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們養蜂的人來說,在野外遇到了蜂群就等於在馬路上面撿到了錢,比撿到錢更快樂的是把野收回來後還能持續地給我們帶來收益。所以野外的蜂群被我們看到之後似乎是必收無疑。
聽蜂之語養蜂的時間已經非常的長了,結交的朋友也非常多,所以身邊有很多朋友只要在野外看到了野蜂就會很興奮地跑來叫我去收捕;然而每次到了現場後,只要發現有這四種情況聽蜂之語便會果斷放棄:
一、蜂群所在的位置危險係數太高。
有很多的野蜂群是在十幾米高的樹枝上面,也有很多野蜂群是在十幾米高的屋簷上面,還有很多野蜂群是在陡峭的懸崖上面。
像這種危險係數太高的地方,聽之語是會果斷放棄的。不是說沒有辦法收捕,而是直接上去收捕怕有生命危險,如果採取其他的方式又過於繁瑣,給蜂群造成的影響也非常大。所以乾脆就不收了,對蜜蜂有利,對自己也有利。
二、蜂群太弱。
野外的蜂群並不一定都是大群,一些剛分蜂出來的蜂群和一些剛逃跑出來的蜂群,它們有很多是蛋群,有的甚至頂多就半脾蜂。這種蜂群想要發展起來需要一定的投入,與其收回來這麼一個累贅,還不如讓它們在自然界順其自然的發展,等到了一定以後再過去收都不遲,這樣坐享其成不是更好?
三、自己的逃蜂群。
一般來說,我們養蜂人都特別珍惜自己養的蜜蜂,一旦遇到分蜂和逃群都會想方設法的去把它們收回來。但是聽蜂之語只要遇到野外的蜂群是自己的逃蜂群,便會果斷放棄。原因有兩個:
1、蜂群逃跑跟我自己肯定是有非常大關係的;比如沒有及時餵糖,沒花精力來管理,等等。既然照顧不周,為何還要強行的收回來繼續這種不利於彼此的相處方式呢?
談戀愛要給彼此空間,懂得放手;養蜂同樣是在和蜜蜂談戀愛,在還沒有徹底解決自身的問題之前,先放手給對方自由吧。
2、蜜蜂一旦有了飛逃現象出現,這種情況在後面就會更加的頻繁,收回來以後需要防止再次飛逃,管理起來非常費勁。
四、會破壞環境的時候。
比如說蜜蜂在樟樹洞裡面,聽蜂之語會果斷的放棄,而不會選擇用煙把它們燻出來,因為有失火的隱患。
這不是危言聳聽,以前聽蜂之語就遇到過一次,有兩個人為了收樟樹洞裡面的一群蜂,結果把這顆幾百年的樟樹都給燒了。所以一旦有可能會破壞環境的時候,聽之語便會果斷地選擇放棄。
總的來說,聽蜂之語認為並不是遇到野外有蜂群就要收回來自己養。比收野蜂更重要的還有我們的人身安全,環境的保護,生態的平衡。
對於聽蜂之語這種收野蜂的態度,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