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終有落地實例 大眾足不出戶就可解譯地形地貌

2021-01-09 中關村在線

    如今,我們隔三差五的就把人工智慧拿出來說一說,一是媒體為了增加曝光度,二是這的確是個熱點,各家科技企業都盯的比較緊。對於AI(人工智慧)來說,基本上還處於高談闊論的實驗室階段,大眾很難獲得參與感,能做的僅僅是意淫下自動駕駛時代到來後的景象。

    大眾時下對於人工智慧的熱情不高,根本原因還是距離感所導致的,不過近期有消息稱,依託於AI算法和技術的實際應用落地,它就是來自於商湯科技的SenseEarth。從字面意思理解為「地球感知」,實際上它是中國首個在線智能遙感解譯平臺,通過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對地表衛星影像進行識別和分析,讓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直觀了解和查詢地形地貌的信息,並對其變化進行解譯分析。


    最關鍵的是這是一款落地的產品,也就是說只要你能聯網就能夠使用,具體的方法是只需登陸網站rs.sensetime.com,便可在線體驗基於衛星影像的道路提取、艦船檢測、土地利用分類等人工智慧解譯功能。不僅如此,用戶還可以瀏覽歷史影像,以月度為單位,對不同時段的影像進行變化檢測,快速感知城市的變遷與發展。

    這款高效、實時、易用的智能遙感影像解譯平臺依託於商湯科技領先的SenseRemote遙感影像智能解譯解決方案,從而保障其強大的數據解析和洞察能力。目前,SenseRemote已應用於要素識別與調查、資源分析與評估、動態監測與預警、違法建設行為檢測等多個領域。

   商湯科技遙感事業部總經理張琳表示,「商湯科技致力於將領先的人工智慧技術賦能到不同的行業和領域,為我們的客戶以及人們的生活創造價值。SenseEarth正是將AI與遙感影像數據相結合,從而為相關領域和行業的應用提供數據洞察的能力。

    編輯點評:

    如今,空間信息正在進入智能化發展的新階段,在其與人工智慧加速結合的熱潮之下,將會更具創新力和產業活力。針對當前生態文明建設、高品質發展和精細化管理的國家治理要求,以及社會空間智能化發展的需要,國內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將在持續深化AI原創技術的基礎上,從技術層到應用層全面賦能空間信息產業與未來智慧城市的新生態。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AI終有落地實例 大眾足不出戶就可解譯地形地貌http://nb.zol.com.cn/721/7215318.html

http://nb.zol.com.cn/721/7215318.html nb.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http://nb.zol.com.cn/721/7215318.html report 1881     如今,我們隔三差五的就把人工智慧拿出來說一說,一是媒體為了增加曝光度,二是這的確是個熱點,各家科技企業都盯的比較緊。對於AI(人工智慧)來說,基本上還處於高談闊論的實驗室階段,大眾很難獲得參與感,能做的僅僅是意淫下自動駕駛時代到來後的景象...

相關焦點

  • 中國天文學會發布首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記者董瑞豐)中國天文學會近日通過學會官方網站向社會發布試用首批811條火星地形地貌名稱中文推薦譯名。據悉,這些譯名已經過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  為助力火星探測任務,服務社會公眾,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組織多領域專家力量將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截至2020年7月15日已公布的除環形山以外的811條火星地形地貌名稱全部譯為中文,為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活動提供便利與參考。
  • 中國天文學會發布首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記者董瑞豐)中國天文學會近日通過學會官方網站向社會發布試用首批811條火星地形地貌名稱中文推薦譯名。據悉,這些譯名已經過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為助力火星探測任務,服務社會公眾,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組織多領域專家力量將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截至2020年7月15日已公布的除環形山以外的811條火星地形地貌名稱全部譯為中文,為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活動提供便利與參考。
  • 我國地形地貌複雜多樣,我國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單元和地貌類型?
    從板塊構造學說的角度來看,我國地處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這三大板塊的消亡邊界附近,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對於我國宏觀地形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國是一個地形地貌十分複雜多樣的國家,我國擁有幾乎所有的地形類型,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和山地等地形類型在我國都有大面積的分布。
  • 文明6全地形地貌特點介紹 文明6地形有哪些
    導 讀 《文明6》遊戲中都有哪些地形地貌呢?
  • 中國天文學會發布第二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全部數據向社會開放使用,可直接下載,也可在天文學名詞網站在線檢索。  此前,中國天文學會已向社會發布試用首批811條火星地形地貌名稱中文推薦譯名。據介紹,這些譯名都經過相關領域專家審定。  為助力火星探測任務,服務社會公眾,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組織多領域專家力量,將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截至2020年7月15日已公布的近2000條地形地貌名稱譯為中文,為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活動提供參考。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承擔著行星地名的命名和仲裁工作。
  • 首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中國天文學會官網可視化頁面入口地址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火星最新資訊 > 正文 首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中國天文學會官網可視化頁面入口地址
  • 中國天文學會發布第二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中國天文學會網站8月25日發布第二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火星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在十七世紀望遠鏡發明之後,天文學家對火星進行了長期的觀測,對其表面明暗各異的反照率特徵進行了系統的命名。1919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成立後,承擔起了行星地名的命名和仲裁工作。
  • 中國天文學會發布首批811條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中國天文學會近日通過學會官方網站向社會發布試用首批811條火星地形地貌名稱中文推薦譯名。據悉,這些譯名已經過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 為助力火星探測任務,服務社會公眾,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組織多領域專家力量將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截至2020年7月15日已公布的除環形山以外的811條火星地形地貌名稱全部譯為中文,為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活動提供便利與參考。
  • 第二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發布—新聞—科學網
    據了解,為助力我國的火星探測任務,服務社會公眾,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天文學名詞委)組織力量首次將IAU截至到2020年7月15日已公布的1950條地形地貌名稱譯為中文,旨在為相關學科的研究和科普教育等活動提供參考。其中首批814條地形地貌名稱推薦譯名已於7月底公布。 火星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相似的行星。
  • 關注丨中國天文學會發布第二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全部數據向社會開放使用,可直接下載,也可在天文學名詞網站在線檢索。此前,中國天文學會已向社會發布試用首批811條火星地形地貌名稱中文推薦譯名。據介紹,這些譯名都經過相關領域專家審定。為助力火星探測任務,服務社會公眾,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組織多領域專家力量,將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截至2020年7月15日已公布的近2000條地形地貌名稱譯為中文,為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活動提供參考。
  • 地理風水知識~16種地貌大全|冰川|盆地|冰緣|喀斯特|地形_網易訂閱
    喀斯特地貌在碳酸鹽巖地層分布區最為發育。該區巖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見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溶溝、落水洞、盲谷、幹谷、喀斯特窪地等喀斯特負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與地表和地下密切相關聯的豎井、芽洞、天生橋等喀斯特地貌。
  • 甘肅張掖的丹霞地貌景觀,美輪美奐的彩色地形
    在我國地域廣闊的國土裡,分布有大大小小的丹霞景觀景區,其中也不乏一些形態奇特的彩色丹霞景觀。丹霞地形地貌的形成也是經歷億萬年才形成的,所以尤為珍貴,是一個可遇不可踏的原始山脈。在我國的甘肅張掖還存在著這樣的一個丹霞景觀,這裡的氣候四季分明,但是甘肅是一個相比南方地區少雨的地區,所以當地的丹霞景觀也是十分好看,彩色的地形地貌成為一個極具觀賞價值的景點。丹霞景觀的差異性也是一個很大的特點,每個地方的丹霞景觀也是不盡相同。特別是發育在紅色砂礫上的巖石山之上的地貌才能成為真正的丹霞地貌。
  • 中國的地形地貌與特徵
    中國式營銷第一章中國的地理地形與氣候特徵中國,960萬平方公裡。西北高,東南低。河流大部分從西北向東南方向流淌。最東部與最西部時差2.5小時,所以有「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的成語。地形地貌諺語四川無川,盆地中間。山東無山,大海無邊。河南之南,地處中原。雲南雲南,天池之顛,彩雲之南。江浙浙江,河折多港。
  • 16種地貌——地貌大全(精品收藏)
    喀斯特地貌在碳酸鹽巖地層分布區最為發育。該區巖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見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溶溝、落水洞、盲谷、幹谷、喀斯特窪地等喀斯特負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與地表和地下密切相關聯的豎井、芽洞、天生橋等喀斯特地貌。
  • 2015年巖土工程師知識點:地形及地貌
    地形及地貌:  從局部地形可以看出,下陡中緩上陡的山坡和山坡上部成馬蹄形的環狀地形,且匯水面積較大時,在坡積層中或沿其巖面易發生滑動。  1)地震、爆破及機械振動等可能增加下滑力。振鬆土體結構,易於滲水;同時也減小土體內抗剪強度。
  • 嫦娥一號肩負四大使命 將探測月面地形地貌
    嫦娥一號肩負四大使命  目標一:探測月面地形地貌。由於月球表面幾十億年來一直受到隕石的強烈轟擊,表面覆蓋了一層5至10米厚的塵土與角礫,真正的基巖物質出露較少。因此,月球成分、地質構造、內部結構和演化等諸多信息,不得不從其地形地貌中提取,這就賦予探測地形地貌以更深層次的內涵和意義。通過月球地形地貌的探測與研究,還可為月球探測後續工程如著陸點、月球基地等的選擇提供基礎數據和科學依據等。  根據規劃,嫦娥一期將從宏觀的探測著手,利用CCD立體相機和雷射高度計實施對全月面三維立體成像的探測活動。
  • 地理先生應知曉的45種經典地貌模型!
    撼龍風水洪國珍/文 收錄此圖45例,為配合學習風水者了解地質結構之用,有經驗的風水師,通過觀察山形水勢,即知地下是否有礦藏溶洞暗河等地質狀況
  • 地理高頻考點:分析區域地形地貌成因
    分析某區域地形地貌成因  (1)流水的侵蝕:黃土高原地貌、河流峽谷(V形谷如三峽)、瀑布、丹霞地貌(廣東)。  (2)水對可溶性巖石(石灰巖)的溶蝕和侵蝕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貴、雲)。
  • 我國首個火星模擬基地落地青海:地貌與火星相似
    7月25日,中國火星村(模擬火星基地)總體方案討論會暨協議籤約儀式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舉行,標誌著中國首個火星模擬基地正式落地海西州大柴旦紅崖地區
  • 吉林省地形地貌
    以中部大黑山為界,可分為東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兩大地貌區。東部山地分為長白山中山低山區和低山丘陵區,中西部平原分為中部臺地平原區和西部草甸、湖泊、溼地、沙地區。地貌類型種類主要由火山地貌、侵蝕剝蝕地貌、衝洪積地貌和衝積平原地貌構成。主要山脈有大黑山、張廣才嶺、吉林哈達嶺、老嶺、牡丹嶺等。主要平原以松遼分水嶺為界,以北為松嫩平原,以南為遼河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