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各具特色的天氣預報節目

2021-01-08 中國氣象局

  編者按:在廣播電視數位化、網絡化和頻道專業化的背景下,天氣預報電視節目蓬勃發展。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氣象頻道已有30多年的歷史。例如,美國的天氣頻道(The Weather Channel)、加拿大的天氣網絡(The Weather Network)、法國的氣象頻道(Metro Channel)都在加速發展中。本文選取了幾個代表性國家,對其天氣預報節目的主要特點進行了簡要介紹。 

  由於美國大力發展私營天氣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電視媒體開展的天氣預報節目幾乎全是直播,從來不錄像播出。美國電視新聞每十分鐘插播一次天氣預報,電視新聞節目和天氣預報連在一起,中間沒有廣告,也沒有天氣預報節目的前奏片頭或標誌,顯得簡潔而緊湊。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直接經營的氣象廣播電臺,也是24小時連續播出,用戶可以通過專用接收機隨時隨地收聽。預報產品中使用大量的專業圖像。當突發性天氣出現時,美國的電視臺會中斷正常播出,插入天氣信息。在美國,對颶風和龍捲風的現場直播,多次創造天氣節目的收視率紀錄。

  在美國,氣象節目主持人需要通過嚴格規範的資質認證,大多具有大氣科學或其他理工科本科學位,具有深厚的專業背景。節目主持人語言簡練、幽默風趣,具有權威性。(圖片來源:Weather)

  1861年8月1日,英國最古老的報紙之一《泰晤士報》在「未來兩天天氣概況」(general weather probable in the next two days)欄目下,刊發了全球第一份天氣預報。這一小段文字看似普通,實際上卻意味著人類一個大膽的進步——預報天氣。1922年11月14日,英國廣播公司(BBC)第一次向大眾廣播由英國氣象局製作的天氣公報(weather bulletin)。1954年1月11日,電視天氣預報主持人第一次出現在BBC天氣預報節目中。英國氣象局(Met Office)面向公眾的氣象服務分免費和收費兩種。免費服務包括藉助大眾傳媒發布的普通天氣預報、山區、海洋休閒天氣預報三種。面向公眾的收費服務是指公眾通過高收費的電話、簡訊了解特殊天氣預報。預報員一般先播報全英的天氣概況,再對降雨、災害性天氣影響地區進行重點播報,最後預報未來幾天的天氣。(圖片來源:Met Office)

  加拿大的天氣預報已有120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氣象和水文服務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加拿大天氣網絡在本國具有很強的影響力,是全國電視媒體的天氣氣候預警和其他災害警報信息的統一發布平臺即全頻道警報系統,信息統一入網,在所有其他頻道實時顯示。除官方氣象機構外,加拿大還有一些私營氣象服務公司,提供天氣預報服務。加拿大氣象與海洋學會採取類似美國的戰略和思路,對媒體的氣象節目主持人進行職業資格認證,因此這些主持人一般都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圖片來源:Saphia,Yahoo)  

  俄羅斯的天氣預報節目一般是在新聞的後面,介紹氣溫、降水等天氣情況。主持人語速適中,有的主播會一邊播報天氣一邊開玩笑,比如說下雨不要忘記帶傘,否則還得花錢甩幹,十分幽默風趣。一些地方氣象臺在天氣預報開始時,預報員還會感謝贊助商,在新聞和天氣預報之間會插播廣告。其基本預報內容和與我國天氣預報類似,先介紹全國情況,局部的降水等天氣狀況,最後是城市天氣預報。(圖片來源:Yandex)   

  墨西哥的天氣預報與其他國家一樣,也包括常規的溫度、降雨和風速風向等,主持人中以女性居多。去年,天氣預報主持人耶內特·加西亞因其性感的身材和絕佳的著裝,迅速在各大社交網站俘獲了觀眾和網友們的視線,被網友稱作「天氣預報女孩」。她主持的地方天氣預報節目也因其個人魅力和影響力,數周內的收視率急速爆表。(圖片來源:網絡)  

  日本的天氣預報一般以時段為單位播報天氣和溫度變化。多數的天氣預報還會附上外出指數、洗衣指數等指標。日本電視天氣預報編排形式生動、活潑。如果預報當地有雨,節目主持人會手撐一把雨傘,加上主持人一口流利、快節奏的日語解說,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最具特色的是,日本天氣預報經常會出現各種可愛的卡通形象。黃金時段的整點新聞等中間或結尾都會插播較長的天氣預報,且一般採用外景直播連線的形式。

  與歐美等國家一樣,日本也設置了需要通過統一考試的「氣象預報士」資格認證制度,通過「含金量極高」的考試並獲取這一資格的人,可以根據各種數據以及各自經驗做出獨自判斷並進行天氣預報,而不一定遵循日本氣象廳的預報結果。年輕貌美的主持人一般在電視臺屋頂或城市的繁華地段,根據切身感受,與室內主持人現場連線,介紹當日的天氣狀況等。有「卡哇伊」的可愛型主持風格,有靚麗的「喚醒式」主持風格。有的幹練果敢,有的幽默詼諧令人捧腹。(圖片來源:網絡)  

  1980年7月7日,中國的天氣預報電視節目誕生了,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由氣象部門獨立製作天氣預報節目的國家。天氣預報還登上過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成為中國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之一。《漁舟唱晚》更是家喻戶曉,成為天氣預報的經典背景音樂。中國天氣預報主持人端莊大方、語速緊湊明快、重點突出,深受廣大公眾喜愛。

  總體來看,大電視機構的天氣節目更趨於嚴謹,追求權威和公眾的信賴,數據和信息都經過嚴格考證,不追求噱頭和暫時的所謂轟動效應。但是也有很多天氣節目,為了獲取觀眾的喜愛,表現出娛樂化的傾向,這種情況在一些小的電視頻道表現得比較突出。比如主持人踩在泡沫塑料做成的國家版圖上手舞足蹈;下雪了,主持人一邊攥雪球打雪仗一邊講天氣;下雨了,主持人打著溼漉漉的雨傘介紹降雨;穿著暴露的美女躺在草坪上講天氣等。

   (來源:《氣象科技進展》《氣象軟科學》《天氣真好》等 責任編輯:吳鵬、劉淑喬)

相關焦點

  • 天氣預報引新主播 盤點顏值高的央視美女主播(組圖)
    9年之後,「新聞聯播天氣預報」首次引入新主播!天氣預報主持人換了嗎?出現了三個新面孔,這也是近9年來第一次「新聞聯播天氣預報」有新主持人加入吧,她們表現的怎麼樣呢?先來看看她們的簡歷和經歷吧!央視美女主播大盤點,個個顏值高不容錯過!
  • 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發展過程及未來發展趨勢
    文章通過總結我國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發展的經驗,借鑑發達國家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主要做法,就如何滿足新時期的發展需求,如何同各種新技術、新媒體結合方面提出了幾點建設性意見。此階段,省會城市陸續開播電視天氣預報節目,部分地級城市也開始播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但由於缺乏製作裝備和專業主持人才,一般是採用虛擬合成的方式製作節目。 (三)內容擴展階段 進入21世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電視天氣預報不再滿足于晴天還是下雨,而是需要了解風、溫、溼、壓等多個氣象要素。
  • 《天氣預報》將變臉 細數節目三十年標誌性動作
    繼《天氣預報》更換了遼寧籍主持人藍一之後,國慶期間《天氣預報》將跟隨央視其他節目一起,進行一次大變臉。《天氣預報》的製作單位承認,這種變臉將更時尚,更貼近時代,並且更加高科技。另外有線機頂盒是標清的,需要更換為高清機頂盒才可以收看高清節目。  其實,為了實現標清轉高清這次大手筆,《天氣預報》節目早在去年就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不論從節目內容還是技術角度都進行了較大的調整和改動。新版《天氣預報》將在國慶期間揭開神秘面紗。
  • 減災司關於印發《聯播天氣預報節目信息發布管理暫行辦法(修訂...
    減災司關於印發《聯播天氣預報節目信息發布管理暫行辦法(修訂)》的通知氣象中心、氣候中心、衛星中心、信息中心、探測中心、公共服務中心:為規範聯播天氣預報節目信息發布流程,加強信息發布管理,確保聯播天氣預報節目安全準確製作播出,減災司組織修訂了
  • 天氣預報App:2019年天氣大事件盤點 十大優質空氣城市出爐
    天氣預報都記錄好了。在今年即將結束之際,天氣預報App聯合心知天氣,參考中國天氣網信息,為大家盤點了2019天氣大事件,一起來看看吧!太陽持續失蹤,南方上演「流浪太陽」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江浙滬曬不幹棉被。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長三角周圍地區就進入了連綿不斷的陰雨天,將近2個月沒見過大晴天。
  •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_新聞聯播天氣預報是什麼意思-天氣網氣象百科
    摘要 1980年7月7日,電視節目《天氣預報》誕生了,由於緊跟著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出,因此被稱為「新聞聯播天氣預報」。在30多個年頭中,《天氣預報》節目領航式地開啟了公共氣象服務的先河。
  • > 氣象百科 -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_新聞聯播天氣預報是什麼意思...
    摘要 1980年7月7日,電視節目《天氣預報》誕生了,由於緊跟著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出,因此被稱為「新聞聯播天氣預報」。在30多個年頭中,《天氣預報》節目領航式地開啟了公共氣象服務的先河。
  • 天氣主播霍佳亮相《新聞聯播天氣預報》
    周六的晚上,19點30分之後,《新聞聯播天氣預報》裡出現了一個新面孔――霍佳。雖然這位成熟、大氣的女主播對於《新聞聯播天氣預報》的觀眾來說可能比較陌生,可是霍佳在天氣預報主持人的崗位上已工作十一年了。她認為,天氣主播必不可少的素質除了優秀的業務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一顆真誠的為觀眾服務的心。 霍佳簡介籍貫: 河北 畢業院校 及專業: 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播音系 主持經歷: 2006年起就職於中國氣象局,先後主持各種不同類型的氣象節目:中國氣象頻道天氣預報類、新聞資訊類節目以及訪談類節目等等。
  • 央視天氣預報新版出爐 預報準確率全面提高(圖)
    -時效延至「大後天」、  -顯示時間延長四倍  -主持人還是老面孔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後的天氣預報將全面改版,記者昨天從國家氣象局獲悉,新的預報方式已經出爐,節目將在近日正式改版。  秦主任介紹說,目前新的預報節目已經設計完成,4分鐘的節目時間沒有變化,原先的主持人也不會變,正式的改版也將在近日正式實行。中央電視臺其他時段的天氣預報,也將根據觀眾的要求確定它們的變化。
  • 揭秘央視《天氣預報》:主播對著綠布"說"天氣(全文)
    》是觀眾每天都要關注的節目,但很多觀眾卻不知道天氣預報是如何製作的。令人「不適」的是,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專業、曾獲得CCTV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銅獎的馮殊說起話來語速要比一般人快很多,原來,這正是《天氣預報》的特殊性為馮殊帶來的職業病:為了在兩分鐘內提供更多更有用的氣象信息,馮殊和其他《天氣預報》主持人一樣,練就了在每分鐘350字的超快語速。
  • 央視天氣預報「地圖」漏標巢湖?
    在觀看中央電視臺的《聯播天氣預報》時,合肥市民方女士突然發現節目中出現的地圖並未標註巢湖,藍色鳥巢形狀的巢湖被一片陸地取代。與此同時,五大淡水湖中其他湖泊均有相關水域標註。早在5個月之前,來自巢湖的周先生就對此事提出異議,並較真地致函中國氣象局求說法,此事在網絡上引發廣泛關注。中國氣象局隨後也做出回覆:《聯播天氣預報》中所使用的地圖已通過國家測繪局審核,疊加過多地貌恐會影響天氣展現。
  • 今天新聞聯播天氣預報視頻
    當前位置: 天氣網 > 天氣預報 > 中央天氣預報視頻 今天新聞聯播天氣預報視頻 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介紹 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於
  •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四十年曆程回顧及展望
    1980年7月7日,中國氣象局與中央電視臺合作,《新聞聯播天氣預報》節目正式開播,自此開啟了我國電視氣象服務的先河。40年來,《新聞聯播天氣預報》節目始終堅持「第一時間 權威發布」的平臺定位,始終堅持做老百姓看得懂、喜歡看的天氣預報節目,做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天氣預報節目,做引領公共氣象服務發展的天氣預報節目。
  • 揭秘央視《天氣預報》:主播對著綠布「說」天氣
    》是觀眾每天都要關注的節目,但很多觀眾卻不知道天氣預報是如何製作的。雖然天氣情況瞬息萬變,但《天氣預報》卻每天雷打不動地在《新聞聯播》後和觀眾見面。對這位「老朋友」,很多人並不熟悉它是怎麼製作的,記者日前來到位於國家氣象局的北京華風氣象影視信息集團,在《天氣預報》主持人馮殊的帶領下,參觀了《天氣預報》的演播室。
  •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 新年新氣象 新添新面孔
    之後由於工作原因,改由中國氣象局提供天氣圖形和預報稿件,而天氣預報節目則由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主持人播報。1981年底後 CCTV-1《新聞聯播》著名主持人李娟、羅京、趙忠祥等播報電視天氣預報隨著技術的發展,1993年3月1日,《新聞聯播天氣預報》進行了重大改版。
  • 科普│如何精確製作出天氣預報
    我們在觀看電視臺天氣預報節目的時候,看著節目主持人三言兩語就把未來兩天的天氣娓娓道出,顯得輕鬆自如。其實,這短短幾分鐘的節目,凝聚了我國數萬氣象工作者、甚至包括全球氣象工作者的勞動和心血。,得到天氣圖、數值預報圖等產品,為預報員提供預報依據。
  • 倆新主播登陸《天氣預報》 國慶節「氣候」有變
    昨日(24日),《天氣預報》現任主持人之一宋英傑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除了主持人陣容變動外,整個節目的形式也將有大突破。  「80後季風」登陸《天氣預報》新主播加盟  《天氣預報》開播27年了,一直都是央視一套收視率非常高的節目,每年央視廣告時段的價格中,《天氣預報》時段也是最高的。
  • 中國氣象局將釣魚島天氣預報納入國內城市預報
    發言人表示,自9月11日起,中央氣象臺在國內城市預報中發布釣魚島及周邊海域的天氣預報,內容包括溫度、溼度、風速、風向、降雨量等氣象要素。預報除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外,還將通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氣象局門戶網站、中國天氣網、中國氣象報、海洋氣象廣播電臺等渠道進行發布。
  • 「朝鮮韓國」天氣預報女主持人對比,為了「收視率」不擇手段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曾經,天氣預報是老百姓們打開電視機必看的一檔電視服務類節目,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通過網絡和手機就能夠得知非常準確及時的天氣預報信息,誰還會守在電視機前觀看電視上的天氣預報呢?不過還是有網友從天氣預報節目中找到了亮點。
  • 細數央視《天氣預報》30年標誌性大動作(組圖)
    央視《新聞聯播》之後的《天氣預報》節目,將在國慶期間全新改版。標誌性動作之一:24小時天氣預報圖之外的新面孔  《天氣預報》節目開播最初,每天的文稿都是由氣象臺負責撰寫,然後傳真給電視臺;所用的圖就一張24小時預報圖,它是整個節目的「當家花旦」,播報員就是圍繞著它說話的。那時候沒有什麼技術含金量,每天都用手繪完成(鉛筆畫好之後再用鴨嘴筆描粗),畫好後中央臺派車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