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能成為可信度高的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

2021-01-10 社會早快遞小磊

電視新聞主持人(Ancho)r這一稱謂是1952年 由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製片人唐·休伊特第 一次提出的。現在通常所指的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 是在演播室現場組織串聯節目內容同時又能親自進 行新聞報導,從頭至尾在節目中起著主導作用的電 視工作者. 「可信度」顧名思義就是可以信賴的程度。這 樣,對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可信度就可以理解 為:是電視觀眾評價主持人值得信賴的程度,它 「牽涉受眾對傳者人品的評價以及對其宣傳動機的 正當,公允程度的一種把握」。心理學研究指出: 當傳播者被認為是具有可靠和可信賴的這兩種品德 時,就會產生最大的傳播效果.

要提高主持人的可信度,使主持人主持的新聞 節目可信度高,就必須從主持人自身入手。美國哥 倫比亞電視臺(CBS)的新聞部主任比爾·倫納德 在談到新聞節目主持人成功的經驗時講到了四個條 件:一是能在電視上交流,能廣播,能撰稿,並且 看上去順眼,二是在螢屏後面有新聞記者的能力, 有很強的新聞敏感,三是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能 夠面對突發事件進行機智的即興的頭頭是道的解 說,四是作為一個公眾人物,要善於在觀眾面前表 現並具有良好的私生活方面的品格。可以說,這四 個條件幾乎涵蓋了一個新聞節目主持人獲得可信度 的全部要素. 所以,主持人要獲取受眾的信任,應該具備這 樣的素質:思想道德品質和業務素質。同時,新聞 媒體是所屬國家、政黨的代表,因此主持人必然需 要具備一定的政治素質。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可信 度高的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 加以努力: (一)品德修養與人格力量 職業道德與行為操守對提高主持人可信度來說 是一種外在的約束和灌輸,主持人自我修養才是切 實提高這方面素質的保證. 作為新聞節目主持人,首先必須熱愛新聞事 業,只有熱愛它才能為它獻身。主持人需要不斷的充實自己,調動自己潛在的力量、勇氣、智慧,為 實現理想去做艱苦卓絕的努力。做一個優秀的電視 新聞節目主持人決不是耍耍嘴皮子,侃侃而談,是 以艱辛的勞動作為代價的. 其次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必須以職業精神來嚴 格的要求自己。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 值觀,自覺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

不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主持人都應該 珍視自己的形象。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是公眾人 物,因此即便是在生活中也不能放鬆對自己的要 求。2002年,俄羅斯「電視奇人」、著名的電視節 目主持人基謝廖夫就因為其私生活不檢點失去了受 眾的喜愛和信任。他就絕不再是可以對政府說三道 四、指手畫腳、為民伸張正義的英雄了。由此可 見,品德、修養和人格力量對於主持人的可信度來 說是十分重要的. (二)政治頭腦和思想水平 在我國,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是政府和人民之 間上情下達和下情上達的重要「橋梁」,因此必須 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較強的政策觀念和思想水 平。主持人如果缺乏政策理論水平的判斷分析能 力,必然使其報導的新聞缺乏思想深度,沒有說服 力. 社會責任感也同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自身的可 信度有著內在聯繫。主持人在節目中談什麼,怎麼 談,讚揚什麼,批評什麼,都具體反映出該主持人 的社會責任感。受眾對電視機構的信任,對新聞欄 目的信任,往往取決於主持人對人類、國家、民 族、公眾利益的關心程度. 要想成為可信度高的新聞節目主持人,就要時 時刻刻注重傳播內容在政治上的影響,把握好 「度」。在節目製作的前期,哪些選題是應該做的, 哪些選題是不應該做的,哪些選題是需及時報導 的,哪些選題是應該緩一緩再做的,主持人一定要 心中有數。特別是一些新聞的深度報導,在注重時 效性的同時更要注重報導的時宜性,這一點對於世 界上的任何媒體都是必須注意的。作為節目播出的一道重要工序的主持人應該與 製作群體(包括編導、主編等)通力合作,充分考 慮選題可能會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認真設計採訪提 綱,避免不必要的政治風險.

在節目的製作播出過程中,主持人更需要把握 政治導向。主持新聞節目,特別是重大事件的直播 主持人不能有絲毫的馬虎。除了事件本身對受眾的 吸引力外,直播內容的不可預知性也是一個重要因 素。主持人肩負著調控直播現場(演播室)的重 任,主持人所說的話會經由電視媒體傳進千家萬 戶,因此只有具備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才能使節 目按照正確的方向發展,從而堅持正確的輿論導 向,維護社會穩定. (三)職業道德與行為操守 「德」是構建主持人可信度的重要因素,以 「德」服人才能以信取人,「德」是「信」的基礎. 傳播學研究表明,傳播者的人格決定了受眾在多大 程度上接受、相信傳播者所傳遞的信息。主持人是 電視媒體的形象代表,必須注意職業道德和行為操 守的約束和要求. 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 主持人在屏幕前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會吸引眾多的目 光。維護主持人的公眾形象也就是維護電視媒介的 公眾形象。通過學習教育活動,對主持人進行相關 的職業道德的教育也是提高主持人可信度的重要環 節. (四)專業化程度與可信度 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必須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 和思想道德修養,這只是成為一個取信於民的主持 人的首要條件。具有良好的業務素質也是成為高可 信度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提高業務 素質,使主持人成為新聞報導領域的專家,這樣才 能使主持人的政治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在報導中表 現出來,將這三方面的內容融為一體,最終塑造出 令人信服的主持人的形象.

1.新聞專業水準 首先,要提高主持人的新聞感知力和新聞辨析 力。作為電視新聞工作者,主持人必須有很強的新 聞感知力。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裡,新聞每天都 會出現,關鍵是能否把握到它。對於深度的新聞報 道,要想在縱向深入挖掘的情況下使之儘可能的快 速播出,主持人的新聞感知力是必不可少的。發現 一條新聞不難,難的是分析這條新聞是否具有較高 的新聞價值,這就需要新聞辨析力了。提到「水門事件」,大家都知道是由《華盛頓郵報》的兩個年 輕的記者報導出來的,但是真正使這條新聞引起受 眾的注意,卻是沃爾特·克朗凱特的功勞。作為新 聞節目的主持人,要始終以敏銳的「嗅覺」來關注 社會的熱點和焦點,以獨家、獨到的新聞報導作為 自己要達到的目標,努力發掘有價值的新聞線索. 其次,必須擁有較高的採訪能力。在現代的電視新 聞節目當中,採訪已經構成了極為重要的環節,不 僅是進行報導的手段,也是節目的一種形式(例如 訪談類節目)。作為新聞節目的主持人,如果不具 備採訪能力,是無法展開工作的。採訪對主持人的 要求包括:問題的設計是否恰當獨特,挖掘問題的 深度,分析問題的思辨力,出現突發情況時的應變 能力,現場主持的即席發揮,面對面傳播信息的親 切交流等等. 同時,主持人要提高自己的編輯能力。新聞主 持人不同於新聞播音員的一個硬性標誌就是:播音 員沒有改編節目的權力,只有「潤色」(即所謂的 二度創作)的權力,而新聞節目主持人與生俱來就 有「改編」節目的權力。如果新聞節目主持人不敢 當仁不讓地大膽利用這一權力,就會使他們的主持 形象在可信度方面大打折扣。白巖松曾這樣說過: 「在新聞的流程中,編輯是最重要的一環,他能化 腐朽為神奇,能通過巧妙地組合達到最好的傳播效 果.

最後,主持人是把關人。主持人要展示其可信 度,就要時刻牢記節目進行的過程是與播出同步 的,要將演播室中節目進行的過程展現在觀眾的面 前。作為臨場把關的主持人要隨時處於清醒的狀 態,要善於隨機應變,以防不測. 2.知識底蘊與能力 作為新聞節目的最終體現者,主持人要獲得高 可信度,還必須具備其他一些素質。作為一個主持 人,應該有廣博的社會知識,深厚的文化積累和豐 富的生活閱歷。而對生活的感悟、對現實的深層次 思考來自主持人不斷地充實自己。因此,新聞節目 主持人白巖松在《渴望年老》一文中,由衷地感嘆 「年老」,因為「年老」代表了一種閱歷,代表了厚 重的知識積累,這樣說出的話才會擲地有聲,才會 使廣大觀眾信服。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赫赫 有名的黃金時間深度欄目《日界限》的女主持 人簡·波利在1998年的秋天獲得了美國廣播電視 業的終身成就獎———保羅·懷特獎,那一年她47 歲。3.提高主持節目的水平 首先,提高對現場的控制力。現場控制力是對 一個節目主持人基本的要求,是主持人綜合素質的 體現。一個無法控制現場的主持人是無法獲得受眾 的信任的。中央電視臺《面對面》的主持人王志這 樣說道:「我不願倉促上陣,如果我還做到了沉著 應戰,只能說明我們的準備工作做得紮實。做這樣 的主持人,不僅動嘴,還要動腦;不僅用眼,還要 用腦進行過濾。」豐富的經驗和充分的準備使得王 志對採訪表現出良好的控制力,因此才能在採訪王 岐山時,把原來的3個問題變成了30個問題,時 間也由15分鐘延長到50多分鐘,這正是現場控制 力的表現.

其次,提高表達能力。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必 須具備好的表達能力,這樣才能使得受眾了解經由 自己傳播出去的新聞信息。在平常表達能力的練習 中,不僅要注意在節目中體現有聲語言的魅力,還 需要注重對非有聲語言的合理運用,以滿足人們的 審美願望。非有聲語言,即副語言包括:眼神、面 部表情、體態、服飾以及在談話中的留白。可以 說,口才的優劣能顯示出一個主持人價值的高低, 可以代表主持人的實力,而這種價值和實力則可提 高主持人的可信度。例如:建黨80周年之際,董倩在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談話節目《情懷》中很好的 運用了留白,使講述1960年登珠峰故事的劉連滿 的情緒波浪式不斷遞進,很好的控制了現場氣氛.

所以說非有聲語言的合理運用會使新聞節目傳達的 信息更加飽滿,表達的內容更加充分. 此外,新聞節目主持人發自內心,真情的真誠 投入,對在觀眾中確立高可信度,對新聞節目的成 敗至關重要。這種真誠能滲透到節目中打動觀眾的 心靈,產生可信度。有學者研究表明:丹·拉瑟能 夠吸引千百萬觀眾的原因在於,他以充滿了人文關 懷的憂患之心播報新聞,有著悲天憫人的特有情 懷,這使得觀眾對他產生了強烈的信賴,也造就了 他在新聞主持人領域歷久不衰的輝煌. 綜上所述,關於如何成為一名可信度高的電視 新聞節目主持人,在理論上的探討畢竟容易,實踐 中主持人的步伐不會如此輕快,不過,我們欣喜地 看到以敬一丹、白巖松為首的一批新聞節目主持人 在可信度的構築方面邁出了探索的步伐,同時,更 應關注到觀眾對日益擴大的新聞節目主持人隊伍可 信度的迫切需求。由此可見,我們對電視新聞節目 主持人的可信度進行研究,將有助於進一步提高新 聞傳播的效果.

相關焦點

  • 新聞電視節目的主持人:梅金·凱利
    梅金·凱利是福克斯新聞電視節目《凱利檔案》的主持人,之後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主持了《今天的梅金凱利》節目。這個早間新聞節目在2018年10月被取消,因為凱利發表了一條引起爭議的評論,並迅速走紅。梅金·凱利是誰?
  • 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發展過程及未來發展趨勢
    文章通過總結我國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發展的經驗,借鑑發達國家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主要做法,就如何滿足新時期的發展需求,如何同各種新技術、新媒體結合方面提出了幾點建設性意見。隨著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社會公眾需求的提升,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也出現了許多技術瓶頸和不能滿足各種需求的問題,節目的改革與創新已成為必然的趨勢。 一、我國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發展歷程 (一)圖文配音階段 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和電視用戶的迅速迅速增加,電視已成為最重要的信息傳播渠道之一。
  • 新媒體時代電視評論節目的創新發展
    這裡例舉三種:第一種是央視的《讀報時間》(原《馬斌讀報》),以綜覽最新的報紙評論作為節目的主要內容,主持人兼評論員,報紙評論的理論性、邏輯性得到強勢體現,再加上主持人的語音播報並輔以手勢、表情,使意見的表達更為形象,更易於被觀眾理解;第二種是評論的直播形式,如大家熟知的《新聞1+1》,主持人與評論員的即時連線大大提升了評論節目的時效性和可觀性;第三種是最新出現的電視評論節目新範式,即我國首檔融媒體評論節目
  • 《新聞追擊》主持人王津元做客東方網 - 嘉賓聊天室
    已做了七年多電視新聞的王津元,作為出鏡率頗高、又極有人緣的新聞欄目主持人,她的螢屏形象總是給人一種溫柔、成熟、端莊、有內涵的感覺。這使得她在網上也廣受讚譽,用網友的話說「津元眼睛很大,五官端正,氣質很好,內涵深厚,性格內斂。給人的感覺真實不造作。具有母親形象特徵,是男性往往會喜歡上的那種」。
  • 電視新聞評論的三要素淺析
    一、價值觀,是電視新聞評論的基石 在自媒體崛起的時代,電視作為大眾主流媒體,如何在事實報導的基礎上,提供有水準的價值判斷,既是職責所在,也是生存之道。梁曉聲說:媒體是社會的「複眼」。那麼新聞評論,便是媒體的複眼。
  • 歷屆央視新聞聯播女主持人盤點
    自1978年1月1日開始CCTV新聞聯播開播以來,屈指一算42年了,央視新聞聯播一直是收視率最高的,也是國家對外的窗口。所以,對新聞聯播主持人要求非常高,今天我們共同看看這些年有哪些人做了主持人,盤點一下新聞聯播女主持人。
  • 電視上的節目只會看?卻不知如何用英文表達
    有時候有嘉賓(a panel of guests),通常由有學問的或對節目的特定問題、有特殊經驗的人組成。主持人一般是喜劇搞笑的高手,比如吉米、艾倫、柯南、賽金花。西方認為我們的相聲屬於脫口秀。如果節目有不止一個主持人,那麼這些主持人被稱為co-hosts。現場接聽電話的這類節目叫call-in show,所接電話為live phonecall。
  • 《新聞聯播》主持人享受什麼待遇和級別?
    作為中國影響力最大的電視新聞欄目,《新聞聯播》每一個細微變化,都會引發關注,其主持人更是全國關注的焦點。「政事兒」,另一位是趙忠祥。  作為中國影響力最大的電視新聞欄目,《新聞聯播》每一個細微變化,都會引發關注,其主持人更是全國關注的焦點。
  • 關於公布2008年度廣播電視論文獎、報刊獎、廣播文藝和廣播劇獎...
    、輿論監督的新聞使命考量  作者:耿孝智           青島膠州廣電局  15、如何強化電視親和力  作者:耿孝智          青島膠州廣電局  16、 新聞背景材料的運用  作者:李燕            臨沂臨沭廣電局  17、 淺議談話節目主持人聽和問的準確把握  作者:臧建春
  • 穿上「直播」馬甲 電視猜謎節目狂騙觀眾話費
    當觀眾耳膜不停受著電視節目裡主持人歇斯底裡地大喊著「獎金已經累計到1000元、2000元……5000元啦」的刺激,再看到如此簡單的問題竟然許久也沒人能給出正確的回答,這一景象著實有些讓人心動,恨不得馬上撥打電話說出答案,免費領取大獎。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過調查卻發現,所謂的「免費」領取獎品實際上卻是一個精心安排的陷阱,電視有獎競猜遊戲背後蘊藏著許多不可告人的「玄機」。
  •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40周年,10大觀眾最喜愛的主持人評選揭曉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開播40周年,10大觀眾最喜愛的主持人評選活動雖然現在智慧型手機普及了,隨時隨地都可以查看天氣預報,電視天氣預報類節目的作用在逐漸減弱,但有不少觀眾還是習慣通過電視了解天氣資訊。從1993年3月1日至今,宋英傑在這個崗位上幹了27年,他始終以專業的背景、知性的形象和自然詼諧的語言風格在電視上播報天氣,廣受觀眾喜愛。2004年還獲得過「氣象先生」稱號,2013年獲得主持界的「金話筒」獎。2、趙紅豔1988年,趙紅豔開始電視天氣預報播音,1993年成為中國首批走上螢屏的氣象節目主持人。
  • 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體育頻道主持人王菲個人簡介
    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體育頻道主持人王菲  姓名:王菲  民族:漢  生日:2月20日  星座:雙魚座  籍貫:濟南  身高:168cm  愛好:舞蹈、唱歌、讀書、電影、運動
  • 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主持人毛馨個人小傳
    工作中,我不斷地把成績清「零」,注重思考、注意傾聽,從一名出鏡記者,成長為《山東新聞聯播》的主播,再到能擔當重大直播任務的新聞主持人,在業務上日趨成熟,形成了大方親切的播報風格,多次獲國家和省級獎勵,多次被評為山東廣播電視局最受觀眾喜愛的「十佳」主持人等榮譽稱號。
  • 晚間新聞節目轉型動向N次方
    作為陪伴式娛樂載體,電視重新擔當起了公眾情緒調解與情感陪伴的責任,特別是具有專業性和權威性的新聞欄目,央視晚間新聞收視的小幅逆勢上揚,再次讓人們看到了其力量與價值。伴隨著疫情的消退以及全面小康的實現,國內的晚間新聞節目接下來應該如何延續高關注,以怎樣的狀態去迎接即將到來的十四五,值得每一位電視新聞人思考。
  • 美國福克斯電視臺播辱華節目 眾華裔議員發聲抗議
    種族歧視  福克斯總部前眾華裔議員發聲抗議  針對福克斯新聞網「奧萊利實情」欄目播出醜化華裔居民的片段一事,數位民選官員和來自不同族裔社區的代表當地時間6日攜手在新聞集團總部大樓門前召開記者會,抗議電視臺如此不負責任地播出極具種族歧視色彩的節目,並要求電視臺公開道歉和對相關主持人做出處理
  • 全國2014年4月自學考試廣播新聞與電視新聞真題
    點擊進入: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全國2014年4月自學考試廣播新聞與電視新聞真題>16、在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系統中,新聞節目主要是A、以播發人物通訊為主 B、以播發消息為主C、以播發教節目為主 D、以播發談話節目為主17、電視新聞性專題節目串連詞的主要作用是A、美化節目 B、加強對節目的思想評論
  • 關於頒布2009年度廣播電視論文獎、報刊獎及廣播文藝、廣播劇獎...
    三等獎(3件)  1、城市臺新聞直播運行策略                  青島廣播電視局  作者:王雪峰  2、民生新聞的興起與電視本土化之路          濰坊廣播電視局  作者:孫效宇  3、透視當代電視購物中的體驗經濟          山東有線電視中心  作者:李磊 高展
  • 盤點各具特色的天氣預報節目
    美國電視新聞每十分鐘插播一次天氣預報,電視新聞節目和天氣預報連在一起,中間沒有廣告,也沒有天氣預報節目的前奏片頭或標誌,顯得簡潔而緊湊。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直接經營的氣象廣播電臺,也是24小時連續播出,用戶可以通過專用接收機隨時隨地收聽。預報產品中使用大量的專業圖像。當突發性天氣出現時,美國的電視臺會中斷正常播出,插入天氣信息。
  • 直播帶貨的江湖裡,為何沒有當初電視購物的主持人?
    1996 年,大陸第一個專業購物頻道從北京電視臺開播,從此電視購物開始崛起。聲嘶力竭的「不要998,只要98」,成了 80 後、 90 後兩代人抹不去的童年陰影。各種減肥藥、塑形內衣、按摩椅、背背佳,成為電視購物的常客,也收了一代人的「智商稅」。曾經瘋狂的電視購物,最巔峰的時期,全國的電視購物節目足有 2000 多個。
  • 新聞聯播主持人李梓萌堅持佩戴假髮工作12年,不得不服主持人工作
    歡迎來到笑笑說事前段時間有個綜藝節目就迎來一位女參賽選手,就是新聞聯播主持人李梓萌看圖片,小編我也是沒認出來,這是央視新聞主持人李梓萌,她在新聞聯播的節目上已經工作12年,為什麼沒有一眼認出呢?原來是央視新聞聯播,對主持人的要求非常高,首先是播音方面必須要非常優秀。其次形象也要求嚴格,在節目中要非常正式,穿著正裝,尤其是髮型,在節目中李梓萌佩戴假髮,長達12年時間,所以大家平時看到的李梓萌都是非常成熟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