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材料的強度及其影響因素

2020-11-22 中國陶瓷網

  強度與塑性是材料的基本力學性能。但陶瓷材料是脆性材料,在常溫下基本上不出現或極少出現塑性變形,因而其塑性指標:延伸率 和斷面收縮率 均近似為零。因此,可以認為,陶瓷材料的抗拉強度 、斷裂強度 和屈服強度 在數值上是相等的。此外,由圖25-2b可見,陶瓷材料壓縮時的強度比拉伸時大得多。這是脆性材料的一個特點或優點。和金屬材料相比,陶瓷材料在高溫下具有良好的抗蠕變性能,而且在高溫下也具有一定的塑性。

  陶瓷材料本身的脆性來自於其化學鍵的種類,實際陶瓷晶體中大都以方向性較強的離子鍵和共價鍵為主,多數晶體的結構複雜,平均原子間距大,因而表面能小,很容易由表面或內部存在的缺陷引起應力集中而產生脆性破壞。這是陶瓷材料脆性原因所在,也是其強度值分散性較大的原因所在。影響陶瓷強度的主要因素如下:

  (1)氣孔率對強度的影響 

  氣孔是絕大多數陶瓷的主要組織缺陷之一,氣孔明顯地降低了載荷作用橫截面積,同時氣孔也是引起應力集中的地方(對於孤立的球形氣孔,應力增加一倍)。由試驗數據和經驗公式可知,當氣孔率為10%時,陶瓷的強度降低到無氣孔時的一半。硬陶瓷的氣孔率約為3%,陶器的氣孔率約為10%~15%。當材料成分相同,氣孔率的不同將引起強度的顯著差異。為了獲得高強度,應製備接近理論密度的無氣孔陶瓷。

  (2)晶粒尺寸對陶瓷強度的影響 

  從定性角度來說,實驗研究已經得到了強度極限與晶粒尺寸的關係式: ∝ 。但對燒結陶瓷來說,要作出只有晶粒尺寸大小不同,而其他組織參量都相同的試樣是很困難的,因此,往往其他因素與晶粒尺寸因素同時對強度起影響作用。但無論如何,室溫斷裂強度無疑隨晶粒尺寸的減小而增高。所以,對結構陶瓷材料來說,努力獲得細晶粒組織,對提高室溫強度是有利而無害的。

  (3)晶界相的性質、厚度、晶粒形狀對強度的影響 

  陶瓷材料的燒結大都要加入助燒劑,因此形成一定量的低熔點晶界相而促進緻密化。晶界相的成分、性質及數量(厚度)對強度有顯著影響。晶界相最好能起到阻止裂紋過界擴展並鬆弛裂紋尖端應力場的作用。晶界玻璃相的存在對強度是不利的,所以,應通過熱處理使其晶化。對單相多晶陶瓷材料,晶粒形狀最好為均勻的等軸晶體,這樣承載時變形均勻而不易引起應力集中,從而使強度得到充分發揮。

  (4)溫度對強度的影響 

  陶瓷材料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高溫強度比金屬大得多。汽車用燃氣發動機的預計溫度為1370℃,這樣的工作溫度,Ni、Cr、Co系的超耐熱合金已無法承受,但Si3N4、SiC陶瓷卻大有希望。

相關焦點

  • 影響高分子材料力學強度因素總結
    影響聚合材料力學強度的因素,可以根據以下因素逐一排查導致材料力學性能降低的原因,也可以通過以下因素改善材料的力學性質。   1、材料的化學結構,分子鏈結構,分子鏈支化,主要因素和根本因素。   凡是能夠化學鍵和分子間作用力的因素都會影響材料強度,比如氫鍵和分子極性,芳雜環極性高於脂肪鏈。分子間作用力越大材料強度和模量一般是越高。
  • 【知識】金屬材料疲勞強度的八大影響因素
    材料的疲勞強度對各種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都極為敏感。外在因素包括零件的形狀和尺寸、表面光潔度及使用條件等,內在因素包括材料本身的成分,組織狀態、純淨度和殘餘應力等。這些因素的細微變化,均會造成材料疲勞性能的波動甚至大幅度變化。
  • 透水性路面材料強度影響因素分析
    今天,專業透水混凝土廠家光大生態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透水性路面材料強度影響因素分析。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的優點1.具有優良的吸水和貯水性雨季時能讓雨水能夠滲入地表,有利於地下水的補充,不僅減少了路面積水,還防止出現不可控的城市地下水位的下降。
  • 疲勞強度的影響因素
    但是實際零部件的形狀、尺寸、表面狀態、工作環境和工作載荷的特點都可能大不相同,而這些因素都對零部件的疲勞強度產生很大的影響。疲勞強度的影響因素可分為力學、冶金學和環境三個方面。這些因素互相聯繫影響,使得在疲勞強度設計和疲勞壽命預測時,綜合評價這些因素影響變得複雜。
  • 生物陶瓷之活性陶瓷材料篇
    生物陶瓷材料根據與組織的結合情況分為生物活性陶瓷材料和生物惰性陶瓷材料。本文主要對生物活性陶瓷材料進行簡略介紹。生物活性陶瓷生物活性陶瓷包括表面生物活性陶瓷和生物降解陶瓷,這類材料的組成中含有能夠通過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途徑進行置換的鈣
  • 簡述複合材料的結構及其影響因素
    複合材料是由兩個或多個不同的相(基體相和分散相)組成的材料,其本體性質與任何一種成分的材料都顯著不同。複合材料的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性能,影響複合材料性能的結構因素如下:分散相與基體界面的結合強度 ;分散相的形狀(顆粒、纖維、層壓板);分散相的取向(隨機或取向)。
  • 陶瓷材料的抗彎強度試驗方法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用三點負荷法測定陶瓷材料室溫抗彎強度的試驗設備,試樣、試驗步驟、結果計算及數據處理。 本標準適用於陶瓷材料及匣缽等陶瓷器輔助材料  2 定義  本標準用下列定義。 抗彎強度極限   試樣受靜彎曲力作用到破壞時的最大應力,用試樣破壞時所受彎曲力距斷裂處的斷面模數之比來表示。
  • 生物陶瓷材料的分類與應用
    生物陶瓷是經高溫處理工藝所成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具有金屬、高分子材料無法比擬的優點:(1)良好的機械強度、硬度、壓縮強度高,極其穩定,在體內難於溶解,不易氧化,不易腐蝕變質,便於加熱消毒、耐磨,和人體組織的親和性好,因此能滿足種植學要求;(2) 陶瓷的組成範圍比較寬,可根據實際應用的要求設計組成,控制性能的變化。
  • 生物陶瓷之惰性陶瓷材料篇
    早在1969年,氧化鋁陶瓷作為永久性可移植骨假體,植入成年雜種狗的股骨進行試驗,發現多晶氧化鋁陶瓷對包括生物環境在內的任何環境都呈現惰性及其優越的耐磨損性和高的抗壓強度。氧化鋁陶瓷在人體內極其穩定,硬度高,幾乎不會被磨損,這使得氧化鋁陶瓷材料成為最早獲得臨床應用的生物惰性陶瓷材料。
  • 從結構、材料及工藝等方面解析鋰電池內阻影響因素
    因此,結合電池結構設計、原材料性能、製程工藝和使用條件等方面闡述了影響電池內阻的因素。電阻是鋰電池在工作時,電流流過電池內部受到的阻力。通常,鋰電池內阻分為歐姆內阻和極化內阻。歐姆內阻由電極材料、電解液、隔膜電阻及各部分零件的接觸電阻組成。極化內阻是指電化學反應時由極化引起的電阻,包括電化學極化內阻和濃差極化內阻。
  • 一種結構-功能一體化的材料——透明陶瓷
    長期以來無機非金屬透明材料主要是光學玻璃和單晶,傳統的多晶多相陶瓷是不透明的。陶瓷從傳統不透明發展到半透明,最後接近完全透明涉及到大量的基礎科學條件,經研究人員通過大量試驗結果表明,對陶瓷透明性的影響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氣孔率:氣孔率是影響陶瓷透光性的最大因素。
  • 牙科氧化鋯陶瓷半透明性的影響因素及提高方法的研究進展
    牙科氧化鋯陶瓷半透明性的影響因素及提高方法的研究進展
  • 陶瓷耐磨塗料防磨層和陶瓷耐磨貼片對比
    循環流化床鍋爐的磨損屬於衝蝕磨損,即流體或固體顆粒以一定的速度和角度對材料表面進行衝擊所造成的磨損。志盛威華耐磨塗料專家長期對循環流化床研究發現,循環流化床的磨損既有顆粒對爐內材料的撞擊,又有高濃度含灰氣流對材料表面的衝刷,所以影響磨損的主要因素有煙氣流速、飛灰濃度、飛灰的磨損特性材料的耐磨性係數因素有關。
  • 航空發動機用理想材料——陶瓷基複合材料
    陶瓷基複合材料是指在陶瓷基體中引入增強材料,形成以引入的增強材料為分散相,以陶瓷基體為連續相的複合材料,它具有耐高溫、耐磨、抗高溫蠕變、熱導率低、熱膨脹係數低、耐化學腐蝕、強度高、硬度大及介電、透波等特點,在航空、航天等眾多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 影響金屬材料焊接性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金屬材料焊接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金屬材料、結構設計、工藝措施、服役環境等四個方面。焊接性是取決於母材和焊縫金屬的化學成分、焊接結構和焊接接頭的設計、焊接方法、焊接工藝等的一種綜合性能。材料因素材料因素是指木材本身和焊接材料;包括材料的化學成分、冶煉軋制狀態、熱處理、組織狀態和力學性能等。焊接材料如焊條電弧焊時的焊條、埋弧焊時的焊絲和焊劑、起提包弧焊時的焊絲和保護氣體等。在焊接過程中,木材和焊接材料直接參與熔池或熔合區的冶金反應,對焊接性和焊接質量有重要影響。
  • 【材料課堂】陶瓷3D列印選擇性雷射燒結熔融技術,到什麼程度了?
    本文作者查閱了國內外開展陶瓷材料SLS/SLM技術研究主要科研院所,詳細分析了目前陶瓷材料SLS/SLM研究狀態和水平,雷射成形工藝參數、溫度場及後處理等因素對SLS/SLM成形件質量和性能的影響作用。
  • 陶瓷平板膜處理含油廢水影響因素的研究
    陶瓷平板膜處理含油廢水影響因素的研究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為了使二次採油廢水處理後的水質可以達到低滲透率底層回註標準,以油田廢水為處理對象,建立一套以陶瓷平板膜為核心的試驗裝置。通過對跨膜壓差變化的檢測,確定最佳工作條件。
  • 揭秘:陶瓷與生物陶瓷
    為此控制β-TCP 的微觀結構及組成,可以製備出不同降解速度的材料。其不足是高切口敏感性導致的低疲勞強度,較高剛性和脆性使其難以加工成型或固定鑽孔。下面這位50多歲的H先生,從業陶瓷藝術與製造,卻不幸罹患股骨頭壞死,得益於人工陶瓷骨的魅力,行微創陶瓷骨植入獲得痊癒。
  • 陶瓷屬於什麼材料 陶瓷的性能
    陶瓷屬於什麼材料陶瓷材料是指用天然或合成化合物經過成形和高溫燒結製成的一類無機非金屬材料。它具有高熔點、高硬度、高耐磨性、耐氧化等優點。可用作結構材料、刀具材料,由於陶瓷還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能,又可作為功能材料。熱1、交換的基本途徑為:傳導、對流和輻射。
  • 膠結強度影響因素及提高方法
    膠結強度指被粘接的兩個物體單位粘接面積能承受的最大拉應力影響因素1.環氧樹脂類膠的粘接強度較高,瑞士ergo膠水1665號稱粘接強度可以和焊接媲美。被粘接材料的性質被粘物的表面狀況:表面粗糙度、表面處理、低分子物的滲透、增塑劑的遷移等。沒有最好的膠,只有最適合的膠。對於不同的被粘材料,如果想儘可能增大粘接強度,應該採用不同的材料。小件物可以用萬能膠,比如502,幹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