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界面中國大陸城市創新競爭力排名發布,北深上廣居前四

2021-01-10 界面新聞

界面聯合億安保險經紀共同發布2018中國城市創新競爭力排行榜。我們使用創新的投入(R&D經費投入強度);創新的成果,即專利(包括年度申請量,授權量,及PCT等);以及創新的主體(高新企業累計量和年度增量)三個維度來綜合衡量一個城市的創新競爭力。

中國大陸創新競爭力的候選城市包含中國大陸地區所有地級以上城市。通過以上三個維度的加權計算,進而編制本排名。最終,有25個城市入選本榜單。榜單數據主要源自國家知識產權局、各地知識產權局及科技局、各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等。

北京排名第一,深圳第二,上海第三,廣州、蘇州緊隨其後。綜合來看,經濟大省廣東、江蘇、浙江入選城市較多,九個國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天津、武漢、重慶、鄭州一一入選。

從整體榜單來看,北上廣深不愧為「超一線城市」,表現亮眼,再次強勢出線。其中首都北京拔得頭籌,2017年R&D經費投入達到1595億元,比去年增長7.5%,佔地區生產總值的5.7%,位居全國最高水平。作為國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北京聚集了眾多大型國有企業,如國家電網、中國石油等,高新技術企業總數也達到了20197家,僅2017年一年北京新增高新技術企業就有八千多家,佔總數的43%。Crunchbase News近期發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風投最活躍的10個城市,以風投交易量為衡量指標,北京在全球範圍內排名第二,僅次於舊金山灣區。除此之外,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2017中國發明專利排名前十位的企業中,北京佔據5席,分別為國家電網公司(3622件)、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567件)、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845件)、聯想(北京)有限公司(1454件)、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1008件),共計10496件,佔北京發明專利授權總量的23%。

2017年全國國際專利(PCT)申請量為48882件。有著「硬體矽谷」、「創客天堂」稱號的深圳PCT申請量達到20500件,幾乎佔據全國總量的二分之一。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公布的2017年全球各個國家和企業的PCT專利申請的相關數據顯示,深圳的華為、中興PCT申請量分別為4024、2965件,分別居第一、第二名,領跑全球。2017年深圳的研發投入超過900億,佔GDP的4.13%。深圳的高速發展,讓「中國製造」不再僅限於原材料的供給,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看到的無人機或者電動大巴,他都可能來自於深圳的大疆科技和比亞迪。深圳創新主要源自民企,創新競爭力潛力巨大。

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整個城市都洋溢著濃厚的商業氛圍,創新競爭力也非常強勁。其2017年專利申請量為131746件,佔全國專利申請總量的9.53%。全市2015-2017年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量達到7642家,其中2017年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有3247家。在地理位置優越的上海灘,高新技術企業雲集,各大創新巨頭聚集在此,例如上汽集團、寶山鋼鐵、中芯國際等。國際知名的電動車品牌特斯拉也選址上海。

專利綜合指標涵蓋了專利申請量,專利授權量,以及PCT專利申請量。專利申請量代表了創新的活躍程度,專利授權量代表了創新的成果,而PCT專利申請量則代表了其在國際市場上創新布局。在此綜合指標上,深圳第一,北京第二,上海第三。廣州、蘇州、成都分列四到六位。

從其構成指標——專利授權量來看,北深上廣佔據前四名,專利授權量分別為107000件、94300件、70464件、60201件,分別佔全國專利授權總量的6.22%、5.48%、4.09%、3.05%。其中北京發明專利授權量為46000件,佔北京專利授權量的42.99%。

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指的是研發投入與各地區生產總值的比值,是衡量各地創新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北京作為首都,擁有著最優秀的人才和科研資源,在科技投入的強度上也排名第一。千年古都西安實力不容小覷,R&D經費投入強度為4.82%,比全省R&D經費投入強度高2.71%,比全國R&D經費投入強度高2.69個百分點。武漢、杭州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分別為3.2%、3.16%,分別比全國R&D經費投入強度高1.07%、1.03%。

九個中心城市皆進入榜單。除廣受關注的北上廣,西安、成都、武漢的快速崛起,值得關注。

西安作為中西部的龍頭城市,創新表現突出,2017年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839家,新增333家。西安全市高校有63所,2017年畢業生達到20.5萬人,且西安今年在人才搶奪戰中取得了一定的勝利。大量人才湧入,對西安的發展起到了推進作用。西安在創新競爭力排行榜中排名第六,同時居中西部城市首位。

「天府之國」成都2017年GDP佔四川全省GDP的37.6%,專利申請量達到113956件,僅次於北上廣深蘇,專利授權量41088件,佔全國專利授權總量的9.78%。2017年高新技術企業有2437家,佔四川省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68.24%,與去年相比新增376家。

武漢2017年研發經費投入為429億元,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值為3.2%。武漢為了引進人才從戶口、房子、現金補貼等多個方面入手,多維度解決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搶人大戰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7年武漢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到2827家,新增23%。國際專利(PCT)申請量為1219件,佔全國PCT申請量的2.54%。

中國城市的競爭最後都會變成創新力的競爭。除了產業、人才、資本之外,合理的創新規劃變得越來越重要。

本文由界面金榜助理研究員賈璐撰寫。

相關焦點

  • 中國城市創新競爭力排名:北京深圳上海列前三
    界面新聞第三次發布中國城市創新競爭力排行榜。我們根據各城市的創新投入(R&D經費投入強度)、創新成果(包括年度專利申請量、專利授權量及PCT等)以及創新主體(高新企業、獨角獸和科創板公司)三個維度來綜合衡量一個城市的創新競爭力。
  • 2020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報告
    研究發現:北京、上海、香港、臺北、杭州、深圳、武漢、廣州、南京、西安位居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排名前十;中國城市科技創新指數區域差異顯著,「東優於西」「南高於北」現象明顯;科技創新分項指標均值和變動幅度差異較為顯著,大學、科技企業是制約科技創新度提升的最大因素;城市群科技創新水平總體相對較高,並且內部分化程度大致與平均水平成反比。
  • 全球權威機構GaWC發布2018世界城市排名 我國11座城市進入前100位
    據報導,2018年11月14日,由全球化與世界城市(GaWC)研究網絡編制的全球城市分級排名——《世界城市名冊2018》正式出爐。1999年,GaWC發布了第一個系統、權威的世界城市體系排名,此後基本上2-4年發布一次最新的排名情況 。
  • 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
    基本面:2019年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1)榜單概覽:2019年深北上廣穩居中長期發展潛力榜單前4名,二線城市中成都、南京、武漢、重慶、天津、杭州位居前十;東部地區有32座城市進入前50名,長三角、珠三角地區表現尤其突出;東北地區有超八成城市位於200名之後。百強城市以全國13%的土地,集聚50%的人口,創造73%的GDP,佔全國商品住宅銷量的62%。
  • 上海市三甲醫院科研競爭力排名發布,長徵醫院名列前茅
    2018年度上海市三甲醫院科研競爭力排行榜昨天發布,上海長徵醫院科研競爭力綜合排名全市第六位,多學科排名前五,創近五年最好成績
  • 中國社會科學院: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7-2018
    ,測度了全球1007個城市的經濟競爭力指數,結果刷新了人們以往對城市排名的認知,證實了科技創新中心城市與新興經濟體中心城市開始打破固有全球城市格局,進入最具城市競爭力行列。第三,法律框架方面,法律規章制度有利於塑造良好的城市形態和特點,在實施城市規劃中發揮重要作用。2017年10月30日,《世界城市日—全球城市競爭力論壇》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院)與聯合國人居署共同發布《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7-2018:房價,改變城市世界》(以下簡稱報告)。
  • 全球數字經濟城市競爭力排名公布:北京、上海排名均有上升
    來源:澎湃新聞記者/韓聲江1月5日,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在滬發布《全球數字經濟競爭力發展報告》藍皮書。根據報告,全球數字經濟城市競爭力方面,紐約、波士頓、倫敦、新加坡和東京位居前五,中國的兩個城市——北京和上海的競爭力排名較上年均有所上升。
  • 中國城市競爭力新排行:深圳居第一 無錫進十強
    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深圳首超香港獲第一 藍皮書數據顯示,2014年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臺北、廣州、天津、蘇州、北京、澳門、無錫。其中,與2013年相比,變化最大的莫過於深圳取代香港躍居綜合經濟競爭力榜首,無錫取代佛山進入綜合經濟競爭力十強。
  • 2020年中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北上廣深居全國前四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來源 | 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 21世紀經濟研究院哪個城市營商環境好,值得投資?根據2020年12月21日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20年中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2020年四大一線城市營商環境排名全國前四,重慶、成都、杭州、南京、長沙、武漢位居第五名至第十名。
  • 科爾尼發布2020年全球城市指數排名與報告,解讀後疫情時代城市發展...
    同時發布的全球城市指數報告揭示了疫情如何打破城市原有的生產生活狀態,並為城市在後疫情時代重塑區域與城市發展的新秩序與新方向提供了重要的探索建議。在今年的指數排名中,北京超越香港,歷史性地進入全球第五名。這也是自2008年第一期報告發布以來,前五位城市首次排名更迭。
  • 2018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發布 中山大學進入世界前150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8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於今日正式發布。且中山大學排名從2017年的世界前200進入前150,顯示了中國大學快速提升的學術水平和國際影響力。今年,軟科還同時發布了世界500強潛力大學,給出了位列全球第501-1000名的大學,中國內地大學有72所。
  • 中國版的一二三四線城市排名看膩了,一起來看看世界版的一二三四線...
    美國·紐約英國·倫敦目前GaWC的世界級城市名冊是全球關於世界一、二、三、四線城市最權威的排名,1999年,全球化與世界級城市研究小組與網絡以英國拉夫堡大學為基地,嘗試為世界級城市定義和分類。世界級城市名冊於GaWC 5號調查學報中概述,以國際公司的「高級生產者服務業」供應,如會計、廣告、金融和法律為城市排名。
  •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發布,北京強勢領跑
    2020年1月4日,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 各項排名情況綜合排名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前20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深圳、上海、廣州、南京、杭州、蘇州、武漢、西安、珠海、長沙、常州、成都、無錫、天津、青島、合肥、東莞、濟南、廈門。
  • 報告:香港仍是全球房價最貴城市 北上深躋身全球前十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報告:香港仍是全球房價最貴城市 北上深躋身全球前十2019年全球住宅價格最高的十大城市中有一半位於亞洲。CBRE供圖2020全球生活報告:香港仍是全球房價最貴城市 北、上、深躋身全球前十中新網上海6月5日電 (記者 李佳佳)全球知名商業地產服務和投資公司世邦魏理仕5日發布的《2020全球生活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住宅價格最高的十大城市中有一半位於亞洲,香港仍是全球房價最貴城市。上海、深圳和北京的住宅套均價格再次躋身全球前十,分列第四、第五和第六位。
  • 全球城市排名大幅躍升,廣州憑什麼?
    大洋網訊 在近日揭曉的科爾尼《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中,廣州排名大幅躍升。後疫情時代,判斷全球城市競爭力的標準發生哪些變化?是什麼決定了廣州在全球城市體系中的較高地位?11月21日,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關專家對此進行了解讀。
  • 《2018中國人新年俗報告》:最愛出境遊城市前十排行
    中國網2月24日訊 2月21日,阿里巴巴發布《2018中國人新年俗報告》稱,以前是「父母在,不遠遊」,現在是「父母在,一起遊」。飛豬2月13日-2月23日的數據顯示,「最愛出境遊城市」前五位是北上廣深杭,在境外過年平均花銷上,「出境遊客單價」(客單價指每位顧客平均購買商品的金額)排第一的是廣州,泰州、漳州、肇慶等三四線城市衝到了第二、三、四位。
  • 最新全球城市綜合排名,江浙5城上榜,表現最牛的是它
    Kearney,下稱「科爾尼公司」)發布《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揭曉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和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今年是紐約連續第四年保持全球城市綜合排名第一,中國城市中,北京超越香港,歷史性地進入全球第五名。
  • 前8月城市機場復甦排名:三亞最受歡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9月22日,航空數據研究機構——飛友科技發布1-8月國內主要城市的航空運力情況。21世紀經濟研究院根據相關數據,對疫情之下的城市商旅復甦情況進行研究。且在納入本次統計的32座機場中,重慶機場在8月的表現,排名第5位,次於三亞、麗江、拉薩和西雙版納。重慶的經濟構成中,並非以旅遊業為主。但旅客吞吐量卻能夠與旅遊城市抗衡,說明了重慶恢復情況較好,可以從一個維度反映該城市的商旅復甦度。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的統計,前十大機場中8月旅客吞吐量的平均降幅為22.76%。
  • 北京、上海、深圳位列全球城市科技創新突破期望值前三
    未來十五年,全球科學家最看好哪些城市科技創新前景?昨天,在2020浦江創新論壇上發布的《2020「理想之城」——面向2035年的全球科技創新城市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城市的科技創新未來前景廣受看好,其中北京、上海、深圳位列全球城市科技創新突破期望值前三位。
  • 中國社科院《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4》發布會
    2016-05-30 15:05:03  王子豪:  各位領導、專家,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參加今天的發布會,首先我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向財經院倪鵬飛研究員牽頭,兩岸四地專家共同攜手完成的2016年度《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正式發布表示熱烈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