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以「東京灣」為例 亞洲正打造城市創意集群——BFA創新報告...

2021-01-11 澎湃新聞

原創 博鰲亞洲論壇 博鰲亞洲論壇 收錄於話題#創新報告11個

今日分享的是《博鰲亞洲論壇創新報告2020》第一章對亞洲創新城市和創意集群的分析,報告認為,在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及東南亞等地,新興城市正帶領周邊區域發展成為多圈層的創新集群,為全球居民創造出世界級都市。

如需了解此前的報告摘編,歡迎點擊:

亞洲正在成為全球最具創新活力的區域之一——BFA創新報告(摘編1)世界科技創新能力格局呈多極化發展趨勢——BFA創新報告(摘編2)報告|詳盡戰略和大力投入 東亞三國創新突破發展——BFA創新報告(摘編3)「全球創新之源」以色列的創新戰略解析——BFA創新報告(摘編4)四大因素助力印度創新力飛速攀升——BFA創新報告(摘編5)技術創新將成為引領亞太經濟增長的動力 ——BFA創新報告(摘編6)報告|亞洲創意產業貿易佔全球主導地位——BFA創新報告(摘編7)

亞洲城市正在相互競爭中成為創新中心——越來越多的數字冠軍、獨角獸公司和龐大的科研機構,打造了一成了以日韓等發達經濟體城市、中國多中心及東南亞、印度的新興城市為主的多圈層創新集群。

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和中國已經建立了強大的創新基礎,並為其他亞洲經濟體的創新提供了資金和知識。大型公司和機構的落地是亞洲發達國家創新引擎之所在,這些公司和機構正在推動技術進步。中國的主要引擎是數字冠軍、獨角獸公司和資金充足的初創企業。東南亞和印度的初創企業的生態正快速引領著改變。

亞洲也有巨大的創新資源。例如,到 2030 年,中國和印度將佔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學科畢業生總數的 60%以上,而歐洲只有 8%,美國只有 4%。儘管可能在教育質量上存在差距,但龐大的人才庫依然可以促進大量的本地創新。

樞紐型城市帶動亞洲創新集群

亞洲創新城市不僅自身發展速度快,還可以利用成熟的商業模式、資本和創新理念向區域內的其他城市提供新的跨越式發展的機會。東南亞和印度在內的多個地區的初創企業和融資的增長速度非常快,亞洲之間的有效聯動可以使該地區成為全球創新動力。

這些樞紐型城市不僅僅包含中日韓的特大型城市,印度、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新加坡和泰國的多個城市也承載了區域發展中心職能。這些規模大、發展增速快、連接度高的亞洲中心城市,實際已經成為全球性的樞紐型城市。

這些城市都是國家首都或省會,具備調動經濟和政治資源的強大能力。它們規模較大,大多擁有較長的歷史,這意味著它們擁有清晰可辨的城市品牌。這些城市發展迅速, 正在推動人口和 GDP 的增長。就人員和資本的流動而言,這些城市高度相連,為全球居民創造出了世界級城市。

東京灣——全球三大灣區之一,創新能力舉世矚目

日本東京的創新能力舉世矚目。2015 年,東京首次進入國際智庫 2thinknow 創新城市排行榜前十。2018 年,東京超越倫敦、紐約,成為首個世界排名第一的亞洲城市。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 2018 年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中,東京—橫濱地區憑藉世界第一的 PCT 專利和科學出版物數量,摘得全球創新集群排行榜桂冠。

儘管在 2019 年東京在該兩項排名中有小幅下降,但仍難掩其作為亞洲乃至全球

創新城市的魅力,而以東京為中心,涵蓋埼玉縣、神奈川縣、千葉縣,匯聚日本 30%人口和三分之一 GDP 的東京灣,更是打造創新集群的最好的典範。在東京灣發展的過程中,日本政府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

1967 年頒布的《東京灣港灣計劃的基本構想》建議把東京灣沿岸各港口整合為一個分工不同的有機群體,形成一個「廣域港灣」。其特點為各地方港口管理機構擁有對港口的基本管理權,各地方政府組建運輸省,共同協商管理對港口群進行規劃協調,內部聯合,以整體利益為目標,提高整體知名度,港口運輸錯位分工,協調發展, 費用統一定價以消除各港口之間的惡性競爭,實現港口群最大利益。

作為東京灣發展的頂層設計指導者,日本政府始終跟隨市場的腳步,把握市場最新動態,並且做好了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政策跟進。

1.區域發展政策

其主要體現為區域資源的整合優化,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產業結構優化成為東京灣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扶植開發、財團投資等條件下,東京灣內促成了京濱和京葉兩大工業集群,京濱地區也逐步形成了產業分工和協作體系。

2.產業政策

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是其最主要的特徵。京濱工業帶逐漸形成了一套獨有的產學研體系,並成為東京灣區的產業研發中心。整個東京灣區(首都圈)擁有 263 所大學高等教育機構(2013 年統計),註冊大學生人數超過 127 萬。其中,京濱工業地區包含知名研究型高校。這些機構不單單在人才輸出上為產業服務,在研究合作上, 部分大學和研究所作為獨立法人機構也擁有更大的行政權力來分配研究資源。除了高校,企業自身也高度重視研究和科技創新,豐田、索尼、NEC、佳能、三菱電機、三菱重工以及東芝等企業成立的研究所不勝枚舉,推動了產學研體系的發展壯大。

日本政府通過制定合理的產業政策和充分重視科技創新,使以京濱、京葉工業區為核心的東京灣沿岸成為日本經濟最發達、工業最密集的區域,京濱、京葉兩大工業地帶寬僅 6 千米左右,長 100 千米左右,而工業產值卻佔日本全國的 40%,GDP 佔日本全國的 26%。成為以汽車、精密工具機、電子產品、鋼鐵、石油化工、印刷出版等產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區。

3.人才政策與基礎設施建設

日本政府招攬世界各地英才聚集到東京灣區域,截至 2016 年底,東京都市圈外

籍人口達到 95 萬多人。為了吸引更多人才聚集,政府出臺了各項優惠政策,如免除一部分人的學費,也確定了完善的國際人才引進位度。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政策就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

4.交通

東京以及周邊軌道交通極其便利,其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的密集為來往趕班的人群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整個都市圈的吸引力也隨之提升,精密覆蓋的交通網絡使得人、物得到高效流通,而支撐這套精密交通網絡的,是完整而長遠的規劃邏輯。

5.舒適、和諧的城市環境

這也是吸引大量外來人才的重要因素。許多高素質人才在選擇一座城市非常關注一個城市的居住環境。東京灣的港口從全球進口糧食、水果及奢侈品的消費物資來供應東京大都市圈。在日本全國按金額計算的貨物進口量中,東京灣竟佔到了 38.3%,灣區內龐大的倉庫群支撐著東京大都市圈 3 800 萬人高質量的全球性消費;灣區為城市拓展空間提供了良好的可能性,東京灣的填海造地始於德川家康時期,「二戰」後更是實施了規模龐大的填海造地工程。自 1868 年以來,日本共填海造地 252.9 平方千米。2020 年東京奧運會的大部分相關設施也都建立在東京灣填海造地之上。

6.開放、包容

開放、包容早已融入整座城市的發展中去,東京非常重視異域文化聚集區的建設。日本一個獨立調查公司稱,外國人在東京的總數接近 42 萬人,為了滿足這一部分人的日常需求,近幾年東京實施了龐大的公寓建設計劃與外國人社區建造計劃。以上政策的實施與基礎設施的建設都為吸引留住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除了區域發展政策、產業政策、人才政策之外,東京灣區域還在著力彌補之前工業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積極進行城市治理,為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為城市資源的整合以及區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東京灣區作為都市圈建設的範例,以其發達的經濟建設、高密度大規模的產業群、龐大的人口和相對健康的城市環境吸引無數人才流入。縱觀其發展歷程,始終與日本的整體發展密不可分。東京灣區的規劃者們能夠站在一個長遠宏大的角度去思考地區的發展建設,同時在實際工作中可以結合多方意見,做到腳踏實地,以此才保證了東京灣區的穩步發展,協調一致,最終使其成為世界三大灣區之一。

圖片來源:pexels

亞洲浪潮,博鰲視野

立足亞洲 面向世界

傳遞論壇最新動態 促進亞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對話的傳達者 亞洲共同發展的瞭望者

原標題:《報告|以「東京灣」為例 亞洲正打造城市創意集群——BFA創新報告(摘編8)》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級灣區——東京灣調研報告》揭秘:緊密銀企關係為重振東京灣區...
    《對標世界級灣區——東京灣調研報告》將於12月19日正式發布為期一周的實地調研結束後,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與世界頂級諮詢公司羅蘭貝格(Roland Berger)發揮各自優勢,聯合撰寫了《對標世界級灣區——東京灣調研報告》。
  • 政府工作報告新詞彙
    1大眾旅遊時代  政府工作報告: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加強旅遊交通、景區景點、自駕車營地等設施建設,規範旅遊市場秩序,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旅遊時代。  2「人地錢」掛鈎  政府工作報告: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寬城鎮落戶條件,建立健全「人地錢」掛鈎政策。
  • 《短視頻與社會創新研究報告》:抖音以共享共創助力社會創新
    8月6日,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網絡視頻研究中心與抖音短視頻共同發布了國內首份《短視頻與社會創新研究報告》,《報告》指出,短視頻正在讓越來越多的個體微創新被看見、被記錄、被分享、被認同,這種普惠的共享共創,高效聚合、感召了範圍更大、程度更深的群體創新,從而助力了社會整體創新。
  • 報告|聚焦亞洲的收入不平等——亞洲減貧報告(摘編3)
    博鰲亞洲論壇日前發布了《亞洲減貧報告2020》專題研究報告。報告以「全球化變動與公共危機影響下的亞洲貧困」為主題,梳理了亞洲減貧的最新進展和面臨的挑戰,總結了亞洲減貧的成就和經驗。今天分享的是報告第二章第一節的內容。
  • 日本中文導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前景超越東京灣
    日本首都圈東京灣,憑藉先進位造和科技實力成為第三個世界級灣區。由於粵港澳與東京灣在人口、地理、產業布局、製造業崛起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可以互相學習借鑑,促進共同發展。從東京灣的發展經驗來看,以下幾點值得堅持和借鑑。其一、堅定不移地以製造業為中心,合理布局,協同發展同為東亞國家,製造業是日本的立國之本,也是中國經濟的重中之重。
  • 在與紐約灣、舊金山灣、東京灣競爭中,能否脫穎而出?
    灣區經濟作為重要的濱海經濟形態,是當今國際經濟版圖的突出亮點,是世界一流濱海城市的顯著標誌。世界著名的灣區經濟有紐約灣、東京灣、舊金山灣、倫敦灣、雪梨灣等。其中經濟實力最強 「世界三大灣區」為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和東京灣區。
  • 2020中國遊戲創新報告發布 誰來引領未來創新之路
    9月25日,首屆北京國際遊戲創新大會(BIGC)在北京舉行。開幕式當天,主辦方協同伽馬數據共同發布了《2020中國遊戲創新及發展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中國遊戲整體市場的創新發展現狀、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創新發展之路進行了綜合分析。
  •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發布:中國正處在邁向現代化關鍵期
    中國社科院財經院重大成果《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7次報告(總報告)》,從城市層面觀察中國經濟的時空變化及其未來走勢,並有所發現:一是從城市社會發展看,中國進入城鎮化後期,城市風險有所增加;二是從城市經濟發展看,中國處在邁向高收入國家的跨坎期;三是從區域關係看,中國進入城市區域榮衰的博弈期;四是從城鄉關係看,中國進入城鄉一體的轉折期;五是從城市結構看
  • 深圳設計的使命與未來——訪深圳創新創意設計發展辦公室主任 韓望喜
    設計來源於創意,而創意的源泉就是開放多元、兼容並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深圳創新創意設計發展辦公室,負責深圳的創意設計建設,這個機構正在用其巨大的熱忱、創新的願景和埋頭苦幹的作風,守護和打造「深圳設計」這張城市文化和產業名片,讓創意融入這座城市的靈魂,讓設計成為創新的重要推動力量。
  • 2020-2026年中國文化創意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文化創意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可以幫助投資者準確把握文化創意行業的市場現狀,為投資者進行投資作出文化創意行業前景預判,挖掘文化創意行業投資價值,同時提出文化創意行業投資策略、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建議。
  • [年報]弘高創意:2016年年度報告
    另外,報告期內公司展開全國市場戰略布局,逐步建立以北京總部為中心,上海為華東中心、深圳為華南中心、成都為西南中心的全國性市場網絡。上述優勢保證了公司業務質量和規模的可持續性。把建築行業內願意與弘高創意合作的、優秀的、能夠與弘高創意產生強烈協同效應的公司聚合在弘高創意的綜合建築服務產業鏈平臺,產業生態化,進而為甲方和業主方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從設計端入手到最終交鑰匙,弘高創意的綜合服務生態圈可以為業主方提供全面打包服務或者DIY式的選項服務。
  • 德清城市大腦2020報告發布
    數字建設正改變著中國,改變著每個人的生活。近日,德清城市大腦2020報告發布,一份數字德清建設的最新答卷也讓我們看到數字給德清帶來的巨大變化。報告介紹,2018年承辦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期間,德清縣就率先在全市建成城市大腦平臺。自此以來,城市大腦在經濟調節、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治理、環境監管、政府運行等方面升級加碼,不斷發揮作用,為我們繪製出更豐富、更生動的智慧城市生活圖景。
  • 【英國最新疫情播報】英國報告新增2136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報告...
    【英國最新疫情播報】英國報告新增2136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報告新增213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文/爾東琛2020-11-17 02:34:17來源:FX168 2020亞洲交易博覽
  • 加快建設雨林生態特徵的創新型產業集群
    1999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研究報告《集群——促進創新之動力》中首次提出創新集群的概念,指出其由企業、研究機構、政府、中介服務組織等構成,並通過產業鏈、價值鏈和知識鏈形成長期穩定的創新協作關係,強調了創新對於產業集群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 2020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報告
    科技創新決定未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特別當前城市是「金融+科技」的新型城市條件下,科技創新就顯得至關重要。本部分以專利申請指數、學術論文指數、科技企業指數、大學指數、文化設施指數等指標反映科技創新指數,並通過指數對中國291個城市的科技創新競爭力進行研究分析。
  • 創意農業頭條丨章繼剛:成都鄉村旅遊產業集群邁向高端化時尚化
    成都加快推進龍門山旅遊帶、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休閒帶和天府綠道遊憩帶規劃建設,以及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策劃包裝鄉村旅遊、山地旅遊、康養旅遊、低空旅遊、文創旅遊、自駕遊6個產業集群項目,催生落地一批具有獨特韻味和影響力的天府文化旅遊精品項目,培育打造一批體現「國際範兒」「時尚範兒」「優雅範兒」「文藝範兒」「休閒範兒」「生活範兒」的精品業態,激活城市全域街巷休閒旅遊功能。
  • 中國社科院《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4》發布會
    這次發布會的主題為「新引擎、多中心,群文化城市體系」,首先要向以倪鵬飛為首的城市競爭力課題組表示祝賀,要向發布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表示祝賀,向一直以來關注和支持這個報告的專家學者、媒體朋友們表示感謝。
  • 地鐵也要有朋友圈 《2020地鐵媒體發展研究報告》今日在深發布
    其次,為了匹配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地鐵媒體要堅持創新思維,堅持創意實踐,推出創意活動,展現地鐵媒體的全媒體競爭力。白俊仁提出,地鐵廣告在當下的地鐵營銷中扮演著「媒介+場景」的角色,將科技運用於實踐,是塑造地鐵媒體新價值必需手段,隨著新科技的運用,讓地鐵媒體成為全新的媒體內容與技術融合的平臺,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坐標。
  • 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青島集中力量幹好這九件大事
    這九件大事,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是青島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工作,具有全局意義,抓好了,2021年青島方方面面就可以再上一個臺階,就能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原文】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水平打造全球創投風投中心和創業城市,加快建設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 百度地圖2020Q1城市交通報告:全國城市道路交通擁堵水平普遍下降
    近日,百度地圖發布《2020年第1季度中國城市交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反映了2020年第1季度全國19個一線及新一線城市道路交通擁堵水平,可視化呈現了全國重點城市在疫情各階段的交通運行及變化趨勢,為相關部門開展疫情防控復盤工作提供參考。