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表在加拿大醫學會雜誌《CMAJ》上的一篇綜述總結了結腸憩室炎的最新證據和可能有助於臨床醫師管理和治療該病的新療法。
憩室疾病(在結腸壁形成的囊樣突出)在發達國家很常見,但是該病在全球正在增多,原因可能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在該病患者中,約25%的人將出現症狀,包括腹痛和排便習慣改變,往往會使醫師作出腸易激症候群的診斷。結腸鏡的廣泛應用使更多「無併發症的」憩室炎得到診斷,即「有憩室炎症的體徵,但沒有結腸穿孔、膿腫或其他併發症」。
最新的證據表明,憩室炎急性發作復發的的一個危險因素。最近初步研究表明,美沙拉嗪在預防憩室炎復發方面顯著優於安慰劑。然而,這些結果僅以摘要形式發表。益生菌也顯示出治療該病的前景,但是目前還缺少高質量的證據。
「憩室疾病的病理生理學極其複雜,因為該病有多種致病因素,包括飲食、結腸壁的結構、腸運動和可能的遺傳易感性。」 Antonio Tursi博士說,「隨著最近我們對這種複雜疾病的了解的進展,治療憩室炎的新療法可能會進一步改變臨床實踐。
文章編譯自:"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Colonic Diverticulitis May Lead To New Treatments." Medical News Today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