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LCD的診斷
對於疑似ALCD患者,建議結合臨床病史、體徵、實驗室炎症標誌物和影像學結果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2D)。
對於疑似ALCD患者,不建議僅依據臨床檢查進行診斷(2D)。
2
疑似ALCD患者的影像學檢查
對於疑似ALCD患者,推薦腹部對比增強CT 作為首選影像學檢查(2B)。
超聲檢查使用廣泛且操作方便,推薦由專業人員進行超聲檢查(US)作為疑似ALCD患者的初始評估方法。疑似急性憩室炎的患者在超聲檢查不確定或為陰性結果後進一步進行CT檢查,是一種安全的方法(2B)。
3
ALCD患者的治療
免疫功能低下的ALCD患者經標準、非手術治療失敗風險高(2D)。
對於不存在全身炎症徵象的免疫功能正常的單純憩室炎患者,不建議處方抗生素治療(1A)。
對於需要抗生素治療的患者,建議儘量口服抗生素,因早期從靜脈注射轉為口服治療可以縮短住院時間(1B)。
對於單純ALCD無合併症的患者,推薦門診治療。並在7天內重新評估,如果臨床情況惡化,應及早重新評估(2B)。
CT檢查發現結腸周圍管腔外氣體的患者,建議進行抗生素非手術治療試驗(2C)。
對於小憩室膿腫(
對於大的憩室膿腫患者,建議經皮引流聯合抗生素治療;當膿腫經皮引流不可行或不可用時,臨床條件允許時,建議對大的膿腫患者最初單獨應用抗生素治療或進行手術幹預(2C)。
對於經非手術治療的憩室膿腫患者,建議計劃早期(4-6周)進行結腸評估(2C)。
對於經CT證實為單純憩室炎經非手術治療的患者,不建議進行常規結腸評估(2B)。
對於CT檢查發現存在遠端游離氣體而無腹腔內瀰漫性液體的患者,建議只在能進行密切隨訪的情況下對選定的患者採取非手術治療。(2D)
建議僅對精選的瀰漫性腹膜炎患者行腹腔鏡下腹腔灌洗引流術,該治療方式並非結腸憩室炎並發腹膜炎患者的一線治療(2A)。
對於瀰漫性腹膜炎的危重患者和在選定的存在多重共病的患者,推薦進行Hartmann 手術(HP)治療。(2B)
對於因穿孔性憩室炎導致的瀰漫性腹膜炎患者,建議只有在具備相應的技術和設備的情況下行急診腹腔鏡乙狀結腸切除術(2C)。
對於選定的因穿孔性憩室炎導致瀰漫性腹膜炎情況不穩定的患者,建議進行分期開腹的損傷控制性手術(DCS)(2C)。
在計劃擇期行乙狀結腸切除術時建議評估患者相關因素而不是之前患憩室炎的次數(2D)。
在ALCD發作經保守治療後,建議高危患者(如免疫功能低下者)行乙狀結腸切除術(2D)。
建議基於患者的基本臨床情況、可能涉及的病原體以及主要的抗菌素耐藥的危險因素選擇依據經驗設計的抗生素治療方案(1B)。
如果感染源充分控制,對於複雜ALCD患者,術後建議進行4天的抗生素治療(2B)。
4
急性右側結腸憩室炎(ARCD)患者的治療原則
儘管研究已經表明ALCD患者需要手術的併發症比例高於ARCD患者,但ARCD患者的診斷和治療原則與ALCD患者相似,所有ALCD的管理聲明建議也適用於ARCD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