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拍賣聲蓋過講座聲 如何在「靜」上下功夫?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

  南國書香節人氣很旺,吸引了眾多讀者前來看書、淘書。

  賈平凹、餘秋雨、蘇童……今年南國書香節一個很明顯的變化是,來籤名售書的作者少了,許多文化名流更願意以講座的形式分享他們的智慧與經歷。「我覺得今年的講座很好,書展本來就應當是一場思想的盛宴,而非為了增加圖書銷量而進行的促銷。」一名參加賈平凹講座的讀者告訴記者。

  然而,百餘場場次密集的講座卻帶來了另一個問題:書香節如何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讓人們能夠靜下心來聆聽。在一個空間和人流量如此巨大的場館之中,如何在「靜」上下功夫?記者就這一問題採訪了南國書香節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廣東新華發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蔣鳴濤。

  措施

  展臺音響不得超過85分貝

  「為了控制多餘的噪聲,我們今年在展場布置上最大的改變是取消了中心舞臺,之前中心舞臺不僅有講座,也有表演,但去年許多人反映整個會場太吵鬧,買書和看書都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蔣鳴濤說,今年南國書香節的定位不再是單純為了「熱鬧」,而是希望在文化含量上有進一步提升,控制噪音是首要條件。

  今年南國書香節共有100多場講座,近300項文化活動。為了讓前來參觀的市民各取所需,組委會在4個展館設立了獨立的沙龍和講座區,還首次啟用了位於二層、可容納近千名觀眾的8號會議室。「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各個講座區的主題是有針對性的,比如10.2號館主要是售人文社科類的書籍,因此,講座也是以人文社科為主;而南方分級閱讀旁邊安排的就是兒童沙龍。」

  記者通過幾天的觀察發現,在展區中舉行的芮成鋼、倪萍、南派三叔等文化人的講座場場爆滿,8號會議室賈平凹、餘秋雨、樂嘉的講座更是吸引了超過1000名讀者,但總體來說,現場秩序依然良好,籤售環節也井然有序。在讀者陳先生看來,這屆書香節最好的改變就是單獨闢出了兒童沙龍,「以前有關兒童的講座比較分散,人又多,小孩子經常走著走著就不見了,今年兒童的區域都在一塊,即使不見了也比較容易找。」

  蔣鳴濤還表示,今年南國書香節首次對所有展位提出了音量要求,噪音標準是85分貝,無論是叫賣還是播放音視頻宣傳都不能超出這個音量,以免影響到市民的購書環境和講座的進行。「組委會定期派人巡邏,一旦噪音超標,就會提醒降低聲音,如果仍然不糾正,將會提出警告,甚至取消明年書香節的參展資格。」蔣鳴濤說。

  尷尬

  書畫拍賣聲蓋過講座聲

  儘管南國書香節組委會採取了很多措施來保證文化講座順利進行,但幾天下來,依然出現了不少尷尬的場景。昨日,在主題沙龍區旁邊,有賣數字音響設備的攤位,再加之一個賣書畫展位正在進行書畫拍賣,叫賣聲一度蓋過了講座的聲音。無獨有偶,在另一場名為「思享會」的沙龍中,觀眾的提問被周圍的音樂聲、說話聲和音響的雜音完全蓋過,只有坐在前幾排的聽眾才能聽見提問的內容,主持人不得不建議觀眾們提問要靠「吼」。

  對於這種「喧賓奪主」的現象,蔣鳴濤表示,今年的講座現場放在展館中央,因此嘈雜聲比較大,明年書香節將考慮將主題活動區放置在較偏的區域,以降低噪音,而且會對活動區周圍的展臺進行嚴格控制,避免此類情況再次出現。蔣鳴濤說,除了這些具體的措施,明年的南國書香節將著重於「做減法」,與書關係不大的展區將不再出現。

  香港書展將演講廳和書籍展銷完全分開,主會場出版社擺攤叫賣,而封閉獨立的演講廳則專門用於作家講座,這樣亂中有序的設計避免了聽講座和買書的人群互相衝突。以香港書展作為借鑑榜樣的南國書香節為何不採取這種「封閉式講座」的模式?對此,蔣鳴濤表示,今年有許多觀眾提出這樣的建議,而且8號會議室的效果很好,明年會考慮增加能容納100人左右的會議室作為專門的講座場所。「現在這樣安排主要是考慮到聽眾的問題,很多人會擔心沒有聽眾,場面很尷尬。其實無論是辦展的人,還是做講座的人都要有平常心,作家們面對10多個聽眾和100多個聽眾都要同樣淡定、自在。」

  提升

  不圖熱鬧,吸引真正的愛書人

  「我們這幾天發現,許多逛書展的人手上都是空空的,真正買書的不到百分之五十。」蔣鳴濤表示,這成為南國書香節發展的一大瓶頸:許多人只是抱著湊熱鬧的心理來書展,自然無法享受大家一起安靜看書或是聽講座的氛圍,太多的人聲嘈雜,最終將書展變成了一場「熱鬧有餘,內容不足」的華麗表演。

  蔣鳴濤表示,明年的南國書香節將更加注重內容上的提升,不圖熱鬧。通過吸取近幾年的經驗,南國書香節組委會正在考慮明年將採取措施「篩選」人流,在堅持南國書香節「文化惠民」的前提下,吸引更多真正的愛書人。至於南國書香節是否會像香港書展那樣出售門票,蔣鳴濤表示,明年書香節的方案還在籌劃當中,因此是否賣票還沒有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賣票,這筆錢也會通過其他途徑,比如以抵用圖書金額等形式返還給市民。

  ■相關

  柳忠秧

  解讀嶺南文化

  (記者/周豫)8月17日,詩人、文化學者柳忠秧的嶺南文化講座在南國書香節上拉開帷幕,吸引了數百名的讀者到場參與。柳忠秧因創作長篇文化史詩《嶺南歌》、《楚歌》、《天下江山黃鶴樓》等出名。當天的嶺南文化主題再次讓具有「詩史」和「史詩」並稱的長詩《嶺南歌》在現場掀起熱潮。

  在這次題為「嶺南文化與文化強省」的講座上,柳詩人闡述了嶺南文化與廣東建設文化強省的淵源與關係。柳忠秧特別強調,文化強省的核心力量是思想先進博大、靈魂純潔美好、學術自由繁榮、文教興旺鼎盛、藝術創新復興等等。

 ■記者手記 

南國書香節

  不妨劃分

  「小圈子」

    曾經有一句玩笑話:任何一個天堂,只要加上1萬人,都是地獄。這句話對於書展來說格外貼切,讀書本是私人的體驗,與愛書人交流思想、分享情感更是小圈子的體驗,一旦把這小圈子微妙的體驗放大給幾千人看,那絕對是一場災難。

  今年的南國書香節,無論是名家講座的場次還是規格都有很大的提升,如果說還需要有所提升的話,是做減法而非加法,讓原本小眾的、小圈子式的交流不再暴露於看熱鬧的眾目睽睽之下。比如,文學的交流或許是大眾的,但有關禪文化的交流有可能就是小眾的,當一場講禪的分享講座變成了眾聲喧譁的熱鬧錶演,那麼,原本人們所追求的禪意在哪裡?

  在這點上,香港書展的經驗值得南國書香節借鑑。如果說南國書香節的講座是零門檻的,那麼香港書展的有些講座就是分層的。許多講座限定了人數,一些小型的讀書會甚至需要在網絡上申請報名。一個最極端的例子是,由梁文道主持的一場讀書會,主辦方要求參與者閱讀指定書目——柏拉圖的《申辯》,並且要在官網上提前預約才可進入,限定名額是三十人。雖然這看起來有些「歧視」的嫌疑,但正是這種更加小圈子式的交流才會產生更加激烈的火花,讓嘉賓和讀者都能夠在其中盡興。

  如果有一天,南國書香節真正可以讓讀者各得其樂、各取所需,既能滿足大眾化的需求,又能讓渴望得到思想碰撞的愛書者尋找到交流的樂趣,那麼它將真正變成一場「閱讀的饕餮盛宴」。

  策劃/統籌:李賀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吳敏

  實習生 黃瀘容 李思敏

  攝影:劉力勤 龔名揚

相關焦點

  • 2017上海書展怎麼逛?這是一份劃了重點的攻略
    14:00-15:50地點: 思南公館·思南文學之家文學對談:科幻——穿越時空的對話嘉賓:[美]瑞薩·沃克、王晉康時間: 8月19日 19:00-20:50 地點:思南公館·思南文學之家文學對談:實感經驗與虛構寫作嘉賓:林白、張新穎、項靜
  • 風聲、雨聲、印刷聲 上海書展開幕前探秘一線印刷車間
    原標題:風聲、雨聲、印刷聲,鑄就「愛閱之城」  據《勞動報》報導,每年八月中旬,申城都將迎來一年一度的書香盛宴——上海書展。近日,勞動報記者走進車間,近距離了解了書展開幕前的印刷廠究竟是如何運轉的,聽工人們講述了他們心中的「愛閱之城」。  製版員工成「雜家」 一本書的誕生從這裡開始  「轟轟轟!」伴隨著巨大的聲響,印刷機開始運轉,工人們將一堆堆裁切好的紙張放入機器中,通過機器的轉動讓空白的紙張鋪在流水線上,一張張圖文並茂的成品從印刷機另一頭快速湧出。
  • 中英文版佛山武術龍舟文化圖書亮相法蘭克福書展
    本網訊(記者徐平)受疫情影響,2020年第72屆法蘭克福書展以線上方式舉辦,法蘭克福書展官方網站(www.buchmesse.de)將作為書展主要線上平臺,為專業人士和文化愛好者提供各種線上服務。
  • 香港書展:重拾文學裡的那些「浪漫情懷」
    香港貿易發展局總裁方舜文在香港書展開幕時如是說。香港書展已邁入第29個年頭,今年規模為歷屆之最,吸引了39個國家和地區的680家參展商,為讀者提供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讀物。書展年度主題聚焦愛情文學,不少參展商將主題書本放在顯眼位置冀增銷量。浙江是今屆書展的參展主題省,為讀者帶來上萬冊圖書,當中包括網絡文學暢銷書《甄嬛傳》和《羋月傳》。
  • 宗教修學中為什麼強調靜定功夫?
    靜定功夫靜定功夫,無論對於哪一種宗教都是重要的。以佛教為例,在戒定慧三學中,定是樞紐。為什麼說定是樞紐呢?我們看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能夠如實了解一切事物本源的般若智慧,是離不開禪定的。
  • 在社保服務上下功夫,增強老人獲得感
    原來,今年68歲的陳女士居住在澳大利亞,本來想去使領館打證明,但因疫情影響無法提交使領館證明,而年底又將至,擔心無法完成資格認證,心裡很著急,便讓自己的侄女到北侖社保服務大廳來詢問如何辦理。社保經辦服務很多時候面對的是老年人,如何在經辦服務上下功夫,增強老年人的認同感、獲得感,北侖社保中心主動內部挖掘潛力,想老年人之所想,急老年人之所急,先後獲得過「敬老文明示範窗口」等稱號。一是設立高齡老人服務專窗。把社保大廳26號窗口設立為高齡老人服務專窗,竭誠為老年人開展退休待遇諮詢服務,熱心解答老年人的問題,竭誠為老年人服務。
  • 《深海探險簡史》攜手彩虹魚·深淵極客與您相約2018上海書展!
    在國家新聞出版署支持、指導下,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和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承辦,靜安區人民政府和上海展覽中心協辦的2018上海書展暨
  • 閱領生活香飄窗口 第六屆浙江書展開啟「書香寧波」新格局
    本報訊 第六屆浙江書展於11月6日-8日在浙江寧波舉辦。本屆書展以「閱領生活,香飄窗口」為年度主題,提倡閱讀引領生活方式,讓浙江成為展現書香文化的重要窗口。書展以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為主會場,同時在浙江全省各圖書館、農村文化禮堂、新華書店、特色書店設立了200個分會場。中宣部印刷發行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董伊薇,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中國出版集團黨組成員、總經理李巖,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來穎傑,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杲,浙江出版聯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鮑洪俊,中共寧波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軍等出席了開幕式。
  • 上海書展|150個故事展現46億年奇蹟,這套「地球簡史」被眾多名師推薦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雯 通訊員 郭楠2020上海書展上,就一個話題展開對話,是很多大咖書展之行的重要任務。有一場對話很特別,它是從46億年前開始的。書展首日,上海九久讀書人攜手人民文學出版社,面向少兒讀者推出了一套大型科普叢書——《46億年的奇蹟:地球簡史」》。這套叢書的新書首發分享會「與46億年對話——名師教你閱讀未來」在中心活動區舉辦。首發現場《46億年的奇蹟:地球簡史》是一套兼具科學與美學的大型地球科學叢書,13本循序漸進,150個故事依次展開,構成地球46億年的激動人心的演變歷程。
  • 「國產恐龍」亮相羊城書展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攝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黃丹彤)昨日是2018「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開展第四天,首次嘗試大型展覽與書香節同場同步進行的2018廣州「南國書香節」少兒館,吸引了數萬小讀者慕名進場閱讀參觀。
  • 鳳凰蘇州書城開放體驗 書城「靜」得有奧妙
    原標題:鳳凰蘇州書城開放體驗 書城「靜」得有奧妙   鳳凰蘇州書城17日開始了開放體驗活動。根據顧客行為習慣陳列道具、樓層進行靜音處理、燈光強弱邀請專家論證、設置更多閱讀區域等人性化設計細節,讓體驗觀眾讚嘆不已。
  • 終極鬥羅:龍馬星拍賣會現重寶,有刀蒙塵,名曰:斬龍!(上)
    這樣一把破刀也拿出來拍賣?拍賣大廳中瞬間響起的一陣鬨笑聲,這是哪個傻子拿出來拍賣的,就這把破刀,還能登上拍賣臺,是不是走了後門啊!「咳咳,都靜一靜!」馬超的聲音適時響起,他臉上也是帶著一絲尷尬,「這把刀雖然外表看起來不怎麼樣,但是卻異常沉重,不知道什麼材料鑄成,就算是神器也難以將其斬斷。」
  • 城事| 這個秋天很充實,書展和市集再度來襲
    原創 更酷潮流生活社區 mars探索新鮮城事很多第一次接觸「藝術書展」的觀眾都對這種新展覽形式、對於藝術書籍的多樣性表示驚嘆。「原來書真的可以這麼玩!」。如果要選一場秋日一定加入的大型藝術活動,怎能沒有藝術書展呢?
  • 長島縣編辦在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上下功夫 激發事業單位內生動力...
    長島縣編辦在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上下功夫 激發事業單位內生動力 助力新舊動能轉換 2017-06-16 08:58:47 來源:水母網
  • 科技讓科學「活起來」 《十萬個為什麼》AR版書展首發
    專題:2017上海書展據悉,這次的AR版本書有四冊,順應當下數字時代的潮流,運用現代科技,將AR技術和紙質圖書結合起來,用立體的聲、像讓更多低年齡的小讀者能更加容易並且直觀地聽到、看到、學到書裡的知識。  現場,眾多少年兒童積極的參與科學知識問答環節,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認知。記者看到,當大屏幕上演示如何「掃一掃」將火山虛擬再現時,許多小朋友被屏幕上的動態多視角圖像所吸引。
  • 2020上海三聯書店書展圖書活動
    2020上海三聯書店書展圖書活動 2020-08-12 14: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20上海書展 《科技成就中國》帶你讀懂中國科技[圖]
    人民網報導 8月16日,上海書展「四史教育」七天七講活動迎來第五講,本場嘉賓黃慶橋系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副教授講座現場,黃慶橋強調,我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真正需要的是「實事求是派」――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正確地理解中國科技真實的崛起過程。中國已經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有完整的工業鏈、產業鏈,中國政府持續重視科技創新,中國社會整體重視教育,這些都是中國科技迅猛發展的原因。但中國基礎科學薄弱,原創能力較差,不少關鍵核心技術還不能自主可控。
  • 帶上孩子逛上海書展,我們整理了一份適合親子的活動清單
    帶上孩子逛上海書展,我們整理了一份適合親子的活動清單 澎湃新聞記者 徐明徽 實習生 李嬌 整理 2017-08-06 13:43
  • 周建明:為患者把關 在「小問題」上下「大功夫」
    他想做一名貼近患者心聲的醫生,在患者最關注、最在意的「小問題」上下「大功夫」。他說,「不管在哪個廟,和尚都要敲鐘。正如醫生,不管在哪裡,目的始終只有一個:為患者服務。」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 供圖  勤學不怠 在「小問題」上下「大功夫」  1月4日,門診來了個「特別」的患者,表情木訥,全身不適,咽喉異物感伴耳鳴,對著正在坐診的周建明一直嘟囔,「醫生,我這兒不舒服,那兒也不舒服。」察覺到患者的焦急,周建明仔細觀察並詢問其身體狀況和病史後,建議患者做喉鏡和甲狀腺彩超檢查。
  • 聲子晶體材料:從聲石墨烯到聲拓撲絕緣體 I 本周物理學講座
    這些微結構材料具有超越原材料的新穎物性,實現了均勻材料所沒有的,異乎尋常的力、熱、聲、光、電、磁等新功能和新效應。本文報告了我們在表面波聲石墨烯、聲拓撲絕緣體及玻色子拓撲保護對稱性等研究的最新結果:1、在聲表面波器件上設計製備了聲石墨烯,實驗觀察到表面波從波動到擴散過程的轉變以及聲子的振顫效應;2、通過發展聲子晶體中拓撲能帶的理論,發現了聲子能帶反轉的現象,進而構造了拓撲非平庸的聲子晶體,實現了「聲拓撲絕緣體」;3、提出了一種基於壓電/壓磁超晶格構成的時間反演破缺「光拓撲絕緣體」模型,研究了這個系統中光子(玻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