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城市競爭力報告;隈研吾近作盤點;月球上存在水 | 周五來啦

2021-01-16 景觀設計學前沿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聯合天府新區發布公園城市指數(框架體系)

2020年10月24日,第二屆公園城市論壇在公園城市首提地——成都天府新區舉辦,主題聚焦「公園城市·未來之城——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論壇上,中國城市規劃學會聯合天府新區編制的公園城市指數框架體系壓軸發布,該體系以和諧美麗、充滿活力的永續城市為目標,聚焦和諧共生、品質生活、綠色發展、文化傳揚、現代治理等5大維度,從15個方面為公園城市建設提供了目標導航和度量標尺。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8》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與兩岸四地城市競爭力專家共同完成,詳細評價了中國291個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可持續競爭力以及影響城市競爭力的方方面面。本年度總體報告聚焦從城市看中國,邁向「十四五」及未來15年的城市化中國,有新理論與新假設、新動力與新紅利、新格局和新趨勢、新對策與新建議。

San Architects 提出北京新發地『未來遊牧計劃』

今年6月,隨著北京新發地疫情的爆發,這個北京最大的農產批發市場成為焦點;如今新發地市場將全面恢復,其未來的升級與變化也是城市發展的重要話題。San Architects把新發地市場作為聚落研究的對象並展開名為「新發地未來遊牧計劃」的項目,對新發地未來的改造升級作出了可能的幻想。

洛杉磯河空間形態獨特,具有巨大的城市和建築潛力,從洛杉磯市中心延伸至長灘,供應著貫穿城市的工業和基礎管道設施。Ballman Khapalova事務所將河流視為新的高線公園,設想在河道內建立綠色地帶或線性公園。同時還設想將河流本土化,突出地點的特殊性,進而尋求與周邊城市的和諧模式。

在紐約的哈得遜河公園上,最有名的莫過於它那眾多有如梳齒般排列的碼頭公共區域;至今尚有多處碼頭正如火如荼地繼續改造及動工中,其中就包括英國設計師託馬斯·赫斯維克(Thomas Heatherwick)設計的55號碼頭。赫斯維克將其打造為一座大浮島,為市民提供豐富多樣的休閒場所。2021年春季,這一外觀獨特的戶外空間將向公眾開放。

MVRDV與Arttenders藝術團和佛蘭芒藝術家艾利克斯·佛黑斯特(Alex Verhaest)合作,共同為Flores大廈的外牆打造了一幅色彩斑斕、遍布花草樹木的全景圖。藉助數字腳本技術,來自資料庫和大學圖書館的植物和樹木圖庫將被轉化為藝術作品,呈現在大廈的玻璃立面上。該設計的靈感源於建築所在的場地——MVRDV為2022年世界園藝博覽會設計的植物園。

全景立面藝術作品  © MVRDV x Arttenders x Alex Verhaest

Flores大廈立面效果圖  © 3D Capacity

裝置不僅可以是藝術的表達,也可以帶去人文關懷和溫暖——飛揚蘿蔔設計的這三個互動藝術裝置中,通過多種傳感器和新媒體的融入,實現了多種互動模式。這其中包括針對此次全球疫情創作的國內首個大型城市公共藝術互動裝置#愛·在雲端#。

作為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以有如日本藝術品般樸素優雅的設計聞名於世。自1990年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創建以來,他已為世人獻上逾百個建築設計,近期的12個作品延續了他一貫的、建築與自然景觀和天然建材融合的風格。

日前舉行的中共五中全會主議「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這是涉及中國下一步發展並將影響中國命運的重大規劃,原因不言而喻:這是國際形勢發生深刻變化背景下的一次中長期目標設定和工作安排。接下來的5年、15年中國能不能走好,將決定中國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能否順利邁向下一個百年目標的態勢。

英國威廉王子為環境設立「為地球奮鬥獎」(Earthshot Prize)

英國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投入6500萬美元設立新的環境獎,以期為地球上最緊迫的挑戰提供解決方案。他期望該獎成為「迄今為止最負盛名的全球環境獎」,並希望將這場有關環境的討論從悲觀和消極轉變為樂觀和希望。

日前,NASA科學家通過裝在波音客機上的天文觀測臺,檢測到了月球上屬於水分子的光譜,證實了月球上存在水。

福島核電廠積存的超過120萬噸的核汙水將被排入太平洋一事牽動起全世界的神經。不過排入大海後,核汙水的放射性核素會被很快稀釋,不會顯著增加海水中和水產體內的放射性水平。當然,鑑於東電曾在事故中隱瞞情況,對福島核汙水排放依舊要保持關注。

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或為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病毒來源

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提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冷鏈運輸或為新冠病毒傳播新途徑。

中國有著西方人難以想像的高密度和極速的城市擴張,不斷造成著既非中心城市也非郊區鄉鎮的獨特景觀。這似乎是一種天然的、無法應用精英的建築教條的環境,而建築設計能解決社會問題嗎?建築師作為公共住房的項目的執行者之一,到底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又能發揮什麼作用?

2019年,中國收縮城市研究網絡聯合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規劃新技術應用學術委員會,從規劃設計的角度舉辦了「第一屆中國收縮城市規劃設計工作坊」,試圖為中國收縮城市的空間規劃設計提供參考。作為第一屆中國收縮城市規劃設計工作坊的發起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龍瀛老師接受了《經濟觀察報》關於收縮城市話題採訪。

裡卡多•波菲(Ricardo Bofill)先生向採訪者娓娓道來他對建築不盡的熱忱,對中國城市規劃與設計的看法,以及未來的發展。他認為建築最大的失誤就是城市。現在的城市並非經過精心設計,不及曾經的城市。當下的大公司在做項目時,並不能展現新的居住模式、新的溝通模式和新的工作模式。而城市和國家應該專注於如何從根本上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質。

可持續發展問題對世界城市而言是一個普遍的挑戰。巴黎大區認識到城市活力與有限資源之間的衝突。面對世界城市的普遍性挑戰,巴黎大區提出的方案,是將其作為一個創新發展方式的機遇。該方案緊湊的、綠色的、多極化、均衡化的方案,既能保證世界一流的城市優勢,又能儘可能減少社會環境不公平及其衍生的問題,這對我國國土空間規劃有非常大的啟發。

荷蘭的治水歷史已有近七十年。從修建大壩造成生態退化,到結合生態學,提出了「還地於河」的理念。為河流修建多條通水的溝渠,通過建設蓄水田拔高農場地勢來調節水量,保護生物多樣性,將通水的溝渠建設成綠地公園,為人們提供休憩的場所,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願景。

荷蘭內陸水域情況  © One Architects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同時,全球氣候變化和國內資源、環境和生態問題也成為國家發展必須要關注的外部因素和內生條件。據此,科學規劃、理性規劃、可操作的規劃和可實施的國家規劃成為新時代的新需求。本書便是此方向的主要研究成果。

中國大地上留存了眾多水利工程與風景營造完美結合的案例並且沿用至今,水利工程技術與山水哲學、自然美學融為一體,許多理念、技術堪稱創舉。通過「園林水利」的研究視角,探討中國古代園林是如何參與到區域水循環系統當中,以及形成可持續的水景營造體系。

《從讓納雷到柯布西耶:一位建築師的繪畫旅行》| 書籍

柯布西耶是對現代人居住環境影響最大的人之一。他之所以有這般成就,與他年輕時一場長達10年的旅行分不開,這場旅行中的親筆畫作,記錄了他成為建築師和畫家的靈感來源。現在,這些珍貴的畫作都集結在《從讓納雷到柯布西耶:一位建築師都繪畫旅行》一書中。

09月04日~2021年01月02日

城鄉規劃新技術GIS應用

09月14日~2021年01月02日

城鄉規劃量化分析

09月21日~11月30日

MODA免費系列課程:為了公正的建築與都市主義(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for Justice)

網址直達:

https://www.museumofdesign.org/architecture-and-urbanism-for-justice?utm_medium=website&utm_source=archdaily.com

9月11日~11月27日

香港大學建築學系2020秋季講座系列


10月14日~11月4日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大師講壇

10月26日~11月9日

北大景觀學院設計課程系列講座

10月13日起 

ULI中國大陸與ULI香港:大灣區網絡研討會系列


播出時間:10月31日19:00-20:30

10月30日~11月1日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生物多樣性峰會

11月11日~12日

公園的未來:應對21世紀挑戰的技能、創新和創造力

網址直達:

https://www.eventbrite.co.uk/e/future-of-parks-skills-innovation-and-creativity-for-c21st-challenges-tickets-117643836883


11月25日 09:00-18:00

大灣區城市設計會議2020

網站直達:

http://gbauda.com/conference

報名網址:https://rsvp.eventionapp.com/Urban_Design_Conference/register

網址直達:https://designweekmexico.com/

10月30日 09:00-12:00

六校研究生健康城市論壇

10月31日 13:00-17:10

2020年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大會「現象級城市景觀」主題論壇

11月6日~ 8日

2020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園林植物與古樹名木專業委員會年會

11月13~14日

全國建築設計行業創新創優學術峰會

9月26日~2021年2月21日

傳統的復活——中國當代藝術的另一條線索

9月28日~2021年1月31日

「生生不息——敘事的黃河」大展

9月29日~12月20日 北京

2020北京中軸線申遺特展「紫禁之巔望中軸」

網址直達:

http://www.ad518.com/article/2020/09/16102


10月1日~2021年3月31日

沉浸式「未來城市」體驗展

10月9日~2021年1月18日

馬克·夏加爾大展中國首展

10月15日~11月15日

四方特別展映項目|我們在此:未來態 


10月15日~2021年2月15日 深圳

千年綺華——從敦煌到高昌寶石壁畫沉浸式展覽


10月29日~11月01日

為人民而設——清華&同濟兩院優秀建築作品聯展

設計生活苦悶壓力大?

加入「」吧!

發現有趣的日常,認識有笑料的朋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兼職編輯

許恆源

泛華設計院南京分部園林景觀部

景觀設計師

採集時間 | 2020.10.23 - 10.29

素材提供 | 張晨希,沈萱,唐中慧,李思佳,韓旭,王琰,許恆源,馮康泰,沈潼,劉芳,楊淏玥

註:本文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來源機構所有,

轉載請後臺回復關鍵詞「轉載」聯繫授權

如果你喜歡本期推送,

請點「贊」和點亮「在看」,分享給更多朋友吧!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報告
    科技創新決定未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特別當前城市是「金融+科技」的新型城市條件下,科技創新就顯得至關重要。本部分以專利申請指數、學術論文指數、科技企業指數、大學指數、文化設施指數等指標反映科技創新指數,並通過指數對中國291個城市的科技創新競爭力進行研究分析。
  • 中國社科院《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4》發布會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連續十幾年來對全國294個地級以上城市綜合競爭力進行比較後出座次,即從全球視角分析中國城市的整體位置,同時提出中國城市的全球競爭戰略,是國內各個城市政府部門制定規劃的重要參考資料。從這個角度講,在當今的中國,要提升城市的競爭力,並且通過城市競爭力的提升來推動城市化發展進程,從而使中國的經濟能夠有個相對穩定的經濟增速,看來我們還得把更多的力氣放在推進改革上,而不是用傳統的思維模式或者思維邏輯來推進當今中國城市化發展進程。
  • 月球存在水冰獲確切證實,未來人類定居便利啦!
    美國夏威夷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21日說,他們首次發現了月球兩極表面存在水冰的確切證據,這有可能為未來人類月球探測甚至定居提供便利。研究負責人之一、夏威夷大學的李帥對記者說,人們還需要一個月球車或者著陸器來測量這些水冰的同位素信息,以確定它們的來源,並通過鑽探來確定深度以估算其含量。
  • 「工作狂魔」隈研吾又發力了,2020首個越南豪宅完成
    來自:環球觀築(ID:Archifocus) 本文已獲得授權 隈研吾越南豪宅 要說建築界的「工作狂魔」 我們尊敬的隈研吾老師排第一
  • 隈研吾新作又把木頭玩出新花樣,這是要集齊建築材料的一百種玩法?
    隈研吾與藝術家Geoff Nees合作,在2020年的NGV三年展上創造了一個「立體拼圖」般的木質臨時結構——植物館。  建造用木材都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植物園,有的是曾經被砍伐下來的,有的是被移植走的,甚至許多木材在歐洲殖民者到來之前就已經存在。
  • 月球上有沒有水 月球上存在液態的水嗎
    導語:因為月球離地球最近,所以人們探索月球也非常頻繁。經過探索,人們發展月球上有很多地球上的物質。不過,想要生存,還得需要水源。那麼,根據科學最新發現來看,月球上有沒有水呢?到底月球上存在液態的水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
  • 中國社會科學院: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7-2018
    第三,法律框架方面,法律規章制度有利於塑造良好的城市形態和特點,在實施城市規劃中發揮重要作用。2017年10月30日,《世界城市日—全球城市競爭力論壇》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院)與聯合國人居署共同發布《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7-2018:房價,改變城市世界》(以下簡稱報告)。
  • 一周藝術人物|隈研吾建展廳植物館,斯洛維尼亞一館長被解職
    近日,第二屆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國立美術館(NGV)三年展開幕,建築師隈研吾與藝術家Geoff Nees合作,創造了一個名為植物館的木質臨時結構,這件作品與首屆三年展中韓國藝術家李禹煥畫作形成呼應。澳大利亞 | 建築師隈研吾攜新作「植物館」亮相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國立美術館三年展隈研吾隈研吾與藝術家Geoff Nees合作,在2020年12月19日開幕的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國立美術館(簡稱NGV)三年展上創造了一個「立體拼圖」般的木質臨時結構——植物館。該木質結構回應了韓國藝術家李禹煥於2017年創作畫作《對話》。
  • 2015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發布會
    這個報告應該說是大家一個集體的成果,我在這裡作一個匯報。我只講一下主題報告,接下來兩位分別介紹一下競爭力報告的一些排名和其他方面的內容。2015-05-15 09:42:25倪鵬飛: 今年的主題是「探索中國的經濟空間和城市體系的新格局」的問題。
  • SpaceX又成功啦!星際飛船SN5原型在第一次試飛成功 太空旅行近啦
    SpaceX又成功啦!星際飛船SN5原型在第一次試飛成功 太空旅行近啦星際飛船SN5隻是第二艘飛船原型機,也是近一年來首次這樣做的原型機。一款名為星際跳躍的蹲坐式飛行器於2019年夏季進行了幾次簡短的飛行,在八月份飛躍了自己的150米高的躍點後返回地球。星際飛船SN5的一些前身在加壓或發動機點火測試中被摧毀後,結束了這一飛行停滯。
  • 月球上有水?宇宙裡可能還有很多水存在
    在過去的月球探索中,人類也沒有發現月球表面存在水冰的證據。根據愛好者統計,此前所有對月球水資源存在的說法,都是"疑似",並沒有"確診"。美國宇航局也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曾向月球發射新的探測器了。更有意思的是,這次確認月球有水的並不是登月探測器或者繞月探測器,而是一架在大氣層內飛行的飛機,也就是平流層紅外天文觀測臺。這次美國宇航局發布這條消息的亮點是"有光照表面"。
  • NASA望遠鏡發現了月球上存在水的確鑿證據
    十一年前,三個太空飛行器改變了我們對月球的固有看法。機器人收集的數據表明,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並不是乾燥多塵的沙漠。太空飛行器發現了有水的化學跡象。我們的月亮起碼是潮溼的。科學家們無法通過化學特徵來明確地確定有多少水分子(H2O)和羥基(-OH)。2009年的發現使科學家們懷疑月球的「水」大部分是羥基,因為它比分子水更穩定。
  • 貝佐斯的月球城市計劃新進展:謀求與NASA合作,創建月球著陸器
    上周五,在洛杉磯舉行的太空發展論壇上,這位亞馬遜和Blue Origin的創始人與海外科技媒體GeekWire進行了直接對話,並在談話中進一步透露了月球殖民計劃的細節。圖片來自GeekWire:Bezos正在談論用機器人為人類居住者建造月球城市在接受GeekWire的採訪時,Bezos解釋說,他希望Blue Origin與美國宇航局和歐空局合作,在月球上創造一個永久性定居點
  • 科學家:月球上的確存在水,而且還不少
    月球的水在哪裡?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也是浩瀚宇宙中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星球,不過,上個世紀60年代-70年代,美國執行過多次登月任務,都沒有在月球上發現過水的痕跡。這也讓伴隨著火星、金星等探測的崛起,讓月球逐漸被冷落了,一直到1998年,美國發射的勘探者號月球探測器,在月球的表面發現了水,讓月球再次受到了大家的重視。
  • 敬2020東京奧運!日本大師隈研吾攜亞瑟士推METARIDE AMU限量跑鞋
    在國際間佔有一席之地的日本當代建築大師隈研吾,擅長以木材、宣紙、石頭等天然材料作為建築用材,更堅持與大自然、環境共存為主張,打造細膩又具視覺效果的建築作品,同時他也是2020年東京奧運會主場館的設計師,專業運動品牌ASICS亞瑟士特地找上門,與隈研吾一同向2020東京奧運致敬推出METARIDE
  • 《自然》:月球內部首次發現存在水
  • 美科學家首次發現月球兩極存在水冰
    據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宣稱,「月船1號」在不到一年時間裡,已完成近95%的預定任務,其中包括一臺月球撞擊探測器完成了對月球的撞擊。半個世紀以來,天文學家一直在爭論月球上是否存在冰。美國夏威夷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21日宣布,他們首次發現了月球兩極表面存在水冰(water ice)的確切證據,並得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確認。
  • 2020江門資本市場競爭力報告:位列珠三角第8,三年無新增上市企業
    資本市場競爭力怎樣?上市公司的發展質量又如何?基於多個維度和指標,時代商學院對江門資本市場競爭力和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進行評估排名,並分析發現,江門的資本市場綜合實力在珠三角九大城市中排名第8,位居倒數第二。該市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較少,市值規模偏小,而且已3年無新增上市公司,整體發展不均衡,且部分上市公司治理欠佳。
  • 在陽光照射的月球表面發現水 月球上的水從哪裡來?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26日報導,一群科學家利用美國NASA的望遠鏡在月球受陽光照射的部分發現了水的存在。與此同時,另一群科學家計算出,冷阱(冷到足以使水凍結數十億年的區域)比此前認為的要豐富得多。這些發現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為未來的月球任務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報導指出,科學家曾懷疑,月球南北兩極的隕石坑中隱藏著大量的冰凍水,這些隕石坑從未被太陽照射過。
  • 月球兩極表面存在水冰獲證實
    M3位於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於2008年發射的「月船1號」(Chandrayaan-1)太空飛行器上,擁有獨特的裝備,可以確認月球上是否存在固體冰。它收集的數據不僅能獲得我們期望從冰那兒獲得的反射特徵,也能直接測量冰分子吸收紅外光的獨特方式,因此可以區分液態水、蒸汽和固體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