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領導收禮更可怕的是領導不收禮:這四種情況領導拒收下屬的好意

2021-01-07 職男小凡

前年裁員大潮來襲的時候,我當時所在的公司也沒能倖免,老闆為了節省開支,決定裁員。

因為是幾位領導的決策,我們起初並不知道,但是職場裡沒有不透風的牆,要裁員的消息還是被我們悄悄的知道了,很慶幸,當時我們企劃部全員不在列。

然而有一位和我比較要好的同事小飛,頓時就覺得有點慌了,他身處銷售的崗位,平日裡的成績也不是特別突出,基本徘徊在中等偏上的位置。

關鍵是他剛買了房子,每個月的房貸可不管他有沒有失業,每月到號了可就是要收錢的,於是小飛跟我們一合計,送送禮做做關係吧,先把崗位保住,這個檔口不像平時,找工作容易。

接下來的幾天裡,小飛開啟了瘋狂的「拉關係」戰術,又是請吃飯,又是送禮,想著這時候割點肉無所謂,只要能留住,這些錢都能回來。

但出乎意料的是,任憑小飛怎麼努力,領導就是不為所動,單獨約飯從來不去,送禮也是以各種理由回絕,感覺並不想接受小飛的好意。

這下小飛是真的坐不住了,心想這回完了,裁員必然是要落到自己頭上了,這是他工作五年來第一次被企業炒魷魚,一想到這裡,小飛心裡就覺得挺難受的。

兩天之後,公司宣布了裁員,令我們都感到意外的是,小飛竟然沒有在列,公司原來有18名銷售人員,最後留下六個人,其中就有小飛。

這下小飛終於長出了一口氣,回想起前一天晚上我們喝的「離別酒」,說的那些祝福的話,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結果在這之後才了解到,這位領導的經濟條件不是一般的好,小飛的這點東西多了不多,少了不少,而且聽一些老同事說,一起工作了這麼多年,這位領導從來不搞收禮什麼的這回事。

其實也別說是小飛了,即便我自己是當事人,恐怕也會坐立不安,畢竟給領導送禮這種事情,領導只要是收了,這心裡才算是有底,可若是不收,心裡就像打開了無底洞一樣,始終覺得不妥。

但凡事無絕對,儘管在通常情況下,我們都覺得領導不收禮,意味著事情辦不成了,不過在很多時候,你送禮領導不收,其實還有其他的含義。

第一種意思:領導有自己的原則,不接受員工送禮

在職場裡,有原則的領導其實有很多,並不少於那些見錢眼開的領導。

我在參加工作這八年的時間裡,遇到過不少領導,其中有原則的人還是佔了比較多的一部分。

這些領導基本不接受員工的「好意」,他們行事堅決,決策果斷,而且能幫到員工的,自然會出手,幫不到的也不會強求。

在他們看來,員工的能力更加重要,能幫助自己減輕工作負擔、能讓自己省心,這其實就已經是最好的禮物了,物質上的禮物就大可不必。

第二種意思:你求領導辦的事情,確實是強人所難

領導也會有自己的難處,領導更不是萬能的存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很多時候,即便是盡力而為,可能也未必能把事情辦成。

領導不是傻子,別人求他辦事,他肯定是要估量一下這件事情的難度,然後想想困難程度,再決定幫不幫你。

當然,前提是這個領導要有點原則,至少是能辦事才拿好處那種,那些明知辦不成事還拿錢的,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之內。

第三種意思:領導覺得和你交情不深,沒必要幫你辦事

對於領導而言,一個不受重視,處於核心團隊邊緣的人物,是沒有必要收其禮、並且幫其辦事的。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領導都見錢眼開,更不是所有的領導都見了好處就上,事實上,領導願不願意幫你辦事,百分之八十還是要看和你之間的交情。

畢竟在職場裡,人際關係的重要程度,遠比我們在表面上看到的還要重要,要不然怎麼說,職場上有兩種人,一種是靠人情吃飯的,一種是靠能力吃飯的。

你想,在職場裡,能力有多重要,關係就有多重要,甚至關係比能力還要重要那麼一點。

第四種意思:你很可能已經處在危險的邊緣了

試想一下,如果小飛當時真的是被列入了裁員大名單,假如你是領導,你會收小飛的禮嗎?

再想一下,如果你想開除某個員工,或者是給某個員工處以降職,那麼你還會收納對方的「好意」嗎?

想必你一定會找各種理由拒絕,因為既然已經做出這樣的決定,就不會再有迴旋的餘地,一旦接受了你的這些好意,豈不是意味著事情可以挽回了?

身為領導,要是做不到「一個唾沫一個釘」,總是出爾反爾,這顆絕對不是一個好領導的表現啊。當然了,除了這幾種情況以外,還有很多情況下,領導也不會收禮,比如你送禮的時間不對、場合不對,領導沒準想受,但是礙於外部環境,實在是沒有辦法收等等。

作為職場打拼的人,這送禮這件事所蘊藏的學問,還是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的。

相關焦點

  • 逼下屬背黑鍋走絕路,卻穩坐領導位置,為啥自私的人更能當領導?
    從頭到尾,曲總只關心自己的職位和利益,把下屬的命視如草芥。這樣冷酷的人讓人感到心寒,很多人不禁會問這樣的人怎麼能當領導?02為什麼自私的人,更容易當領導?自私的人何德何能能做到高位?然而事實上,能當領導的人,大都是心狠的人,無毒不丈夫,不對別人狠,怎麼會有自己上位的機會。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自私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為什麼這麼說呢?
  • 情理法有邊界:老師被舉報收禮,家長幫辯護聯名挽留能法外開恩?
    換句話說,不管是熟識的還是不熟識的,即便是閨蜜,只要是學生家長,其所送的禮物,一律都在禁收範圍。從目前報導看,這一老師至少違反了教育部的「紅六條」之規定。有學生家長對南方都市報稱,舉報者「希望他的孩子能夠擔任班長,並且獲得相關表彰等,但班主任卻一直以來都很公正的對待班級評選,導致這名家長心生怨恨」,「就用這些把柄來懲罰老師」。
  • 何炅收禮畫面曝光,說著最喜歡小鬼,眼中只有禮物,收禮很熟練
    這些天,關於《快樂大本營》主持人收禮一事引起了廣泛討論。這事還得從一則視頻說起,何炅在其中提到了「收禮」一事,呼籲粉絲們不要送禮了,但卻吐槽了標籤貼得太緊,並且還誇讚彭昱暢粉絲送的按摩椅很好用。那麼問題來了,粉絲們這禮物到底是送,還是不送呢?
  • 職場領導和下屬的區別
    職場上領導和下屬的區別,前者制定獲得利益的規則,而後者遵守規則去獲得利益。公司領導一般都有類似左右手的得力幹將。一隻助手、一隻打手,也就是說一個收取利益,然後去安撫那些被收割利益的員工,再給員工一些蠅頭小利。這就是所謂的助手。另一個專門管理那些個刺頭,威逼利誘!
  • 何炅收禮風波沒平息Lisa還收禮,看到土豪粉絲送的禮物後,表情很現實
    近日,何炅收禮風波仍然還在發酵,一點也沒有平息的意思。雖然偶像藝人收粉絲的禮物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至少在圈中被看做是理所應當的,但這件事本身就不是什么正能量的事情,所以當何炅在節目中評論各家粉絲送的禮物好壞時,才會引起如此大的反應。
  • 情境領導理論
    情境理論模式使用兩個領導維度:任務行為和關係行為。每一維度有高有低,從而組合成以下四種具體的領導風格。(1)指示(高任務-低關係),領導者定義角色,告訴下屬應該幹什麼、怎麼幹以及何時何地去幹;(2)推銷(高任務-高關係),領導者同時提供指導性的行為與支持性的行為;(3)參與(低任務-高關係),領導者與下屬共同決策。
  • 大領導做事待人低調,而中層領導卻強勢管理,明白這三點不吃虧
    只要大家在職場中混的時間長了,相信都見過這樣的事情,公司裡的大領導在公司裡,總是會表現出低調和和藹可親的態度,讓基層的員工看上去,內心裡十分願意尊重大領導;但是基層的小領導,在管理下屬時卻又非常的嚴格,要是下屬不小心出現了點失誤,中層的小領導肯定不會錯過批評下屬,經常給下屬們一種難以理解的感覺
  • 情境領導VS.情境領導II,誰才是企業領導者的制勝法寶?
    情境領導認為,領導者在領導和管理公司或團隊時,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方法,而要隨著情況和環境的改變及員工的不同,而改變領導和管理的方式。SL是將跟隨者的狀態針對某個特定的工作任務做切分,不存在連續性,就只是針對該任務,去判斷分析跟隨者的信心和能力的情況。而SLII更多的是從一個變化的角度去看員工工作意願和工作能力的改變。
  • 為領導當一回「原配蟋蟀」
    有個朋友和我抱怨說,他的領導總是不和他把話說明白,弄得他執行命令時常常出錯。比如領導說:「這個事得辦了」。他一聽,馬上行事,興衝衝地回來匯報成果時卻遭一陣批評:「誰讓你這麼急的?你不知道『上趕著不是買賣』嗎?你這麼做,對方一定以為我們另有所圖……」很快,領導又有了新指示:「這個事情你看能解決嗎?」
  • 領導要提拔你,卻又說其他領導和同事對你印象差,這是何意?
    領導若親口對你說要提拔重用你,還指出你的不足,一般有如下4種原因:一、領導幼稚不成熟,開空頭支票1、一個領導者如果得意忘形,不懂深沉,為籠絡下屬,就信口開河地對某位下屬承諾說會提拔重用他,這種行為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
  • 面對領導排擠,聰明人用這3招化解,領導反而高看一眼
    事實上,當這一切發生的時候,不用說,你必須知道你在哪裡做的不好,你冒犯了你的老闆,最後就會變成這樣。領導是否喜歡你,這是個大問題。它也利用自己的力量嘲笑你,讓你很難對付,排斥你,打你。這樣的話,問題就更嚴重了。領導要把下屬排除在外,這是有原因的。沒這麼簡單!所以,當領導聽到他壓迫、壓制下屬時,不要責備他的狹隘和嫉妒。有時候,當你被領導擠出的時候,問題就會來找你。
  • 怎樣才能不迴避與領導接觸?
    不妨看看這本書吧,這本《把話說到領導心裡去》從不同的角度為讀者解讀了領導心理,剖析傳授職場上與領導說話的技巧,並於精彩的故事背後闡述了各種實戰的說話策略和攻心的戰術,讓你在故事中找準領導的「話匣子」、攻擊領導的「死穴」、攻破領導的心牆,讓你把話說到領導的心裡去。
  • 真正厲害的領導,都懂得這4個成語,做到一半就能讓下屬死心塌地
    真正厲害的領導,都懂得這4個成語,做到一半就能讓下屬死心塌地對於很多新上任的領導,對如何管理自己的下屬,總是一頭霧水,但其實,做管理沒有我們想的那麼難,只要把下面五個方法學會,管理下屬就能夠輕鬆搞定。所以,不要總是快節奏,勞逸結合才是最好的選擇而且作為領導,和下屬之間的關係要保持距離,保持權威,但也不要不要整天板著臉,偶爾開個小玩笑,帶著下屬來點小燒烤,不會有損你的領導威嚴。
  • MBA職場:領導做到這4點,員工更有創造力
    組織需要藉由領導的力量,才能創造出有益於發揮員工創新性和創造力的氛圍。我們研究發現,企業領導者的領導力對創新有直接性影響,那什麼樣的領導才能有效激發員工的創新性呢?什麼樣的領導風格更能提升員工創造力?巴斯(Bass,B.M.)和阿沃利奧(Avolio,B.J.)曾提出多因素領導力行為理論,基於此理論,我們研究放任型(Lessie-faire)、交易型(Transactional)和變革型(Transformational)等各類領導風格與「領導-下屬交換」(Leader-MemberExchange)模型之間的關係。
  • 要做好學校中層,首先得學會「領導」 你的領導
    我認為,領導就是通過他人實現目標的行為。中層領導者不僅要具備向下領導的能力,更要需要橫向領導和向上領導的能力。這意味著,中層領導力鍛鍊著一個人全方位領導能力。任何一個層面的關係沒處理好,領導力就發揮不出來,目標就難以實現。怎麼做?關鍵切入點在於學會構建關係。人際關係是有效領導力的基石,沒有關係就沒有管理,更談不上領導。
  • 為何現在年輕人不願意討好領導?往往是這3個原因,很現實
    在大眾的觀念中,要想在職場上混得好,就需要去討好領導,得到領導的認可,也就是常說的「拍馬屁」。畢竟,在公司裡面領導有著很大的話語權,也能夠在公司晉升的時候,將你舉薦給老闆,這樣升職的機率就會更高。聯繫上面的表現來看,會有人感到好奇也就不奇怪了。其實,出現這種情況有著很多方面的關係,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年輕人自己的想法,不然很少會有人拒絕領導的好意。
  • 「領導說辛苦了,我怎麼回答?」讀懂這5個潛臺詞,讓領導高看你
    3、結果不滿意說「辛苦」,其實想「促改進」我上次提交了一個方案,領導沒有採納,雖然完成了領導交待的工作,但他覺得不太滿意,也會說一句「辛苦了」。只要你態度端正,有改進的表現,就可以給領導留下好印象。4、符合預期說「辛苦」,其實想「聽細節」這種是工作中最常見的一種情況,這種情況下,領導的「辛苦了」一半是出於禮節性的關心,另一半是對工作的認可與肯定,希望你下次繼續保持。
  • 有的領導高高在上
    前些日子,在地方採訪完某基層領導幹部,與其一同乘坐電梯時,站在電梯按鈕旁的領導順手按了樓層,這時,陪同的工作人員脫口而出:「哎呀,讓領導您親自按電梯了。」這位領導回應:「按個電梯,還什麼親自?」確實,順手按電梯而已,何來親自一說呢?好在這位領導幹部也聽出了「親自」一詞的突兀。
  • 為什麼埋頭苦幹的人當不了領導?這4點原因很現實,要警惕
    一樣的道理,在職場工作中,不想成為領導的下屬也不是好下屬。如果你給自己定的目標是當一個優秀的領導者,那麼你會提高自己工作的標準和為人處世的原則,想要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這對員工自身和公司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秀領導者,不是只會埋頭苦幹就能成為的。只會埋頭苦幹的人工作就算再努力,最後也得不到提拔。
  • 沉默寡言的人為什麼為適合當領導?
    李陽今天的負面影響我們先不提,但他的一句「英語是說出來的,不是做題做出來的。」確實改變了一代人學習英語的方法。我不明白,成就下屬的領導不是靠嘴巴去爭取機會嗎?難道是靠手去做題能為下屬爭取。經常都有人講,愛要大聲說出口。我們應該研究的是怎麼說出口,已經不是說不說出口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