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3 日南國書香節舉辦期間,加拿大華裔作家柯兆龍攜新書《扼住命運的咽喉——我是如何戰勝癌症和全身癱瘓的》舉行線上發布會,分享此書創作的心路歷程。這是一部對抗命運之書,也是一部向命運宣戰的檄文式的紀實之作,更是教殘疾人如何 " 站起來 " 的實用文本,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這也是一部勵志之書,全程記錄柯兆龍從全身癱瘓到癌症,最後怎樣靠著頑強毅力和刻苦訓練站起來。
三次面對死亡並戰勝死亡
說它是對抗命運之書,是作者柯兆龍三次面對死亡、最終戰勝死亡的記錄。
2015 年,55 歲的柯兆龍,家庭幸福,身體健康,事業有成,正在開啟人生第二春,盡情享受著年輕時奮鬥而來的美好生活。突然,厄運接踵而至,從 2015 年 3 月到 2016 年 1 月,短短 10 個月,他面臨三次死亡威脅,並導致當今醫學上束手無策的全身癱瘓和癌症,4 月做了全胃切除手術。
作者飛往芝加哥,走路參加了小女兒畢業典禮
但他絕不屈服,同疾病生死對決。經過 3 年多不懈努力,已能做到:大小便自控,生活基本自理,獨立走路,合法開車。而且,隨著繼續頑強訓練,還在不斷取得康復進步。
" 中外醫生都說我創造了醫學上奇蹟,幾次三番竭力勸說我,將我的康復故事寫出來,一定能幫助到世界上許多人。" 柯兆龍表示,既然能幫助到許多人,那自己必須全力以赴。於是,便有了非虛構的《扼住命運的咽喉——我是如何戰勝全身癱瘓和癌症的》這本書。
16 萬字的書寫過程艱難而漫長
書寫過程的艱難與漫長,首先體現在心理上。
柯兆龍說:" 我必須仔細回憶幾年前所遭受的不堪回首的痛苦經歷。也許是所遭受的厄運是罕見的和慘不忍睹的,很多回憶,讓我時常再一次感受痛苦,無奈,絕望,甚至後怕。" 例如,他趴在酒店衛生間冰涼地上 7 個小時以上,孤立無援,額頭再次大出血,幾次昏死過去,生命隨時終結 ……
" 不過,也有不少回憶,讓我對自己在危難時刻沉著冷靜,機智果斷,措施得當,暗自慶幸;讓我對醫務人員,親朋好友,尤其是不離不棄的太太,對我的精心治療和照顧,倍感溫馨,心存感激。" 柯兆龍表示,好在每次不堪回首的回憶,他都戰勝了自己,並對自己康復前景更加充滿信心。
其次,為了正確、全面、科學地書寫這本書,柯兆龍花費了很多時間,收集、分析、諮詢了不少相關人士、機構和參考書籍。
再者,寫書期間,柯兆龍的身體還是比較虛弱,雖然經過日復一日訓練,雙手有了一定握力,但手指神經還沒有恢復,依舊僵硬不太有力,難以控制。在每天至少 4 小時康復訓練之外,用雙手中的各一隻手指敲打電腦鍵盤,速度極慢。時間一長,手臂就會酸痛,不得不休息一下。平均每小時只能寫上三百左右的字。
但在這種情況下,柯兆龍並不氣餒,發揚螞蟻搬家精神,經過 1 年多的不懈努力,幾經修改,終於完成了這部 16 萬字的書。
總結康復訓練經驗與病人共勉
這也是一部實用之書。文中除了詳細介紹他遭遇接二連三厄運後的身心磨難、心路歷程、康復過程、採用的有效訓練方法(有一些是他自創的)和康復成果外,還在後記中做了康復訓練總結和與病人共勉的心得,力求達到最大限度地啟發、指導、幫助各類病人、殘疾人和癌症患者。
柯兆龍表示,世界上幾乎所有病人,不論傷殘如何,基本上都會按照醫囑和專業人員意見,治病和康復訓練,這固然很重要,也很必要,通常會取得不錯效果。但他也認為," 從我個人的康復過程和成果,以及眾多醫生說我創造了醫學上的不可能來看,康復訓練不能完全聽從專業人員的論斷。根據我病殘程度,醫學上認定我終生癱瘓,可我從未贊同過,意識裡,自始至終感覺我會康復如初的 ……"
他在康復訓練中,還創造和強化了一個極為有效的辦法:意念訓練法。運用這個方法,他先後做到了許多醫學上不可能的事。柯兆龍衷心希望所有癱瘓患者和他一樣,儘快站起來。
此外,他將所有的康復訓練動作錄製了近百個康復治療視頻,出版社製作成了二維碼,插在書中,讀者可以通過視頻,看到他康復的許多動作,希望有助於需要 " 站起來 " 的人。
採寫:新快報記者 黃聞禹 通訊員汪泉
【來源:新快報·ZAKER廣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