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切口憩室

2020-11-25 澎湃新聞

剖宮產切口憩室

2020-11-15 0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沃醫龔曉明 龔曉明醫生

我們國家雖然不是全球剖宮產率最高的國家,但是也是到了非常高的水平,2011年發表在知名醫學期刊LANCET對亞洲國家的剖宮產率的調查,我國以48%位居第一,而其它一些國家,均在30-40%左右,也有些國家在20-30%之間。

剖宮產的利弊不在這篇科普文章裡面討論了,但是就剖宮產遠期的一個併發症傷口憩室做一科普。

剖宮產手術過程中通常在打開腹腔了以後,通常是要在子宮靠下方的地方做一個橫行的切口,在完成取孩子和胎盤了以後,最後是要將子宮的傷口再修補回去。通常情況下,這個位置會比其它部位要薄弱些,有些患者從術後超聲檢查會發現局部的子宮肌層要比正常的要薄,甚至表現為一個凹陷(見示意圖)。

大部分情況下這樣的情況是沒有什麼症狀,但是在有些時候,月經血就容易殘留在此處,不容易被排出去,因此就會表現為月經時間延長,月經淋漓。

診斷通常情況下,用超聲就可以檢查清楚,必要的時候,核磁共振也可以顯示得更為清晰些。宮腔鏡檢查可以在子宮內發現有子宮的凹陷。如果結合剖宮產的病史和月經淋漓的情況,基本上可以建立診斷。

通常情況下若是沒有症狀也沒有生育的打算,這樣的憩室不需要任何的處理,定期檢查即可。

如果有月經淋漓的症狀,對生活造成了一些影響,可以考慮採用手術方法來修補憩室。若是沒有生育要求,手術可以通過宮腔鏡手術進行,手術的目的是將憩室的隱窩切得圓滑些,減少月經血瀦留在隱窩內的機會。宮腔鏡手術相對於比其它的手術方式損傷小恢復快些,可以實現日間手術。

另外一個常用的方式是通過經陰道手術或腹腔鏡或者開腹的途徑來完成憩室部位疤痕的切除和重新縫合,經陰道手術相對恢復快些,但是對醫生的技術要求高些。無論是哪一種途徑,因為剖宮產術後膀胱和子宮下段有粘連,手術過程中潛在的膀胱損傷都是一個手術面臨的併發症,總體的成功率大概會在90%左右。

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是若是患者有進一步生育的打算,如果沒有症狀,是否需要手術處理,目前並沒有比較不同方案的結果,不修復主要的問題是在下次懷孕的時候子宮因為憩室部位的薄弱,有存在著子宮破裂的風險,但是具體到多厚就建議在懷孕之前修複目前沒有定論,其實在醫學上很多類似的問題是需要通過隨機對照研究來比較不同方法之間孰好孰差的,但是由於病例積累的困難以及隨機對照研究的缺失,使得這一問題仍然沒有答案。目前我對於生育之前通常是經驗性地建議當憩室頂部的疤痕厚度小於3mm的時候作為手術修復的指徵,未來或許有更多的臨床證據以後,這個指徵也許會發生變化。

龔曉明 醫師

前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婦科醫生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子宮剖腹產切口憩室形成 剖腹產五年才知道憩室
    子宮剖腹產切口憩室形成腹腔妊娠是指位於輸卵管,卵巢以外的腹腔內妊娠,這種現象比較少見,但是也不容忽視,為了讓大家對腹腔妊娠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腹腔妊娠的病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順產側切VS剖宮產刀口,護理起來有講究
    之前我們給大家講過子宮憩室,有媽媽來問:糕媽糕媽,「內傷」說過了,你也說說「外傷」呀!對呀!剖宮產有刀口,順產有時也得切上一刀——做媽媽真是傷痕累累……今天糕媽就分順產側切和剖宮產刀口兩部分,來好好講講產後「外傷」的護理要訣。曾經聽閨蜜講過側切刀口:翻身疼走路疼,連尿尿都疼,隨著癒合還會發癢(且沒辦法撓),簡直是抓心撓肺的感覺!
  • 十二指腸乳頭旁憩室的手術治療
    對十二指腸乳頭旁憩室的手術要嚴格掌握適應證。手術方式的選擇取決於臨床表現及憩室的部位,膽汁或食物轉流手術比憩室切除更安全有效。7)反覆的憩室炎症導致縮窄性十二指腸乳頭炎形成;(8)憩室癌變。鄰近乳頭型憩室,憩室底部大,頸口小,容易出現食物瀦留引起憩室炎、出血或穿孔等併發症,行憩室切除或轉流手術效果較好。乳頭邊緣型憩室,憩室較小,食物瀦留少見,多無臨床症狀,一般不需特殊治療。乳頭內型憩室,常伴有反流性膽管炎、胰腺炎及膽管結石形成。
  • 什麼是結腸憩室?
    結腸疾病是消化道疾病中比較常見的,像急慢性結腸炎、結腸息肉、結腸黑變等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理解,有些病人做完腸鏡或腹部CT等檢查後,報告上寫著結腸憩室,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到底什麼是結腸憩室,嚴重嗎?
  • 結腸憩室或無患結直腸腺瘤高風險
    醫脈通整理如下:「這一發現讓憩室患者感到安心,」Anne F.Peery(North Carolina大學)接受採訪時講到。「直到現在大多數文獻沒有進行過前瞻性研究。這裡,我們開展了一個非常簡單的研究,通過首次結腸鏡檢查,細緻尋找部位較深,體積較大的發炎囊袋和肥厚肌層。」
  • 便血屁臭 或是結腸憩室發炎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三區主任 王磊    結腸憩室以西方人多見,我國有增多趨勢。什麼是結腸憩室?憩室就是在消化道的內壁上形成的圓形囊袋狀小室,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結腸都可以生長憩室。
  • 消化道憩室無症狀?你可千萬不要小瞧了它
    食管憩室多為無症狀性憩室,較嚴重者可出現吞咽困難或反流,憩室在內鏡下多表現黏膜充血和糜爛,其內可見食物和分泌物的殘留。無症狀或症狀較輕者無需治療或僅需內科治療,對於有嚴重症狀的食管憩室一般需外科手術治療。
  • 隱匿的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腸憩室出血!
    結合內鏡檢查結果,綜合診斷王先生為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腸憩室出血。隨後給予凝血酶凍乾粉2000u、鹽酸去甲腎上腺素8mg+生理鹽水100ml噴灑止血。經過積極的止血、補液、抗感染綜合治療,患者住院10天複查血紅蛋白恢復正常,飲食恢復正常後,困擾王先生十餘年的便血問題終於找到原因,順利出院了! 小科普:什麼是十二指腸憩室?
  • 盲腸憩室炎易被誤診為闌尾炎
    近日在位於海南省三亞市的哈爾濱醫科大學鴻森醫院普外科,由宋春芳教授主刀為這位患者切除了被周圍炎症組織嚴密包裹的盲腸憩室。專家指出,盲腸憩室炎極易與急性闌尾炎的症狀相混淆,務必要加以區別,以免延誤病情。67歲的劉某今年3月底因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前往哈醫大鴻森醫院普外科就診,經檢查後初步認定為急性闌尾炎而入院。
  • 結腸憩室發病率逐年上升,這究竟是種什麼病?還會惡變成結腸癌?
    結腸憩室是指結腸腸壁肌層缺損,結腸壁向外凸出形成袋狀,可以是單個,但更多是一連串由腸腔向外的囊狀突出。為什麼會得結腸憩室?具體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結腸憩室的形成與高脂、低纖維飲食有關,其次與年齡、便秘有關,老年人和便秘人群好發,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也逐漸增高。結腸憩室有什麼表現?
  • 罕見胸主動脈科梅內爾憩室患者獲手術治癒
    據了解,71歲男性患者經該院祿韶英主任醫師確診為罕見的胸主動脈Kommerell憩室(科梅內爾憩室)。入院前,由於胸片顯示患者的縱隔增寬,曾疑為主動脈夾層形成,到達醫院時,血壓,230/100mmHg;脈搏,116次/分;呼吸,30次/分;聽診雙肺為管狀呼吸音和哮鳴音。
  • 放屁臭又多竟是大腸憩室炎 身體小問題或預示疾病
    ­  大腸上鼓出「憩室」­  據金山醫院消化內科王超主治醫師介紹,消化內科所說的憩室,就是在消化道的內壁上形成的圓形囊袋狀小室,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結腸都可以生長憩室。因為腸道有些地方較薄弱,腸子裡的壓力長期比較大時,薄弱處就會膨出小包,在腸子表面形成突起的憩室。腸壁肌肉衰弱、腸內壓力持續較大是形成憩室的兩大重要條件。
  • 術中發現非闌尾炎 醫院專家成功切除患者盲腸憩室
    近日在三亞市哈爾濱醫科大學鴻森醫院普外科,由宋春芳教授主刀為這位患者切除了被周圍炎症組織嚴密包裹的盲腸憩室。專家指出,盲腸憩室炎極易與急性闌尾炎的症狀相混淆,務必要加以區別,以免延誤病情。  今年67歲的劉某,是一名常年來三亞貓冬的黑龍江人,今年3月底因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前往哈醫大鴻森醫院普外科就診,經檢查後初步認定為「急性闌尾炎」而入院。
  • 憩室炎什麼時候需要手術治療,最佳手術策略是?
    憩室病(diverticulosis)是消化系統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由於結腸壁薄,結腸肌肉相對薄弱,所以憩室以結腸最為多見,多個憩室的存在則稱之為憩室病。大多數憩室病沒有症狀,也不需要治療;但是,若出現憩室開口被阻塞,腸道內容物進入其中刺激產生炎症等情況時,則可能出現腹痛、腹瀉、排便改變等一系列症狀,需要進行相應的治療,稱為憩室疾病(DD,diverticular disease)。急性憩室炎(AD)是憩室疾病的一種,大約有4%-12%的憩室病患者會發生急性憩室炎。
  • 被結腸憩室炎纏上該怎麼辦?2個治療手段,對症處理更有效
    結腸憩室是結腸黏膜在腸壁薄弱部位向外突出或者腸內壓力過大而形成的囊袋狀結構,憩室引流不暢時會發生憩室炎症,炎症發生後若不及時制止則很容易穿孔,本病發生於50~70歲的中老年女性,在我國很少見。結腸憩室有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後天性憩室多存在於左側結腸,憩室可為單發,也可為多發。
  • 闌尾炎手術後依舊反覆腹痛 32歲男子診斷為梅克爾憩室
    經過檢查發現,吳先生所患的是比較少見的梅克爾憩室,在很多情況下被誤診為闌尾炎,行手術治療後依然存在臨床症狀。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普外科郭元平介紹,梅克爾憩室是末端迴腸壁上的和手指一般大小的突出物,是一種先天性疾病,由於胚胎期卵黃腸管部分未閉而形成的一種先天性腸管畸形,在人群中的發病率很低,只有極少部分人會出現各種併發症。
  • 2020 WSES急性結腸憩室炎管理指南更新!
    對於小憩室膿腫( 對於大的憩室膿腫患者,建議經皮引流聯合抗生素治療;當膿腫經皮引流不可行或不可用時,臨床條件允許時,建議對大的膿腫患者最初單獨應用抗生素治療或進行手術幹預(2C)。 對於經非手術治療的憩室膿腫患者,建議計劃早期(4-6周)進行結腸評估(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