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結腸憩室?

2020-12-05 杏花島

結腸疾病是消化道疾病中比較常見的,像急慢性結腸炎、結腸息肉、結腸黑變等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理解,有些病人做完腸鏡或腹部CT等檢查後,報告上寫著結腸憩室,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到底什麼是結腸憩室,嚴重嗎?

結腸憩室常常是指結腸的黏膜層和黏膜下層突出形成囊袋樣結構。結腸憩室的形成原因不明確,可能和長期食物中缺乏纖維素類有關,也可能是由於腸腔內壓力增高導致,老年人患有結腸憩室還可能是其結腸肌層無力,使黏膜層和黏膜下層穿過肌層形成憩室。

結腸憩室形成後常常無明顯的臨床表現,只是當這個囊袋樣結構容易存積糞石和食物殘渣,容易出現憩室發炎,從而引起腹痛、腹瀉或便秘等症狀,如果更嚴重的話可能並發腹膜炎或形成瘻管而出現腹部急症表現。

診斷結腸憩室比較容易,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和相關檢查,比如結腸鏡、腹部CT、X線鋇劑灌腸等即可診斷,但是在憩室炎急性發作時不要行腸鏡或氣鋇造影檢查,避免誘發穿孔,可以做無創的CT檢查來確診。

如果有結腸憩室,且沒有明顯的症狀,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節,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的食物,比如香蕉,另外,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如果出現憩室炎,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相關抗生素來緩解症狀,如果有急性病變,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避免發生危險。

相關焦點

  • 便血屁臭 或是結腸憩室發炎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三區主任 王磊    結腸憩室以西方人多見,我國有增多趨勢。什麼是結腸憩室?憩室就是在消化道的內壁上形成的圓形囊袋狀小室,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結腸都可以生長憩室。
  • 結腸憩室或無患結直腸腺瘤高風險
    醫脈通編譯,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近期,一項發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雜誌上的前瞻性研究顯示,結腸憩室患者不存在患結直腸腺瘤的更高風險醫脈通整理如下:「這一發現讓憩室患者感到安心,」Anne F.Peery(North Carolina大學)接受採訪時講到。「直到現在大多數文獻沒有進行過前瞻性研究。這裡,我們開展了一個非常簡單的研究,通過首次結腸鏡檢查,細緻尋找部位較深,體積較大的發炎囊袋和肥厚肌層。」
  • 結腸憩室發病率逐年上升,這究竟是種什麼病?還會惡變成結腸癌?
    結腸憩室是指結腸腸壁肌層缺損,結腸壁向外凸出形成袋狀,可以是單個,但更多是一連串由腸腔向外的囊狀突出。為什麼會得結腸憩室?具體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結腸憩室的形成與高脂、低纖維飲食有關,其次與年齡、便秘有關,老年人和便秘人群好發,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也逐漸增高。結腸憩室有什麼表現?
  • 被結腸憩室炎纏上該怎麼辦?2個治療手段,對症處理更有效
    結腸憩室是結腸黏膜在腸壁薄弱部位向外突出或者腸內壓力過大而形成的囊袋狀結構,憩室引流不暢時會發生憩室炎症,炎症發生後若不及時制止則很容易穿孔,本病發生於50~70歲的中老年女性,在我國很少見。結腸憩室有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後天性憩室多存在於左側結腸,憩室可為單發,也可為多發。
  • 2020 WSES急性結腸憩室炎管理指南更新!
    CT檢查發現結腸周圍管腔外氣體的患者,建議進行抗生素非手術治療試驗(2C)。 對於小憩室膿腫( 對於大的憩室膿腫患者,建議經皮引流聯合抗生素治療;當膿腫經皮引流不可行或不可用時,臨床條件允許時,建議對大的膿腫患者最初單獨應用抗生素治療或進行手術幹預(2C)。
  • 憩室炎什麼時候需要手術治療,最佳手術策略是?
    憩室病(diverticulosis)是消化系統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由於結腸壁薄,結腸肌肉相對薄弱,所以憩室以結腸最為多見,多個憩室的存在則稱之為憩室病。在2020年10月11日的第28屆歐洲消化疾病周(UEGW)會議上,兩位專家圍繞「憩室炎:什麼時候需要手術?醫學/外科觀點」這一主題對憩室炎治療及手術時機選擇等問題進行了詳細介紹。01憩室炎,什麼時候需要手術治療?
  • 消化道憩室無症狀?你可千萬不要小瞧了它
    食管憩室多為無症狀性憩室,較嚴重者可出現吞咽困難或反流,憩室在內鏡下多表現黏膜充血和糜爛,其內可見食物和分泌物的殘留。無症狀或症狀較輕者無需治療或僅需內科治療,對於有嚴重症狀的食管憩室一般需外科手術治療。
  • 盲腸憩室炎易被誤診為闌尾炎
    近日在位於海南省三亞市的哈爾濱醫科大學鴻森醫院普外科,由宋春芳教授主刀為這位患者切除了被周圍炎症組織嚴密包裹的盲腸憩室。專家指出,盲腸憩室炎極易與急性闌尾炎的症狀相混淆,務必要加以區別,以免延誤病情。67歲的劉某今年3月底因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前往哈醫大鴻森醫院普外科就診,經檢查後初步認定為急性闌尾炎而入院。
  • 放屁臭又多竟是大腸憩室炎 身體小問題或預示疾病
    ­  大腸上鼓出「憩室」­  據金山醫院消化內科王超主治醫師介紹,消化內科所說的憩室,就是在消化道的內壁上形成的圓形囊袋狀小室,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結腸都可以生長憩室。因為腸道有些地方較薄弱,腸子裡的壓力長期比較大時,薄弱處就會膨出小包,在腸子表面形成突起的憩室。腸壁肌肉衰弱、腸內壓力持續較大是形成憩室的兩大重要條件。
  • 70歲男子幾十年來總是臭屁連天,原來是因為結腸上長了「小坑」
    經腹部CT檢查發現,張先生的腹痛是結腸憩室炎導致的。醫院外科主任黃海介紹,憩室指的是腸壁的囊狀突出。因為結腸壁薄,結腸肌肉相對薄弱,所以憩室在人體結腸中最為多見。當結腸上某處薄弱時,因腸道內壓力,這個薄弱的地方就形成了一個小鼓包:從外面看是鼓包,從裡面看就是個「小坑」,直徑從幾毫米到幾釐米都有。
  • 術中發現非闌尾炎 醫院專家成功切除患者盲腸憩室
    近日在三亞市哈爾濱醫科大學鴻森醫院普外科,由宋春芳教授主刀為這位患者切除了被周圍炎症組織嚴密包裹的盲腸憩室。專家指出,盲腸憩室炎極易與急性闌尾炎的症狀相混淆,務必要加以區別,以免延誤病情。  今年67歲的劉某,是一名常年來三亞貓冬的黑龍江人,今年3月底因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前往哈醫大鴻森醫院普外科就診,經檢查後初步認定為「急性闌尾炎」而入院。
  • 增進了解結腸憩室炎可能帶來新療法
    最近,發表在加拿大醫學會雜誌《CMAJ》上的一篇綜述總結了結腸憩室炎的最新證據和可能有助於臨床醫師管理和治療該病的新療法
  • |十二指腸|乙狀結腸|胃腸|...
    無論什麼性質的腸梗阻,基本 X 線表現為腸腔脹氣、氣液平面。急性機械性小腸梗阻典型的 X 線表現包括:小腸擴張積氣;腸腔內積液形成多個液平面;胃及結腸內氣體減少或消失。絞窄性腸梗阻由於小腸扭轉、粘連帶壓迫等造成腸腔嵌閉,引起腸繫膜及其血管發生狹窄,X 線表現除了腸脹氣和空氣液面外,還可表現為閉襻形成。
  • 剖宮產切口憩室
    剖宮產的利弊不在這篇科普文章裡面討論了,但是就剖宮產遠期的一個併發症傷口憩室做一科普。剖宮產手術過程中通常在打開腹腔了以後,通常是要在子宮靠下方的地方做一個橫行的切口,在完成取孩子和胎盤了以後,最後是要將子宮的傷口再修補回去。
  • 子宮剖腹產切口憩室形成 剖腹產五年才知道憩室
    子宮剖腹產切口憩室形成腹腔妊娠是指位於輸卵管,卵巢以外的腹腔內妊娠,這種現象比較少見,但是也不容忽視,為了讓大家對腹腔妊娠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腹腔妊娠的病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消化科醫生開出這樣一份結腸CT檢查,影像科直呼不敢做
    結腸CT即利用CT採集結腸原始數據,在工作站使用計算機對其進行後處理,重建形成2D、3D圖像,從而發現和診斷結腸病變。結腸CT成像已被證明與結腸鏡檢查的敏感性和特徵性相當,但它仍然只被普遍作為一種預防、篩選結腸癌的經濟有效的檢查。
  • 十二指腸乳頭旁憩室的手術治療
    對十二指腸乳頭旁憩室的手術要嚴格掌握適應證。手術方式的選擇取決於臨床表現及憩室的部位,膽汁或食物轉流手術比憩室切除更安全有效。7)反覆的憩室炎症導致縮窄性十二指腸乳頭炎形成;(8)憩室癌變。鄰近乳頭型憩室,憩室底部大,頸口小,容易出現食物瀦留引起憩室炎、出血或穿孔等併發症,行憩室切除或轉流手術效果較好。乳頭邊緣型憩室,憩室較小,食物瀦留少見,多無臨床症狀,一般不需特殊治療。乳頭內型憩室,常伴有反流性膽管炎、胰腺炎及膽管結石形成。
  • 隱匿的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腸憩室出血!
    但是最近我院消化內科接診了一位間斷黑便10年的患者王先生,10年來,王先生一直苦惱於黑便的原因是什麼,也曾住院治療,做胃腸鏡檢查也提示無異常。直到最近王先生排了兩次柏油樣便,約300g,因無頭暈、噁心、乏力等其他不適,3天後大便轉正常了,就並未在意。 但是又過了兩天,王先生突然出現便血,並伴頭暈、乏力10個小時,急診來到我院,以「消化道出血」收治我院消化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