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書香節最勵志的圖書!記錄華裔作家如何戰勝癌症和全身癱瘓

2021-01-07 瀟湘晨報

南都訊 記者許曉蕾 8月23日,南國書香節舉辦期間,加拿大華裔作家柯兆龍攜新書《扼住命運的咽喉——我是如何戰勝癌症和全身癱瘓的》舉行線上發布會,分享此書創作的心路歷程。這是一部勵志之書,全程記錄柯兆龍從全身癱瘓到癌症,最後怎樣靠著頑強毅力和刻苦訓練站起來。

全胃切除第一天就練習走路

本書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對抗命運之書,記錄了作者柯兆龍先生三次面對死亡、最終戰勝死亡。2015年,55歲的柯兆龍,家庭幸福,身體健康,事業有成,正在開啟人生第二春,盡情享受著年輕時奮鬥而來的美好生活。突然,厄運接踵而至,從2015年3月到2016年1月,短短10個月,他面臨三次死亡威脅,並導致當今醫學上束手無策的全身癱瘓和癌症,4月做了全胃切除手術。

徒手走路訓練

對此厄運,柯兆龍說,我絕不屈服,同疾病生死對決。經過3年多不懈努力,已能做到:大小便自控,生活基本自理,獨立走路,合法開車。而且,隨著繼續頑強訓練,我還在不斷取得康復進步。

談及寫本書的初衷,柯兆龍說,中外醫生都說我創造了醫學上奇蹟,幾次三番竭力勸說我,將我的康復故事寫出來,一定能幫助到世界上許多人。既然能幫助到許多人,那我必須全力以赴。於是,便有了非虛構的《扼住命運的咽喉——我是如何戰勝全身癱瘓和癌症的》這本書。

全身癱瘓後三年又兩個月,走路參加小女兒大學畢業典禮

本書除了詳細介紹他遭遇接二連三厄運後的身心磨難、心路歷程、康復過程、採用的有效訓練方法(有一些是他自創的)和康復成果外,還在後記中做了康復訓練總結和與病人共勉的心得,力求達到最大限度地啟發、指導、幫助各類病人、殘疾人和癌症患者。

柯兆龍希望所有癱瘓患者和他一樣,儘快站起來。此外,他將所有的康復訓練動作錄製了近百個康復治療視頻,出版社製作成了二維碼,插在書中,讀者可以通過視頻,看到他康復的許多動作,希望有助於需要「站起來」的人。

對話:康復訓練有時需另闢蹊徑

記者:你的康復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柯兆龍:世界上幾乎所有病人,不論傷殘如何,基本上都會按照醫囑和專業人員意見,治病和康復訓練。這固然很重要,也很必要,通常會取得不錯效果。不過,從我個人的康復過程和成果,以及眾多醫生說我創造了醫學上的不可能來看,康復訓練不能完全聽從專業人員的論斷和建議。比如:根據我病殘程度,醫學上認定我終生癱瘓,可我從未贊同過,意識裡,自始至終感覺我會康復如初的……我在康復訓練中,還創造和強化了一個極為有效的辦法:意念訓練法。運用這個方法,我先後做到了許多醫學上不可能的事。而且,我認為,這個方法,對所有疾病的康復,也是極為行之有效並沒有任何成本的。

記者:寫這本書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柯兆龍:首先,我必須仔細回憶幾年前所遭受的不堪回首的痛苦經歷。也許是所遭受的厄運是罕見的和慘不忍睹的,很多回憶,讓我時常再一次感受痛苦,無奈,絕望,甚至後怕。比如:當醫生告訴我,因為癌症,我必須做全胃切除手術,否則,就會死去,而我已是全身癱瘓的殘疾人……全胃切除手術這天清晨,太太開車送我去醫院,我就像是在赴刑場,幾個小時後,我的整個胃就會被切除。其次,為了正確、全面、科學地書寫這本書,我花費了很多時間,收集、分析、諮詢了不少相關人士和機構。

記者:邊康復邊寫書,對寫書有影響嗎?

柯兆龍:寫書期間,我身體還是比較虛弱,雖然經過日復一日訓練,雙手有了一定握力,但手指神經還沒有恢復,依舊僵硬不太有力,難以控制。在每天至少4小時康復訓練之外,用雙手中的各一隻手指敲打電腦鍵盤,速度極慢。時間一長,手臂就會酸痛,不得不休息一下。敲打下去的手指,時常會敲錯字母,或同時敲打在兩個字母之間,結果不是錯,就是出現更不相干的字,必須重新敲打。平均每小時只能寫上三百左右的字。我並不氣餒,發揚螞蟻搬家精神,始終感覺我是在做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必須堅持寫作。經過1年多的不懈努力,幾經修改,終於完成了這部16萬字的書。

記者:你希望這本書能給讀者帶來什麼?

柯兆龍:在書寫之前,我就定下此書必須達到的目的:醫學性、指導性、勵志性和可讀性。假如此書真能直接幫助到中國8500萬各類殘疾人、每年新增的400多萬癌症患者,對醫務專業人員有啟發作用,對病人家屬有借鑑作用,對廣大普通讀者有激勵作用,我就可以安慰自己:我的不幸遭遇雖然是極其痛苦的,但卻是值得的,我對此無憾。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從全身癱瘓到癌症,三次戰勝死神的作家如何扼住命運的咽喉?
    8 月 23 日南國書香節舉辦期間,加拿大華裔作家柯兆龍攜新書《扼住命運的咽喉——我是如何戰勝癌症和全身癱瘓的》舉行線上發布會,分享此書創作的心路歷程。這是一部對抗命運之書,也是一部向命運宣戰的檄文式的紀實之作,更是教殘疾人如何 " 站起來 " 的實用文本,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 「2018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在琶洲廣交會盛大開展
    優惠今年南國書香節組委會惠民活動再次「升溫」:書展期間全場圖書8折以下優惠銷售,8月13日晚更開展圖書秒殺活動,部分正價圖書低至六折特惠促銷,好書特賣館更以3~4折特價銷售;8月14日全場圖書7.5折優惠;運用南國書香節官方APP的讀者將獲得購書優惠券,展期總讓利將超過百萬元。
  • 「2018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今天在琶洲廣交會展館盛大開展
    餘華、阿來、六小齡童、敬一丹、馬原、葛亮、于堅、熊育群、安武林等350多位國內外知名大家、嶺南名家和人氣網絡作家,將出席260多場新書首發式、文化論壇、主題講座、互動交流等活動,繼續搭建普通讀者與名家面對面的交流。
  • @深圳人 和50名家來場約會?2019南國書香節暨深圳書展19日開幕
    2019南國書香節暨深圳書展海報7月19日-22日,2019南國書香節暨深圳書展將在會展中心正式亮相,首屆深圳書展以「悅讀,為祖國喝彩」為主題。這是深圳首次設立面向全國書業的圖書文化展會,屆時50位知名作家與文化學者將出席。
  • 南國書正香 市民「採蜜」忙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南國書香節購書優惠迎來史上「最大折扣風潮」。書香節期間,全場購書可享受8折優惠,讀者可通過 「電子碼發放+現場抽取紙質券消費」形式,享受折上再減,滿50元抵用20元等更多福利。在8月19日「尖叫星期一」限時優惠活動期間,購書折扣更是低至6折,活動當天展館將抽出3個免單名額(圖書最高免單額1500元,文創最高額3000元)。
  • 書展拍賣聲蓋過講座聲 如何在「靜」上下功夫?
    賈平凹、餘秋雨、蘇童……今年南國書香節一個很明顯的變化是,來籤名售書的作者少了,許多文化名流更願意以講座的形式分享他們的智慧與經歷。「我覺得今年的講座很好,書展本來就應當是一場思想的盛宴,而非為了增加圖書銷量而進行的促銷。」一名參加賈平凹講座的讀者告訴記者。  然而,百餘場場次密集的講座卻帶來了另一個問題:書香節如何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讓人們能夠靜下心來聆聽。
  • 美華裔作家寫小說聚焦跨種族家庭 暢銷歐美
    100本年底最佳圖書,去年榜首的位置沒有給史蒂芬·金,也沒有給每年諾獎呼聲超高的村上春樹,卻給了一位名不見經傳的80後華裔女作家處女作伍綺詩《無聲告白》,這讓所有人都跌破了眼鏡。近日這本小說中文版終於在中國面市,究竟這位80後華裔作家有何魅力,能夠在一群大家中脫穎而出?而華裔作家們的作品如今在歐美文壇又有著如何的地位?  寫了什麼?  跨種族家庭故事被競拍出版  其實在還沒有正式出版之前,《無聲告白》就已經被亞馬遜選為2014年的最佳圖書。
  • 華裔作家遊朝凱獲美國國家圖書獎小說獎,亞裔作家大放異彩
    美籍華裔作家遊朝凱(Charles Yu)憑藉諷刺作品《唐人街內部》(Interior Chinatown)獲得了本屆美國國家圖書獎最佳小說獎。《唐人街內部》《唐人街內部》對好萊塢和亞裔美國人的刻板印象進行了諷喻。
  • 科幻作家劉慈欣:外星人可能已是「電腦人」(圖)
    18日,國內科幻作家頂尖代表劉慈欣、王晉康亮相南國書香節,求籤名求合影的隊伍繞了上千平方米的8號會議室好幾圈……  《三體Ⅰ》或明年上映  可以說劉慈欣正是以史詩級巨作《三體》三部曲奠定了自己在國內乃至全球科幻界的大腕地位,改變了不少人對中國沒有好科幻作品的印象。如今《三體》的英文版在海外既叫好又叫座,電影也緊鑼密鼓地開拍了。
  • 華裔作家的困惑:應該用中文,還是用英語寫作?
    去年7月,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了一篇標題為「《中國製造,世界讀》(Made in China,read world wide)」的述評,評價了一些成功的華裔作家。20世紀80年代就移居美國的裘小龍寫中國當代背景下的英文偵探小說,想展現當代中國的風貌,讓他的美國朋友和同事們了解「一個與賽珍珠筆下不同的中國」。但是,「有些人不喜歡我用英文而不是中文寫作。他們指責我想取悅西方。」
  • 全身癱瘓的霍金如何生了三個孩子
    霍金是當代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對科學的貢獻不小於愛因斯坦,但同時也因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連吃飯都需要人照顧,這樣的霍金是怎麼生孩子的呢?由此可見,霍金雖在21歲時被檢查出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但他並不是一病發就立刻癱瘓的,而是逐漸病發,一開始只是手腳不太靈活,只要拄著拐杖就能自由行動、正常吃飯睡覺,和普通人一樣生活,能生下三個孩子也不奇怪。霍金本人在看到這個問題時,他的回答是:「我的病只影響到了隨意肌,不隨意肌還是非常正常的。」
  • 中英文版佛山武術龍舟文化圖書亮相法蘭克福書展
    本網訊(記者徐平)受疫情影響,2020年第72屆法蘭克福書展以線上方式舉辦,法蘭克福書展官方網站(www.buchmesse.de)將作為書展主要線上平臺,為專業人士和文化愛好者提供各種線上服務。
  • 「少兒書香節」來了!非遺市集、閱讀分享、冬至雅集...等你來參加
    本次少兒書香節節目精彩紛呈,既有「閱讀之星」的頒獎表彰、少兒美術作品展覽、非遺市集、閱讀分享、冬至雅集等體驗式、互動式閱讀活動,還有聽書打卡、圖書推介、美食分享等雲端閱讀活動。「活動以線上線下方式覆蓋更廣泛的群體,以滿足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閱讀需求。」省少兒圖書館館長崔喜梅介紹說。
  • 人工智慧如何幫助人類戰勝癌症?
    確實,僅僅是在中國,每年就有400萬人被確診為癌症,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每分鐘7.5個人。而且近10年已來,癌症發病率不斷攀升,平均每年增長3.9%,這意味著,新發病數量每18年就要翻一番。癌症治癒非常難,因為癌細胞隨時隨地都在變化,高頻率的基因突變和強大的適應能力,讓它們幾乎不能被完全消滅,總是能捲土重來。
  • 跨界獨攬作家榜兩項大獎 劉同成最懂年輕人作家
    12月19日,改名為「中國作家榜」的2014年作家富豪榜公布主榜單,傳媒人劉同從去年第十四位躋身今年四強。在次日的榜單頒獎禮中,劉同獨攬「年度最暢銷跨界作家」「年度最佳勵志書」兩獎,人氣爆棚。
  • 霍金全身癱瘓,只有三個手指能動,曾親自解釋如何有的三個孩子!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不少的科學家都作出了貢獻,他們的成就改善了我們的生活,霍金就是其中一位,作為一個有名的物理學家,他在世界科學的地位是不容小覷的,被讚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提出的理論至今還成為我們探索宇宙的重要參考,但是更被人關注的,還是霍金跟命運的頑強鬥爭,這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事例。
  • 美國華裔青年攝影師赴南部密西西比州 記錄華人故事
    美國華裔青年攝影師赴南部密西西比州 記錄華人故事 2018-05-22 09:28:1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未來,人類能夠戰勝癌症嗎?回顧人類136年抗癌史
    癌症的最初意義——不可戰勝的「魔蟹」人類最早關於癌症的記錄,可以追溯到大約4000年前,古埃及人在《艾德溫·史密斯紙草文稿》中詳細記錄了用「火鑽」來治療乳腺癌,並寫明:這個疾病不能得到徹底根治。不僅如此,在當時手術和放療是治療癌症的最主要手段。但是人們發現,即使將這兩種方法聯用,癌症的治癒率只有30%,且對於已經出現擴散和轉移的晚期癌症患者,不管是手術治療還是放療都不能將其一一殺死。癌症的治療遭遇的瓶頸,人類需要繼續探索治療癌症的其他途徑。
  • 海天出版社攜港臺 圖書亮相香港書展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鍾潤生)結合香港特色,推介港臺圖書。記者在香港書展現場獲悉,深圳本土出版社——海天出版社今年主打傳播文化和引進版權,特地展出了剛剛引進出版的兩套港臺暢銷圖書。兩套剛剛引進出版的港臺暢銷圖書是「心靈·探索」系列和「心靈小語」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