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前兩期我們已經介紹了天目山上的鋸鍬屬、小刀鍬屬、大鍬屬等鍬甲品種,今天我們則來最後一篇,主要是聊聊深山鍬品種。
天目山的深山屬鍬甲不多,主要就是幸運深山鍬和帕瑞深山鍬(就是大家俗稱的派瑞深山),這兩個品種在爆發季很容易見到,樹上路上都可能見到它們的身影,燈誘則更不用說。
除了上述兩個品種外,今年開始又多了一種深山鍬,確切的說是又發現了深山鍬新種,也就是2019年上半年剛發表的劉瑋深山鍬。該種我們目前還未見到過活體或者標本,希望未來能有機會在天目山看到。
好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天目山的深山鍬甲。
幸運深山鍬 (Lucanida fortunei)
分布於我國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廣東等省份,雄蟲體長約27~52mm,雌蟲約24~32mm。
幸運深山鍬雄蟲大顎發達,大顎在基部1/3之處彎曲,端部分叉,中央部位有大內齒,後方則是連續的小內齒,頭扁平且向上突起,前胸背板寬闊呈方形,前足脛節僅有2~3個齒突,後足跗節較短,全身沒有光澤,體表也沒有覆蓋細毛,體色和六足均為褐色。
小知識:幸運深山鍬屬於我國保護昆蟲,已被列入了三有動物名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一同被列入三有鍬甲的品種還有中華奧鍬和巨叉深山鍬。
帕瑞深山鍬指名亞種(Lucanus parryi parryi)
主要分布於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區,屬於小型深山鍬,雄蟲體長約26~41.5mm,雌蟲約24~27mm。不過,在我們實際採集過程中有發現過體長大於41mm的個體。
帕瑞深山鍬指明亞種體色呈黑褐色,但鞘翅整體為黃褐色(邊緣黑色),也存在少量鞘翅全黑的黑化個體,體背光滑,體腹有少而稀疏的細毛。
雄蟲大顎短而彎曲,端部有較大分叉無基齒;頭部前緣較平直,耳突近方形且向上微翹;眼緣較鈍,前胸背板橫向較平,前後緣呈波曲狀,側緣強烈傾斜內凹,前角尖,后角近直角。
雌蟲體背較雄蟲光亮,頭部、前胸背板及鞘翅有密而深的刻點。
小知識:帕瑞深山鍬國內有兩個亞種,除了指明亞種外,在四川、湖北、河南、貴州、陝西等地區還分布於有西部亞種,體型更大可以達到50mm+。
劉瑋深山鍬(Lucanida liuweii)
2019年新發表的深山鍬品種,產地為浙江天目山(文獻記載棲息點位於1000~1400m海拔),本種由杭州的蟲圈骨灰級玩家眼睛猴所發現,新種也因此以其名稱命名。屬於小型深山鍬,雄蟲體長約44.5~46.2mm,雌蟲約27.5~32.5mm。
劉瑋深山鍬雄蟲和華中深山有些相似,但其大顎端叉下半部分較長,基部部分有明顯彎曲(而華中深山鍬則較直)。雌蟲則和大明深山鍬類似,但大顎明顯短於大明深山鍬,前胸背板前角基本呈圓角。
天目還有哪些鍬甲?
至此,天目山鍬甲品種的系列介紹就到此結束。其實這3篇文章的並未包含所有天目山的鍬甲品種。
整個天目山除了我們介紹的擬狹長前鍬屬、阿鍬屬、鋸鍬屬、小刀鍬屬、刀鍬屬、深山鍬屬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品種,如肥角屬、圓翅屬、鬼豔屬、扁鍬屬等均有對應的品種,由於精力有限,這些相關品種我們就不做詳細介紹了。
後記:最後我們列一下曾經採集到或看到的品種:中扁、肥角、兩點赤鋸鍬、華東阿鍬、幸運深山鍬、帕瑞(派瑞)深山鍬、圓翅、紅邊鬼豔鍬、雙齒刀鍬、平齒刀鍬等。
參考文獻
黃灝&陳常卿.《中華鍬甲1》[M].臺灣:福爾摩沙生態,2010.
Beetles World 19:2-7 Huang H. & Chen C.C. 2019 Lucanus liuweii sp.nov. from Zhejiang, China
以上如有錯誤之處還望各位蟲友指正,感謝閱讀!
註:歡迎轉載,標明出處即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