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胸主動脈科梅內爾憩室患者獲手術治癒

2021-01-08 健康一線視頻網

健康一線(vodjk.com)訊: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應用3D列印技術輔助大血管介入操作,成功治癒一例合併罕見先天變異的胸主動脈瘤患者。

據了解,71歲男性患者經該院祿韶英主任醫師確診為罕見的胸主動脈Kommerell憩室(科梅內爾憩室)。入院前,由於胸片顯示患者的縱隔增寬,曾疑為主動脈夾層形成,到達醫院時,血壓,230/100mmHg;脈搏,116次/分;呼吸,30次/分;聽診雙肺為管狀呼吸音和哮鳴音。胸部CT掃描顯示其為右位2型主動脈弓,右鎖骨下動脈、右頸總動脈和左椎動脈分別從主動脈弓上發出,左鎖骨下動脈易位到右側;患者的胸主動脈存在瘤樣擴張,主動脈弓有附壁血栓,動脈瘤已使氣管-支氣管和食管出現了壓痕。

Kommerell憩室是胚胎後期由左側第四動脈弓殘餘組織所形成的一種極為罕見的血管畸形,主要表現為胸主動脈瘤形成,合併異常鎖骨下動脈起始部的擴張。Kommerell憩室也常常表現為輕微的吞咽困難,胸部疼痛,呼吸不暢,或因解剖原因所致的周圍結構受壓等。此外,這種血管異常還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如主動脈夾層形成或主動脈破裂等。

該患者以粗糙的哮鳴音為主要表現,這在Kommerell憩室患者中並不常見。血管外科在劉建林主任帶領下立即組織全科討論病情,決定採取3D列印體外模擬輔助介入治療為主,聯合右側頸動脈、鎖骨下動脈人工血管轉流輔助的手術方案。麻醉科、呼吸科專家會診認為患者通氣功能障礙為氣道外壓導致,不影響全麻插管手術。

經過精心準備和協調,該院3D列印中心連夜加班列印出了患者主動脈及附屬大血管模型,介入手術室全力配合,麻醉科派出申新主任帶隊的精幹團隊,手術由祿韶英教授主刀,青年骨幹蔡惠、王吉昌等醫師配合,馮駿主任醫師負責影像定位和術程監控。手術團隊克服解剖變異、空間狹小的障礙順利完成了右頸動脈到右鎖骨下動脈的人工血管轉流手術。並依據3D模型演練程序,簡化手術步驟,在陡峭的2型主動脈弓精準釋放腹膜支架成功隔絕胸主動脈瘤,再次造影證實支架精確定位,並成功保留了左鎖骨下和左椎動脈。

術後,在血管外科醫護人員的精心呵護下,患者順利康復出院。

相關焦點

  • 闌尾炎手術後依舊反覆腹痛 32歲男子診斷為梅克爾憩室
    紅網時刻7月22日訊(通訊員 薛娟)近日,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接診了一位奇怪的患者,四年來,32歲的吳先生反反覆覆出現和闌尾炎一樣的腹痛,可奇怪的是吳先生四年前已經在某市醫院切除了闌尾。既然切除了闌尾,那為什麼吳先生會反反覆覆出現右下腹疼痛的症狀呢?經過檢查發現,吳先生所患的是比較少見的梅克爾憩室,在很多情況下被誤診為闌尾炎,行手術治療後依然存在臨床症狀。
  • 十二指腸乳頭旁憩室的手術治療
    ,由憩室引起的臨床症狀經內科治療無效或合併有胰膽疾病時需要手術治療。對十二指腸乳頭旁憩室的手術要嚴格掌握適應證。手術方式的選擇取決於臨床表現及憩室的部位,膽汁或食物轉流手術比憩室切除更安全有效。鄰近乳頭型憩室,憩室底部大,頸口小,容易出現食物瀦留引起憩室炎、出血或穿孔等併發症,行憩室切除或轉流手術效果較好。乳頭邊緣型憩室,憩室較小,食物瀦留少見,多無臨床症狀,一般不需特殊治療。乳頭內型憩室,常伴有反流性膽管炎、胰腺炎及膽管結石形成。
  • 憩室炎什麼時候需要手術治療,最佳手術策略是?
    原創 圓圓 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憩室炎的手術時機是?憩室病(diverticulosis)是消化系統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由於結腸壁薄,結腸肌肉相對薄弱,所以憩室以結腸最為多見,多個憩室的存在則稱之為憩室病。
  • ...人民醫院完成全球首例「經頸動脈TAVR+TEVAR+PBACA」一站三式手術
    一切源於7月4日在梅州市人民醫院導管室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的高難度手術:經頸動脈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R)+胸主動脈腔內修復術(TEVAR)+經皮球囊主動脈縮窄血管成形術(PBACA)——這是全球首例一站三式手術!老伯年過七旬,患有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合併重度主動脈縮窄合併胸主動脈瘤這一嚴重疾病,病情複雜且罕見。
  • 唐山工人醫院獨立成功開展主動脈夾層「雜交」手術
    唐山工人醫院獨立成功開展主動脈夾層「雜交」手術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近日,心外一科王東大血管團隊再創新突破,獨立成功為一位患有主動脈夾層B型病人行升主動脈與左側鎖骨下動脈人工血管轉流術+胸主動脈覆膜支架植入術,俗稱「雜交」手術。
  • 剖宮產切口憩室
    剖宮產的利弊不在這篇科普文章裡面討論了,但是就剖宮產遠期的一個併發症傷口憩室做一科普。剖宮產手術過程中通常在打開腹腔了以後,通常是要在子宮靠下方的地方做一個橫行的切口,在完成取孩子和胎盤了以後,最後是要將子宮的傷口再修補回去。
  • 消化道憩室無症狀?你可千萬不要小瞧了它
    食管憩室多為無症狀性憩室,較嚴重者可出現吞咽困難或反流,憩室在內鏡下多表現黏膜充血和糜爛,其內可見食物和分泌物的殘留。無症狀或症狀較輕者無需治療或僅需內科治療,對於有嚴重症狀的食管憩室一般需外科手術治療。
  • 長沙這家醫院完成一例高難度手術
    人民網長沙11月27日電 11月25日,長沙康乃馨醫院心血管內科與介入血管科手術團隊為患者龍某實施胸主動脈夾層動脈覆膜支架置入術獲得成功,這標誌著該院運用介入技術治療疾病向血管拓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11月19日,現年69歲的女性患者龍某因胸悶、氣促、伴有間斷咳嗽半年到長沙康乃馨醫院就診,經該院進行CT等全面檢查後確診為胸主動脈夾層主動脈瘤、高血壓,收入心血管內科住院治療。
  • 子宮剖腹產切口憩室形成 剖腹產五年才知道憩室
    繼發性腹腔妊娠絕大多數發生於輸卵管妊娠破裂或流產後,妊娠物自破裂部或傘部但部分仍貼於患部,種植部的絨毛存活並依附於附近的腹膜或臟器繼續發育而成為腹腔妊娠,少數發生於卵巢異位妊娠破裂後,至於曾經做過剖宮產者再次妊娠後剖宮產切口裂開,胎兒外遊至腹腔內,或其他原因的子宮切口,子宮腹腔瘻等亦可發生罕見的腹腔妊娠,由於腹腔妊娠的胎盤附著部位不同於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胎盤的附著,其血供甚差,因此胎兒發育也差
  • 術中發現非闌尾炎 醫院專家成功切除患者盲腸憩室
    近日在三亞市哈爾濱醫科大學鴻森醫院普外科,由宋春芳教授主刀為這位患者切除了被周圍炎症組織嚴密包裹的盲腸憩室。專家指出,盲腸憩室炎極易與急性闌尾炎的症狀相混淆,務必要加以區別,以免延誤病情。  今年67歲的劉某,是一名常年來三亞貓冬的黑龍江人,今年3月底因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前往哈醫大鴻森醫院普外科就診,經檢查後初步認定為「急性闌尾炎」而入院。
  • 罕見胸廓畸形患者突發主動脈夾層,同濟醫生手術挽救順帶矯正...
    據了解,這是全國首例A型主動脈夾層全弓替換術同期重度漏鬥胸矯正手術。黃先生是湖北鹹寧人,近日突感胸口極其不適,到當地醫院檢查發現,連接心臟的升主動脈內層已完全撕裂,並累及了全程主動脈,是最兇險的A型夾主動脈層。若不及時手術,主動脈隨時可能破裂死亡,猶如體內的定時「炸彈」一般。
  • 新型藥物球囊造福下肢動脈介入患者
    原標題:新型藥物球囊造福下肢動脈介入患者日前,2020中國介入醫學材料與工程學術論壇暨第七屆中國糖尿病足細胞與介入治療學術會議在上海舉行。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李茂全指出,介入無植入是目前下肢動脈疾病介入手術的趨勢。
  • 2020 WSES急性結腸憩室炎管理指南更新!
    疑似急性憩室炎的患者在超聲檢查不確定或為陰性結果後進一步進行CT檢查,是一種安全的方法(2B)。 3 ALCD患者的治療 免疫功能低下的ALCD患者經標準、非手術治療失敗風險高(2D)。
  • 盲腸憩室炎易被誤診為闌尾炎
    近日在位於海南省三亞市的哈爾濱醫科大學鴻森醫院普外科,由宋春芳教授主刀為這位患者切除了被周圍炎症組織嚴密包裹的盲腸憩室。專家指出,盲腸憩室炎極易與急性闌尾炎的症狀相混淆,務必要加以區別,以免延誤病情。67歲的劉某今年3月底因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前往哈醫大鴻森醫院普外科就診,經檢查後初步認定為急性闌尾炎而入院。
  • 結腸憩室發病率逐年上升,這究竟是種什麼病?還會惡變成結腸癌?
    結腸憩室是指結腸腸壁肌層缺損,結腸壁向外凸出形成袋狀,可以是單個,但更多是一連串由腸腔向外的囊狀突出。為什麼會得結腸憩室?具體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結腸憩室的形成與高脂、低纖維飲食有關,其次與年齡、便秘有關,老年人和便秘人群好發,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也逐漸增高。結腸憩室有什麼表現?
  • 全球罕見的「鏡面人」患者 手術需要「反著做」
    7月8日,記者從南大一附院獲悉,全球罕見的「鏡面人」患者,在南大一附院胸外科專家的精心治療下,腫瘤所在肺葉被完整切除,並行徹底的淋巴結清掃。 喻本桐主任再仔細閱覽邵女士的CT片後發現,邵女士的結節位於她的「左下肺葉」,直徑約1.1x0.8CM,屬於高危結節,需要儘快手術,於是邵女士立即被收治住院。 據了解,全內臟反位的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一,合併肺腫瘤的全內臟反位則更為罕見。
  • 被結腸憩室炎纏上該怎麼辦?2個治療手段,對症處理更有效
    結腸憩室是結腸黏膜在腸壁薄弱部位向外突出或者腸內壓力過大而形成的囊袋狀結構,憩室引流不暢時會發生憩室炎症,炎症發生後若不及時制止則很容易穿孔,本病發生於50~70歲的中老年女性,在我國很少見。結腸憩室有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後天性憩室多存在於左側結腸,憩室可為單發,也可為多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