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旭曦:把利己思維變成利他行為 打造客戶生態圈

2020-11-22 網易汽車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網易汽車11月22日報導 以「新科技,新生活」為主題的第十八屆廣州車展於11月20日至29日在廣州舉辦。作為新冠疫情衝擊後,2020年內壓軸的大型綜合性國際汽車展覽會,吸引了全球汽車行業的關注。網易汽車再次與高端行業精英對話,共同展望行業趨勢及未來。

長安馬自達汽車銷售分公司執行副總經理 吳旭曦

核心閱讀:

1、長安馬自達在廣州車展發布了全新用戶共創計劃——「悅馬星空」,打造客戶生態圈,全方位為客戶提供極致的服務,持續提升長安馬自達的品牌價值。

2、「悅馬星空」共有悅聯平臺、悅創平臺、悅享平臺三大平臺。用戶可以在悅聯平臺下定,在app上看到車輛的生產進度、物流情況和到店情況,隨時通過app對4S店進行滿意度評價;通過悅創平臺感受價值傳遞、價值共創以及參與合伙人計劃;通過悅享平臺參與到產品的設計、研發甚至營銷的各個環節。

3、長安馬自達與用戶共創的重點在於把原來的利己思維變成利他行為。長安馬自達期待找到對自身價值觀認可的一部分人,在需要長安馬自達助力事業的時候,助推他們的事業向上。

以下為訪談實錄:

網易汽車:各位網易的網友們下午好,歡迎光臨網易會客廳,這一時段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長安馬自達汽車銷售分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吳旭曦先生,吳總您好。

吳旭曦:主持人好,各位網易的廣大網友大家下午好。

網易汽車:本屆車展長安馬自達發布了全新用戶共創計劃——「悅馬星空」,想請您介紹一下該計劃的背景是什麼,以及如何理解「悅馬星空」這一概念?

吳旭曦:今天我們在廣州車展推出的「悅馬星空」用戶共創計劃,是長安馬自達「用戶+」思維的成果。實際上在2016年的時候長安馬自達就提出了「用戶+」的思維,當然那個時候我們的數位化工具可能還沒有今天這麼發達,所以當時更多是依託我們的經銷商來對「用戶+」進行落地執行。今天長安馬自達在廣州車展發布了自己的數位化平臺,也是希望通過「悅馬星空」直達客戶,更好地為客戶進行服務。

「悅馬星空」共創計劃的核心的是打造客戶生態圈,全方位為客戶提供極致的服務。說到這個名稱的意義,「悅」的來由是因為長安馬自達一直倡導駕乘愉悅,馬自達本身的操控性能和許多設計細節都是為了讓駕駛人員能夠更舒適、更愉悅地駕駛車輛,我們後面又提出了「悅由心生」的概念,希望我們的客戶和粉絲能夠通過長安馬自達這個品牌實現更愉悅的生活。「馬」實際上就是指長安馬自達品牌和四款精品車型。最後,為什麼叫「星空」呢?現在長安馬自達已經達到了140萬的用戶粉絲量,這140萬的用戶就像夜空中的繁星,他們是很美麗也很燦爛的,我們也希望他們以後的人生能夠更加的熠熠生輝,所以我們取名叫「悅馬星空」。

網易汽車:咱們的「悅馬星空」用戶共創計劃推出後,有沒有什麼階段性的小目標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呢?

吳旭曦:其實「悅馬星空」有兩個目標:第一個就是持續提升長安馬自達的品牌價值。第二個就是我們希望通過「悅馬星空」來打造長安馬自達的客戶生態圈。

長安馬自達汽車銷售分公司執行副總經理 吳旭曦(左) 和 網易汽車主持人(右)

網易汽車:那我們「悅馬星空」計劃具體有什麼板塊或者是由哪些業務線組成?目前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活動安排?

吳旭曦:其實我們今天在發布會上也提到,「悅馬星空」共創計劃會有三個平臺和七項舉措來實現我們剛剛談到的兩個目標。三大平臺分別是悅聯平臺、悅創平臺、悅享平臺,在這三大平臺之下我們會有計劃地開展行動。

比如我們會在悅聯平臺實施客戶的「智享購車」行動,具體來說就是以後長安馬自達的客戶只需要在網上下定,就可以在app上看到車輛的生產進度、物流情況和到店情況,用戶能夠更清楚地了解這一臺車從它的生產到交付的每一個環節。另外通過我們的「舒享用車」計劃,用戶可以在用車過程當中隨時通過app對4S店進行滿意度評價,這樣我們就可以隨時接收到用戶在銷售、服務各個環節的滿意度,這樣也更有利於推動我們4S店從原來單向的產品銷售向滿足客戶需求的方向轉型。第三就是我們的「專享管車」行動,我們會為客戶打造管家式的用車服務,在全國推出一百位「馬博士」,針對用戶在整個擁車生活的中疑問或者不滿意的地方,進行24小時在線解答。

接下來就是悅創平臺,在這個平臺上面我們會持續開展價值傳遞、價值共創以及合伙人計劃。首先是價值傳遞,明年我們會走進中國的一百所高校,會向年輕的Z世代的群體傳遞長安馬自達品牌的價值,傳遞長安馬自達的工匠精神,讓當下的年輕群體能夠了汽車技術,讓他們以此打開對汽車未來的想像。在畢業季來臨時,長安馬自達也將向他們打開就業之門,喜愛長馬,就可以努力加入長馬,與品牌共成長。同時我們也會有一系列面向客戶和粉絲的悅馬會、粉絲節等等活動持續傳遞長安馬自達的品牌價值。接下來是價值共創,針對那些對馬自達非常喜愛的,願意將馬自達的文化和價值融入到自己事業中去的粉絲,我們會助力他們的事業的發展。包括合伙人計劃,我們也是希望找到那些認同長馬價值觀的夥伴,和我們一起發展,也共享發展紅利。

最後就是悅享平臺,我們會通過這個平臺讓用戶參與到之後產品的設計、研發甚至營銷的各個環節。我們的目標是以後長安馬自達的產品不再只是由主機廠說了算,可能更多會和我們的客戶共同來創造。以上就是是我們「悅馬星空」接下來會具體落地的一系列舉措。

網易汽車:好的,我這邊還有最後一個問題,其實今年「用戶共創」這個概念非常火,我們聽到非常多的汽車品牌都提到了這一概念,所以想請問我們長安馬自達的用戶共創有什麼特點或者特色呢?

吳旭曦:我覺得我們的價值共創重點在於把原來的利己思維變成利他行為。在此前我們可能更多地考慮客戶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比如說幫我們寫幾篇論壇貼,幫品牌轉發一下朋友圈,或者轉介紹一些客戶。現在看來這樣的思維還是太偏向利己了,我們理想中的「共創」一定是利他的,就是我們期待找到對長安馬自達價值觀認可的這樣一部分人,在需要長安馬自達助力他們事業的時候,我們可以助推他們事業向上。

我舉個例子,在南京我們有一個用戶,他非常喜歡馬自達,他自己在南京開了一個酒吧,他是自發地把很多馬自達的元素,以及我們車型的小部件放在他的酒吧裡,他也非常願意把他知道的馬自達的故事分享給他的顧客,我們是通過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知道這件事的,後面也和他成為了朋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願意和他一起,來幫他打造他的事業,比如我們可以把這個地方變成南京長安馬自達粉絲的一個根據地,在這裡能聽到馬自達的車主分享馬自達的故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相信他的事業也會越來越好。當然以後我們在全國不一定會只有這一種業態,我們會有不同的業態分布,只要是客戶能夠接觸到長馬品牌的場景,我們就可能會選擇和用戶共同開創,最終就是希望這會是一個利他的事業,能夠讓我們的客戶越來越好的事業。

網易汽車:好的,感謝吳總今天的分享,我們今天的採訪暫時告一段落,謝謝您的到來。

吳旭曦:感謝主持人,也感謝各位網友,謝謝大家!

本文來源:網易汽車 責任編輯:王灝_NA3186

相關焦點

  • 吳旭曦:悅馬星空計劃將打造長安馬自達的客戶生態圈
    第二就是打造客戶整個生態圈。」以下為訪談實錄:鳳凰汽車: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鳳凰網2020廣州車展專訪直播間,此刻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長安馬自達汽車銷售分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吳旭曦先生,歡迎您。吳旭曦:感謝鳳凰汽車的邀請。鳳凰汽車:吳總,我們了解到長安馬自達在本次廣州車展發布了全新的用戶共創計劃「悅馬星空」,想請問下這一計劃提出的背景是什麼?
  • 適者生存是利己,善者生存是利他
    有人認為是源自人類競爭、好強、自私、獨佔的本性,這就引起了人的本性是善還是惡、是利己還是利他的討論。從哲學、心理學、生物學和社會學的觀點來說,這無疑是個重要的課題,尤其是近年來,從事進化生物學和進化心理學研究的科學家,對於在進化過程中人類本性的改變,做了很多研究。當然,答案還沒有找到,也不太可能會是一個善與惡、利己與利他截然二分的答案。利己或利他?讓我們看看古今中外的各種討論。
  • 稻盛和夫:成功的終極秘訣不是利己,而是利他
    在《活法》一書中,稻盛和夫提出了「利他本來就是經商的原點」的觀點,他表示:「求利之心是人開展事業和各種活動的原動力。因此,大家都想賺錢,這種『欲望』無可厚非。但這種欲望不可停留在單純利己的範圍之內,也要考慮別人,要把單純的私慾提升到追求公益的『大欲』的層次上。
  • 一個真正強大的人,一定是先利他後利己思想的人!
    一個真正強大的人,一定是先利他後利己思想的人。動物的本性都是先利己的,不會考慮其他的感受,沒有這樣的思維,人不同於動物性就在於人有利他的思維,但多數人很難做到這樣,即使做到,也是偶然如此,所以,偉大的人,真正放下了名利情,才能把動物性更多的脫離,有利他思想,這才是成功者必須的思維。
  • 利己還是利他?豆科植物「好鄰居人設」引爭議
    生前搶佔氮資源,死後才為其他植物供氮利己還是利他?  豆科植物「好鄰居人設」引爭議  豆科是雙子葉植物,包括約690屬、17600餘種,為種子植物的第三大科,在全世界廣泛分布,其用途之大不亞於禾本科。
  • 《螞蟻的故事》|透過螞蟻社會看蟻類生物的3種利他行為
    螞蟻社會的利他行為:達爾文進化論認為:利他在遺傳中具有高生存價值,在自然選擇中,擁有利他天性的生物更有可能使它們的物種存活下來。螞蟻在表現「利他主義」行為時,往往冒著傷害自身利益的風險,對於螞蟻個體來說,這似乎不合乎進化論規律;但對於螞蟻群體來說這最終提高了親族的總體適應度。
  • 蜘蛛之絲|佛祖無誠意的拯救,芥川龍之介對拯救者利己思維的諷刺
    我們知道「犍陀多」墮入地獄的原因看上去是「殺人放火」,但是刺激他做出這樣惡行的原因,大抵是他「利己排他」的利己心。那麼,基於這一點,對「犍陀多」的拯救方式,就不能是用一根細細的蜘蛛絲將他引入「極樂」。要知道,蜘蛛絲的特點在於「細」,而從天堂垂到「地獄」的蜘蛛絲更是「難得」。
  • 你需要這3種成長思維
    影評者大多討論了貧富差異下的人性矛盾,而我今天要分析《寄生蟲》教給當代成年人的三種生存思維:圈層思維、利他思維、迭代思維。高情商者善用利他思維,問題解決的同時,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新媒體運營專家、向上生長CEO粥左羅也曾說,「多做利他的事,所有利他都是利己。」利他思維會促成合作共贏,而共贏是一種非常美好的關係,因為平衡,所以持久。Low者互撕,強者互持,做彼此成長的槓桿,方能共生共贏。
  • 家庭中有嬰兒促進狨猴利他行為
    該研究通過新建一種客觀評價狨猴利他行為的實驗範式,結合清醒狨猴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方法,發現有嬰兒的狨猴家庭中,狨猴父母的解救利他行為顯著提高,而且嬰兒叫聲可以特異性激活狨猴父母相關的大腦皮層腦區。此研究提供了一個理想的研究家庭利他行為的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為進一步探索利他行為的神經機制提供了基礎。
  • 信仰對親社會行為影響的論述
    ,從而促進利他行為和助人行為的發生。而有些人的親社會行為的目的出於利己主義,希望得到某些回報,即助人行為,而利他行為則是純粹為了有利於其他人,自己沒有獲利(經常要付出一定代價)。如天津大爆炸的消防員,為了救助陌生人而犧牲。
  • 彭劍鋒:數位化不僅僅是一種技術變革,更是一場認知與思維革命
    從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思維轉向企業與客戶共創價值、企業與員工共創價值的思維,從單一競爭思維到利他取勢的競合思維,即你以為你的對手是友商,其實你的對手是時勢。這就要求企業家與企業具有更開放的心態,更寬廣的胸襟,更包容的文化品性,更具在開放式社會網絡協同中準確定位價值並協同合作的灰度領導力。
  • 談一談「生態圈」戰略
    阿里生態圈的發展,掌控網絡流量、培養大量的粘性客戶、股權投資,再加上大數據技術為核心驅動力,不斷開疆闢土。   3.2. 小米科技,以硬體合作為基礎搭建生態圈   與BAT不同,小米雖然一直自定義為「網際網路公司」,但其開始只是一家手機製造商。
  • 解構光大E-SBU戰略:銀行再造生態圈
    本報記者 楊井鑫 北京報導 網際網路線上的競爭是流量的競爭,同時也是生態圈的競爭。在商業銀行紛紛加大線上擴張步伐時,生態圈也就成為了繞不開的話題。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傳統銀行的生態圈打造不僅是同業競爭的需要,也是銀行未來發展趨勢的一個新課題。
  • 謝曉非課題組在PNAS上發文揭示利他行為緩解生理性疼痛
    直觀而言,利他並不是一個具有適應性的選擇,個體通過貯藏和保留資源才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然而,事實卻表明,危機爆發時也常常是利他行為大量湧現的時候。付出成本做利他行為對助人者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過程有何影響呢?本研究提出利他行為可能影響助人者對不愉快刺激(如生理疼痛)的感受。
  • 生物學巨擘:利他主義銘刻在我們基因中
    生物學巨擘重新審視人性的本源:利他主義銘刻在我們基因中換句話說,「自私的基因」如何能解釋生命的自我犧牲行為?90高齡的生物學巨擘、普立茲獎得主威爾遜挑戰「自私的基因」觀點,推出新書《創世記:從細胞到文明,社會的深層起源》,繪製38億年進化史的全新圖景,探尋演化過程的關鍵動力,闡釋利他主義如何塑造了當今的生物世界。威爾遜認為,自私的基因成就個體,利他的基因創造文明。自生命誕生之時起,生命之間的合作就已開始。
  • 從科學的角度,預言未來50年的生態圈,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
    ,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我們人類所主導的生態圈,會崩潰的比我們先前預計的還要快,究竟快到怎樣的速度?也通過這一項發布在《自然通訊》上的研究,我們更深切的意識到,生態系統在環境惡化下的壓力,已經不堪重負了,海底的珊瑚礁原本就是十分脆弱的生態圈,它們十分容易受到溫度、洋流以及海水中氧氣含量的變化。
  • 稻盛和夫用一生的成功要訣告訴我們,凡事先考慮利他之心
    但如果老闆只告訴你,他有錢,除了還有產品的原料之外,其實他並沒有什麼可靠資源和渠道。這樣的合作,確實有點不靠譜。因為我們作為產品經理只能儘自己對產品的理解和市場需求打造出符合大眾品味的品牌。但是現在線上線下那麼多的銷售渠道,加上沒有哪個品類是市場上特別稀缺的,所以要打造爆款並且暢銷是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人脈渠道的。理智分析以後,我為好友這麼願意為客戶著想點了個贊。有人說過,這年代太浮躁了,大多數人都在想著怎樣賺快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