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上海三聯書店書展圖書活動
2020上海三聯書店書展圖書活動 2020-08-12 14: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讀懂中國|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科技大國
相聚廣州,讀懂中國。11月20日,2020 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開幕。在開幕式後的主旨演講環節中,來自不同國家的重量級知名政治家,通過「雲參會」的方式與來自我國政界、學界、企業界的代表一起,聚焦「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分享觀點、展開交流。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介紹,在即將過去的十三五時期,中國科技創新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
-
中國古代科技成就
提起中國古代科技成就,人們不禁想起舉世公認的「四大發明」(火藥、指南針、造紙和印刷術),馳譽中外的萬裡長城,人工開鑿的世界最長的運河。實際上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卓越的科技成就。徐光啟(公元1562~1633年),字子先,上海人。是中國近代科學的先驅者。他翻譯的過《幾何原本》,《測量法義》,《泰西水法》等書。他逝世後歸葬於上海法華涇與肇家浜兩水的匯流處,其地被稱為「徐家匯」。他的墓址在上海市徐家匯光啟公園內。
-
2020上海書展圓滿落幕,「破圈」「出圈」成流行詞
從組成「上海書展線上朋友圈」、推出「上海書展線上平臺」,到設立直播間、推動在線薦書、直播帶貨、社群推廣,上海書展正在不斷加大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力度。 書展期間,由於線下活動受到一些限制,不少活動都採取了線下線上同步或同播的形式,效果很好。比如,今年推出的新書「雲首發」為海內外無法親臨現場的作者提供了彌補遺憾的機會,也讓讀者不出家門享受「首發」體驗。
-
2020,中國科技元年,數項成就大爆發
圖為九章量子計算機 2020年,註定這個世界形勢是不斷變化的,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的科技大發展。是由無數科學家們的努力奮鬥而得來的。「九章」問世12月4日,中國科技大學等一行人構建了一臺76個光子100個模式的量子計算機。「九章」是目前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最快的,只需一分鐘就可以完成。且從外觀看來,它更像一臺敞開的運算系統,在3平米的格子中擺滿了上千部件,另一張桌子上,擺放了其接收器,如果你站在這兩張桌子之間,那就說明你置身其中。
-
2019上海書展推薦精品圖書100種 快來看看有哪些
)》,王家範《明清江南社會史散論》,馮驥才《天津磚刻藝術:手稿珍藏本》等人文類圖書;張維為《這就是中國》、周振華《卓越的全球城市:國家使命與上海雄心》等社科類圖書;李信忠《增長的邏輯:華為與亞馬遜的管理哲學》、理察·亞馬龍《經濟指標手冊:評判經濟趨勢,最大化盈利、最小化損失》等財經類圖書;江曉原《科學外史(I—III)》、英國皇家地理協會編著《DK人類探險史》等新知類圖書;《鋼琴考級曲集(2020
-
上海書展·見識城邦經典圖書大賞
,今年上海書展期間(8.16-8.20),見識城邦將作為中信出版集團旗下的社科人文出版子品牌參展,見識城邦的3位小夥伴也會如期出現在中信的展位為大家服務,歡迎前來相約~為了方便您了解,小編整理了一份見識城邦經典書單,以及上海書展5折特惠書單,不要錯過哦!
-
《科技篇一》中國古代科技成就
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本節重點:(★★★★☆):中國古代天文、數學、地理、物理、醫藥、建築、農業、科學成就。一、 中國古代天文成就1. 春秋:《春秋》記載 「有星孛入於北鬥」,是世界上公認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2. 戰國: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甘石星經》3.
-
2020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報告
研究發現:北京、上海、香港、臺北、杭州、深圳、武漢、廣州、南京、西安位居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排名前十;中國城市科技創新指數區域差異顯著,「東優於西」「南高於北」現象明顯;科技創新分項指標均值和變動幅度差異較為顯著,大學、科技企業是制約科技創新度提升的最大因素;城市群科技創新水平總體相對較高,並且內部分化程度大致與平均水平成反比。
-
「中國出版」亮相2017法蘭克福書展 賈平凹作品《帶燈》英文版等多...
原標題:「中國出版」亮相2017法蘭克福書展 賈平凹作品《帶燈》英文版等多部作品全球首發北京出版展區的葫蘆絲和茶藝表演 北京出版展區的書法才藝展示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許多):2017年法蘭克福書展於10月11日至10月15日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
-
天府書展|四川出版精彩活動搶先看①你亮科幻「雙雄」 我找劉心武...
四川人民出版社:讀點國史,八場活動弘揚主旋律今年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如何輕鬆讀懂國史?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讀點國史:輝煌年代國史叢書」的主編劉國新或許能給你答案。11月30日,劉國新將於現身天府書展3號活動區,開展閱讀分享會。
-
從絲線經緯中窺見中華文明 《中國歷代服飾文物圖典》驚豔上海書展
圖片說明:高春明,歷任上海藝術研究所所長、《上海藝術家》雜誌社主編,現任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圖片說明:上海書展新書首發式現場 東方網記者王永娟8月15日報導:近幾年來,古裝戲的大火讓觀眾開始關心古代服飾,也常常津津樂道於某個劇組在服裝方面的考據嚴謹
-
老虎證券:一圖讀懂恒生科技指數期貨
有沒有想過有這麼一種辦法,能讓你動用最少的資金量同時持有美團、騰訊、阿里、小米等這些大市值高流通性、又能代表科技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的上市公司呢?無論是從盈利想像力還是從分紅前景上來看,這些遊走在浪潮之巔的科技類企業通常能吸引到最廣泛的資本青睞。那麼作為港股市場的一個小散而言,能夠動用少量的資金來撬動這麼一個巨大的科技板塊市場頭寸,絕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
上海科技大學陳秀雄團隊成果入選2020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
由科技日報社主辦、部分兩院院士和媒體工作者共同評選出的2020年國內、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揭曉。「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20多年後終獲證」入選2020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這則新聞報導了上海科技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創始所長陳秀雄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兵教授在國際知名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Journal of Differential Geometry)發表關於高維凱勒裡奇流收斂性的工作成果。該文章率先證明了哈密爾頓-田猜想(Hamilton-Tian conjecture)和偏零階估計猜想(PartialC0-conjecture)。
-
2020上海書展|上海三聯樹蛙部落展位:兩隻樹蛙棲息其中
當上海三聯閱讀空間入駐郊野的樹蛙部落時,在選書方面也會考慮在地的因素。就像這次模擬「樹蛙部落」中,書架上陳列的《世界園林植物與花卉百科全書》和《中國土壤地理》等書。上海三聯書店在近幾年的上海書展都會依照即將開業書店的模樣布展,以直觀的方式向讀者預告新店。山腳下的書店2016年,上海三聯書店的書店展位布置成了山腳下的書店模樣。展廳內模擬了特殊地標「山」的特徵,地板上的鵝卵石坐墊象徵著山腳下的涓涓溪流,讀者可以任意穿行在「山間」。當年在書展引起了廣泛關注,讀者需要在門口排隊進入。
-
2021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盤點2020中國黑科技新成就
2021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盤點2020中國黑科技新成就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範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夥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
-
首本考古學辭典亮相書展 上海辭書社好書聚集[圖]-中國 上海 一...
8月7日報導:今年,上海辭書出版社為上海書展準備了一批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大型辭書,同時也為書展上的普通讀者準備了一系列的常用辭典,前者諸如《中國考古學大辭典》、《中國哲學大辭典(修訂本)》、《中國青銅器大辭典》等;後者有《常用諺語辭典》、《常用名句辭典》、《常用俗語辭典》等。
-
《深海探險簡史》攜手彩虹魚·深淵極客與您相約2018上海書展!
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於今日開始舉辦,《深海探險簡史》這本國內第一本講述深海探索過程的譯著將亮相主會場上海展覽中心。 國內第一本講述深海探索過程的譯著將亮相上海書展。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團隊翻譯的《深海探險簡史》將帶領讀者領略深海探索之路,該書的原作者為羅伯特·D·巴拉德,這位美國海洋科學家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海底探險家之一,也是「鐵達尼號」殘骸發現者。書展送票連結:送票啦!來2018上海書展科普展臺,燃燒你的「科」路裡~
-
彩圖青少版《中國科技通史》貫通古今勾勒五千年科技成就
……書封 出版社供圖由國內中國科學技術史研究領域權威專家江曉原教授擔任主編的一套六冊的《彩圖青少版中國科技通史》日前由接力出版社推出。叢書從滿足青少年的好奇心角度出發,從問題導入,以敘述體文本為主線,串聯起一個個科學研究和發明創造,通過詳實的史料,豐深入淺出的語言、全面透徹的分析,探討科學知識的創造和傳播,以及科技與各種社會因素的互動關係。
-
科技讓科學「活起來」 《十萬個為什麼》AR版書展首發
專題:2017上海書展 東方網實習記者陳玥8月20日報導:今日,經典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麼》AR版本在2017上海書展上亮相。AR版本將科學知識更加生動的展現給讀者,用科技使科學「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