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報告

2020-11-28 騰訊網

科技創新決定未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特別當前城市是「金融+科技」的新型城市條件下,科技創新就顯得至關重要。本部分以專利申請指數、學術論文指數、科技企業指數、大學指數、文化設施指數等指標反映科技創新指數,並通過指數對中國291個城市的科技創新競爭力進行研究分析。研究發現:北京、上海、香港、臺北、杭州、深圳、武漢、廣州、南京、西安位居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排名前十;中國城市科技創新指數區域差異顯著,「東優於西」「南高於北」現象明顯;科技創新分項指標均值和變動幅度差異較為顯著,大學、科技企業是制約科技創新度提升的最大因素;城市群科技創新水平總體相對較高,並且內部分化程度大致與平均水平成反比。

(一)中國城市科技創新指數區域差異顯著,「東優於西」、「南高於北」現象明顯

表1 2020年科技創新前20強城市分布

表2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指標的區域分布

(二)科技創新分項指標均值和變動幅度差異較為顯著,大學、科技企業是制約科技創新度提升的最大因素

圖1 2020年中國城市科技創新分項指標均值

表3 2020年分區域科技創新分項指標均值及其變異係數

(三)城市群科技創新水平總體相對較高,並且內部分化程度大致與平均水平成反比

圖2 2020年中國城市群科技創新均值和變異係數

(四)35個大中城市的科技創新水平明顯很強,代表了我國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

表4 2020年35個大中城市科技創新指數

圖3 2020年35個大中城市科技創新均值與變異係數

(五)主要研究發現

通過從不同層級、分項指標、核心要素等方面對科技創新所進行的多維分析,本報告研究發現科技創新呈現出以下特徵:(1)北京、上海、香港、臺北、杭州、深圳、武漢、廣州、南京、西安位居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排名前十位。(2)中國城市科技創新指數呈現區域分化趨勢,「東優於西」、「南高於北」現象明顯。(3)大學、科技企業是制約中國城市科技創新度提升的最大因素。(4)從區域視角來看,科技創新指數及各分項指標均呈現區域內部分化水平與平均水平呈反比的規律。(5)從城市群視角來看,城市群科技創新水平總體相對較高,並且內部分化程度大致與平均水平成反比。

(六)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排名

表 2020年中國291個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指數及排名

(執筆人:倪鵬飛,劉笑男)

我與10萬+ ,只差你的一次分享▼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城市創新競爭力排名第一的還是北京
    2020年,中國城市創新競爭力排行榜,第一名的是北京,依次是深圳,上海和廣州。四大一線城市還是比較厲害的。一個城市的房價到底能不能長久看漲,其根本還是要看這個城市人口和經濟,現在經濟的發展,不是僅僅依靠傳統行業就能行的,要依靠科技,依靠創新能力。創新能力強的城市,未來的競爭力肯定是比較強的。
  • 中國社會科學院: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7-2018
    ,測度了全球1007個城市的經濟競爭力指數,結果刷新了人們以往對城市排名的認知,證實了科技創新中心城市與新興經濟體中心城市開始打破固有全球城市格局,進入最具城市競爭力行列。其中經濟競爭力指的是城市當前創造價值、獲取經濟租金的能力,課題組使用原創的理論與方法,從顯示的角度,使用經濟密度指標與經濟增量指標,測度了全球1007個城市的競爭力指數。可持續競爭力指城市的要素與環境的狀況,從解釋的角度選取以下指標:人力資本潛力、經濟活力、科技創新、社會包容、生態環境、營商環境、基礎設施、全球聯繫,測度了全球1035個城市的可持續競爭力指數。
  • 中國城市創新競爭力排名:北京深圳上海列前三
    界面新聞第三次發布中國城市創新競爭力排行榜。我們根據各城市的創新投入(R&D經費投入強度)、創新成果(包括年度專利申請量、專利授權量及PCT等)以及創新主體(高新企業、獨角獸和科創板公司)三個維度來綜合衡量一個城市的創新競爭力。
  • 中國社科院《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4》發布會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連續十幾年來對全國294個地級以上城市綜合競爭力進行比較後出座次,即從全球視角分析中國城市的整體位置,同時提出中國城市的全球競爭戰略,是國內各個城市政府部門制定規劃的重要參考資料。我看到很多報告都在講,要保證「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增速能夠達到年均不低於6.5%的水平,我們依靠潛在的經濟增長速度變成實際的增長速度,另外一靠就是靠改革的紅利。而從改革的視角來理解城市化的發展進程,並且使城市化、城市競爭力獲得新的推動力的話,恐怕我們只能越來越多地依靠制度的創新。談到制度的創新,我上周三的時候在城市百人論壇上提到過一個亟待改革的事項,那就是要變二元經濟社會體制為一元的經濟社會體制。
  • 2035年,中國哪座城市最有可能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熱點策源城市?
    為深入研究中心城市在全球科技創新網絡中的地位和影響,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自2018年起與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 Nature)開展合作,推出了「理想之城」系列報告,今年的《2020「理想之城」——面向2035年的全球科技創新城市調查報告》是系列報告的第4期。
  • 深圳30年科技創新之路 從科技沙漠到創新先鋒城市
    30年間,深圳經濟特區從創新資源極度匱乏的「科技沙漠」,成為第一個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試點。 深圳把「高交會」搭建成為創新成果交易、創新資源交流的平臺。  30年間,深圳從創新資源極度匱乏的「科技沙漠」,成為第一個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試點。深圳是如何走出一條科技創新之路的?  回顧深圳30年創新之路,我們發現,幾乎每隔幾年,深圳都會遇到一次或大或小的「前途危機」,面臨經濟和社會發展模式的選擇,也都會引發對特區發展前途的討論。事實上,深圳的自主創新道路,就是伴隨著這些危機和選擇不斷深化。
  • 2020年中國氫能城市競爭力30強排行榜
    日前,TrendBank勢銀髮布中國氫能城市競爭力30強榜單。據悉,榜單根據加氫站基礎設施、氫能產業基礎、氫能相關政策以及財政、人口、科研基礎情況對相關城市進行評分。根據評分體系,上海以75.84分穩居第一,這主要得益於上海的先發優勢,產業鏈資源較豐富,已建成在運營的加氫站7座,擁有上海臨港自貿區氫產業園、上海嘉定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園。蘇州與佛山分別以50.53分、49.48分位列第二和第三名。
  • 2020城市競爭力報告;隈研吾近作盤點;月球上存在水 | 周五來啦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聯合天府新區發布公園城市指數(框架體系)2020年10月24日,第二屆公園城市論壇在公園城市首提地——成都天府新區舉辦,主題聚焦「公園城市·未來之城——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
  •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發布,北京強勢領跑
    2020年1月4日,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 各項排名情況綜合排名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前20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深圳、上海、廣州、南京、杭州、蘇州、武漢、西安、珠海、長沙、常州、成都、無錫、天津、青島、合肥、東莞、濟南、廈門。
  • 2018界面中國大陸城市創新競爭力排名發布,北深上廣居前四
    界面聯合億安保險經紀共同發布2018中國城市創新競爭力排行榜。我們使用創新的投入(R&D經費投入強度);創新的成果,即專利(包括年度申請量,授權量,及PCT等);以及創新的主體(高新企業累計量和年度增量)三個維度來綜合衡量一個城市的創新競爭力。中國大陸創新競爭力的候選城市包含中國大陸地區所有地級以上城市。通過以上三個維度的加權計算,進而編制本排名。
  •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發布:中國正處在邁向現代化關鍵期
    中國社科院財經院重大成果《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7次報告(總報告)》,從城市層面觀察中國經濟的時空變化及其未來走勢,並有所發現:一是從城市社會發展看,中國進入城鎮化後期,城市風險有所增加;二是從城市經濟發展看,中國處在邁向高收入國家的跨坎期;三是從區域關係看,中國進入城市區域榮衰的博弈期;四是從城鄉關係看,中國進入城鄉一體的轉折期;五是從城市結構看
  • 數字認證入圍2020北京軟體企業核心競爭力榜單
    11月17日,北京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協會發布了《2020北京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綜合實力百強企業報告》(簡稱:《綜合實力百強報告》)和《2020北京軟體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報告》(簡稱:《核心競爭力評價報告》),北京數字認證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數字認證)作為網絡安全產業主力軍,入圍「綜合實力百強企業」和「核心競爭力評價(規模型)」榜單。
  • 2020年版中國城市園林行業發展現狀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同時,我國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未來,城市園林綠化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市場容量  競爭格局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城市園林行業發展現狀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園林行業經過近**年的發展,市場日漸壯大。
  • 2015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發布會
    我們首先要和吉林省合作,除了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以外,我們將在今年下半年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的吉林報告。先試驗一下,如果試驗成功的話可以推廣其他的省也可以進行發布。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發現,內部的轉型升級是在悄悄的進行,雖然我們對中國城市轉型發展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們從數據來看,倪老師總結深圳,叫輕舟已過萬重山,有些率先轉型的城市收到一些比較好的效果,同樣用創新要素,相關係數在0.721,高度顯著並且顯著正相關。所以,我們創新要素對綜合經濟競爭力提升也是比較顯著的,這是我們對中國城市目前轉型發展利好的因素。
  • 科爾尼發布2020年全球城市指數排名與報告,解讀後疫情時代城市發展...
    城市排名結果揭示了在日益變化的環境下,城市全球地位和未來前景的激烈競爭與區域性分化特徵2020年11月18日(北京)——國際管理諮詢公司科爾尼今日發布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揭曉了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和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全球城市潛力排名》)。
  • 微財榮膺「2020卓越競爭力金融科技影響力企業」
    2020年11月23日,由《中國經營報》和中經未來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周盛大開幕。本屆年會周覆蓋多個行業,深入分析2021年中國經濟將迎來的機遇和挑戰,助推各行各業在變量之中尋找新的契機,突破商業邊界,激蕩創新思維,求索未來發展之道!
  • 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顯示我國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日前在北京發布了《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0》。研究顯示,我國綜合科技創新水平進一步提升。北京、上海、廣東科創中心引領地位凸顯,輻射帶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中、西部地區的安徽、江西、河南、寧夏、貴州科技實力快速提升,區域協同創新發展成效進一步顯現。
  • 報告|以「東京灣」為例 亞洲正打造城市創意集群——BFA創新報告...
    原創 博鰲亞洲論壇 博鰲亞洲論壇 收錄於話題#創新報告11個今日分享的是《博鰲亞洲論壇創新報告2020》第一章對亞洲創新城市和創意集群的分析,報告認為,在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及東南亞等地,新興城市正帶領周邊區域發展成為多圈層的創新集群,為全球居民創造出世界級都市。
  • 國家信息中心聯合佳都科技發布城市大腦研究報告
    11月17日,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大會於上海白玉蘭廣場隆重開幕。在大會上,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與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袂發布《城市大腦建設目標選擇、方法與路徑一一城市大腦規劃建設與應用研究報告》,旨在探索智慧城市經濟社會治理新模式,在其內涵和外延業界還未形成統一共識的階段,通過報告向外界傳達雙方對城市大腦的思考與實踐,為地方政府、企業單位開展城市大腦研究建設提供有益工作參考和經驗借鑑,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 中國金融科技和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報告(2020)
    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篇各國在金融科技關鍵底層技術布局進一步加快,數字貨幣、數字銀行等領域發展有諸多亮點。金融科技政策持續利好,各國揚長避短以金融科技推動數位化轉型發展。中國金融科技增長穩定,在推進數字貨幣和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績。金融科技企業上市熱情高漲。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金融科技發展位居國內前列,依然發揮著引領示範作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