人。今年他已經60歲,再過幾天就退休了。他與太太生活在一起,孩子不在身邊,所以丟失的那條狗對他們格外重要。

節目裡,我們將目光鎖定在空巢上。我們聊到了空巢老人的寂寞;聊到了孩子闖四方的父母的空虛;聊到了家庭的分離,是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副產品,是時代進程中的無奈選擇;聊到了在時代巨輪還將滾滾向前的明天,以及當前普遍「421」人口結構的陣型下,空巢,也許是我們每個人都繞不過去的未來……

撇去調侃戲謔質疑,看到溫情悲傷必然,這就是新聞評論對個人的「同情之理解」,對群體的「大時代情懷」。

二、識別度,是電視新聞評論的優勢

與平面媒體的評論相比,識別度,是電視新聞評論的強大優勢。電視豐富的音畫手段,可以有效地增強新聞評論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同時,在欄目化運作的當下,要讓節目從紛雜的收視中脫穎而出,必須創造出一種鮮明的敘述模式,並且輔之以可識別的影像模式,才能在新聞評論中真正發揮電視的識別度優勢。

首先,就是要塑造評論節目的個性化電視語言。浙江經視的老牌電視評論《舒口水》,一句「洗洗睡了」說了四年,成為識別度很高的標籤。《相對論》開播不久,特約評論員章豐先生在每個話題後的「一句話」總結,也一直被觀眾津津樂道。相比之下,更典型的當屬央視當年《東方時空——生活空間》那句「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既清晰地傳達了欄目的價值觀,又因為王剛在三弦配樂下極具識別度的配音,成為承載節目品牌的經典之作。提煉和傳播評論節目的個性化電視語言,強化評論的識別系統,無論是《相對論》還是《新聞周報》,都還有許多功課要做。

其次是要優化評論節目的結構化段落。電視是流媒體,屬於典型的線性傳播,相比報刊評論的平面閱讀,信息到達有其劣勢,這就需要精心設計評論節目的結構和段落。

電視通常一個段落只能傳遞一個信息,如果傳遞兩個以上的信息,觀眾可能就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你想表達的是什麼,這就是密度,或者說是節奏。在電視評論的推進過程中,要有一種判斷,有一種控制力,要研究觀眾聽完這個段落後,是不是很累了,他能不能把前面得到的信息在這裡完全消化,需不需要幫助他梳理一下,歸納一下,然後再往前走。為此,除了設計話題的個數、詳略,除了運用合理的提要、VCR、連線之外,《新聞周報》還採用了話題「標籤」的做法,一方面引導觀眾掌握評論話題的關鍵詞,另一方面有利於鋪展和收斂評論語言。國內的新聞評論節目,如央視的《新聞周刊》,往往還會運用「人物」、「聲音」、「事件」等板塊來結構布局。《新聞周報》考慮到節目只有半小時的時長,強化了開場板塊的結構化設計,用2分鐘左右的一段「這一周……」綜述,乾淨利落、情緒鮮明對節目進行了導入;而如何設計結構化的收尾段落,是《新聞周報》下一步的研發任務。

三、「主持人」,是電視新聞評論的核心競爭力

一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背後,是一個團隊,這是給「主持人」加上引號的理由。一個對節目價值觀和識別系統有著高度自覺和共識的團隊,是節目的靈魂。因此,以下對「主持人「的描述,也是對節目生產團隊的分析。

電視新聞評論對「主持人」的最大挑戰,是從「播新聞」到「說新聞」的跨越。因為說新聞的時候,「主持人」就有了一個「我」的內涵:我怎麼看待這條新聞,我知道什麼,我會告訴你什麼,我認為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本質上體現出一種新聞個性化的態度,變成了一個有血有肉,對於新聞事件有態度、有觀點、有判斷、有好奇心的這樣一個角色。如果這種感覺找不到,只是在那裡花拳繡腿地比劃,這個節目,也就算不上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電視評論節目。

現在,去掉「主持人「的引號,還原到鏡頭前的那個主持人,她仍然承載了新聞評論節目最集中的訴求。由於新聞評論節目總體偏於靜態,30分鐘,一兩張面孔,一兩個聲音,節目的成敗尤其依賴於主持人的表現力。表現力的背後,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播音技巧,更多的是對主持人「內心戲」的考驗。可以說,一個優秀的主持人,既是最重要的節目識別符號,更是節目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所以,要真正學會「說新聞」,我以為播音技巧的調整在其次,關鍵是知識結構和思維個性的養成。業界公認:優秀的主持人與平庸的主持人,最大的差異是思維的個性,是他是否對問題有自己獨特的認知和反應。而這種對新聞的態度,實質上是個人價值觀的外化。這需要人生閱歷、歷史眼光和理論工具的支撐,需要從大量的閱讀、訪問、思考和寫作中得來,其它,便再無抵達的捷徑。(作者:浙江廣電集團浙江經視主持人) 

相關焦點

  • 新媒體時代電視評論節目的創新發展
    電視評論具有雙重屬性,即電視屬性與評論屬性,這使電視評論節目有如下三方面的本質特徵:   信息構成要素上,聲音、圖像、文字相結合   從信息的構成要素來看,電視評論節目主要由聲音、圖像和文字等要素組成。聲音、圖像、文字是電視評論節目的基石。
  • 2018年自考《廣播新聞與電視新聞》練習試題及答案
    2018年自考《廣播新聞與電視新聞》練習試題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1. 廣播、電視在內容方面體現的風格特點是()A.
  • 全國2014年4月自學考試廣播新聞與電視新聞真題
    >3、電視新聞的表現弱勢,首先在於視、聽符號的A、暫留性 B、靈活性C、局限性 D、表面性4、廣播聲音的三要素為A、語言、音樂、音響 B、對話、音樂、自然聲C、播音、樂曲、配樂聲B、錄音通訊C、現場直播 D、錄音報導13、電視訪談性專題,根據訪問內容和對象,又分為人物訪問和A、跟蹤報導 B、系列報導C、專題新聞 D、專題訪問14、電視評論的主要特點是
  • 新聞背景材料在電視新聞中的運用
    1994年CCTV在黃金時段開辦了一檔評論類深度報導欄目《焦點訪談》,1996年又開辦了一檔調查型深度報導欄目《新聞調查》。《焦點訪談》以及《東方時空》系列便是中國電視新聞深度報導的典型代表,其收視率長期居高不下。 深度報導往往是對重大新聞事件、社會焦點新聞或者是最為老百姓所關心關注的新聞事件進行的深層次的報導。
  • [學子論文]淺析新聞倫理與新聞傷害
    (二)媒體新聞倫理失範淺析 1.濫用議程設置理論,誤導輿論 所謂議程設置是用來說明媒介有意無意地建構公共討論與關注的話題的一種理論。該理論強調,大眾媒介對事物和意見的強調程度與受眾的重視程度成正比,受眾會因媒介提供的議程而改變對事物重要性的認識,對媒介認為重要的事件首先採取行動。
  • 新聞電視節目的主持人:梅金·凱利
    梅金·凱利是福克斯新聞電視節目《凱利檔案》的主持人,之後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主持了《今天的梅金凱利》節目。這個早間新聞節目在2018年10月被取消,因為凱利發表了一條引起爭議的評論,並迅速走紅。梅金·凱利是誰?
  • 整理家庭小藥箱的三要素
    整理家庭小藥箱的三要素 2020-11-11 1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寶山百度SEM培訓班淺析SEM推廣的基本要素和工作原理
    學習百度SEM推廣培訓課程的同學們要了解根據搜尋引擎推廣的原理,搜尋引擎推廣之所以能夠實現,需要有五個基本要素:信息源(網頁)、搜尋引擎信息索引資料庫、用戶的檢索行為和檢索結果、用戶對檢索結果的分析判斷、對選中檢索結果的點擊。
  • 全國2013年1月自考廣播新聞與電視新聞真題
    A、動態感 B、新鮮感C、對象感 D、分寸感14、與電視新聞相比較,新聞專題對表現手段的包容性更為A、寬泛 B、具體C、嚴謹 D、細緻15、廣播評論的選題,其內涵是指A、選擇評論的標題 B、選擇評論的對象和論述範圍C、確定評論的中心內容 D、確定評論的具體文體16、電視評論的內涵是指
  • ...西山公安召開「三查三告知一宣傳」COP15治安基礎要素「大...
    強化數據採集 夯實治安基礎——西山公安召開「三查三告知一宣傳」COP15治安基礎要素「大起底」專項… 2020-11-23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怎樣認識和做好新聞評論
    為此,我們需要一起探討什麼是新聞評論,怎樣做好新聞評論等話題。   從媒體發展的角度來看,加強新聞評論是媒體增強經濟競爭力的一種考慮。不論是報紙還是電視、網絡,新聞評論的資金投入都要比新聞報導的投入少得多。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科學知識的普及,特別是網際網路技術的廣泛運用,加快了傳者與受眾的交流,同時也加快了傳者與傳者的交流。在媒介市場,誰有了話語權,誰就有了力量。而新聞評論的強度和水平則是增強這一力量的重要因素。
  • 淺析西藏歷史文化名城的空間要素與建築特
    淺析西藏歷史文化名城的空間要素與建築特色 □□ 李 峰 (山西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摘 要:以西藏自治區的拉薩、日喀則和江孜三座歷史文化名城為研究對象,歸納了西藏歷史文化名城的空間要素與建築特色
  • 淺談:如何能成為可信度高的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
    美國哥 倫比亞電視臺(CBS)的新聞部主任比爾·倫納德 在談到新聞節目主持人成功的經驗時講到了四個條 件:一是能在電視上交流,能廣播,能撰稿,並且 看上去順眼,二是在螢屏後面有新聞記者的能力, 有很強的新聞敏感,三是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能 夠面對突發事件進行機智的即興的頭頭是道的解 說,四是作為一個公眾人物,要善於在觀眾面前表 現並具有良好的私生活方面的品格。
  • 2016年各校新聞傳播學考研真題集合(研友回憶版)
    根據其特點策劃一個廣告文案   ▶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專碩334   1、名詞解釋:廣告策劃、媒介素養、輿情   2、簡答:新聞價值的構成要素;廣播電視中播音和主持的區別;試理解「如果你拍的不夠好,只能說你靠的不夠近」   3、闡述題:標題黨的特點和危害;新聞報導「短、實、新」的意義   4、主觀題(材料題)分析寫作的特點
  • 脫硫攪拌裝置淺析決定選型的三個主要因素
    脫硫攪拌裝置淺析決定選型的三個主要因素 ,「r44opw」   中藍水處理成套設備(南京)有限公司,脫硫攪拌裝置,性能可靠,價格合理,在工作中可獲得理想的攪拌效果,歡迎來電諮詢洽談。水泵應儘可能靠近水源以便在地理環境允許的條件下減少吸水管的長度水泵安裝基礎應牢固固定泵站應固定專用基礎:旋轉耙式格柵除機在清洗過程中改變了齒耙的運動方向與其他格柵相反因為旋轉耙式格柵除機的格柵放置在齒耙牽引鏈的中間位置其他機械格柵放置在牽引鏈的下方避免帶入底部堵塞齒耙和牽引鏈減速器輸出軸端的鏈上安裝有過載安全裝置防止過載面因意外原因損壞設備—    脫硫攪拌裝置淺析決定選型的三個主要因素第二對於具有大軸長的混合軸選擇中空管結構意味著可以適當地選擇大外徑這相當於提高了軸的整體剛度從而提高並保證了軸本身的抗彎性並且可以有效地消除和避免運輸過程中的彎曲問題三對於軸的強度簡而言之就是攪拌操作時攪拌軸的空心管結構會出現扭斷或斷的問題一般來說只要中空管的橫截面積足夠大機械強度的問題就不會存在
  • 框架理論視野下的微博輿論場要素
    對於輿論的形成環境問題,劉建明曾提出了「輿論場」的概念,並論證了輿論場的三個要素,後來成為了輿論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術語。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討微博輿論場的要素,實質上也就是探討微博平臺上輿論的形成環境。
  • 電磁兼容測量及電磁幹擾三要素
    電磁兼容測量主要是通過測量電子設備和系統內部電路中的電流或者是空間的電磁波,圍繞構成電磁幹擾的三要素,即電磁幹擾源、 耦合通道和敏感設備來研究的。圖1-1電磁幹擾三要素產生電磁幹擾的方式和途徑不一,其中電磁輻射、傳導是產生電磁幹擾的主要電磁活動方式或途徑。 有的電磁幹擾既以輻射方式也以傳導方式傳播。
  • 中國電視英語新聞20周年論壇暨首屆全球新聞傳播研討會(三)
    我之前在電視臺工作六年,最後留在新聞學院教書,我昨天特別想在會上問齊勇峰先生和徐威先生以及楊福慶先生問題,因為齊勇峰先生是研究傳媒產業的,徐威先生和楊福慶先生是從事電視行業的。我想問的問題是目前所謂的傳統電視及新媒體在對外傳播當中都需要很認真考慮的問題,像郭鎮之老師研究電視傳播史,師教授是人類傳播理論,周教授是研究互動性,這些都涉及到傳播模式。
  • 社會單位消防隱患自查,應突出九個要素、聚焦「三道防線」!
    社會單位消防隱患自查,應突出九個要素、聚焦「三道防線」!在這份文件中,專門強調在消防檢查中要:「突出火源電源、易燃可燃物、違章動火用電、彩鋼板建築、保溫材料、電動車以及建築消防設施、安全疏散、員工宿舍九個關鍵要素,精準檢查、從嚴監管。」第一道防線,聚焦「不起火不冒煙」,
  • 永動機發明「三要素」,掌握了就快點去申請專利
    說到永動機,各路牛人高手發明的永動機千千萬,但總結起來,主要有三個要素。不具備三要素的,一般都是「假」的永動機,比如下圖,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錯在哪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互相抵消的。第一要素,摩擦要小。這是必須的,否則演示起來很快就停擺。第二要素,要有能量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