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顯示驅動IC領域引關注,國產替代的號角也已吹響

2020-11-27 中國觸控螢幕網

    北京時間08月12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最容易實現的國產替代?屏幕顯示驅動IC領域引關注。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20/0812/58018.html

8月11日上午,有市場爆料稱,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籤發成立顯示驅動產品業務部的通知,研發生產屏幕驅動晶片,進軍屏幕行業。另據產業鏈消息,華為早在2019年年底就啟動了相關項目,華為海思第一款OLED Driver已經在流片。華為方面尚未對此事作出正式回應。

公開資料顯示,顯示驅動晶片(Display Driver IC,簡稱「DDIC」)是面板的主要控制元件之一,主要功能是以電信號的形式向顯示面板發送驅動信號和數據,通過對屏幕亮度和色彩的控制,使得諸如字母、圖片等圖像信息得以在屏幕上呈現。作為聯結處理器和顯示屏的關鍵部件,在圖像顯示方面,DDIC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應用包括小型、中型和大型顯示器。這些小型顯示器包括在行動電話、數位相機、pda、遊戲設備、MP3播放器、GPS、導航設備、醫療設備和數碼相框中的應用,中型顯示器通常用於筆記本電腦、筆記本電腦、顯示器、電視和筆記本電腦,而大型顯示器應用包括標牌、廣告牌等。

海外研究機構Brandessence Research最新報告指出,隨著智慧型手機、電視等電子設備對液晶面板的需求不斷增長,DDIC市場預計將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快速增長,其主要增長引擎包括高解析度、集成功能需求的增加以及平均售價的降低。

據上述機構測算,2019年DDIC市場規模為4.51億美元,2025年將達到5.84億美元,較2019年複合年增長率為3.3%。

當前,主流DDIC分為LCD驅動晶片和OLED驅動晶片。A股公司中,中穎電子即為國內為數不多的OLED驅動晶片供應商,而近期申請科創板上市的格科微則在2019年以4.2億顆的LCD驅動晶片出貨量在中國市場的供應商中位列第二。

根據此前相關媒體整理,除了上述兩家公司外,吉迪思、顯芯科技、奕斯偉、雲英谷科技等,也都在和各大面板廠商京東方、維信諾、和輝光電、華星光電等展開合作,部分已經開始了DDIC的量產。

然而,從目前全球DDIC出貨量分布來看,中國仍處於較為初級的階段。今日爆出的華為文件部分內容中也提到,雖然中國目前成為了屏幕生產、出口大國,但屏幕驅動晶片,卻主要靠進口,2019年京東方採購屏幕驅動晶片金額超過60億元,其中國產晶片佔比不到5%。

CINNO Research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DDIC市佔率排名中,僅韓國、美國的公司就佔據了全球超過50%的市場份額。

公開資料顯示,當前,DDIC工藝主要集中在40nm、65nm製程,《科創板日報》查詢國內晶圓製造龍頭中芯國際官網發現,其用於DDIC的高壓工藝平臺中,目前已發布或已在生產中的產品,技術節點就包括40nm、95nm、0.16mm以及0.3mm。

 

《移動OLED顯示屏及OLED DDIC白皮書》指出,隨著行業的發展,市場對DDIC先進工藝的需求也正在加大。高解析度帶來的RAM擴容,使得DDIC的尺寸變大,這與市場對面板更薄、更輕的需求相互矛盾,基於此,市場對DDIC的集成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去年4月,麥格納晶片(MagnaChip)成為首家研發出28nm製程OLED驅動晶片的半導體公司,其尺寸較現有的40nm製程縮小了40%,同時還將邏輯電壓從現有40nm產品所需的1.1V降低到1.0V,使得電流電壓消耗降低了20%以上,延長了電池壽命。

僅從IC製造工藝上來說,國內中芯國際已開始了14nm量產,28nm成熟製程目前也正在進一步的擴產當中。而無論此次華為進軍DDIC行業的傳聞是否屬實,國產替代的號角也已吹響,這一領域潛力如何,市場終見分曉。

觸控螢幕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控螢幕材料、觸控螢幕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控螢幕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裡查看詳細步驟

相關焦點

  • 「天玥」國產計算機,總攻的號角在黎明前吹響
    原標題:「天玥」國產計算機,總攻的號角在黎明前吹響自4月以來,雲南、重慶、四川、遼寧等地的首臺「天玥」國產計算機相繼下線,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二院706所開啟了在全國範圍內的信創產業布局。這次競標項目涉及的範圍之廣、規模之大,對706所來說史無前例。
  • 集成觸控與顯示驅動晶片TDDI目前佔驅動IC滲透率已經逼近3成
    集成觸控與顯示驅動晶片(TDDI IC)目前佔驅動IC滲透率已經逼近3成,後續更有OLED驅動IC、8K TV驅動IC等新品量能逐步放大,2019年臺系驅動IC供應鏈將迎來豐碩成果。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9/0508/54022.htmlTDDI IC無非是今年臺系顯示驅動IC供應鏈成長火車頭,後續尚有OLED DDI、8K TV驅動IC等接棒演出。
  • 電子2021年策略:多領域快速崛起,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與此同時中美摩擦下,關鍵晶片國產化進程已刻不容緩,RISC-V架構開源的特點有利於國產晶片實現自主可控,中國作為RISC-V陣營的中堅力量,一直致力於RISC-V生態體系建設,隨著其深入發展未來將會加速國產晶片實現自主可控。建議關注新能源汽車、AIoT下國產主流APU、MCU以及Wi-Fi藍牙晶片廠商的發展機遇。
  • 被動元件兩大領域國產替代機遇初現
    打開APP 被動元件兩大領域國產替代機遇初現 何律衡 發表於 2020-12-04 10:16:24 公開資料顯示,國巨為全球被動元件頭部企業之一,其蘇州廠主要負責研究、開發、生產片式元器件,除了片式電阻器外,產品線還包括片式積體陶瓷電容器、電感器等。龍頭加班加點,也從側面反映了被動元件產能告急趨勢已現。 供需兩端合力中,被動元件兩大領域國產化機遇已初露端倪,全球電動化浪潮再成催化劑。
  • 聚焦MLCC 國產替代和新能源驅動下的薄膜電容器投資機會
    產業轉移處於初級階段,被動元件行業國產替代潛力大國內MLCC 龍頭風華高科2019 年MLCC 收入佔全球市場約為1.1%,是全球龍頭村田電容收入的2.88%,不僅遠低於海外龍頭,也大幅低於鋁電解電容、薄膜電容、電感國內龍頭在全球的市場率,MLCC 國產替代潛力巨大。
  • 「需求+國產替代」雙輪驅動 功率半導體2021年景氣度高
    展望2021年,在需求高增長、國產替代的雙輪驅動下,行業全年有望保持高景氣度。」近期,有行業人士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如此表示。需求增長,功率半導體廠商「有產能者得市場」。上證報記者觀察到,華潤微、士蘭微、聞泰科技、斯達半導、揚傑科技等多家廠商都在積極增加投資,擴建晶圓、封裝新產能。
  • 年報行情即將開啟 三大行業吹響進攻號角
    原標題:年報行情即將開啟 三大行業吹響進攻號角 摘要 【年報行情即將開啟 三大行業吹響進攻號角】隨著2020年年報預告披露的持續,截至目前披露業績預告的個股有超過七成業績預喜
  • 【公安要聞】2020山西公安藍圖已繪就,號角已吹響,奮進吧,警察藍!
    【公安要聞】2020山西公安藍圖已繪就,號角已吹響,奮進吧,警察藍!原標題:《【公安要聞】2020山西公安藍圖已繪就,號角已吹響,奮進吧,警察藍!》
  • 雷射器國產替代已到萬瓦級別 超高功率驅動雷射產業鏈全線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掌握核心技術、實現國產替代成了科技圈共同的願景。就雷射行業而言,目前國產化趨勢明顯,從雷射切割工具機(基本完成),到工業雷射器(加速追趕),再到泵浦源、晶片及其他核心元器件等(實現突破,開始追趕),呈現出一條清晰的、逐步趕超的國產化路線。
  • 內窺鏡行業深度報告:優選國產替代快車道,把握細分領域龍頭
    我們認為,在國產替代背景下,關注細分行業 或龍頭公司的研發進展,洞悉產品所處的國產替代進程,結合階段性的影響因素優 選業績確定性較強的細分龍頭是當下內窺鏡行業的投資邏輯。 後文我們會根據內鏡設備的兩個細分板塊,結合板塊壁壘、競爭格局以及龍頭企業 發展路徑,對當前國產替代發展階段與未來趨勢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判。
  • 全球屏幕驅動晶片現狀大曝光!韓國廠商壟斷:國產屏依舊依靠進口
    【12月2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內科技產業也從最初的「缺芯少屏」,逐漸替換為現在的「缺芯少魂」,這意味著在過去這麼多年時間裡,隨著國產屏幕高速發展,已經解決了國產屏幕嚴重依賴於「進口」的尷尬局面,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顯示,國產LCD屏幕已經佔到了全球LCD屏幕市場超50%+市場份額
  • 揭秘本土IC行業現狀!國產替代三大黃金賽道,「趕英超美」最佳路線...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以手機、PC、可穿戴設備為代表的消費電子,以及以物聯網、可穿戴設備、雲計算、大數據、新能源、醫療、安防等新興應用領域的快速推動下,國內的半導體市場需求旺盛。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數據顯示,中國半導體銷售額佔全球比例約 1/3,已成為球半導體需求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 有色金屬二季度投資策略:關注黃金及半導體靶材國產替代
    作為半導體、顯示面板等的核心關鍵材料, 國內需求佔比超 30%,而中國靶材企業的市場規模不到 2%,國產靶材製造企業未 來市場空間廣闊。國產替代的必要性顯著。政策方面,國家「十三五」明確提出,到 2020 年重大關鍵材料自給率達到 70%以上,初步實現中國從材料大國向材料強國的 戰略性轉變。
  • 發力國產替代 東旭集團LTPS玻璃基板技術突破國際封鎖
    01聚焦研發 突破國際封鎖低溫多晶矽(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簡稱LTPS)顯示技術是新一代薄膜電晶體顯示技術,與傳統技術的最大差異在於反應速度更快,且具有高亮度、高解析度與低耗電量等優點,主要應用於高清晰、低功耗、窄邊框高端屏幕製造。
  • 高端領域有望實現國產替代
    舉報   日前,光模塊核心供應商新易盛發布了其基於矽光解決方案的400G光模塊產品,並已成功試製
  • 第三代顯示技術矽基 OLED更迭驅動行業發展
    顯微鏡的發明和應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醫學、科技等領域的發展。而矽基OLED微型顯示器第三代顯示技術,被稱為「最適用於近眼顯示行業的微顯示技術」。矽基OLED或成下一代微顯示技術矽基OLED 微型顯示器是結合CMOS工藝和OLED技術,具有自發光和採用矽基板等特點,按驅動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被動式驅動 OLED(PMOLED)和主動式驅動 OLED(AMOLED)。矽基OLED 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PPI 高, 是近眼式顯示系統的核心器件,更是下一代微顯示技術的趨勢。
  • 南方冬天已吹響臨近的號角!未來幾天這些地方要凍哭!
    朋友們,南方秋天的壁壘正在鬆動,冬天臨近的號角已經吹響了!
  • 德州繪就發展藍圖 吹響改革號角
    發展的藍圖已經繪就,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一段新的徵程已經開啟。 戰爭年代,這裡孕育了「敢為人先、大愛為國、不屈不撓、團結奉獻」的冀魯邊精神;和平時期,時傳祥、孟祥斌、張星南、範素雲、劉志祥等英模輩出。
  • 機械行業:大基金二期蓄勢待發 加速半導體設備國產替代
    二、強化半導體設備國產替代邏輯強化半導體設備國產替代邏輯,二期預計加大半導體設備、材料和IC設計投資。大基金一期投資範圍涵蓋集成電路產業上、下遊各個環節,重點在IC製造環節,其中IC製造佔67%,設計佔17%,封測佔10%,裝備材料類佔6%,目前中芯國際14nm先進位程產品和長江存儲64層3DNAND均已實現量產,IC製造投資戰果顯著。
  • 南方冬天已吹響臨近的號角!未來幾天這些地方要凍哭
    朋友們,南方秋天的壁壘正在鬆動,冬天臨近的號角已經吹響了!-End本文版權歸中國天氣網所有 轉載請註明來源朋友們!大家最近有沒有發現我們在消息列表裡"失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